一份优质的教案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了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班关于风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中班关于风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掌握按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逻辑思维。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小狗回家图画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形式导入,《火车》
请一位男孩做火车头,在请一位女孩跟上。
老师提问:下面应该请男孩还是女孩,让幼儿思考,并告诉幼儿如果车厢接错了火车就不会开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到其中的规律。
2、教师出示小狗的图画,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小狗要回家,但小狗回家的路是要有规律的,没有规律小狗就不了家了,我这里有三种颜色,但我也不知道怎样帮小狗回家,你们有办法让小狗回家吗?激发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并从中探索出规律。
3、教师与幼儿一起在黑板上操作示范,有规律排序让小狗回家。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情况。激发幼儿对数学操作的学习兴趣。
5、教师与幼儿一起评价作品成果。
活动延伸:《开火车》让幼儿有规律的进行玩开火车游戏。
幼儿园中班关于风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出序列,幼儿可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中班的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事物的一些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形状等,能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本次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以游戏情景贯穿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用数学,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目标:
1.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2.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3.能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装饰物体,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重点: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难点: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有规律排序的经验,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品。
2.物质准备:
(1)ppt(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的图如靠垫、珠帘等);
(2)幼儿操作材料:
①穿手链:毛根、各种有颜色的笔套、珠子;
②装饰腰带:自制腰带、各种自制的操作图形;
③装饰相框:自制相框、各种有颜色的工字钉;
④装饰帽子:自制帽子、大小不同的亮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图片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找规律,并用完整的话讲述排列规律
3.教师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材料
(1)装饰相框:用工字钉有规律的装饰一个漂亮的相框送给小兔。
(2)装饰帽子:用不同大小的亮片有规律的装饰一顶漂亮的帽子送给小兔。
(3)装饰腰带:用各种图形宝宝有规律的装饰一条腰带送给小兔。
(4)做手链:珠子和笔套串项链,用毛根穿水彩笔笔套,按规律穿一条漂亮的手链送给小兔。
2.提操作要求
(1)用工字钉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若有问题请举手;
(2)小朋友可以用刚才我们说过的规律装饰,也可以想出不一样的规律装饰;
(3)如果你很快就装饰完一种礼物,你还可以到另外一组装饰别的礼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幼儿大胆创编排序规律
三、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讲评。
1.教师重点挑出1-3种排序规律进行讲评
2.自然结束,引导幼儿课后互相检查,并把装饰好的礼物送给小兔。
幼儿园中班关于风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定时的睡觉、按时吃饭是人体的需要,常吃零食会影响身体不利。
2、初步的了解人体生物钟,能够说出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3、愿意按时的进餐,控制零食和正常的作息。
活动准备:1、闹钟一个2、熊宝宝大图片或长毛绒玩具一个,熊宝宝的'肚子上有一个可以拨动时针的钟。
3、幼儿用书:《肠胃小闹钟》。
活动过程:
1、出示闹钟,表演熊宝宝的一天生活。
早上闹钟响了,熊宝宝起床了,该吃饭了。
中午闹钟响了,熊宝宝肚子饿了,该吃午饭了,吃完午饭该吃午觉了。
晚上的时间到了,熊宝宝肚子饿了,该吃晚饭了,吃完晚饭看一会电视熊宝宝就瞌睡了,该睡觉了。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要定时间睡觉、按时吃饭、让幼儿初步理解人体生物钟的含义。
熊宝宝为什么这些时候要做这些事情?
讨论:你有过到时候就想吃饭、就像睡觉的感觉吗?
3、让幼儿看小熊表演,并了解常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食欲。
表演:小熊早上、中午乱吃零食,老师拨动小熊肚子上的钟提示生物钟的蓄乱,到吃饭时间就不想吃。
小熊这样乱吃零食,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讨论:如果我们不遵守人生生物规律会怎么样?
4、引导幼儿讨论:如果爸爸妈妈饭菜还没有做好,自己肚子饿了怎么办?
可以先吃一两块饼干,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的允许下先吃菜,或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争取大家能够快一点吃到饭菜。
5、让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这是该做什么”加深对人体生物钟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关于风的教案篇4
关于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的分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知道着火要打电话“119”、碰到劫匪打电话“110”、有人生病打电话“120”。
2、让幼儿知道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3、让幼儿知道如发生火灾等事件该如何逃离。
准备:魔术箱、各种汽车图片、儿歌、图片活动过程:
1、用变魔术的方法出示图片,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个魔术箱,让我来变一个魔术,看看变出来些什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教师小结:公共汽车是座人的,警车是抓人的,救护车是救人的.,消防车是灭火的。
2、通过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一人在家不能玩火,万一着火的话要拨打电话“119”,记住要说清楚你的家庭住址,住在那一条路,几弄几号。(110、120同上)3、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防火措施。
(1)家中着火a棉被b绳子c打结的绳子d跳窗
(2)公共场所着火a爬出去b毛巾和水c冲出去d跳窗
(3)高层住宅着火a冲上顶楼b棉被c绳子d跳窗
(4)办公室着火a做电梯b走楼梯c跳窗d打电话
4、教师小结评价。
教师:我们现在都是大孩子了,都知道一人在家要注意安全,那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都不知道这些知识,我们以后要常常提醒他们,去关心他们,做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们都喜欢的大姐姐大哥哥。
幼儿园中班关于风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中事物间的对应关系。
2、迁移诗歌以及个人的经验,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3、大胆地想象,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
活动准备:
1、配音磁带
2、诗歌内容课件
3、创编记录纸,创编用的小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你们见过路吗?路是什么样子的?谁会在上面走呢?
2、出示图片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们走的路在哪里呢?为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天空(江河、铁轨……)什么样天空是汽车(轮船……)走的路。(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学习诗歌:
1、欣赏诗歌。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诗歌题目就叫《路》。
老师朗诵诗歌《路》
2、以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中的语言:
刚才诗歌中说飞机、轮船、火车、行人走的路是什么样子的?(追问蓝蓝的天空是谁走的路?)(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问答游戏
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玩问答游戏吗?老师问你们答。你们问老师答。
4、完整朗诵诗歌。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歌完整地朗诵一遍。
三、仿编诗歌:
1、简单仿编:
蓝蓝的天空除了是飞机走的路,还是谁走的路?我们学着用诗歌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滚滚的江河除了是轮船走的路,还是谁走的路?
(鼓励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进行仿编活动。)
2、进一步创编:除了刚才看的路,你还知道什么路,他们是谁走的?
3、欣赏教师收集的有关的路:
老师也知道一些路,看看这些是什么路,它们是谁走的?
4、幼儿创编诗歌:
请小朋友看着创编的记录纸,选择小卡片说说什么是谁的路把刚才的诗歌编的更长、更好听。
活动延伸:
下课后老师帮你们把创编的诗句装订成书,放在语言区让大家讲述。
幼儿园中班关于风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杯子若干,盐、小苏打、明矾、勺子、土豆片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在这三个杯子里分别加了一些东西,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桌子上蓝、绿、橙三个盆里的东西,那到底是哪个盆里的东西会帮助土豆浮起来呢,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老师巡视观察
1、提出操作要求: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盆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盆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盆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盆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
2、操作后谈话:你的土豆怎么样了?浮起来了吗?你发现了什么?
3、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三、幼儿再次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后谈话:你的`土豆浮起来了吗?是哪个盆里的东西让它浮起来的?那你们现在知道老师开始时的三个杯子里哪一只也加了这个盆里的东西?
四、揭示谜底,小朋友通过两次实验,发现了(x)颜色盆里的东西能让土豆浮起来,这个盆里的奇妙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来端起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是什么?(盐)对了,这个奇妙的东西就是平时妈妈做菜用的盐,小小盐巴真奇妙,除了做菜调味还可以让沉在水底的土豆浮起来,它还有什么其他本领呢?我们下次再来玩一玩,找一找,好吗?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太仓促。虽然我不断的给孩子们用实验来启发他们,但是孩子还是有一些朦胧感。
不过在此次活动中还是让孩子知道了盐的来源、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