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具有一定的格式说明的,不易篇幅过少,写作文是锻炼我们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对扫墓的感想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对扫墓的感想作文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对扫墓的感想作文篇2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
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对扫墓的感想作文篇3
明天是清明节,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改为今天扫墓。扫墓的过程很有意义,不禁让我触发了一些感想。
一大早,我们赶紧起床,我们马上吃了早餐便驱车赶往我的家乡——谢岗,准备了些用来祭祖的食物与用来烧香的东西,于是我们挑着东西上路了。我们要扫两个墓。来到第一个墓,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锄头取了下来,接着奋力向附近的杂草砸去。我们很聪明,没有浪费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把锄下来的杂草当扫把用。接着我们自己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插香的插香,除草的除草,这花了我们不少时间。山里蚊虫又多,这让我们感到压力更大了。好不容易把这最麻烦的步骤弄好了,然后我们祭拜祖先,最后是烧纸钱以及爆竹。同样,第二个墓也是这些步骤,但是第二个更大,所以时间也就越长。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然后便回到爷爷家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步骤是扫墓这个过程,我们大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项目,这是对我们祖先的一种尊重,尽管这只是一种习俗。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祖先到底是谁,但是我觉得扫墓这件事情不累,因为我们值得去缅怀他们,这不仅仅出于习俗这一方面,是他繁殖了我们,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因此,我觉得我们理应抱着感激的心态去祭祖,这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去感激他人。
还有一个方面,我认为扫墓也是一种教会我们敬畏生命的行动,哪怕我们祖先身份并不那么高贵,但是我们对于生命的愿望是一样的。还记得一四年马航事件吗,出于拯救生命以我们国家为首的很多国家伸出了援手,付出了很多钱财与人力,可见他们为了拯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既然他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们就不行。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去敬畏生命,这点很重要。所以,我觉得清明不要待在家里,扫墓也能让你增长见识。
清明是一个扫墓的时节,不止是这样,清明也是能够让你增长知识的时节,通过扫墓,你将会受益无穷。
对扫墓的感想作文篇4
我们来到乡间时,雨少了一些,我们开始步行上山。一路上,爷爷不时的在和似曾相识的路人打着招呼。或许他们正是儿时一起玩的伙伴?而我却被路旁的景致所吸引:红砖壁瓦的矮房,摇着尾巴的家狗,水井边搓着衣服的农妇,这些都是我在城里从未见过的景象。还有那葱郁碧绿的毛竹,鲜艳欲滴的映山红,整齐划一的田埂,汇成了一幅生活的农家山图
终于来到了墓地,家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冥钱,供品和蜡烛,一边一齐动手,清除墓地四周的杂草,平整墓碑前后松土,准备停当后,接着,爷爷让我们在墓碑前三鞠躬,并许下自己的心愿我想我就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而我自己也学有所成把。“噼噼啪啪……”爸爸在一旁点燃了鞭炮,在升腾的烟雾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扫墓活动。
走在下山的路上,雨越下越大。我忽然发现爷爷的脸上写满了忧伤,想必是在思念故去的亲人吧。我们都不忍打扰他,大家开始沉默不语。下山的路因为雨水而变得湿滑。爷爷一个踉跄像要滑倒,一旁的爸爸眼疾手快,搀住了爷爷的手臂,爷爷习惯性地拉住我,把我的手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中,我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爷爷爱我胜过爱自己。雨雾中的爷爷显得有些苍老,但他对亲人,对我们的疼爱是那样的分明,此时,我似乎能体会到他深深思念故人的感情夜理解了也理解了他带领我们前来扫墓的用心。想着这些,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对爷爷说:“你放心吧,我会自己小心的。”说完,我撇过脸,拉紧爷爷的手,朝山下走去……
对扫墓的感想作文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为了纪念英勇牺牲革命先烈,我们学校今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为了今天扫墓,昨晚我还特意让妈妈教我做了两朵小白花呢。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扫墓用的花可都是她们亲手做的,我想我也得自已亲自动手才能显得更真诚些。
老师给我们分好小组,每个小组配一个小组长协助老师管纪律。我们一组共有十六个人,我是组长。分好组,我们就出发了,一路步行来到了小西湖。今天天气情好,所以来到小西湖扫墓的人也特别多,不光是我们学校,还有其他学校的,也有好多成人也来纪念革命先烈。
同学们,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多少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前赴后继,赢得了人民的世代敬仰。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毅然跳下悬崖,壮烈牺牲,令敌人胆颤心惊;邱少云为革命的胜利,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用生命换来了胜利的曙光;夏明翰烈士英勇就义前,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大义凛然地写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壮丽诗篇;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就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他人的平安;还有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等,正是这无数先烈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和平幸福的年代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牢记烈士的遗愿,踏着烈士的'足迹,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去实现先烈们未竟的共产主义事业,去创造共和国无限美好的明天!
对扫墓的感想作文篇6
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祭祖扫墓,追思逝去的先人,古时候,还有禁烟火一天的习惯,所以又叫寒食。为弘扬中华文明,尊重民族习惯,几年前,政府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
清明前后,正是春天中气候最宜人的时候,人们趁着大好春光,到乡村野外去祭祖扫墓,也可以徜徉在美好的春光里踏青赏绿,既追思先人,接受一次传统教育,得到鼓舞,又可以接受一次大自然的洗礼,振奋精神,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因此,每年清明我都要和儿孙们回老家上坟扫墓。
今年我们分别去合肥和肥东,连续两天,进城还乡,虽奔波劳苦,但感触颇多。
第一,无论城市农村到处是欢声笑语,康乐安宁的景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给城乡带来巨大变化,城里居民生活比以前富裕,乡里农民负担减轻,城乡人民生活都有所提高,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保证;
第二,人们安全和防灾意识加强,无论在哪里人们都知道防止火、炮引起火灾或者伤人,做到火灭人离、炮响人散。人们开始走向文明祭祖、扫墓的新轨道;
第三,从烟茶到酒菜,可以明显地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儿时所见“来一位客,满村借鸡蛋、食油”的镜头,再也找不到。好政策给人们带来好生活;
第四,农村眼下十室九空,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小孩,农村的安全潜在着隐患。同时,农村住房随意建筑,杂乱无章,没有规划,浪费土地,连救灾通道也没有,这些都急待政府帮助解决。群众寄希望于新农村建设。
但愿明年清明再回去,能看到家乡新变化,农村新面貌。
对扫墓的感想作文篇7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扫墓,我们分成两组乘公交车先后到达活动的目的地‘日照烈士陵园’。
虽然一路上春光明媚,但同学们的心情却无比沉重,下了车,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走上台阶,抬头仰望,一座高大雄伟的大门矗立在我们眼前,门前站着几位腰挺得笔直的武警战士,那里的庄严肃穆感染着我们,我们说话的声音和脚步声都不约而同的轻了起来。跨进大门,小径两旁栽着郁郁葱葱的小花、小草和青翠挺拔的松、柏树,陵园里的每一处都显得格外神圣。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抗日烈士纪念塔前,塔前早就放满了鲜花和花圈,我们默哀了三分钟之后,由两名红领巾少先队员敬献了花圈,之后我们还在塔下宣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接着我们参观了日照粗鲁纪念馆,面对烈士遗留下来的斗争武器和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革命历史,那个特殊年代的故事生动的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永垂不朽,令人敬畏。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便依依不舍得驱车返回学校,我会把这一次的扫墓深深地记在心里。
对扫墓的感想作文篇8
中国历来都有清明祭祖、扫墓的习俗,4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参加市里组织的“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那天,天下着雨,刮着风,正可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感觉格外的阴冷。同学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缩着脖,弓着腰,撑着伞,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跟在杜校长后面快步走着。雨纷纷扬扬的下着,许多同学的衣服、鞋和袜子都湿了;风呼呼的刮着,同学们的伞被刮得东倒西歪,我的伞也翻了好几次,同学们对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好不容易到了烈士陵园,我定睛一看,这里已黑压压都是人了。先是市里的领导讲话,后来又有一名学生代表做了发言。接下来,八名解放军代表迈着稳健的步伐,神情凝重的给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那一刻,让人感觉空气似乎都停止了流动,人们的心情异常的沉重。
那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烫金大字的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昂首挺立,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你可不要小看了它,它的身高足有29.5米,可是咱们河南省最高的纪念碑呢!
开始参观了,不过因为天气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了一个展区。要知道,这些可是李亚书记动用专款修的。正参观着,忽然,大家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这个展厅的边上还有一个牢房呢,真是太奇怪了。
参观结束后,我们平安返回了学校,但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先辈们为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我们,又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呢。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