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的途径,大家在写作文之前,最好先列一个提纲,理清思路,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我的读故事作文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的读故事作文篇1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风气和长辈们传承下来的好品德,比如“孝”、“善”、“诚”、“厚”、“美”等等。
我们家的家风是“勤”和“乐”,勤是勤快和勤劳的意思,因此,有时候我也会干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洗碗,晒衣服,带妹妹玩等等我能做的事情。乐的意思是乐观、阳光、开朗,不会动不动就生气,可是我经常会生气,所以我生气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不理我,让我知道生气是没用的`,因此我生气的次数少了,时间也短了。
我们家的勤做的最好的就是外婆了,因为外婆最勤快了,每天很早起床,帮我们全家洗好衣服,然后出门买菜,这时候,天还只有一点亮。妈妈经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觉得放在外婆身上特别合适。买完菜后又开始烧早饭。之后的空余时间,外婆会给植物喝点水而且植物们也因为外婆每天给它们喝水而变得精神饱满,外婆还帮妈妈带下妹妹,还经常打扫卫生,把那些灰都赶走。总之,外婆的一天不会有空闲的时候。
而我们家的乐做的最好的就是奶奶了,因为奶奶对人很和善,从不会说别人,或骂别人,只有一次次和善的提示和暖暖的安慰。那些话语会从你的心里甜甜的流过。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就在房间里哭,奶奶进来了,对我温和的说了句“下次注意了”,然后又给我说了好几句安慰的话语,我才停止了哭,那时候奶奶正用温暖的目光看着我,对我来说就像一股暖流从心中流过,似乎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我一定要传承下去,我们家外婆和奶奶的好家风。
我的读故事作文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非常喜欢读书,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我的读书之旅。
六岁那年,我特别崇拜我大哥,感觉他在我面前十分高大,所以他做什么我学什么。有时候他在看书,即使我读不懂,但也要学着一起看。
在我大哥的引领下,我的读书兴趣更浓了。那是他领着我读的一本漫画书,我看了一会儿,发现很我意思,就让大哥帮我读出来听。于是,在大哥的声音里,我真正的读书故事开始了。
因为觉得读书很好玩,从此后我就开始自己找书看,看不懂的就请大哥帮我。上学后,我学会了拼音识字,终于能自己读漫画故事书了,我开心极了。妈妈见我喜欢读书,就买来一本《功夫兔》的漫画书,拼音和图片还有文字,让我独立阅读。我兴奋不已,这是第一本属于我自己的书!我不想一次就把书看完,所以就慢慢地读,四五天后把故事读得滚瓜烂熟。
有了第一本书,我就渴望第二本,可是妈妈不在家,没有人给我买新书。没办法,我只能再重新读原来那本,一遍一遍地看,如视珍宝,如同伙伴。等妈妈回来后,又陆续买了很多别的书,还把她的书橱空出一部分,让我装自己的书,这样,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小书柜。
由于那本书太好了,后来大哥建议我让更多孩子看到,就把书借给了出去,用大哥的话说:“快乐是需要分享的`,读书也一样。”我第一次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时,我开始读四大名著。第一本读到的,是拼音版《三国演义》。最初我认为不是漫画,一定很乏味,心里不太喜欢。可是有一天,大哥趴在床上读我的这本书,我立刻眼前一亮:肯定很好看,不然大哥不会读!于是,我也轻轻地趴在他身边看起来。后来大哥读完了,我独立又从头看了一遍,从刘关张桃源三结义,到三顾茅庐之前,我认为刘关张很聪明,但是读到三顾茅庐后面的文章时,我更佩服诸葛亮了。
这几年,我先后读了两套书:《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这时,我读六年级了,已经不再借用拼音就能阅读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情绪一直跟着主人公起伏,高兴、失望、悔恨,甚至流泪。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大哥笑话我说,书籍让我长大了。不过我认为,这句话是真的,我确实通过阅读,慢慢长大了。我热爱读书,希望在阅读中成长。
我的读故事作文篇3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与我们倾心交谈的知己,也是一位良师;书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精神上的成长。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下面来听一听我和书的小故事吧!
我小的时候妈妈就和我一起读书,那时我才3岁半,那时候我就觉得书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天晚上不听妈妈讲书上的故事就不睡觉。后来上学了,常听老师说,如果没有书,就像去了战场没带枪会被敌人打死。所以,我更视书为命。
有一次,我去书店看书,老板见了就说“小朋友,你太小了,书店不能接受你!”那个时候我刚满5岁,唉!谁让我还小呢?我只好回家了。
后来长大了,我看书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现在每当周末我总要沉浸在书的世界中,从白天看到晚上,总觉得书里面的知识太多了,有学不完的东西。看着看着,书店要关门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走出店门,奔跑着回家。回到家里我也不罢休,又接着看,夜深了,才拉灭灯睡了。
这几天,妈妈又给我买回来30多本书,我如获至宝,看得津津有味,因为妈妈买来的书太有趣了,我一晚上居然看完了三四本书。所以我几乎一晚上也没睡觉。
现在我看过的书有上千本了,有:《一千零一夜》、《求生的动物》、《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书是人类的“长生果”,我们看书就相当于动物在哺乳和吸取营养,书海浩瀚,我爱读书!我会把读书当成一辈子的习惯,而乐此不疲。
我的读故事作文篇4
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一部流传千古的诗文。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起,母爱便是最动人的风景。
母爱,是伟大的。母亲的爱是酿造了千年的美酒,浓得化不开,褪不去。可惜的是,和许多处于“反叛”期的同龄人一样,我也不屑于这来自家庭的关爱,特别是母亲的唠叨,这恐怕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的共识了。
星期天下午,这对于我们这些好不容易逃出家长“魔爪”的学生来说,正是享受自由的时候。我跟同学们一起在小饭馆吃饭,聊得正开心时,旁边一对母子的谈话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那位母亲的眼神是那么的温柔,看着她含笑的眼睛,听着她温柔的唠叨,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母爱。
“快趁热吃吧。”“看你,吃那么快,小心噎着。”
“妈妈,这次数学竞赛还行,可能要获奖呢。”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我儿子真棒!哎,你同桌怎么样?”
“她啊?数学不行啦。”
“不要太骄傲了,你的语文是没法和人家比的,要找原因……”
“妈啊,又来了……您吃了吗?要不要吃点什么……”
“哦,我不饿的,等会我随便吃点就行。你可要吃饱啊。”
他们的对话,让我看到了我和母亲在一起时的影子。
我的母亲总“爱”吃我剩下的.饭菜,总“爱”用我丢下的东西。总是唠叨我要好好学习,不能骄傲。平日里我听到她这些唠叨很不耐烦,可此时此刻我却是那么的渴望听到她的唠叨。
我急急忙忙向家赶去,因为我突然明白:母亲的爱是空气,我们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我的读故事作文篇5
曾经的我是个不喜欢写作的人,每每为了写成一篇作文,坐在桌前苦思冥想,在汉字的浩瀚海洋里摸爬滚打却总是不得要领,真真是青丝搔更短,只为写作狂。直到那一次,我如醍醐灌顶,我写作路上的灯亮了。
记得是一个春日的午后,我照例将小学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作业都全部做完,唯独只剩下作文。面对着摊开的稿纸,我怎么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去完成老师的这篇《春天》。写景?太普通,写人?写谁呢?写事?什么事?在犹豫徘徊中,一个下午就这样不知不觉溜走了。
正在我无比沮丧的时候,妈妈进来了,看看我面前空无一字的稿纸,妈妈笑着说:“别想了,咱们去散散步吧。”我以写作为由拒绝了。“不去亲眼见见怎么知道咋写呢?跟我走,包你回来就写出来了。”尽管我百般不愿,还是被妈妈连哄带骗拉了出去。
出了门,一路呼吸着春的气息,我们到了千步梯公园。“看!春天躲在这里呢!”妈妈笑着说。我一边嘟哝着“有什么好看的”眼前却蓦然一亮:漫山遍野的桃花都开了,一丛丛,一簇簇,争相掩映着公园的石墙青瓦,那样恣意,那样烂漫,像极了少女的笑意盈盈的脸颊。那个时候还未曾读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却也在想象当年与桃花交映的人面该有何等美丽、人面去后的春风又该是何等落寞……往前看去,春天初生的青草沿着小路蜿蜒而上,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吗?还有,那桃树枝上叽叽喳喳的鸟儿,那树下玩耍的孩子们,这不就是春天吗?我感到有一颗种子正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回到家,我便第一次如行云流水般完成了那篇《春天》的作文。老师把它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我坐在下面听着、想着、笑着。我第一次真正明白,写作来源于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从来都不缺少写作的素材,因为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在的美好,只留给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们。
这一次的写作故事,如同一盏灯,我会一直珍惜它,让它指引着我在写作的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