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郊游教案反思6篇

时间:2025-04-16 作者:Mute

教案的详细规划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郊游教案反思6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郊游教案反思6篇

音乐郊游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快乐的音乐,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

2、了解游戏的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山草地图片、《郊游》音乐、黑板、笔、小旗帜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郊游》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不冷也不热,最适合出去郊游了,你们想去吗?(师幼做律动《郊游》)

二、欣赏理解——分辨不同信号的音乐

1、观察图片,了解郊游路经的地方

师:我们的目的地有点远,还要走很多路才能到,看一看一路上我们还要经过哪些地方?(出示图片)

师小结:原来,我们要去的地方还要经过一片大草地和爬过几座大山才能到。

2、第一次欣赏音乐

师:今天,赵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里面有过草地的音乐、有爬山的音乐,请你们听一听哪里像是在过草地、哪里像是在爬山?(幼儿欣赏音乐后自由讲述)

3、第二次欣赏音乐

师:有不一样的意见,我们再来听一听吧!(幼儿再次欣赏)

4、画图谱,欣赏音乐

师:这次请你们一边听,一边看看,赵老师把音乐里的草地和大山画出来瞧瞧到底哪里是过草地,哪里是爬山的音乐?

师小结:原来前面的音乐感觉像是在过草地,后面的音乐感觉像在爬山。

三、动作表现——掌握爬山的节奏

1、 老师表演用手郊游的动作

师:赵老师用小手做小脚来过草地、爬山,你们想知道怎么做的吗?(师示范)

师:我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是过草地,什么动作是在爬山?(幼儿自由讲述)

师小结:哦,原来在下面是过草地,在上面是爬山。你们想不想试试!

2、 幼儿尝试用手表现郊游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 小脚去郊游

师:小脚也想去郊游,小脚说我想用漂亮的动作过草地,请你们帮它想一想用什么漂亮的'动作去过草地?(幼儿创编过草地的动作)

师:小脚怎么爬山啊?(重点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的爬)

听音乐,完整的表现郊游动作(引导幼儿注意倾听爬山的音乐)

师:前面还有一片草地,我们继续往前走!(再次表现,提醒幼儿爬几步到山顶)

四、音乐游戏

出示导游旗,幼儿根据旗帜上的数字组队去郊游!

师:导游阿姨要带你们去郊游了,每一队的游客都可以用不一样的方法去郊游,但是几个人要在一起,不能掉队哦!(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

音乐郊游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特点,理解音乐的主题。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日月潭风景区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音乐cd、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以去郊游引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特点。

2、教师结合动作,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4、分段欣赏音乐。

(1)请幼儿看图谱说说: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小朋友绕树林拐弯,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小朋友擦汗,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快到了景点,小朋友很高兴?

(2)引导幼儿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郊游时绕着树林走、擦汗、快到景点很高兴、摆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2、引导幼儿从空间层次上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最后的造型。

3、用自己设计的造型再次听音乐完整表演。

四、拍照结束,幼儿听音乐去下一个景点郊游。

活动反思:

从今天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来看,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基本能够达成目标,从第一次的倾听音乐,孩子们就能够愉快的听着音乐摆动,到后来用肢体表现时,也能用轻松的动作表现音乐,并且幼儿能够根据旗帜进行分组,能协调好用一种方式来开展游戏,游戏是幼儿也表现的十分愉悦。

在倾听理解音乐的环节上,孩子们能区分出音乐的不同特点,有些孩子说出前面的音乐是过草地,但在爬山时,有孩子提到了树林,这可能与出示的图片有关系,让孩子联想到了树林,老师在选择图片的时候,可能可以再考虑的多一些,排除一些其他因素。

看图谱时,幼儿很容易辨别出草地和爬山的音乐的不同,但是在说出理由的时候,可能老师比较急切一点,还可以多一点空间留给幼儿,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是草地,这是爬山,而老师没等孩子说就自己把“平平的是草地,越来越高的就像是爬山”都说出来了。

创编过草地动作时,孩子们发挥自主性,编的动作较为丰富,并能符合过草地轻快、活泼的旋律,爬山的动作也能根据重重的、一步一步的节奏和感觉来创编。

整个游戏环节,孩子们在导游阿姨带他们去旅游的这种情景中,玩的还是十分的愉快和投入的,只是在最后的时候,孩子们可能有些兴奋过头,对于音乐的倾听也关注的少了点。

音乐郊游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通过跳脚印地毯活动,发展幼儿弹跳力,动作的协调性。

巩固垃圾分类的指示,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脚印地毯若干块,三个不同颜色并贴有标记的垃圾桶各两套。准备无机垃圾(易拉罐),有机垃圾(果皮、花生壳等),有害垃圾(废电池,一次性快餐盒等)。

幼儿已有初步的.垃圾分类意识及分类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可乐罐操

幼儿扮小袋鼠,跟着教师袋鼠妈妈做可乐罐操(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一个跟着一个练习跳脚印地毯。要求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跳着脚印地毯上的脚注练习。

2.游戏:小袋鼠捡垃圾。玩法:幼儿把发现的垃圾放入自己胸前的袋子里。

3.游戏:小袋鼠送垃圾。要求:知道三种不同

4.颜色不同

5.标

6.记的分类垃圾箱。

了解三类垃圾的分类方法:跳着脚印路,将胸前袋子内的垃圾送到垃圾筒里。

过程:

(1)教师示范跳着脚注路送垃圾。(双脚跳-单脚跳分类放)

(2)请两只小袋鼠练习跳脚印送垃圾。(教师提醒要跳在脚注上)

(3)全体幼儿游戏。

7.比赛:幼儿分成两对。进行比赛,

8.要求动作敏捷,

9.行动快,

10.垃圾分类准确性。

11.结束部分:(公圆管理员出场)说:小袋鼠们真能干,

12.把我们公圆地上捡起来,

13.还把它们分类垃圾筒内,

14.谢谢你们环保小袋鼠,

15.为了表示感谢,

16.我们要送你们每人一张废旧物品小制作展览的入场券。

音乐郊游教案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2、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3、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教学准备:

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

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

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音乐郊游教案反思篇5

一、活动目标:

1、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2、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重点:

1、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大头饰(熊、松鼠)、歌曲磁带《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表演《去游玩》。

表演歌曲《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快乐地表演。

2、经验连接。

(1)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起去郊外游玩过?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和家人或伙伴一起出去郊游的经历,教师也可以加入,讲述自己出去郊游的事情。

(2)出示大熊、松鼠的'头饰,引起阅读兴趣。

在森林里,有一只大熊和一只松鼠,它们也要到野外去游玩了!它们会带些什么东西去呢?发生了些什么事呢?老师这里有一本书,秘密就藏在这里面!你们想看吗?

(二)、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祛暑,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注意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独立阅读,并按顺序翻阅图书。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随意翻阅故事的画面内容,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

(2)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看书。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一页一页地看,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每一幅图里,大雄和松鼠都带了什么相同的东西?这么东西又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交流讨论

1、幼儿手指画面,尝试运用自己的话相互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2、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请幼儿自由猜一猜、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引导幼儿念一念故事的名称。

(四)、听说游戏

教师随意说出一组词,如长、多、粗等,让回幼儿快速说出其意思相反的词来。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书,整理物品。

五、活动延伸:

进行理解阅读。

音乐郊游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2、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和旋律特点,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在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并从中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难点:尝试创编出歌曲内容忽然旋律特点,并能再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材料准备:阅读材料《郊游》,音乐,郊游图片一张,白云,太阳,水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练声 利用歌曲《郊游》的前八个小杰进行练声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并理解歌曲。

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郊游》,引导幼儿带着教师的问题来欣赏。

提问: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郊游的?他们在郊游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适当的引导幼儿朗读几次。

3、幼儿学唱歌曲,感受和探索出歌曲的结构。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再听老师唱一次这首歌,注意听歌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比歌曲中前后两段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4、创设游戏情景,教师当导游,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

提问:在歌曲前后重复的部分你做了什么动作?能再和你的同伴一起做吗?

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白云飘的动作,同时,引导幼儿小结。

教师给予幼儿一段较长的音乐旋律,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

活动反思

教师在带领幼儿幼儿学唱歌曲的时候以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开展,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引导幼儿熟悉郊游场所。教师可以采用随音乐朗诵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如歌班上幼儿有识图谱的经验,本活动也可以用图谱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比如歌曲前后两句可以根据歌词内容画上手拉手,中间留四个空白,这样,幼儿的活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