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家乡年味作文8篇

时间:2024-12-14 作者:loser

对于写作文的内容,个人的真实体验往往能让文章更具感染力,只有通过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在写作文时找到灵感,创造出独特的内容,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寻家乡年味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寻家乡年味作文8篇

寻家乡年味作文篇1

穿新衣,蒸馒头、贴对联、拜年------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礼貌的一个个符号,不仅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更是每一个人记忆中的“年味儿”。这天,就让我们一齐走进牛年春节,感受一下那赋予了现代情感、充满了书香情调的新“年味儿”------

购书狂

也许受爸爸爱看书的影响,我这个“小书虫”有先天爱看书的遗传,每年大部分压岁钱都被我用来买书了,这不,大年初四,我已准备选购新学期的教铺资料了。

我来到南京新街口书城,店里红红的中国结和大灯笼衬托出浓浓的“年味儿”。书城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为读者准备的座位已座无虚席,找不到位置的我只好站在书架前看书。一些“小书虫”干脆就席地而坐,地面虽然很冷,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看书的热情。

听旁边的工作人员说,今年春节每一天来书城的人都很多,早晨书城还没开门,就有不少孩子等着进场了,不少像我这样的“小书虫”在书城一呆就是半天。等我精心挑选了几本自己喜欢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鲁宾逊漂流记》,结账的队伍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不少孩子是爸妈陪同来购书的,手里拿的是沉甸甸的新书。

新春的“年味儿”里融入了书城暖暖情调的书香味!

出游乐

大年初五,我和老爸、老妈一齐出游,首选景点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秦淮八艳、乌衣巷、王谢故居、六朝烟雨------旧时的秦淮曾让那些文人墨客留念不已。

在石头城公园外秦淮河游船码头上,已经是人山人海,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码头上停靠8艘张灯结彩的画舫,聚光灯巨大的光束游移在水面上、游船上、岸上、灯影桨上一片辉煌。我迫不及待地用数码相机摄下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处处是景、移步换景,最后连自己也融入了这个美丽的画卷中。

忘不了秦淮河上的万盏荷花灯竞艳的美妙夜景,忘不了精美的仿古“秦淮画舫”群众亮相的美丽瞬间,忘不了大人们喜笑颜开、小孩们欢欣鼓舞的激动场面-------

“嘭、嘭、嘭”天空中不时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烟花,火树银花不夜天,更是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就连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儿”!

新春的“年味儿”里融入了夜游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火药味!

当春节的脚步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依然深深的保留对亲人对朋友的祝福。新的一年,让我们在遐想的时候,感受春节的快乐;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期望,感受春节美丽的梦幻;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成功,更多的感受春节文化带给我们的新“年味儿”。

寻家乡年味作文篇2

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从古代到现代,年年过年,家家过年,可大家有没有感受到那一股浓浓的年味呢?我家的年,可是像一盘家常菜一样,散发着浓浓的幸福味道呢!

“过年啦!过年喽!”楼下小孩隐约的玩闹声传入了寂静的房间,也吵醒了睡懒觉的我。我睁开眼睛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年初一终于到了,去拜年喽!虽然我因为神经损伤做了手术,右手还高举着绑在支架上,但我仍然迅速地穿好衣服。一打开房门,迎面而来的是爸爸妈妈亲切的笑脸和祝福:“扬扬,新年快乐!”一股暖暖的幸福感顿时涌上心头。“the same to you!”我情不自禁的与父母来了个热情的拥抱,窗外的阳光洒进来,我们的身影多么幸福啊。

我走出家门来到隔壁——外公外婆家。一进门,一股油炸年糕的香味便扑面而来。哦,这就是年的味道!油锅里那热油发出来的“啪啪”声,像极了那响亮而又红火的鞭炮声…….正想得入迷的我肩膀上被人拍了下,我转过身来,原来是外公已经在慈祥地看着我了。“外公外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连串过年的必说词,给步入老年的外公外婆带来幸福的年味。“好孙子,祝你学习进步!”红光满面的外公塞给我一个大红包。“谢谢外公!”拿到红包的我开心极了,禁不住唱起了我喜欢的《嗨歌》。

今年是爷爷奶奶的七十大寿。年初三那天,所有的亲戚们都来参加寿宴,大家欢聚一堂,一起祝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的乐队朋友们还表演独唱,乐器合奏等很多节目,使宴会更加热闹。看着爷爷奶奶满面的笑容,大家的欢声笑语,多么幸福啊!

虽然就春节只有几天时间,但那浓浓的幸福年味,直到现在也在我心中沸腾。啊,年味!幸福在心中!

寻家乡年味作文篇3

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物产丰富的普宁是我的家乡。过年时,不论你身在何处,都要回去与家人团聚。

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春节的喜庆。树梢上的红气球,屋檐下的红灯笼,地面火红的鞭炮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等,见证了春节给大家带来的喜悦。

按老家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下旬就开始了。小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大人们总会备上大量的祭神物品(鸡鸭鱼肉、大米、饮料、香、等),因为过节时商铺都不开门(除饭店外),都回家过年了。家中都会摆上“摇钱树”,寓意财源滚滚。

往年过年,少不了五彩缤纷的礼花,有的像钢花飞溅,有的似麦浪滚滚,有的好比金雨阵阵,有的仿佛银花朵朵,有的恰似红燕飞舞,有的宛如孔雀开屏。受阴霾天气的影响,今年过了个无烟(花)春节。虽是少了烟花的伴奏,但笑声足以弥补。

正月初一时,爸爸带着大家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拜年不仅带礼物,还必须带上潮汕柑去。因柑比桔大,所以叫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妈妈则留在家中接待客人,大家小孩等客人来,拿到红包,也就是得到祝愿后,也出去玩了,大多数的小孩子放风筝去了,寓意放飞梦想和希望。

这天晚上人群必经的路线一定是人山人海,当走到迎春桥时,桥头和桥尾的两对小石头狮子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据老人们说只要摸到石狮的任一部分,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实现相应的愿望。

普宁的春节往往是热闹繁华的。祝愿自己在新的一年中做到四样:接纳、耐心、豁达、爱。

寻家乡年味作文篇4

记忆中的年是从簌簌的冬雪开始的。

等到雪花像柳絮一样纷纷而下的时候,漫天皆白。我的学业尚未结束,母亲就早已唠叨起了新年的事情。她说,那年我还不晓事的时候,天空降下了鹅毛大雪,我就像第一次见雪似的,惊叫着跑出去玩儿雪。一直到夜色将近的时候,我活像一个雪人儿……每每及此,母亲眼前好像又浮现出当年的情景,眸子里似乎溢满了星星。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我早已将它们遗失在岁月的河里了。然而将近新年的那份纯真却渗在心底,连同母亲的回忆,丝丝入扣。

时光翩跹,若是转眼到了腊八,便要照例熬一碗腊八粥。父亲习惯切几片苹果,小米、绿豆、花生……各种食材都浓浓的聚在碗里。吃粥时有说有笑,不经意间便将那份温暖化在胃里,也同样化在心底。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将近年关的时候,是要回到乡下去的。不知怎的`,路上的树影倒飞过去,我却还嫌慢。冬日的萧条在我眼里却似乎胜过春日的繁花似锦。那田地里站着的枯树,不正像总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老爷爷?那旁边的小树不就是他活泼好动的爱孙吗?你看,小树的枝条还在微风中挥舞呢!

等到红日西沉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仍萦绕着一个个问题,孩童的天真正在这时飞扬。于是,沉沉睡去的时候,大树和小树就钻进我的梦里去,它们在风里和我嬉笑。

终于,终于已到除夕之夜了,大人们围拢在桌子旁包饺子。揉面,拌馅,擀皮,包成……各种工序一样不少,看着桌上的一排排饺子,已经可以想见出锅时的热气升腾。汁水在嘴里流溢,连同家人们的嬉笑怒骂,这便是人间烟火气。

至于我,向来是没有包饺子的义务的。偷偷溜到巷口,听听各家年里的嘈杂,尽管古时的灯笼已经不存,小村里的情景也远不如所谓“万家灯火”那般热闹,但这就是记忆中新年的声音,不曾远去。

到了夜色已深的时候,无月无星,喜欢点一支烟火,好像便点燃了浓墨似的夜,照亮雪地,照亮院墙,照亮星星……等到火花燃尽,那满庭的清冷静寂,是一辈子都将思慕着的。

一个一个年就这样从指间划过,我正在长大,而家人正在变老,我只祈求时光慢些再慢些,好让我把记忆中年的样子、家乡的样子和你们的样子都留下。

又是一年,冬去春已来。

寻家乡年味作文篇5

屋子上下换上一身红装,地板被打扫的一尘不染,火红色的晚霞在天边燃烧,向山的那边涌去,像极了匆匆的旅人急忙赶回家与家人相聚。我看看手表,一月二十四日除夕。

已经时不时有鞭炮声了,分不清究竟是哪一家哪一户,但其中的欣喜是掩盖不住的,我走回屋帮大伯,点上两支大红蜡烛,明黄色的火焰猛地窜了上来,桌上,汤的余热还未散去,仍在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时不时还冒上来一两个泡泡,电饭煲里煲了腊肠,热气将米饭的香气和腊肠的醇香一同带了出来,烟囱仍时不时喷吐着白烟,厨房里噼里啪啦的松枝燃烧的声音不断。

狗摇着尾巴,扑腾扑腾地小跑到桌前,眼睛发光地盯着桌上还在冒着热气,吐着白气的菜,它讨好地向我走来,呜呜地叫着,还摆摆头,示意让我给它夹菜尝尝,我则忽视它,朝外走去,天已经暗了,隐隐约约能看到几个星星,爬上房顶,嘣的一声,绚烂的烟花带着长长的焰尾,窜向天空,炸裂,迸发出无数的彩色的火光。紧接着隔壁的人又接着放,形成了烟花二重奏,这一瞬间,天空是属于彩色的。

打开电视,新闻联播正在播放,捡一个凳子,挑一双筷子,拿一个碗,坐在餐桌前,等待大家。等到大家都齐了,便开饭了,热乎乎的鸡汤加上香菇的香气,都融入到了鸡肉里,汤上浮了一层鸡油,让鸡肉变得鲜美还十分的滑嫩。还有一种叫米果的食物,又甜又粘牙,嚼两下,你的上齿便跟你的下齿连在一起了。狗穿梭在脚下,忙着找骨头,找到了,便咬得嘎嘣嘎嘣响。

吃完饭,陆陆续续洗完澡,有的人早早上床,有的人则在等待,有的人则在看春晚,这时,是寂静的,草间的蛐蛐声也没了,仿佛都在等待,等待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临近零点,我匆匆忙忙帮忙铺好爆竹,放好烟花,屋里的蜡烛也快燃完了,大家屏气凝神,等待,三,二,一,紧接着,爆竹红色的外皮伴随噼里啪啦的声音和火光在地面上炸开,这一刻,世界是热闹的,还是喜庆的。

寻家乡年味作文篇6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老爸妈妈与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与水弄成丸子,与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与老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寻家乡年味作文篇7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过年了。全家人越来越忙,好吃的也越做越多,满屋满院阵阵飘香,我总忍不住多吸几口。不过,什么香味都比不上家乡过年时的米酒汤圆的味道。

家乡过年,有早晨全家一起吃汤圆的习俗,寓意今年全家团团圆圆。大年初一一早,妈妈和伯娘们便一起做汤圆了。我们小孩子也早早就被热闹的鞭炮声吵醒,在床上巴巴地等着吃汤圆的信号了。一会儿大哥问“汤圆好了没?”一会儿二哥喊“什么时候可以吃呀?”大人们便笑着回道:“就快了,就快了,你们这群小馋猫呀!”

大人们就爱骗小孩儿,说“快了,快了”,可我们等啊等,肚子咕咕叫,也没好。我们百无聊赖,便猜汤圆是什么馅儿的,也热火朝天讨论起自己爱吃的馅儿。楼下喊了声“吃饭咯——”,我们几个一起向楼下冲去……

还没跑到饭桌,米酒的甜香就铺天盖地冲击了我的'鼻腔,瞬间,口腔涌出一股“馋馋”的口水。走近了,我看见一个个圆润又饱有光泽的汤圆在米酒汤里静静地躺着,多么可爱啊!舀一个尝尝,鲜嫩的肉汁在咬破汤圆皮的一瞬间弥漫开来,我惊喜地叫道:“我这个是肉馅儿的!好香!”

“我是紫薯馅儿的!好吃!”三哥也满是惊喜。

“我是豆沙馅儿的,啊……”大哥故作神秘,“啊,我吃到硬币了!”边说边慢慢吐出了一枚硬币。

全场一阵惊呼,大伯娘笑着说:“包了硬币的汤圆总共就三个,吃到的人今年运气好!还剩两个,看你们谁运气好!”

大伯娘还没说完,二哥“哎——”了一声,他也从嘴里拿出了一枚硬币,喜滋滋地举给我们看,好像在说“我今年一定走好运!”

兄弟仨就剩我没吃到了!原本只吃肉馅儿和豆沙馅儿汤圆的我,也开始拼命吃其他馅儿的汤圆,可我整整吃了两碗汤圆,幸运女神也没眷顾我……那最后一个“幸运汤圆”被二伯娘吃到了。我羡慕地看着她,她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情,把硬币推到我面前,说:“这叫‘传递好运’,祝你新的一年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在“海纳百川”的现代昆山,我能吃到五湖四海的美味,可是饱含着长辈祝福的米酒汤圆的味道才是我心目中家乡的年味,也是最美的年味!

寻家乡年味作文篇8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和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爸爸和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和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爸爸和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大家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爸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爸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爸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大家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和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大家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过年的味道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