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山作文6篇

时间:2023-05-06 作者:Indulgence

同学们在写作文之前,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来找到适合的素材,随着新阶段的学习,同学们一定都掌握写作文的技巧了,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天华山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天华山作文6篇

天华山作文篇1

都说华山之所以能成为五大名山中的其中之一,那是因为它以险秀而闻名于世。“自古华山一条路”,我半信半疑,这华山到底有多险多高呢?我早就想体验一下它的奇秀险峻了。

今年暑期,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华山脚下,坐上了去西峰的缆车,前去领略华山的“俊俏”了。缆车启动不久,我就瞑瞑之中感觉到了华山的巍峨挺拔了。远远望去,周围的石头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有的像几个金元宝,有的像顺风耳的耳朵,有的像一个巨大的游龙葫芦,还有的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得道高人”……这么多美景让我们的眼睛目不暇接。

下了缆车,我们来到了西峰顶上。西峰是华山第二高峰,这时的我们,已经站在茫茫的云海之中,我一下体会到了华山的秀丽。走出了西峰缆车的隧道后,我们就要爬山了。说是爬山可是我们和别人与众不同,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别人是往上爬的,而我们确是向下走的,这一举动使我们有一种“鹤立鸡群”之感。我们一路边走边聊,好不自在。而我更是期待华山那神秘面纱后的真正面貌。

不知不觉中,我们爬到了北峰上。虽然我一直冲在前面,但是一步一步越来越吃力。我突然发现,在这座大山面前,我恍然发现我如夜空中的点点星辰,是如此的渺小、渺小,小到可以忽略我的存在。……没过多久,我越发被这座大山征服了,萌发了打退堂鼓的念想。可是妈妈鼓励我要自信,我慢慢的也懂了,一步一步艰难的征服这座山。“自信原来这么重要”。我此刻才发觉。最后我们来到了北峰顶,我与华山论剑碑和北峰海拔碑这两块石头“合了影”。然后就坐着北峰缆车,下了山。

我终于体会到了华山的“险”了,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呀!

天华山作文篇2

7月29日我来到位于陕西省的西岳华山,华山奇峰高耸,是天下第一险的山。

来到华山脚下向周围看,前面是高大的山峰,左右两侧是几乎垂直的悬崖,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可真奇妙!”上了驳接缆车的大巴车,车开始动起来了,车子一路往上开,一路上我看见了翠绿的树木、各色的花儿、几乎垂直的峭壁和一些点缀在山间的房子,好像连绵不断的画卷.上了缆车,因为刚下过雨,山间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我以为啥也看不到了。可过不了多久,我们上到云雾的上方,华山奇丽的景色一下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看到了悬崖上苍翠的松柏,看到了一片起伏的云海,还看到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崎岖山路,听说在古代走这条路要花五天的时间才能游完华山!

下了缆车我们来到了西峰莲花峰,在山顶上有一座庙,可山路很陡,又刚下过雨路面很湿,路挺宽的,可不时有强劲的风吹来,我和弟弟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了山顶。庙外有个岩石洞,上面还有石刻,站在山顶一边是云雾缭绕的山峰,一边则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这座山峰好似两个世界的分割线。

然后我们从西峰到东峰去坐下山的缆车,开始路程还算平坦,后面越来越陡,在最后有一段路叫云梯,这个云梯其实是架在一座长三四米的悬崖上的又直又陡的阶梯,能下脚的地方非常小,你一定要抓住两侧的铁链,要抓得很紧很紧,要不然就可能一个跟头摔下去!真让人心惊肉跳.不过你如果不想走云梯也可以从正常的石阶走下来,只不过路程比较远。

华山的奇、峻、险、美,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游完两座峰,还有三座峰没有去看呢!华山,我还会再回来的!这是我们的约定。

天华山作文篇3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我觉得山不在高,有景则灵。我家住在九华山旁,步行四五分钟就到了。九华山的四季很美丽,很迷人,我经常去走走。

春天,走进九华山,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枝,显得有些刺眼,微风吹来,花儿点头微笑,树上的嫩芽随风摇摆,耳畔响起了鸟儿的鸣叫声,小狗的汪汪声,玄臧寺里传出来的钟声,还有人们的脚步声和欢笑声,走在这样的小路上,听着自然界的声音,我们好像回归到大自然中,此时我的心情也格外的愉快,感觉脚步越来越轻。

夏天,走进九华山就会感到很凉快,因为这里的大树很多,棵棵大树都长得郁郁葱葱,站在树下还会有一阵阵凉风向你拂面而来。树上的.蝉一直都在引吭高歌,像一位昆虫音乐家,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份乐趣。可是,蝉只能活一个夏天,等到秋风一起,蝉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秋天,秋风吹过,树上各种色彩的树叶随风飘落下来,黄的、红的、咖啡的……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的旋转……忽然间,大地就铺上了一层色彩斑斓的地毯。山路上、石头间、大树下满地都是落叶,踩上去软软的,还会发出“沙沙”的声音。

冬天,一场雪过后,给九华山披上了一件厚厚的毛外衣。山脚下的世界也到处是纯净的白。山上大部分的的树叶早就落光了。只有松柏还像以前那样挺拔,没有失去绿色,可那绿色被雪盖上以后,就好像开了一朵朵银色的小花,让人喜欢的不得了。石阶上,也铺满了白雪,踩上去“咯吱”作响。只要是你踩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串小脚印。

九华山的美看也看不够,九华山的景数也数不清,天下美景很多,我独爱这门前的九华山。

天华山作文篇4

早已听说“西岳”华山十分有名,但耳闻不如一见。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和爸爸、妈妈前往华山游览、心中无限感慨!

来到山脚下,仰望那挺拔伟岸、层层叠叠的山峰,让我激动不已。由下至上的那一座座雄奇险峻的山峰,就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牵着朦胧的云雾在山巅弥漫,显得气势磅礴,与九寨的山峰截然不同。

华山的中巴车把我们送到索道站旁,乘坐缆车向山上驶去。下了缆车,拾级蜿蜒而上,就到了俗称云台峰的`北峰,北峰虽然不及其它四峰高,但山势非常险峻,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作为留念。

接着,我们继续向西峰方向攀登,上山的路越来越难走,累得我上气不接下气。正欲放弃,打道回府,这时几个年纪很大的挑工,肩上挑着沉重的担子,盘山而上,见我们都很累,说要免费帮我们背包。我想,人家挑工年纪一大把,还要把游客所需的饮料、食物等东西送至山上,一天来来回回要好几次呢,比我们登山要累多了。我才十二岁,而且只背了一个小包,在困难面前不能退却,要鼓足勇气,勇往直前!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登上了西峰,站在山顶上,云雾缭绕,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再极目远眺,许多山峰都变得十分渺小,高楼大厦也变得微不足道,如同一只只蚂蚁,真是“一览众山小”呀!

这次登山活动,我不仅体会了华山的险和陡两大特点,还懂得了登上犹如克服学习上的难题,只要我们不怕困难,一步步去攻克,去攀登,永不言弃,最终必能到达光明的顶峰!

天华山作文篇5

七月的九华山如同《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娇阳似火,赤热千里。7月15日上午,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九华山脚下,在太阳底下行走,只觉到热气蒸人,浑身是汗。

我们正准备买大巴票到山上去的时候,一个当地的私家车导游来到我们的面前。他和爸爸、妈妈谈妥了价钱,便开着车载着我们往山上而去。

上九华山的路弯弯曲曲,就像放在我们书包里的跳绳。我们坐在车上,车子绕了一道弯又一是道弯,感觉像是在椭圆形跑道上捉迷藏似的。

导游告诉我们,九华山共有九十九道弯。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是九十九道?”

导游说:“九华山与九十九这个数字关系密切,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我国,在九华山修行,发下了“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他苦心修行了75年,直到99岁才圆寂,他的肉身一直不腐。人们都认为他是地藏王菩萨转世。为了纪念金乔觉,修路时人们不仅铺了九十九道弯,还在各山上建了九十九座庙,地藏王铜像的高度也建了九十九米,令人感到神奇的是九华山还有九十九座自然形成的山峰。

很快导游就把我们带到地藏禅寺。上地藏禅寺的阶梯既高又陡。我像个小猴子一样,一会儿跳在这个阶梯,一会儿蹦向那个阶梯,一路轻轻松松地爬了上去。回头看爸爸、妈妈,他们爬得却很吃力。

地藏禅寺热闹非凡。寺外大家每人手里都拿着香,他们一个个点着,然后双手合在一起进行祈祷。到了寺内,一座高大的菩萨神像巍峨地坐在那里,神像的周围站立着威风凛凛的罗汉,他们个个神态庄严,令人敬畏。人们绕着神像有的磕头行礼,有的绕圈许愿。

我们又游玩了很多地方,感觉开心极了。

天华山作文篇6

远看华山,高耸入云的山峰连绵起伏,一切“浸”在仙雾缭绕之中,高山上稀疏的空气透着一股股冷冷的寒意,使人的内心在瞬间平静。朝谷底扔一颗石子或大喊一声,音波会在山谷中荡漾开来。

在山底下,隐隐地看到陡峭的石路,隐隐地听到了风在空气中留下的声音,隐隐地闻到宛如仙地的气息。开始了,近乎垂直的石路使我感到恐惧,爬了好一会儿,我已经不敢看外面了,因为已经很高了,颇有一番“一览众山小”的意思了。到了一处缆车站,我坐上缆车,摇摇欲坠的缆车,缓缓驶出了站台,我的心脏有规律的跳动着。缆车每过一会儿就会往下倾一点儿,这几分钟,我像是等了几个世纪一样。下了缆车后,更高了,几乎看不到什么人了,能看到的只有云和薄雾。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了南峰。此时,空气已经很少了,一片仙气,似乎是神仙们在下棋、比武的地方。

在华山上,登高抬头看向远处,一片朦胧,像是置身于梦境一般——高山、柳树、流水、棋盘,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天空下起蒙蒙细雨,雾也来了,挡住了你的视线。

脚踏石路,每踏一步,都会发出细微的声音。石路是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的小路弯曲地通往云雾缭绕里。

古时候,有流传一个故事:华山西峰有一块巨石,拦腰成三断,石下的空间宛如一位妇人仰卧时留下的痕迹。原来,以前有一个叫刘向的书生路过一座神庙,庙神华三娘被他深深吸引,于是化作一民间女子与他成亲,生下了儿子沉香。但在调养之时,王母娘娘的生日到了,三娘推说有病在身,不料被二郎神知道了,便把三娘关在庙里。沉香长大后,得知真相后便来救母,最后把二郎神打跑后,劈山救母。

或许是因为这里的美景打动我、或许是这个故事打动了我,让我对华山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