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声音作文5篇

时间:2025-02-08 作者:Fallinlove

在撰写作文时,明确的主题能够帮助作者理清思路,使得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作文训练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的交流更加流畅,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记忆的声音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记忆的声音作文5篇

记忆的声音作文篇1

听说一个初四的学生跳楼了,“也许早晨他还像我们大家一样走在上学的路上”,我心里难过的想,耳畔又想起了三年前那个巨大的、极具震撼力的响声。

那是个暑假的午后,天空中尽是黑压压的乌云,除了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这周围静谧的无可挑剔。我在窗台上捧着脸发呆,突然“轰”的一声,我的世界仿佛就这样停滞了,我没有办法形容那是多么响的一个声音,仿佛没有传到耳膜而是直接刺激到我的神经,这个声音对我来说是“前无古人”,后面也可能没有“来者”的。

我用最快的速度跑到那个路口,我最不敢想象的画面就真真实实的带着黑天使的面孔出现在那里。是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车速过快的卡车相撞了,摩托车上的老爷爷已经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流出的血把周围的树根、草木、砖石都染成了鲜明的红色。我第一次觉得有一种红可以穿透你的一切,刺痛你的一切,却不留一丝痕迹。法医来了,不到10秒的鉴定,不到5秒的宣告,一个也许中午还安然的人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那一刻,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那巨大的撞击声,它使我疯狂地跑开,使我必须跑回家抱着妈妈哭泣,使我想到朋友们的生命,家人的生命,我的生命都是多么脆弱,多么鲜红,又多么珍贵。

妈妈对我进行了耐心的开导,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哭,甚至,妈妈也控制不了她的眼泪。我可以想象当时的我有多么害怕,多么无助,但我终究还是要站起来擦干脸继续我的生活。

大约30分钟过后,灵车来了,老人的子女把老人送上灵车,悲痛不已,在场的人都感叹着世事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此刻的我只是希望那个爷爷在遥远的地方依然安详。

那一年,我13岁,我听到了生平第一次听到的巨大声响,第一次懂得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第一次懂得了“大家都好好的”这句话,是一件不那么容易实现却又不得不做到的事情。

或许有一天,我也会对学习或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感到不堪重负,但我一定会记得那个深深印刻在我记忆中的声音,记得“珍爱生命”这四个字,它会使我昂起头,勇敢的面对,好好地继续走下去。

记忆的声音作文篇2

窗外的蝉鸣被头顶的电扇转破敲碎,稀疏地砸到眼皮上,断断续续,无休无止。随着白昼的一点一点拉长,“知了知了”的叫声也逐渐悠长起来,夏天到了。

还记得那些年的夏天,一元的冰棍,破旧的蒲扇,井水冰镇的西瓜。白天四处挥洒汗水,蝉声孜孜不倦地传遍我玩耍的每个角落,我听腻了也就当听不见,可蝉儿还是以同一个调子充当着我生活的背景音。然而到了傍晚,外婆飘渺深沉的声音与那悠长的蝉声混合,形成了夏日里最美好的二重奏,轻柔地在我脑海回荡。这时,我才注意到那蝉声的美妙。

那时天边的云彩美如梦境,我和外婆沐浴在灿烂的夕阳里,两个人影交织着投射在地上。外婆拿出那本书,泛黄的书页昭告着它的古老。粗糙的手指小心地指在书页上,苍老的声音也藏不住那温柔。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我念那些生晦古老的诗歌,老树上的蝉这时也一遍遍地“知了知了”,我就一遍遍跟着念呀念。如果念对了,背出来了,外婆就拍拍我的头,给我拿支冰棍,她笑眯眯地看着我,如云彩般美丽,如夕阳般温和。

吃完了冰棍外婆就给我讲那诗歌的故事,这时她的声音格外轻柔,像被那清风裹挟着从远处传来,又似薄纱般轻柔梦幻地笼罩着我。她说李白落寞地站在窗前,看满地像霜一样的皎洁月光,思念着遥远的故乡;她说张九龄凝望着海上的月,想远方的友人是否与他共享这一轮明月呢;她说苏轼在中秋佳节望月独自感怀,又重新振作起来……夜幕逐渐降临,蝉声也稍稍收敛,外婆一边挥着蒲扇帮我驱赶扰人的蚊虫,一边给我细细讲那诗中的美丽世界。她的声音空灵美妙,把我吸引到遥远的过去,枯燥的文字也变得妙趣横生。我乐此不疲地听着那些古老的故事,缠着外婆再给我讲,外婆刮刮我的鼻子,说要等我再背一首诗才能听故事,我便悻悻回了屋。

又是一年蝉声起,而外婆吟诗的声音渐渐远去,只有在梦中,才能再听见那轻柔的声音若有若无地回荡。

记忆深处里,有一种声音包含了那些最好的夏天,有一种声音深刻地被我铭记在心,有一种声音,承载了外婆最美的爱。

记忆的声音作文篇3

在我逐梦的旅途上,那种声音一直在记忆深处。

时间依旧在流逝,地球依旧在转动,身边的人来来走走,有些事情难免会被遗忘,有些事情难免会被忽略。但,总有一种声音在我的记忆深处。

它,不是至理名言;也不是绝言妙语;它只是一句句简单的话。它不出自名人之口;也不出自作家之笔;它只出自一个普通的人,而那个人就是你。你,是我的老师,亦是我的朋友。背地里,大家都亲切地叫你“老杨”。

初二时,学校分了班,突然间你变成了我们的班主任。为了让同学们适应,你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此时我觉得你更像一个学生,一个能与我们玩到一起的学生。就这样,你轻易地掳获了同学们的心。在以后的每节课中,你都会用最朴实的语言为大家讲述最有益的道理。你的每一句话,我都当做是一件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将它们一一珍藏在心底。

记得那次,我在学习生分了心,每天上下课都心不在焉。但神通广大的你似乎知晓一切,不过你没有在课堂上使我难堪,也没有与我“交谈”,而是将浅显易懂的道理播撒于整个教室。于是,你的那些话,那些道理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中。在我的记忆中,你不只给了我师爱,亦给了我友爱。虽然你是一名教师,但在课堂上你很少说普通话,而是用幽默滑稽的本土话为我们讲述犹如“天书”的english。一个个枯燥的语法知识经过你的嘴变成了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在故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现在的我们,已是初三的学生;现在的你已不教我们。但每每遇到困难,你的声音总会在耳边响起,你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每每想要放弃,你的声音总会在耳边响起,你说“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请再坚持5分钟”。是你教给了我“难再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是你教给了我“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也是你教给了我无论何时不要忘记自我……

老杨,你永远是使我受益最大的老师,你永远是我最真挚的朋友,你的期望我不会辜负,你的教会我铭记在心。在我逐梦的旅途上,尽管你只是一个过客,但在这段旅途里有你陪伴我很开心。2014年的中考,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追梦之旅还在继续,你的声音永远在我记忆深处,激励着我不断向前……

记忆的声音作文篇4

人一生会听到许多声音,有的声音一逝而过,有的还没来得及品尝就已溜走。可是有的声音永远也不会磨灭,即使经历了一些风雨,但在心中总有一个地方为它留着……

夏天第一声雷响,幼儿园毕业前我们齐声合唱《童年》。那稚嫩的歌声,此起彼伏,即使乱,可台下的家长依旧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我想从它们中找到记忆中的那个声音,但都不是它们,而是那一声——“咔”。

小学三年级,我便开始独自上学,妈妈总是想送我,我却不答应。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上学历程。

我家住6楼,3楼正好是一个大平台。每次我走到3楼平台时,总能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咔”。这声音在寂静的早上显得越发刺耳,每天都是如此,我不禁纳闷:这是什么声音?

某个周末的清晨,天空才刚放亮,妈妈站在我房间靠窗的地方,打开窗,目送着出差的爸爸离开,直到看不见了才关上窗:“咔”。半睡半醒的我一下愣住了,难道这声音是妈妈发出来的?

周一,我又一次听到了那声“咔——”。我抬头望去,一个瘦小的人影在晃动。此时,我的心中,不禁升起一阵酸酸的感动。晚睡的妈妈,仅仅为了看我安全下平台而早起……

从此以后,这一声“咔”成了我成长的动力。终于在五年级后,再没有那一声“咔”。

“咔——”就像一首没有歌词的歌曲,在我记忆中久久回荡。

记忆的声音作文篇5

四季更替,日升月落,时间不停地向前走,儿时光阴多么美好,有太多难忘的回忆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我从小起床总是有我专属的“闹钟”,那就是奶奶的缝纫机,当清晨的初阳将它们的光辉洒满整个屋子时,那“轧轧轧”的声音便恰到好处的漫进了我的梦乡,温柔地唤醒我开始新的一天。

我年幼时最喜欢陪奶奶缝衣服了,看着那台油漆斑驳的老古董,在奶奶双脚有节奏的运动中,巨大的圆圈带动着一根细细的绳子,快速的飞转着,发出铿锵有力的“轧轧轧”的声音,太奇妙了。懵懂的我尽管不知道这其中的机械原理,不过,我还是喜欢听缝纫机发出的声音,这“轧轧轧”的音乐见证了我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记忆中那缝纫机总是比我起得早,无论我多早醒来,那台缝纫机都已经开始工作了,全神贯注的奶奶坐在缝纫机前,戴着老花镜,伏在案上,那灵巧如蝶的双手挪动着,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的洒到奶奶肩上,爬上奶奶的银发,一切时间仿佛定格,多么温暖而幸福的一幕啊。

在以前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那台缝纫机是花了家里大半年积蓄买来的,自此奶奶操持着家里的一个“得力助手”,全家人的衣服与被单一年四季都靠它来修补,它一直工作了几十年都没“退休”。小时候,不管冬天的温度再低,寒风再刺骨。坐在奶奶的热炕上,总是安心的;穿着的棉衣棉裤,也是最温暖的;“轧轧轧”的缝纫机声,也是最动听的。

现在生活好了,衣服也买的越来越多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似乎也不适用了,缝纫机自然也就被请进了阁楼。看着那落了灰的缝纫机,好像也看见奶奶那落了灰的心,偶尔心灵上的慰藉,似乎也只能来源于零碎的针线活了。

冬天又到了,厚实的羽绒服穿在身上似乎总是没有奶奶做的棉衣棉裤温暖。双眼渐渐模糊,耳畔又重新回荡起“轧轧轧”的缝纫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