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灵活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确保教学的适应性,大家都知道,教案是教师规划课程的重要工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优秀的音乐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优秀的音乐教案篇1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
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
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
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
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
4、活动延伸
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优秀的音乐教案篇2
动作建议:
第1—4小节:双手做相同的招手动作:
第5—8小节:做变成小树停住不动的动作2次:(之后可创编不同的动作造型停住不动)
第9小节:双手做伸手逗妈妈来抓自己的动作。
第10小节:双手藏于身后做躲起来的动作。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动作示范下,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玩妈妈抓兔兔的游戏时知道躲。
2、通过情境、预令学会控制身体摆出静止的小树造型动作,初步尝试学唱歌曲。
3、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创编出不同造型的静止动作,体验游戏的`紧张和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剪辑好的音乐、兔子手偶1个。
2、半圆形座位摆放。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初步熟悉游戏情节。
师:兔妈妈和小兔兔在草地上玩游戏,他们是怎么玩的呢7有段音乐也说了这个事情,我们一起来看听一听,看一看。
2、教师跟着音乐做动作,引导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动作。
(l)教师随乐完整做动作。
(2)教师再次随乐完整做动作,引导幼儿知道兔妈妈来抓兔兔时,要变成一棵静止的小树。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
(1)教师边念儿歌边引导幼儿练习变小树的动作。(变,变,变小树)
(2)教师带领幼儿随乐练习变小树的动作。
(3)引导幼儿边学说“妈妈来呀,妈妈来呀”,边练习逗妈妈的动作。
4、完整听音乐玩游戏并学唱歌曲。
(1)师:小兔兔们真能干,我们要去草地上玩喽!
(2)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在“变小树”时变出其他的动作造型。
(3)鼓励幼儿边唱歌边玩游戏。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
优秀的音乐教案篇3
一、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巩固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2. 动作技能目标:能够准确地跟随音乐用手指指出正确的五官位置,能够和同伴一起游戏;
3. 情感目标:喜欢参加音乐游戏,培养幼儿表演的兴趣。
二、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玩过手指游戏;知道五官的位置和名称;
2. 物质准备:《小手拍拍》的音乐;五官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
谈话导入:老师提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我们的脸上都有什么器官啊?(小朋友回答)老师:对的,我们的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还有什么呢?……对的,旁边还有耳朵。这些统称为五官,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看看里面是怎么找我们的五官的吧。
2、 基本活动:
1) 教师首先为小朋友演唱一遍《小手拍拍》,并且边唱边配合手指动作,分别指出眼睛、鼻子、嘴巴在哪里。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以及手指游戏的相应动作。
2) 教师将歌词分句,有节奏的朗诵,一句一句的为幼儿演示,同时让幼儿跟着老师一句一句的朗诵,同时配合手指动作指向歌词中相关的器官。
3) 幼儿熟悉歌词后,教师引导幼儿演唱。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教幼儿:一句一句跟着教唱;教师唱前一句,幼儿跟着唱后一句等形式。
4) 幼儿熟悉歌曲后,开始游戏。教师请一位幼儿合作游戏。教师唱前一句“…..眼睛在哪里?用手指出来。”,幼儿接后一句“眼睛在这里”,同时用手指出来。唱完一遍后可以互换角色在玩一遍。
5) 教师随机抽取两个小朋友进行对唱游戏,同时教师指示相应的器官的图片,唱出问题的幼儿就要问相应器官。然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我们身上还有什么其他的器官吗?也可以说出来,然后放到歌词里面唱出来。(小朋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答案同时需要唱出来)小朋友们真的好厉害,那么下面小朋友们就自己去寻找伙伴一起玩游戏好不好。
3、 活动结束: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还告诉老师很多我们身上器官的名字,,那么我们在来一起唱一遍好不好。(在大家的歌神中结束活动)
四、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都表现的特别好,回去之后我们用歌声告诉爸爸妈妈我们的五官都在哪里好不好?
优秀的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小狗:汪汪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咩—小鸡:叽叽叽叽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5人)
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优秀的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辩听音乐情绪的变化,感受并初步理解乐曲aba的三段体结构。
2、尝试用小动物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及情绪变化,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学会在游戏中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准备
1、课件《绿色的森林》
2、绿色的报纸,场地布置成绿色的树林。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前半部分,感受对比色,理解音乐游戏背景。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里有谁?
3、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办?
二、欣赏课件后半部分,感受音乐的性质。
4、幼儿听音乐故事,感受音乐的对比
5、幼儿讲述音乐故事。
6、小兔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7、大灰狼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三、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段的结构,尝试用小动物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及情绪变化。
8、用手指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椅背上“行走”。
9、跟着音乐的节奏,原地踏步走。
10、创编大灰狼找小兔、生气、灰溜溜的动作。
11、根据b段音乐,模仿大灰狼的动作及表情。
12、幼儿连贯地完整表演。
四、游戏
a)幼儿穿上绿色的“衣服”做游戏,请若干自愿者扮演大灰狼。
b)幼儿随教师做游戏2—3次。
优秀的音乐教案篇6
设计意图
?铁匠波尔卡》是奥地利流传最广的一首波尔卡乐曲,它活泼欢快的曲风非常适合小朋友们欣赏。中班年龄段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喜欢探究周围的事物。通过跟着音乐节奏创编动作,可以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乐曲的欢快,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跟着节奏创造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特点。
难点:运用肢体动作跟着节奏创造表现。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机。
2、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工具,引发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小朋友们见过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二)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欢快,体验随着音乐盖房子的乐趣。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风格。
师: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盖房子的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听完后有什么感觉?
2、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盖房子。
1)跟着音乐自由想象做动作。
2)师小结幼儿的动作,大家一起来学学。
3、教师完整示范乐曲前半段。
师小结:刚才老师是怎样盖房子的,做了哪几件事情?(抬木头、锯木头、钉钉子、刷刷墙,还擦了擦汗)。
4、大家一起跟着音乐盖房子。
(三)创编房子盖好后要做的事情,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1、房子盖好后,里面是空空的,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搬家具)
师:搬家具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2、家具搬好了,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打扫卫生)
师:拖地是什么样的?
3、创编动作表现高兴的心情。
师:小朋友们都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心情怎么样?我们开心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四)师幼跟着音乐一起完成小木匠盖房子的过程。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房子盖好了,还剩一些木头,我们一起搬到外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