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完整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出色的教案为课堂活动提供了框架,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学习管理,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画螃蟹幼儿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画螃蟹幼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脚着地侧爬,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2、通过尝试与探索掌握侧爬的动作,体验在情境游戏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利用儿歌带幼儿做准备活动,充分活动身体。
小螃蟹,脾气大(双手握拳上下挥舞动作及上下跳跃的动作)
不直走,横着爬(原地踏步,再向一侧移动)
动不动的吐泡泡(双手握成球状做螃蟹的一对前爪,放在头的两侧同时做蹲起的动作)
伸出两只大爪爪(双手分别伸出食指和中指做钳子状,做体侧运动)
快快把人夹(四散跑开,教师做螃蟹妈妈追逐幼儿)
2、引导幼儿探索手脚着地侧爬的动作
3、进行“小螃蟹赛跑”的游戏
4、教师以“螃蟹妈妈累了,请你们给妈妈找点水草吃”的游戏情境,要求幼儿朝指定的方向爬,并将找到的水草挂在脖子上,爬回来送给妈妈。
画螃蟹幼儿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螃蟹歌》是一首活泼、风趣、富有戏剧性的,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歌曲,歌曲内容反映了一群孩子去江边玩耍,遇上螃蟹的情景。歌词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螃蟹夹人的过程,富有地方色彩,全曲富有情节性和戏剧性。歌曲的第一部分描述了螃蟹的长相形态,第二部分是音乐戏剧情节的展开,描述了顽童的脚被螃蟹哥的“夹夹”夹住了,一方面顽童努力挣,要甩掉螃蟹夹,另一方面螃蟹紧夹不放,从而将歌曲推向高潮。最后是顽童求螃蟹哥放了“我的脚”,意味深长,充满幽默感。
教学目标:
1、能用四川方言轻松自然的演唱歌曲《螃蟹歌》,愿意参与到歌曲的学唱、表演等音乐学习的活动中。
2、在聆听、体验、律动、方言对比、演唱、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这首四川童谣的幽默感和特色。
3、通过师生、生生合作的形式巩固反复记号的知识,能够配合歌曲进行情节表演。
教学重难点:
1、用四川方言轻松自然地演唱歌曲《螃蟹歌》。
2、体验歌曲的幽默感,并能够配合歌曲进行情节表演。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为学生感受与表现歌曲音乐形象做好铺垫。
2、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螃蟹形象和小朋友形象的动作模仿,帮助学生体验表现歌曲情感,学唱歌曲,理解角色,为后面的表演进行铺垫。
3、通过高低不同的拍手律动,感知歌曲的音高变化。
4、在参与感受、体验音乐的活动中,学唱歌曲,进行表演,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具准备:
螃蟹头饰、帽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闭眼听音乐想象
老师:同学们,老师放一段音乐,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你们能听到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老师:树上鸟儿啾啾叫,溪中流水哗哗笑。你们想象一下,在水中会有什么呢?
哎,很好,小溪里面真热闹,有鱼在游泳,有虾在蹦跳,还有小螃蟹在跟我们捉迷藏呢?
2、抓出来,介绍外形,螃蟹怎么走路的
ei,它躲在哪呢?我们找找,哦,原来它躲在这,我们把它抓出来,看看,这就是螃蟹,它长得怎么样啊?
大夹夹,谁要是不小心碰到他或者是侵犯它,它就把谁死死夹住。
你们知道螃蟹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学一学?
3、练声、螃蟹排着队出来了,很整齐,练声lu,移调
嗯,你真像一只真正的螃蟹啊!有个词叫“横行霸道”我觉得用来形容真的很合适。(螃蟹放钢琴上)看到这只螃蟹在外面玩,你听,伴着音乐声,很多螃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出场了,——
我们也来唱一唱,螃蟹的步伐很有力啊,所以我们的肚子要用劲儿——
移调,2螃蟹们唱歌是很高兴的,也请你们把眼睛睁大些,笑容露出来。3、螃蟹的嘴巴是长在身体最上面的,所以我们的嘴巴也要长在额头上,这儿有个小精灵在唱歌,试一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歌曲旋律结合音乐形象的呈现,体验音乐,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4、小朋友角色
咦,有人来了,(戴帽子)谁来了?老师现在在扮演小朋友呢,你看,敬礼!小朋友来干什么呢?大家仔细看看。(一段伴奏)
老师模仿调皮的小孩子出场:看、招手、手玩水、脚玩水、捉鱼、拍手笑
5、按节奏拍手,感受音乐音高变化
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啊?玩水、捉鱼,看到螃蟹横着走搞笑的样子,高兴得拍手来,多快乐啊,让我们也来和着音乐节拍拍拍手——
[设计意图]教师顽童角色的塑造,既是情境创设,又是小朋友角色表演的铺垫,更导入对歌曲旋律的体验。
二、学唱歌曲:
(一)感受歌曲
1、播放螃蟹歌动画、复述歌曲内容,板书课题:螃蟹歌
小朋友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段音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这个故事吧!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
大家看这像什么?老师觉得螃蟹的故事这么有趣,忍不住就也想把螃蟹的这两个大夹夹画出来,嘿嘿,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但是真正的螃字是——蟹字是——
2、读歌词,学方??
①揭示板书课题,出示歌谱,普通话读一遍歌词
(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也来读一读,一手拿响板,突出求的动作)
②听录音,对照黑板上的歌词,找出跟普通话发音不同的字
这首歌啊,是一首四川童谣,我们来听一听,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唱的,他们的发音跟我们用普通话的是不是一样的?仔细听,有几个字不一样?
听的时候,发音不同的字,师把口型动作做出来,进行暗示。
螃蟹哥的变脸如何插入
那些字读音不一样呢?我们请xx回答吧,(我听说你是四川人)
尽量一个学生回答,老师贴拼音,再带着把那句读一读,加入动作,提声音要求。哥(手做抛物线)、哟的附点(夹子夹),壳(大)一个硬壳壳,有挺绕嘴的是吧,我们再读一遍
表扬语:说得非常好,大家给他鼓鼓掌吧,都快成了真的四川人了(真不愧是小四川啊)。
③四川方言读歌词一遍,请一名同学指歌词,师响板
下面我们按照刚才说的四川方言朗读一遍,看看是不是有意思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对比发现歌词四川方言发音与普通话读音的不同,加深方言印象,并进行进一步的方言朗读,熟悉发音,熟悉歌词。
3、听教师范唱,学生看歌词、分角色对话
(这个故事里有几位主角儿?哪两位?贴螃蟹图、画小孩,想请你们听老师唱唱这个故事,你们能分清哪几句是唱螃蟹的,哪几句是小朋友唱的?点人答)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唱,再次让学生熟悉旋律、熟悉歌词,同时划分角色,为情节表演做铺垫。
(二)学唱第一段
1、钢琴老师弹唱,学生小声跟唱
第一段啊,是故事的开始,我们的主角儿螃蟹出场了,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螃蟹,还记得那几个字的四川方言的读音吗?会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跟老师一起唱,还没学会的同学认真地听一听。
2、钢琴老师弹唱,学生唱、解决音高、反复
最后两句老师唱了几遍,为什么要唱两遍呢?齐答
大家都学会了吗?我们来试一试,大声一点,勇敢一点
3、解决“哥”的甩腔、学生模拟螃蟹介绍自己的状态
想象一下,我们唱的是一只怎样的螃蟹?你怎么知道的呢?你来唱一唱,大家一起唱一唱。(螃蟹哥的威风)(答不出,老师通过自己的唱来引导。)怎样唱呢?强调哥,突出哟的附点。
表扬语:你真是一个爱创作的螃蟹,表扬你!对了,夸张一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现螃蟹的动作,既是唱歌的处理过程,也是丰富角色表演的动作,更是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4、跟钢琴唱完整唱
让我们一起来唱出螃蟹得意的样子吧!
(三)学唱第二段
1、师生合作跟钢琴唱
到了第二段啊,故事继续发展,另一位主角儿小朋友出场了,我们看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一次,我们合作一下,老师唱螃蟹,唱前面两句,你们唱小朋友,唱后面两句,好吗?
2、跟钢琴再唱,唱出螃蟹的神气、模拟螃蟹横着走的姿势,横的读音和状态、坡的甩腔,螃蟹的威风
第二段一开始写了螃蟹走路的样子,怎么走?横着走,哦,这个四川的螃蟹可是有点横heng四声啊,它呀,是hun横着走,谁来学一学螃蟹横着上坡和下坡的样子?你做的真形象啊,还有那个坡也要用力上。我们一起来唱唱第二段,唱出螃蟹的得意,弹和弦,预备起——再完整唱一遍
跟老师一起唱一唱,注意横字的四川读音,念hun
3、跟钢琴唱第三遍、解决附点、语气等
小朋友遇到螃蟹被夹住了脚,他觉得怎么样啊?痛,我们要把他那种痛的感觉唱出来,我们一起再把第二段唱一遍。
[设计意图]个别学生的动作表演,既发挥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也结合歌曲的演唱,更促进了歌曲演唱中情感、声音的表现。
(四)学唱第三段
1、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段
小朋友被螃蟹夹住了,很痛,该怎样唱第三段呢?每个小组自己试着唱一唱。师巡视,留心选一组会唱的,唱得好的待会儿唱。
2、生生合作,解决痛的表情和语气
你们觉得小朋友这个时候面部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痛啊夹住了,而且夹得很紧啊,那么这个紧该怎样唱?强调,如果你被螃蟹紧紧的夹住,你会怎么样呢?哎,就像大家这样,小朋友想尽办法想要从螃蟹的夹夹里面挣脱出来。让我们带上这种感觉一起来唱唱第三段,请你们这组来唱唱第三段,我们一起唱反复的部分。
3、再跟钢琴唱第三遍,解决求饶的情绪变化
太痛啦,又挣脱不了,小朋友接下来做了什么?求饶,我们一起唱唱第三段,注意唱出很痛,后面求饶的感觉。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两段歌词的学习,学生已对歌曲有了较深的印象,能力上为自学提供了铺垫,接下来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就顺理成章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引促发学生的学。
(五)唱全曲
1、跟钢琴,全体唱
真是很有意思的一首歌曲啊,第一段,得意的螃蟹。第二段,得意的横hun着走的螃蟹夹住了小朋友的脚。第三段,小朋友痛啊,求饶了。大家来唱唱整首歌,尽量唱出这些内容和变化。
2、师评价,分三组,跟伴奏唱
我觉得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螃蟹还可以再得意一点,唱出这几个要强调的字,小朋友的声音和表情都还可以更夸张一点。这一次呢,我们换一种形式来唱,正好有六个组,12组唱第一段,反复的部分全班一起唱;34组唱第二段,反复的部分全班一起唱;56组唱第三段,反复的部分全班一起唱。听明白了吗?比一比哪两个小组唱得更好?
三、表演、放范唱
1、分三组讨论动作,合作表演
师评价哪个组最好,要评一个出来,形成竞争。表情还要再夸张一些就更好,
这一次,我们再来比一次,还是按照刚才的,12组唱第一段,34组唱第二段,56组唱第三段,反复的部分全班一起唱。不过呢,这次增加一点难度,我们在唱的时候加入一些动作,各小组先讨论一下,看看怎样加入动作,怎样才能唱得更好。
[设计意图]是前面演唱环节的延续,也是演唱环节的升华,更是表演动作的积累,还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评价,选好的同学组成一组表演,放范唱
选学生评价。评价侧重提示有唱歌的声音、挣脱的动作强调
他们的声音要怎么样啊?如果声音响亮一些就更好了。
这些都是表演得比较好的同学,我们请他们组成一个小组来表演,扮演螃蟹的站这边,扮演小朋友的站这边。大家一起为他们伴唱。
3、分六组表演
真不错,他们表情很逼真,动作很形象,你们唱的也很投入。接下来我们分六个小组进行表演,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谁扮演螃蟹,谁扮演小朋友,讨论好就举手,我看哪个小组最快讨论好,有头饰奖励啊!
这一次,老师也扮演小朋友,扮演小朋友的同学,愿意先到老师这边来,和老师一起表演吗?准备好啦,螃蟹和小朋友的故事开始啦——
评价:大家都能参与表演,表演得更好了。
四、小结
你们觉得,故事的结尾螃蟹还夹着小朋友吗?
螃蟹放开了夹夹,小朋友和螃蟹和好了,小溪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节课也接近尾声了,我们有什么收获呢?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就会收获快乐。
见学生:
1、按上课的位置站好,分六组
2、反复记号、拍手按节奏念歌词的习惯、lu音哼唱的习惯、唱歌的声音
3、螃蟹动作渗透学习,怎么走路、神气、得意的姿态
4、有没有四川学生,有的话,请他教读那几个字
5、问老师唱得好、表演得好的同学
注意事项:
1、钢琴弹奏的声音要进行控制
2、练好钢琴的伴奏,移调
3、说话要有气息、肯定、激情
课前准备:
1、钢琴上放书,翻开乐谱
2、螃蟹头饰、帽子、乐谱、拼音、教鞭
3、板书的:螃蟹、粉笔、
研训课题:
体验是当今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最突出、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体验既是目标,又是方法,更是过程。这节课贯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体验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好办法。
1、体验节奏
2、方言的体验
3、体验情趣、情感
4、最后进行歌曲的表演是更深入的音乐体验。
5、听范唱、看动画、律动、表演都是体验音乐。音乐是情感艺术、实践艺术、音响艺术,必须通过听、唱、动等音乐体验,进行深入的学习。
学习音乐,如果没有体验,就不可能进入音乐,不能真正的理解音乐。没有体验就等于学不到音乐,音乐课就是去了它的价值。
画螃蟹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为其选择合适的工作,感受小螃蟹找到合适工作后的快乐心情。
2、了解动物的特殊本领与各类工作的关系。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根据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为小螃蟹找工作。
2、难点:了解动物特殊本领与各类工作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螃蟹找工作》、动物职业介绍所背景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身穿硬硬袍,手拿小剪刀,走路横着跑,嘴里吐泡泡。
提问:
1、你们猜猜这个小动物是谁呢?
2、那你们知道螃蟹身体上都有些什么奇特的地方呢?
小结:小螃蟹有八条腿,两个大钳子,嘴里还能吐泡泡呢,本领可大了。
二、为螃蟹找工作
过渡语:螃蟹妈妈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的本领都很大,有一天呀,孩子们对妈妈说:我们已经长大了,想找一份合适的动作了。
1、猜猜-讲讲
你们能猜到小螃蟹们可能到哪里去找工作了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2、看看-说说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螃蟹到底都去了哪里找工作了?
(1)出示图片一:猜猜这里是什么地方呢?小螃蟹为什么要到理发店找工作呢?
小结:因为小螃蟹长了两对大螯,这两对大螯象两把剪刀一样,所以当理发师最合适不过了。很多小动物都愿意来找小螃蟹理头发。
(2)出示图片二:这里你们都去过吗?我们通常去这里干什么呢?猜猜螃蟹到这里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合适工作呢?
小结:原来小螃蟹在饭店里找到了工作,他用八只手来帮忙,一手拿饭菜、一手拿毛巾、还用大螯开瓶盖,本领可真不小,有了小螃蟹的帮忙,饭店的生意可红火了,来饭店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小螃蟹可真开心。
(3)出示图片三:还有一只小螃蟹,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家日用品商店,他看到洗衣粉、洗洁精的袋子上到处都是泡泡,小螃蟹突然想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小螃蟹嘴里会吐泡泡的,这个本领帮助它找到了做广告的工作。它自己觉得这个工作是适合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别提多开心了!
三、拓展延伸
小螃蟹有自己特殊的本领,动物世界里的其他小动物也有自己的本领,他们得知小螃蟹找到了合适工作的消息后,他们都替小螃蟹高兴,于是他们也想要找份合适的工作,那我们一起去动物职业介绍所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要找工作呢?
出示ppt,交流讨论
提问:你想为哪个小动物找工作呢?你觉得它做什么工作最合适?为什么?
小结:谢谢你们帮助这么多动物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小动物们很开心,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觉得很开心。
自我评析:
小螃蟹找工作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将螃蟹的特点与各类工作联系起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小螃蟹找工作》开展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环环紧扣的故事情节,以幼儿共同参与的形式,展现小螃蟹找工作的曲折历程。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所萌发出的灵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小动物的本领为它们找到了很多合适的`工作。
活动过程中,我注重对幼儿进行开放性的质疑,鼓励一问多答,以此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导入时,我采取了边观察讲述边理解的教学策略,让幼儿从自己的观察中来了解故事。第一段小螃蟹来到理发店,提问:“小螃蟹在理发店能做什么工作?”(幼儿:理发师、洗头的)继续追问:“为什么”,在回答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将螃蟹的特点和工作联系起来,比如大螯可以剪头发,其他的脚可以快速梳理头发等等,再观察到小狗的脸被螃蟹的脚给抓破后知道因为小螃蟹的脚又多又尖,会把客人的脸抓破,所以不适合当理发师……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从整堂活动来看,为其他动物找工作的这个部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还没有完全体现,没有过多的讨论与协商,整个活动幼幼互动没有充分地体现。
如果要针对这一环节作调整的话,可以在每组设置一个职业介绍所,里面有2—3只小动物要找工作,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想要找的小动物,有同一意愿的小朋友就可以在一起商量讨论,既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又促进了孩子间的交往、合作等,也可以避免大家设计得都一样。
画螃蟹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能跟随音乐做相应动作。
2.能随音乐与同伴分角色配合做动作。
3.体验扮演螃蟹和小虾米的乐趣。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螃蟹和小虾米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物质准备:《螃蟹歌》音乐,螃蟹、小虾米图片,螃蟹、小虾米头饰若干。
场地准备:幼儿围成一个弧形坐好。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教师扮演螃蟹,情境导入)
t:(教师头戴螃蟹头饰)哇!今天天气真好,我要出去找好朋友玩。(播放音乐,教师随音乐做螃蟹的动作)评析:教师扮演螃蟹随音乐做动作,可以让幼儿对音乐先有个初步印象,为下面学习动作做好准备。
基本部分学习螃蟹的动作t:谁能用动作来表现螃蟹的样子?
(根据幼儿做的动作,规范练习:两只大钳子,八只脚,两只大眼睛,一个硬硬的壳。)t:好,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把这些漂亮的动作来做一做。
(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节奏做螃蟹的动作,特别强调rap部分螃蟹大钳子一开一合的节奏。)评析:在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让幼儿马上跟着音乐把动作做一遍,既起到巩固作用,又能把零散的动作组装起来。
学习小虾米的动作t:小螃蟹觉得一个人玩真没劲,于是找来了小虾米和它一起玩,你们猜猜看它们会怎么玩?谁来演一演?
t:它们到底在玩什么呢?请你们仔细看好了。
(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扮演螃蟹,做rap部分一开一合的动作,教师做小虾米的动作与之配合。在螃蟹钳子打开的时候,小虾米将一只手伸进去,当螃蟹钳子合起来的时候,小虾米把手缩回去。)t:原来呀螃蟹和小虾米在玩大钳子的游戏,谁来学一学刚刚小虾米的动作?
(引导幼儿做小虾米的动作,强调手缩回来的时候要速度快。)评析:教师请一位幼儿配合,在示范的同时,还可以检查幼儿对于螃蟹动作的掌握情况,如果幼儿有错误,可以指出并纠正。
师幼配合表演t:现在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好不好?请你们都当小虾米,老师当螃蟹,当我的大钳子打开的时候你们就把手往我这边伸,当我的大钳子关起来的时候你们要怎么样?(把手缩回去)好,我们跟着音乐开始吧!
(师幼跟随音乐配合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用言语来提醒幼儿,并且教师只要象征性的去把小朋友的手抓住,而不需要真的碰到幼儿的手)t:好玩吗?那接下来我们交换一下角色,老师当小虾米,你们当螃蟹,我们把前面螃蟹的动作也一起加进去好不好?
(教师带领幼儿做描写螃蟹外貌部分的动作,然后rap部分教师做小虾米把手伸进幼儿大钳子中,再逃出来,在音乐的结束部分,教师用语言提醒:螃蟹和小虾米玩累了,打打哈欠,伸伸懒腰,睡觉休息了,并引导幼儿做打哈欠和伸懒腰、睡觉的动作。)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玩的非常开心,当老师这只大螃蟹的钳子打开的时候都抢着把手伸进来,当钳子关闭的时候又迅速把手藏到背后,幼儿在这你抓我躲的过程中情绪高涨,使这节课达到了高潮。
结束部分幼儿集体表演。
t:我们戴好螃蟹和小虾米的头饰找一个好朋友一起来玩吧!
(请幼儿选一个头饰扮演螃蟹或小虾米,找一个好朋友跟随音乐表演。)评析:戴上头饰后幼儿能更好的融入角色,并与同伴一对一进行表演,这节课也在孩子们精彩的表演中落下帷幕。
活动延伸:将小虾米和螃蟹的头饰投放到小舞台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可以复习巩固。
活动反思:《螃蟹歌》这首歌曲节奏段落清晰,动作简单易学且富有童趣,符合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特别是在师幼配合表演的环节,教师扮演螃蟹,幼儿扮演小虾米,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想把手伸进老师钳子中的期盼和怕被老师这只大螃蟹抓住的紧张感,这两种复杂的情感完全的调动了小班幼儿的情绪,为了能伸到大钳子里来,有的小朋友还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当我把大钳子关上的时候,他们又激动的把手缩回去,他们玩的可开心了!由于小朋友的节奏感弱,所以在与同伴配合的时候,扮演螃蟹的小朋友常常一看到小虾米把手放进来就拍上去,而不按照节奏来,所以也造成小虾米不敢把手伸进去,但这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小朋友把这个韵律活动看作了游戏,或许对于他们来说不要被螃蟹的大钳子抓到,比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来的更重要。
附歌词与动作:
螃蟹外貌部分:螃呀么螃蟹哥【双手模仿螃蟹的两只大钳子放在头顶,随节奏左右晃动四次】八呀八只脚【双手置于腰前,大拇指藏于手心,四指活动并随节奏整体左右移动】两只大眼睛【双手拇指与食指相抵其余手指打开(即ok手势)放置两只眼睛前面随节奏画圆圈四次】,一个硬壳壳【双手在肚子前面环抱成一个圆形并随节奏上下摆动四次】。
rap部分:一个螃蟹八只脚,两只眼睛那么大的壳, 两把夹夹尖又尖,走起路来么撵也撵不着。
一个螃蟹八只脚,钻进水中撵也撵不着,两把夹夹尖又尖,夹着哪个甩也甩不脱。
?rap这段扮演螃蟹的幼儿双手做螃蟹大钳子状,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一个乐句打开合住一次。扮演小虾米的幼儿单手平伸出去,一个乐句一伸一收一次。】
画螃蟹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侧走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探索用身体各部位夹球侧行的方法以及与同伴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球 2、箩筐四只 3、螃蟹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教师提问:我是螃蟹妈妈,那你们是谁啊?现在跟着螃蟹妈妈一起去做运动(侧着慢行,双手平举、快行、踢腿等)。那螃蟹是怎么走路的?
2、现在我们沿着线慢慢的侧行,好,现在加快速度侧行,回到原点,集合。请螃蟹宝宝们跟着妈妈坐下。
二、探索练习:
1、教师:那儿有一堆瓜,请螃蟹宝宝们把它们运回家,但是运的时候不能用到我们的大钳子,你想怎么样来运?想好之后,请螃蟹宝宝每人去拿一个瓜(强调不能用手),然后沿着线把它们运回家。
2、集合,请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请螃蟹宝宝们说说刚才是怎么样运瓜的?
3、教师:现在请螃蟹宝宝们再运一次瓜,这次用的方法要和刚才的不一样。
三、合作运瓜
1、教师:刚才是一位小螃蟹运瓜,现在请两位螃蟹宝宝合作运瓜,我们的'钳子还是不能碰到瓜,想想看,可以怎么运?(运的时候注意两位宝宝的步子要整齐,大家要一起走,不能让瓜掉下来)。
2、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
3、再次练习,请螃蟹宝宝用和刚才不一样的方法运瓜,看哪一队宝宝运的又快有稳。
四、游戏运瓜比赛
1、教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合作运瓜,现在请宝宝们分成四队,看哪一队的宝宝先把瓜运回家,在运的时候,恶魔的大钳子不能碰瓜,也不能让瓜掉下来,一定要沿着线侧行,明白了吗?
2、再次比赛。
五、结束
1、教师小结:刚才宝宝们表现的都很不错,现在跟着妈妈做一下放松运动(题腿、转头,扭腰)。
2、现在请宝宝们把瓜搬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