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科学课教案5篇

时间:2025-09-27 作者:Cold-blooded

具有趣味性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降低学习压力,结合课外活动的教案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下学期科学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下学期科学课教案5篇

小班下学期科学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二)试一试。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四)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五)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小班下学期科学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初步了解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3、学习制作冰花,体验探索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盒冰,一杯温水。

2、提前制作的冰花,彩纸或颜料,各种形状的透明杯子,水、线等。

3、课件。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感知冰的特征 。

(1)请幼儿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摸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觉?

(2)将小块冰放到手心里,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手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3)观看冰块在温水里慢慢融化的过程,冰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结:冰是透明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遇到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2、学习制作冰花。

(1)观看各种冰雕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已做好的冰花,让幼儿观察跟之前的冰块有什么不一样?(heibanzhijia、com)说一说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示范并介绍冰花制作过程:在不同形状的透明杯子里,倒入水,将彩纸或颜料放入水中,放上一根绳(一半在杯内,一半在杯外),然后将杯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取出即可。

(4)幼儿尝试制作冰花。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欣赏自制冰花。

活动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班下学期科学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袜子的不同用途和特征,逐步形成“双”的概念。

2、大胆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常试自己整理袜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各色袜子若干、小箱子数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盒子,猜测,导入课题。里面有什么?为什么?

2、观察、触摸、听声,感知袜子的外部特征。

3、感受袜子的不同用途。

4、通过对比,逐步形成“双”的概念,并且知道袜子要大小匹配。

5、以情境引导幼儿整理袜子。

6、延伸活动:洗袜子。

活动反思:

袜子是我们小朋友最亲近的“好朋友”,幼儿对它非常熟悉。袜子是孩子很熟悉的生活物品,充满了丰富的艺术美感,又易于孩子观察、体验、创作和欣赏,所以非常适合小班幼儿。

小班下学期科学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

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师: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

3.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

1.参观材料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

(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

(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

(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

(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

(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

(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

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

小班下学期科学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春天的天气和花草、树木的特征,能发现身边自然景色的变化。

2、乐意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活动准备:

1、选择花草树木、变化明显,并有迎春花的地方。

2、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发芽的树。

3、《幼儿画册》(第一册p28)和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鼓励幼儿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知春天来了,春天真暖和。

2、花草、树木怎么了——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

(1)、带领幼儿观察迎春花,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知道春天来了,迎春花最早开放。

(2)、与幼儿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无颜六色的,小草变绿了,大树长出了绿芽芽。

3、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1)、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带幼儿到户外游戏。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寻找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