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高质量的活动策划能够激励参与者积极参与,确保活动的成功举办,通过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策划可以更好地指导活动的整体方向,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诗歌比赛活动策划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诗歌比赛活动策划篇1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孩子们懂得感恩的情感。我校在读书节开展以“感恩”为的诗歌朗诵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感恩的.涵义,从小学会感恩,净化心灵,在爱与被爱中刻苦学习,拼搏进取,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争做“智慧型学生”。
二、比赛内容:
要求以纯音乐为背景朗诵诗歌。诗歌以感恩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鼓励原创作品。
三、参赛对象:
一——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要求:
1、每部作品参加人数1—5人。
2、作品自带光碟或他人伴奏。
3、每部作品限时3-5分钟。
五、报名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报名,各班上报1部参赛作品,负责人:石慧老师。
六、比赛时间及地点:
1、比赛时间:
四——六年级3月19日(周二)下午2:15——3:20
一——三年级3月21日(周四)下午2:15——3:20
2、比赛地点:学校多功能大厅
七、参与人员
主持人:
评委:
会场秩序维持:
音响负责人:
拍照:
八、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计分采用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得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朗诵内容50%:所选作品内容积极、健康,以主旋律题材为主;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字音10%: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独诵、小组诵的和谐度、对诗中情味的掌握及展现。
(三)技巧20%:朗诵感情丰富,起伏处理到位,动作表情协调自然。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四)个人、团队精神10%:包含个人精神面貌和整体默契以及各个队员的融入程度。
(五)脱稿10%:全文背诵。
九、奖励
三——六年级设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七名。
一——三年级设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七名。
诗歌比赛活动策划篇2
一、比赛意义:
为全面推行素质,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语文组积极开展了教改活动,本着“以人为本”,为了改革课堂教学,我校语文组和少先队联合组织了迎“六一”读书朗诵比赛。
二、比赛内容及方式:
比赛内容可以是学过的课文、诗歌或课外优秀文章也可以是自己的作品,朗诵人数不限,但最多不超过10人,具体篇目和朗诵形式自定。
三、比赛时间:
xx年5月21日下午4:30
四、比赛地点:
学校田径场
五、评委安排:
评委由唐占奎校长、教研组长王永刚、少先队大队长xx等6位老师担任。
六、评价标准:满分100分
1、穿着整洁,佩戴红领巾;态度认真、有礼貌,充满自信;举止稳重大方,恰如其分。(酌情打分满分为15分)
2、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轻重缓急合理,有感情地朗读,声音能够传达出作品的`意境,能读出作品的韵味。(酌情打分满分为50分)
3、朗读正确流利,不破句,停顿恰如其分(酌情打分满分为30分)
4、朗读时辅助以合理的动作(酌情打分满分5分)
七、奖励办法: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八、具体准备:
报幕员:xx同学。
音响广播:xx
观众人员、座位:各班班主任按照场地划分具体安排
摄影:xx
分数统计:xx
九、备注:
1、希望各位负责教师提前做好准备,保证比赛高效、积极地开展。
2、未尽事宜另行协商。
诗歌比赛活动策划篇3
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礼仪的校园生活;同时为发展和提高我校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素养,我校特举办“文明·励志”诗歌朗诵比赛。
二、活动:“励志·文明·礼仪”
三、活动时间、地点:
比赛时间:20__年4月8日下午1:00
地点:
四、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五、比赛要求:
1.各班级准备一个节目参赛。
2.节目要求:节目内容积极向上,节目形式力求多样化,要突出。
3.节目道具、服装等各班级负责准备。
4.要求配上背景音乐,各班自己准备好音乐u盘或是光盘,交到8(3)班温茹茹处。
六.人员安排:
组长
副组长
评委
统记:七年级——z
八年级——z
九年级——z
摄影
舞台布置
舞台总监
维持秩序:
班级秩序
7(1)z7(2)z7(3)z7(4)z
8(1)z8(2)z8(3)z8(4)z
9(1)z9(2)z9(3)z9(4)z
z
进退场秩序
七、评分细则:
(一)内容(2分)
1、内容(1分):题材不限,内容健康向上;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
2、(1分):青春、励志、成长
(二)普通话(4分)
1、发音(2分):语音准确2分,较准确1.8分,
基本准确1.5分,不准确不得分。
2、语速(1分):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1分,
因不熟练,每停顿一次扣0.1分。
节奏(1分):节奏优美,富有感情1分;
节奏鲜明,基本有感情0.8分。
(三)表达(3分)
1、表达(1分):表达自然得体,动作恰当1分,
表达较为自然大方,动作设计合理0.8分,
表达基本自然,动作较少0.6分。
2、感情(1分):处理得当1分,处理一般0.6分。
3、感召力(1分):富有创意,引人入胜1分;
有创意,有一定感召力0.8分。
(四)台风(1分)
1、上下场致意、答谢(0.5分)
2、服装得体,自然大方(0.5分)
(五)补充说明
1、比赛共设评委5人,采取平均计分。
2、朗诵时间掌握在4--6分钟以内。
3、鼓励原创(最多加1分)。
奖项设置
按朗诵水平,各年段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
诗歌比赛活动策划篇4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魅力,继承和发扬祖国灿烂的'诗歌文化。
2、丰富校园文化,美化校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朗诵能力。
二、活动要求:
1、朗诵内容为两首诗歌。其中《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为1—3年级必诵诗歌。“出则弟”篇为4—6年级必诵诗篇。另一首各班自选。内容以歌颂祖国、弘扬经典的儿歌、诗歌及古今诗词均可。3—5分钟为宜。
2、朗诵对象:1―6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比赛。
4、朗诵形式:以朗诵为主,可用领诵、全班齐诵、表演朗诵、配乐诵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演。
5、所需音乐自备,诗歌题目、评委名单于12月17号前上交语文组。
三、活动安排:
地点:学校操场
四、评奖办法:
1、比赛分两组。1—3年级为低段组,4—6年级为高段组。
比赛顺序以组内抽签为准。
2、评委:各班推选1名朗读好、公正的同学成立评委席成员,交叉担任评委。
3、每组评出“声情并茂奖”两名,“朗诵创意奖”两名,“仪态大方奖”两名。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诗歌比赛活动策划篇5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同学们高尚的的情操,锻炼同学们的口才、能力,促进同学们的友谊,以及加强大家之间的交流,激发同学们对“诗意的青春”的兴趣,特举“诗意的青春”缅怀青春的舞动。
二、活动的:
诗意的青春
三、活动的对象:
艺术设计系所有学生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xx年xx月xx9:20,地点设计楼412(注:无特殊原因活动时间不变)
五、主办部门:
艺术设计系宣传部
六、活动协助部门:
艺术设计系学生分会,及各班宣传委员
七、报名形式:
(1)可询问电话xxx xxxxxxxxxxx
(2)可到各班宣传委员处报名
八、参加形式:
(1)可朗诵自己写的诗歌,也可朗诵名诗,朗诵时可自行配乐。
(2)可以个人参加,也可以组成团队参加(参加人数不限)
九、比赛要求:
(1)诗歌朗诵语言不限
(2)要求朗诵的诗歌要符合活动,鲜明突出,形式新颖,内容积极向上。
(3)朗诵时感情要真挚,富有感染力,表达自然,能反映诗歌中的情感和
(4)朗诵的诗歌不能过短或过长,可从长诗中节选段落,时间在3―5分钟内
参赛选手不得迟到或违反赛场的纪律,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评分标准:
(一)总分100分
(1)参赛者仪表,气质,总体印象;15分
(2)情感丰富、有感染力;30分
脱稿朗诵;5分
吐清晰、普通话标准;25分
语速适中、朗诵流利连贯;20分
原创诗歌;5分
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三名
(可获荣誉证书及其它奖品)
注:原创作品在参赛中获奖,可将其刊登在系报上并给予素拓分
十一、比赛规则和说明:
评委
评委必须公正严明,做到公平公正
严格掌握评判标准,以参赛者真实的实力和水平作为评判的.依据。
在评选活动结束后,评委不得修改选手的成绩。
(二)参赛者
参赛者必须服从主持人的安排和评委的判定,不得有反对的言行。
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
参赛者对主持人、评委产生不满时不得当场顶撞,可在大赛结局后,向主办部门提出申请,请求解决。
参赛选手拿好自己的号码牌,听主持人安排依次上台朗诵
关于竞赛流程
评委及嘉宾入场
主持人致词宣布竞赛开始
主持人介绍评委,及到场嘉宾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包括评分标准
参赛选手候场开始比赛(比赛环节中选手必须在诗歌朗诵前进行自我介绍)
评委在每个选手朗诵后进行点评和评分
统计结果,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主持人请嘉宾给获奖选手颁奖,宣布比赛结束
将比赛中优秀的原创诗歌刊登在系报上,由系记者站报道此次诗歌朗诵比赛
十二、具体工作人员安排:
1.宣传海报宣传部
2.活动策划宣传部
3.报道拍照记者站
4.评委系部老师
5.主持人
5比赛现场相关道具及评委用水安排、嘉宾姓名牌、主持台、供应纸笔、制作号码牌生活部
6.计算分数5人(2人笔算、 2人计算机、1人登记大一各班的宣传委员)
十三、经费预算:
资料打印费:10元
矿泉水:15元
纸笔费:10元
奖品费:150元合计185元
十四、注意事项:
宣传和通知传达务必到位,工作人员要在活动之前把一切工作做好
参赛者准时出席,工作人员需佩戴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