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运动的教案优质7篇

时间:2025-05-03 作者:Surplus

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清晰传达知识的重点,确保学生的理解,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教案的编写与完善,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爱运动的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运动的教案优质7篇

爱运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运动能使人身体健康,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认识一些简单的运动项目,并愿意愉快的参加运动。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2、幼儿在课前了解各种运动项目的名称。

3、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制作的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优优的烦恼)

1、观看图片:

师:这个小老鼠叫优优,你觉得优优给你什么感觉?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吗?

二、听故事《优优的烦恼》。

1、教师讲故事,幼儿欣赏。

2、提问

(1)小老鼠优优是怎么会变胖的?

(2)变胖的优优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结:原来优优是因为吃了太多的东西才变的很胖的,变胖的优优有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优优?(少吃没有营养的东西,多运动)

小结:原来运动不仅可以帮助优优减肥,还能让优优更健康,更漂亮。

三、介绍运动项目

师:既然运动能让我们健康,那你们知道哪些运动项目?

师:刚才你们说了很多运动,我们看看这些运动你都知道吗?(播放ppt)

四、大家一起来运动

师: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健康起来,还非常有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动运动,来跳健康操吧。(播音乐,一起跳健康操)

附:故事《优优的烦恼》

优优是动物王国里最漂亮的兔子,她在选美比赛中得到了冠军,从那以后优优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礼物。有蛋糕、巧克力、薯片、果汁,优优把这些礼物都送进了自己的肚子里,她也一天一天的开始变胖了。有一天,优优去邻居家作客,刚坐下,就把邻居小猫的椅子压坏了,优优真是过意不去,因为她实在太胖了;又有一次优优要去参加一个舞会,她拿出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可是她却穿不进去,因为她太胖了,没有漂亮的衣服怎么参加舞会呀?她只能不去参加了;还有一次,她想和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可是她的朋友都不愿意,因为她胖了,谁和她一组肯定会输的。经过了这几次事情,优优心里难过极了,都是因为她太胖了,所以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优优该怎么办呢?

爱运动的教案篇2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激发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善于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教学重点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判定.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1、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会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具体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实验法、归纳法、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小钢球、条形磁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设问:

物体的运动从轨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是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列举实例。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活动:学生举例后,演示课件,增加感性认识。

点评:问题比较简单,可由c层次同学(提问)答出,增加其学习的兴趣。

[结论]直线、曲线两种.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情况,引出课题。

直线运动已经学过,但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却是曲线运动。所以,研究曲

线运动的特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曲线运动等问题将是我们更重要的任务,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研究曲线运动。

(二)进行新课

1、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教师活动:课件演示

(1)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

(2)撑开的带有水的伞绕着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

线方向飞出。

提出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该怎样确定物体的速度方向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3页有关内容,明确切线的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如何描述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帮助总结、强调。

强调: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沿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强化训练:

曲线滑梯如图所示,试标出人从滑梯上滑下时在a、b、c、d各点的速度方向

教师活动:提问: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那么速度的变化包含哪几层含义?

b:有人说,作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该怎样理解?

c:由以上两个问题,可以更进一步概括出曲线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应该怎样描述?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帮助总结、强调。

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中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既然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那么由a=有加速度;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

给你一磁铁,如何使小钢球①加速仍做直线运动,②减速仍做直线运动,③?vt可得作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做曲线运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并动手实验。

点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机会,不求结果,只要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就可以了。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实验过程,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学生活动:代表发表见解,汇报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帮助总结、点评

磁铁对小钢球施加了一个力的作用,用f表示这个力,用v表示小钢球的速度,则

①直线加速:f的.方向与v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同.

②直线减速:f的方向与v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

③曲线运动:f的方向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成一角度.

强调总结: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课件演示]印证以上结论,同时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课件,体会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师活动:投影习题,给学生以实例刺激,巩固所学知识

如图所示是标枪运动路线的示意图,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画出它在各点的速度方向.

②画出标枪在各点的受力方向(不计空气阻力).

③说明标枪的运动轨迹为什么是曲线.

④从作出的图中可看出,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这是否可作为一条规律.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代表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1.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可以看到,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飞出,为什么由此推断出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质点的速度方向沿砂轮的切线方向?

解答:火星是从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擦落的炽热微粒,由于惯性,它们以被擦落时具有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因此,火星飞出的方向就表示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质点的速度方向。火星沿砂轮切线飞出说明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质点的速度方向沿砂轮的切线方向。

2.为什么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解答: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由于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是不同的,所以,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由于速度是矢量,不论其大小是否变化,只要方向改变,速度就发生了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

爱运动的教案篇3

一、集体活动:

名称:夹物跳

目标:

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用。

2、体会游戏的快乐。

材料:饮料瓶、纸板、布球若干。

布置:在长方形空地的四个角分别布置商店、小猪的家、小兔的家和小袋鼠的家。

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石头、剪刀、布》为活动做准备。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孩子们,天气这么热,咱们买些饮料回家好不好?”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用角色口吻提醒幼儿夹稳。

2、教师带幼儿跳到小猪的家,“天这么热,小猪一定也渴了,我们送些饮料给它吧”一些幼儿放下饮料瓶,夹上小猪送的水果(布球)继续行进跳。

3、经过小兔的家,一些幼儿又放下饮料瓶,夹上小兔送的饼干(硬纸板)继续行进跳,最后回到自己的家,品尝美味。

4、小结:表扬小袋鼠爱护朋友,并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给予肯定。

二、分散活动:

目标:能自由选择材料创造性的玩,与同伴和睦相处。

材料:增加高跷、绳辫、皮球

过程: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用不同的方法玩,有愿意继续练习夹物跳的幼儿提出设置障碍的新要求。

2、重点指导玩高跷的幼儿掌握平衡,手眼协调。

3、教师注重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新玩法并给予肯定。

三、结束部分

1、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放松动作:“大面团,小面团。揉呀揉呀揉面团,揉呀揉,搓呀搓,捏呀捏,捶呀捶,甩甩手,甩甩脚,变成一个面娃娃,我们大家笑哈哈!”

2、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材料后回班。

爱运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身躯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幼儿心情愉快,参与活动。

3、培养幼儿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掌握躯体前进的基本动作。

2、将沙包放至后背,参与游戏并完成所学动作。

活动准备:

1、大象头饰、沙包若干。

2、欢快节奏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热身运动

听欢快的音乐,幼儿随老师做小兔跳、骑马、小鸟飞、大狗熊等小动物的走路动作。

2、出示大象头饰,练习基本动作

(1)提问:"这是谁?"

(2)"大象是怎样走路的?"(让幼儿自由做动作)

(3)提出要求"有什么办法让大象走起路来,两条腿是直直的.?"

a、可以先让幼儿自己想办法。

b、教师示范真确动作,两腿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上体前屈,两手握住膝盖——踝关节,从左脚开始,两脚交替向前行进,或者横向移动。

(4)幼儿自由练习。

(5)比赛看谁走得快。

3、游戏:大象运粮,结束活动。

出示沙包,开始大象运粮的游戏,可将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提高幼儿参与热情。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爱运动的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教材p83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②过程与方法: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地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四、教学难点:

掌握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1条 1条 5条 无数条

2、你能根据对称轴,在方格 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吗?

3、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 第2题的空白处。

应该怎样想呢?

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 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2、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a5格5格a'

第一步:标出点a和点b;

第二步:通过数格找到 对称点a' 和b';

第三步:顺次连线。

b 3格3格 b'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3、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1) 先找到对称轴左边 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的对称点,再连线。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2)应该怎样想呢?

(三)布置作业

1、第84页,练习二十第4题。

2、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3)

3、轴对称的特点

①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4、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①先找到对称轴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②通过数格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

③顺次连线。

七、教学反思: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爱运动的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及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体育活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从活动中感受亲身参与体验乐趣。

二、活动重点:

充分认识阳光体育的重要性,明确阳光体育实施的迫切性和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活动过程:

(一)唱队歌。

(二)活动流程:

1.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男:我们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

主持人女: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开放的民族。

男: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体育精神哺育中华儿女。

女:体育精神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照人间。

男:体育竞技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重要渠道。

女:体育竞技能展现我国强大的体育实力。

合:体育运动就在我们的身边,“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快乐的大课间活动:

女:是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男:只有上上下下树立体育运动的精神,才能赢来更多关爱与更多的信任。

女:我们应当从小做起,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

合:一个有自信的人,面容上有光彩,行动上有坚持,生命中才有拼搏。

男:体育运动可以给人带来健康的体魄。

女:体育运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吉祥。

男:下面进行大课间活动展示。

学生展示滚铁圈、转呼啦圈、袋鼠跳、夹球走等活动。

3.快乐的冬季三项运动:

女: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是多么丰富多彩。

男:运动是幸福的,但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穷的。

女:最近,我们学校又开展了“冬季三项”体育运动比赛。

男:是的,跳绳、踢毽子、长跑,为我们赶走了冬季的寒冷,带来了强健的体魄。

女:同学,让我们比一比谁是咱们班的跳绳、踢毽子能手吧!

学生进行跳绳、踢毽子比赛。

4.宣布结束

女:同学们,未来属于我们的,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让我们一起行动,参与到阳光体育中去吧!

男:同学们,只有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才有拼搏、奋发上进的精神,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接班人。

合:我们坚信,运动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明天!我们的班会活动即将结束,请王老师为今天的班会活动作总结发言。

(三)班主任讲话:

“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曾这样告诫我们。目前,阳光体育运动正在全国中小学校蓬勃发展,数以亿计的青少年纷纷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在喜爱的体育项目中强身健体。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唤醒了青少年心中对体育的梦想、对运动的热爱。预祝大家在阳光体育运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四)队会仪式。

(五)活动结束。

爱运动的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初步接触到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学生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出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衡性产生的。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一连串结论的得出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这是课堂上的难点。这个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分散解疑。

三、教 具

1.气体和液体的扩散实验:分别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的玻璃储气瓶、玻璃片;250ml水杯内盛有净水、红墨水。

2.制备好的有藤黄悬浮颗粒的水、显微镜用载物片、显微摄像头、大屏幕投影电视。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两个演示实验: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与另一个玻璃瓶竖直方向对口相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内逐渐扩展到上面瓶内。

2.在一烧杯的净水中,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后,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展开来。

提问:上述两个实验属于什么物理现象?这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一种热现象。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且扩散现象的快慢直接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扩散现象加快。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习过了。

(二)新课教学过程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质如藤黄、墨汁中的炭粒,这些小微粒悬浮在水中都有布朗运动存在。

介绍显微镜下如何观察布朗运动。在载物玻璃上的凹槽内用滴管滴入几滴有藤黄的水滴,将盖玻璃盖上,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在视场中看到大大小小的许多颗粒,仔细观察其中某一个很小的颗粒,会发现在不停地活动,很像是水中的小鱼虫的运动。将一台显微镜放在讲台上,然后让用显微摄像头拍摄布朗运动,经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投影成像,让全体学生观察,最好教师用教鞭指一个颗粒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点为参考点,让学生看这颗微粒以后的一些时间内对参考点运动情况。

让学生看教科书上图,图上画的几个布朗颗粒运动的路线,指出这不是布朗微粒运动的轨迹,它只是每隔30s观察到的位置的一些连线。实际上在这短短的30s内微粒运动也极不规则,绝不是直线运动。

2.介绍布朗运动的几个特点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发现在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内,只要液体不干涸,就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这种布朗运动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悬浮液不冰冻),永远在运动着。所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2)换不同种类悬浮颗粒,如花粉、藤黄、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不存在布朗运动。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大了,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

(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1)布朗运动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所谓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传递热量的?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将做定向移动,还是无规则运动?温度差这样的外界因素能产生布朗运动吗?

归纳总结学生回答,液体存在着温度差时,液体依靠对流传递热量,这样悬浮颗粒将随液体有定向移动。但布朗运动对不同颗粒运动情况不相同,因此液体的温度差不可能产生布朗运动。又如液体的压强差或振动等都只能使液体具有定向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定向移动不是布朗运动。因此,推理得出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只能是液体内部造成的。

(2)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受到液体各个方向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固体的微小悬浮颗粒,液体分子是看不到的,因为液体分子太小。但液体中许许多多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不断地撞击微小悬浮颗粒,当微小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教科书上的插图所示。

在某一瞬间,微小颗粒在某个方向受到撞击作用强,它就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在下一瞬间,微小颗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它又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任一时刻微小颗粒所受的撞击在某一方向上占优势只能是偶然的,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数越少。布朗运动微粒大小在10-6m数量级,液体分子大小在10-10m数量级,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越多,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不明显,以至可以认为撞击作用互相平衡,因此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

液体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激烈,撞击微小颗粒的作用就越激烈,而且撞击次数也加大,造成布朗运动越激烈。

5.布朗运动的发现及原因分析的重要意义

(1)结合上面的讲解分析提问学生: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分子的运动吗?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吗?布朗微粒是被谁无规则撞击而造成的?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谁的无规则运动?

综合学生回答归纳总结:

(1)固体颗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仍然是宏观物体;显微镜下看到的只是固体微小颗粒,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分子的;布朗运动不是固体颗粒中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分子对它无规则撞击的不平衡性。因此,布朗运动间接地证实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随温度升高而愈加激烈,在扩散现象中,也是温度越高,扩散进行的越快,而这两种现象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这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三)课堂小结

1.要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2.知道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4.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四)课堂练习

1.关于布朗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内的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d.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

答案:c、d。

2.如图是观察记录做布朗运动的一个微粒的运动路线。从微粒在a点开始记录,每隔30s记录下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c、d、e、f、g等点,则微粒在75s末时的位置 [ ]。

a.一定在cd连线的中点

b.一定不在cd连线的中点

c.可能在cd连线上,但不一定在cd连线的中点

d.可能在cd连线以外的某点

答案:c、d。

(五)、说明

1.本节课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将布朗运动演示实验做好,让学生都看清楚布朗运动。即使教学设备条件差的学校,也应该准备2~4台生物显微镜,预先调好后,让学生轮流观察。设备条件好的学校,运用显微摄像头,对准载玻璃上有藤黄的悬浮液,拍摄的结果通过电脑在大屏幕投影电视上展现出来。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全部过程也应拍摄出来,给学生展示。

2.对于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要注意是无规则,而不是无规律。无规则是指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分子的运动方向和速率在不断地改变,任何时刻,液体或气体内部,沿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都有,而且分子运动的速率有大有小。对于某一个分子运动是无规律的,但是热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总体效果,对于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有规律可遵循的,这就是统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