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建筑物的作文优秀6篇

时间:2023-09-10 作者:couple

写作文需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要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将这些元素融入作文中,使其更具现实意义,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建筑物的作文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建筑物的作文优秀6篇

写建筑物的作文篇1

江南三名楼之一的湖南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它的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早就听闻它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这个假期我总算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

远远望见岳阳楼,就看见它秀丽独特的身影,岳阳楼不比其他名楼样高大雄伟,但它的秀气也是独一无二。这座名楼只有三层,为什么呢?因为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我们走近岳阳楼,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岳阳楼的独特构造: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在岳阳楼的屋檐上有四条脊,一层屋檐上为荷花、莲蓬和华丽的凤凰;一层屋檐上为昂首的飞龙;一层屋檐上为卷草和象征着吉祥的如意祥云。这些和在一起好似一幅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的画卷。在一层层飞檐的衬托下,头盔般的顶在闪闪发亮,整个岳阳楼难道不像一个威严的大将军吗?“盔顶”的下面,蜂窝般的建筑层叠相衬,即承托了“盔顶”上的重力,又让整座楼显得精美和谐,不愧为“天下楼”的美称。登上岳阳楼可以看见洞庭湖的全景,湖中的一帆一波都可尽收眼底,真是非同凡响。

岳阳楼看上去很独特,但独特的外观不是它的全部,它也曾在历史的磨难中叹息过。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屡毁屡修。几经风雨沧桑,屡毁屡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才有了岳阳楼现在这番独特。每次重修后,“则层檐冰阁,岌颂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毁之时,“则波巨浪,冲击于其下,迁客骚人矫首而太息”。

连这一座岳阳楼都熬过了它历史洪流中最艰辛的关卡,我们又为何做不到呢?

写建筑物的作文篇2

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

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

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凿、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由于历史文化亦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近代的房屋,在本质上又有了巨大变革。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

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6.2级地震,却“毫不动容”;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成了地球上的太空站。

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

由于人口猛增,房屋的需要量太大,人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据统计,一座高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住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

最早的房屋应推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大陆上,“海底龙宫“,“星球别墅”,“空中楼阁”的出现,大概也为期不远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写建筑物的作文篇3

看到的是自己的房间、家里的庭院,上学路上也会见到农舍、桥梁、大厦;如果去旅游,还会看到各种名胜古迹、宫廷作文的时候,经常要写到它们。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建筑物呢?牐犑紫纫注

观察和描写的时候,就要注意抓住它们的外观特点,看看是什么形式,是什么颜色例如:故宫真是雄伟壮丽:光亮耀眼的琉璃瓦,金黄的大红宫灯,朱红的宫墙,汉白玉色,其他如庙宇、凉亭楼阁、宝塔、纪念碑等。这些建筑物,再分组成,用了些什么建筑材料。然后抓住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具体描绘。如下面例段:牐 “天安的金水桥,秀丽挺拔的华表,都放出夺目的光彩。”牐“新落成的大楼坐落中山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整个建筑都用白色和橙黄色的瓷砖镶起来,看上去典雅别致。大楼的顶端有三个城堡式的装饰,显得别具一格。正门的上方,镶着庄严的国徽,闪闪发光。国徽上方城堡式装饰上插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啊,好气派的大楼!” 上面两例都抓住了建筑物的外观特点,例一抓住琉璃瓦、宫灯、红墙、金水桥、华表五个特点,写出了天安门古老、雄伟、庄严的形象;例二则抓住大楼的三个特点:用白色和橙黄色的瓷砖镶成;有城堡式的装饰;镶着国徽,插着国旗。描绘出了大楼别具一格的风貌。

先要写明地理位置,让人知道这个建筑物在什么地方。例如写《我们的教学大楼》就要写清楚它座落在校园的什么位置,周围的环境如何?描写环境对建筑物有烘托作用。如下面例段:“我家的小院,座北朝南,是苏北平原上一个极普通的农家小院。小院四周围着足有两米高的围墙。高墙外排着参天的白杨和粗大的梧桐。走进围墙的大门,是五间红砖青瓦的住房。两边各两间,中间是月亮门过道。穿过月亮门。豁然开朗,宽敞的后院立刻展现在眼前。

写建筑物的作文篇4

龙的传人上龙塔!”寒假我终于登上了亚洲第一钢塔——龙塔。这可是我早已立下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我在汽车里远远的就看见了龙塔,“它真高啊!”我兴奋地叫起来。它高耸入云,周围20多层的高楼大厦都被它比了下去。我离它越来越近了……车一停我第一个冲下了去。

整 个塔都是由粗大的钢架结构支撑,好雄伟啊!导游向我们介绍说龙塔总面积为16600平方米,其中塔座为13000平方米,塔楼为3600平方米,塔座由地 下一层和地上四层组成球冠形。塔身正八面型,塔体为抛物线形,中间是圆柱形井道,由七条银白色的铝合金板和九条深蓝色镀膜玻璃围护。塔楼设在181米和 206米处,由飞碟状的下塔楼和圆形的上塔楼组成。天线设在220。5米至336米。在钢结构塔中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龙塔塔体造型设计真可谓独具匠 心。

进了大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盘有雕龙的巨大柱子,龙嘴向外喷出水柱发出响声,像一曲美妙的乐章。我们走上了二楼,二楼共有四个展厅。 我们首先进了恐龙馆,霸王龙、原角龙、窃蛋龙、雷龙、食肉牛龙……栩栩如生。接着我们去了动手区,玩了自制电影、倾斜小屋等游戏,快乐的玩当中我浅显的明 白了一些光学、力学原理。世界真的是太奇妙了,等我上了初中一定好好学物理,弄清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然后我们去了影院观看了动感4d电影——就是集全 方位动感效果与4维电影画面于一体的高科技电影。可恨的是演的是聊斋故事,我怕极了!既惊险又恐怖,什么乱箭穿心,上刀山、下火海……真希望能上演一些健 康的电影。

乘升降电梯到了195米处,就感到塔体在轻轻的摇晃,我有点紧张。步行穿过蝴蝶走廊,来到了大唐文化馆,香熏炉、金银禅杖、佛家舍利……各个价值连城,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遥远的古代的灿烂文化,我们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

旋转餐厅很豪华舒适,就是太贵了!“云中漫步”是我最难忘的,我和妈妈都没敢上去,爸爸体验后也说挺害怕,现在想起其实挺遗憾的,当时勇敢点就好了。

在206米的观光平台,整个哈尔滨尽收眼底。因为高所以风很大,塔在颤抖着发出嗡嗡的声音,感觉风再大那么一点儿就有可能把塔吹倒似的。

我是龙的传人,我自豪!

写建筑物的作文篇5

我的家乡真武场,原来是坐落在綦江河边一个不起眼的小乡场。最近几年却声名远播,成为重庆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街区,江津区第五个古镇。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和真武场现存的几幢古建筑有关。这儿保存有重庆市最集中的客家移民会馆群,那就是广东客家会馆南华宫、福建客家会馆天上宫、江西客家会馆万寿宫和望乡台。听老辈人说,客家移民会馆就是外省人到这儿来修的房子。百年前,真武场是綦河边上的水码头,货船云集,人口兴隆,是块风水宝地。很多外省人迁来这儿生活,他们为了方便同省的家乡人居住,就修建了这些客家会馆。它们都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庄重、纯朴。我看到这些会馆大门两边石门框上苍劲古朴的对联,粗大的柱子,残缺破损但原貌尚存的墙壁,雕花的窗格,弧形高大的围墙,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的繁华热闹。

在真武场东面的小山上,客家人修了一幢建筑,名叫“望乡台”。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啊!让人想起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家乡,是我们生根发芽的地方,是我们感情寄托的地方,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客家人的思乡之情,激起了我对家乡更加的热爱。

本来另外还有好几处客家会馆建筑,但在三十年前因为建设新房子被拆掉了,真可惜!比如我们真武小学以前就是“三元庙”的旧址,这儿曾经是真武场最大的古庙宇,许多四十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当年建筑的样子。据说是三个外来的和尚筹钱修建的。“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我们这儿的三个和尚团结友爱,不但修好了雄伟的建筑,还在后面挖了一口深井。井水清凉可口,至今还造福着我们真武小学的几百师生。在抗战时期这儿曾经是一所中学,当年的一位外地学生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在几年前他回到真武场回忆青年时期的足迹,这个节目还在中央12台播出。

除了客家会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马家洋房”。在沿河的街道上,有一栋以白、灰、黑为主的三层楼房,方方正正,每一层的走廊上都是连排的高大拱形建筑,典型的欧洲风格。周围辅以雕楼、大片的平房及高大的围墙,整个庄园气势宏伟,占去真武老街的四分之一。这就是“马家洋房”,建于1920年。它是江津市唯一现存的欧式建筑,是真武场的地标式建筑。围墙下的条石磨损厉害,好像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围墙上的弹孔依稀可见,好像印证着当年的传奇……

啊!家乡的古建筑,你让我了解了家乡的历史,你为家乡嬴得了荣誉。我为你们自豪!

写建筑物的作文篇6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有一座美丽、雄伟的桥,正因为这座桥在我们这里很出名,所以我家乡的地名叫作“普安桥”。

这次暑假,妈妈还特地带着我和弟弟去参观了这座桥。

听妈妈讲,这座桥在1975年建起的,这一天也刚好是妈妈的出生年月,所以,妈妈格外喜欢这座桥。也因为这样,我也把这座桥叫做“母亲桥”。

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来到了桥的附近,终于见到了这座雄伟的桥。放眼望去,一条宽阔的大江进入我们的眼帘,蔚蓝的江水缓缓东去;阳光洒满大地,波光粼粼;凉爽的江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这儿的江水可不像长江的水那么浊,它碧清透绿,清澈见底,色像翡翠。江边的水草摇摇摆摆,好像在显示它们那优美的舞姿;江中正游着一群嬉戏的鸭子,瞧它们那滑稽的样子,可真逗!岸上有几头黄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草;在桥的两旁有许多民房,勤劳的人们在幸福地生活着……啊!多么美的景象啊,我完全陶醉在这幅美丽得到风景画当中。

远看普安桥,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气势不凡。它有3个大墩在江中矗立着,墩子上各有4个大拱门。桥有4层楼高。墩子和拱门倒映在水中,非常美观。

近看普安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桥长100多米,宽有10多米。是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桥梁。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人流穿梭而过,十分繁忙,十分热闹。桥上也有着正方形的小墩子,我数了一下,共有96个。每两个墩子之间有两米的围栏,图案是棱形的,很精致。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已经停留了一下午。我向远处眺望,一轮红日渐渐地坠落下来,美丽的晚霞映照在江面,也给雄伟的桥涂上了一层炫耀的光彩。

家乡的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岁月磨砺,现在也有些破旧,但不管风吹雨打,它依然矗立江中,为了两岸的人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家乡的普安桥真美呀,我爱家乡的桥,我爱家乡的“母亲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