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我们领略到不同层面的读后感受,这篇文章让我们在读后感中产生了共鸣和感受,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泰戈尔的诗读后感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泰戈尔的诗读后感篇1
有的人,善于堆砌华丽的辞藻,营造虚幻飘渺的意境,内容却空洞苍白,无病呻吟;有的人,善于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数千字,读来却晦涩枯燥,毫无文字之美感。不如翻翻泰戈尔的《飞鸟集》吧,纵使多么冷漠的人,也难以抵抗这默默无声的爱和清灵洒脱的智慧。
大爱无声,泰戈尔用他沉默的文笔勾勒出对自然的爱,对人生的爱。在自然中追求真理,在人生中崇尚高洁,这是泰戈尔超出常人的智慧。“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啊,请留下你们的足迹在我的文字里。”他记录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记录了千变万化的经历。“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道出了生存的真谛,人性的价值。“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为我有一盏还没有燃点起来的明灯。”他反省自我,谦虚谨慎。“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他耐心追求,无怨无悔。
泰戈尔用简洁的语言,构造了一个真理的殿堂。不可否认语言的简略使得《飞鸟集》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其蕴含深刻无价的真理。从泰戈尔的文笔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认真的态度以及对爱的思索。毫无疑问,泰戈尔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他热爱生活,因此也隐去了生活中的苦难与阴暗,保留的是光明与欢乐。泰戈尔对爱的思索,更是深切,更是执着。男女间纯真的爱情,母子间温馨的亲情,人与自然间微妙的感情……
一切人类可以体会的情愫,都被泰戈尔原原本本,又及其含蓄地表达出来。泰戈尔尤其崇尚爱情,他毫不吝惜地运用了大量比喻来赞美爱情的伟大与永恒,就像他写的那样:“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作为我最后的话吧。”他把爱与真理恰到好处地放在生活这架天平的两端,没有丝毫的偏差。
品读《飞鸟集》是一种享受美的过程,如一杯香茗,散发着缕缕热气,如烟如雾,仿佛置身美好的幻想世界。一切都活脱脱的,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这里是一片净土,翻阅着泰戈尔的文字,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装饰着这篇土地,点缀着这个世界,清新的风格和朦胧的哲学思想更为它添了几分神韵。
泰戈尔的诗读后感篇2
读了《泰戈尔诗选》仿佛使我们融入了那个时代。让我们与他遥遥呼应。他的感情是那样的深邃、丰富而细腻。一章章诗篇或小巧玲珑,或璀璨夺目。泰戈尔用他那独特的思想与智慧给予世人启迪与深思。
第一次读他的诗篇,我的内心砰然一动,直想一向读下去欲罢不能,洗尽铅华的《吉檀迦利》、抒情浪漫的《园丁集》、精致达理的《流萤集》、哲理智慧的《飞鸟集》、审视生命的《死亡之翼》……泰戈尔将这清新而深邃的思想财富奉献在我们的面前,不含一丝的杂质。那是一个根据于印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当时文化影响的伟大诗人的内心独白。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
在诗人的笔下,我们感悟着飞鸟的欢乐、黄叶的轻盈、流水的灵动、月光的皎洁、游鱼的沉默、兽类的喧嚣。自然是如此的完美,生命是如此的璀璨。
“毒蛇,/处处吐出巨毒的气息,/讲的是温文尔雅的话语,/听起来活像嘲弄。/所以,在我去世之前,/让我向各处正在准备/向恶魔作战的人们,/致以我生平最重的敬礼。”。——泰戈尔这样写着。他笔锋犀利,讽刺尖刻,辛辣地抨击了在中欧趾高气扬。诗词慷慨激昂,包含了爱国主义者的深切情怀以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泰戈尔是一个爱国者、哲人和诗人。他的.诗中喷溢着他对祖国的热忱、对妇女的同情和对孩子的喜爱。有了强烈的爱就会有强烈的恨,当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时,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他的爱和恨就像海的波浪一样,荡漾开来,遍及了整个世界。
印度人都说泰戈尔的诗是诞生在欧鸟之巢的孩子,他的戏剧、小说、散文……都散发出与普通劳动者息息相通的浓郁的气息。在田间、在海上、在其他的一切的劳动的地方,劳动者和着劳动的节奏唱着泰戈尔的诗歌,来抒发自我心中的欢乐与惆怅。他的人民热爱他!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伟壮阔,没有拜伦的气撼心魄,更没有席慕容的细腻精巧。他的诗总是无声无息却水乳交融,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他的诗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虽然诗人的一生经历了那样多的坎坷与折磨,但他的哲学与思想却是欢乐充满了光芒的。品味着泰戈尔的诗词,心灵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净化。思想也得以升华。他如同我的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
泰戈尔的诗读后感篇3
泰戈尔之所以会为我们所知,主要是因为他的散文诗。
看了泰戈尔的散文诗,我只感觉到周身都在被祥和宁静的光芒笼罩。刚刚看过的文字、场景又隐隐约约沉溺在眼波中。这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泰戈尔散文引诗具有尚淡的特色 ,其理论根据是只有他刻意追求的尚淡情调的散文诗才能实现外在世界与其心灵的完美结合。泰戈尔散文诗具有随意的特色 ,其理论根据是规则必须为人的创造性的艺术思维服务。泰戈尔散文诗具有广泛的题材 ,其理论根据是大梵的无所不在决定了与时俱进的文学家必须题材广泛。以上三方面均与中国宋代诗文理论之间存在着许多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 。泰戈尔的作品宁静恬远,充满了哲学的韵味,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枝璀璨的奇葩。他的作品风格之所以达到如此境界,是因为他相信大梵,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不为生活所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所以读起泰戈尔的诗,则会觉得更加的闲适。我国古代宋朝崇尚自然闲适,无论是从诗赋绘画,还是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有所体现。在这点上,两者的思想相近。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中经常会涉及终极的死亡,但在宁静而模糊的意识中,这些都变得柔和、美好,不再有任何的恐惧,就如甜美的梦。但也正是因为泰戈尔的散文诗名气太大,所以掩盖了他在散文随笔上的成就。如果说泰戈尔的散文诗侧重于所思所想,那么他的随笔则侧重于所见所闻。泰戈尔的所思所想,是那样神秘、微妙,渗透了印度古哲学的意念——焚——宇宙万物的统一体,人类和谐的最高象征。但泰戈尔并不是一个宗教者、冥想家,并没有沉浸在一个纯粹的精神意念世界中,如康德一样差不多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科尼斯堡。反之,他积极投身社会运动,热爱旅行,足迹遍及印度次大陆和远东、近冬、欧洲,会晤各界名人,着实热闹风光。而散文诗和随笔的共同之处是文字皆如行云流水,皆有微妙之意趣。然散文诗中之微妙乃是心灵的微妙是纯粹的的精神世界理想世界的微妙,这种微妙使得精神与理想不复僵滞而充满了一种灵动;而散文中之微妙乃是生活的微妙,是世俗世界日常生活的微妙,这种微妙体现了作者高超的体验力和感悟力,是日常生活摆脱了凡俗枯瘪而变得人情味充盈荡漾。 感悟最深的恐怕就是那一篇《少女》了。泰戈尔笔下的少女带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少女呀,你的纯朴,如湖水之碧,表现出你的真理之深邃。”这是他对少女的赞美,多么令人赞叹!这样的少女在他的心中就像中国,就像雄鹰!那是撑起国家的支架,那是国家的灵魂所在!恕我冒昧评价,但我在泰戈尔的这篇散文中分明感觉到了他的不满,他对妇女被压迫的陋习的不满,对当时腐败的统治阶级的不满。
泰戈尔的作品让人沉醉其中,我感觉到了,那个少女身上带有的希望,久久环绕在太阳周围,挥之不去。
泰戈尔的诗读后感篇4
泰戈尔却认为,作为一个诗人,如果只是搬弄华丽词藻或炫耀文字技巧,同样是无法通向神的。那些浮华的装饰将成为阻障。他崇尚纯真和简朴,企望自己的生命“简单正直像一枝苇笛”,让神“来吹出音乐”,从而达到人梵神合一的境界。这种精神境界我是无法体会得到的。泰戈尔的简单、纯真让我佩服、让我欣赏,这样的美在现代已是罕见的了,诗中洋溢的朴素让人宛如聆听着天籁之音,畅饮着高山清泉。
我想,如果我可以成为泰戈尔诗集中的一株小草、一滴海水、一只小鸟……我都愿意,即使是那最微不及到的一颗尘埃,我也无怨。能化作一只小鸟,是一种幸福,那是鸟儿的愿望,因为生活就是无尽地飞翔,只有飞翔才会有希望;能化作一株小草,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感情,那是一种自由的归宿,在生活的尽头就是能躺在草地上,静静的聆听风的歌唱,感受草的勃勃生机;能化作一滴海水,是一种快乐,生于大海,也消失于大海。
读着泰戈尔的诗,不仅有遐想,还可以解开那惆怅的烦恼。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是的,有时自己不一定就是主宰,如果太苛刻就不会有幸福的到来。“是那最好的选择我”不是在说我是优秀的,命运会把目光投射给我,选择我吗?固执会让人不知不觉地走入结果只有零的末路。冰心说:“先驱者!前途认定了切莫回头!一回头————灵魂里潜藏的却弱,要你停留。”是的,人有时并不是那么坚定的,灵魂里总会在你做出抉择后留下一丝懦弱,拉扯你不让你继续前行。既然决定了就勇敢地向前走,别灰了心,叹了气,掉了头。
正如著名文学家冰心的评论“泰戈尔用人民自己生动素朴的语言,精炼成最清新的最流利的诗歌,来唱出印度广大人民的悲哀与快乐、失意与希望、怀疑与信仰。”这本书,会引领着你,走出烦恼,走出忧愁。只要你细细品味,一定会一次又一次的受到熏陶,留下数不清的陶醉。
泰戈尔的诗读后感篇5
读了《泰戈尔诗选》,仿佛带我们走近泰戈尔,他的精神是那般深邃,那般丰赡,又那么细腻,一章章诗篇,或小巧玲珑,或灿烂辉宏。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你的眼帘。
“毒蛇/处处吐出剧毒的气息,/讲的是温文尔雅的和平,/听起来活像是嘲弄。/因此,在我去世之前,/让我对各处正在准备/向恶魔作战的人们,/致以我生平最后的敬礼。”————泰戈尔这样写着,他笔峰犀利,讽刺尖刻而辛辣地砰击了在中欧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希物勒。全诗慷慨激昂,包含了爱国主义的深切情怀以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的,反殖民统治的正义感。他遇见到二战的即将到来,追求和平与光明,热情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这是泰戈尔作品“金刚怒目”的一面。当然诗人也有自己“光风霁月”的一面。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健壮阔,没有海湿的甜蜜梦幻,没有拜伦的气悍心魂,也没有雪莱的浪漫如风。他的诗是优美的画,无声无息,水乳交融。他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广阔,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境界。作为诗人,同时又是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的泰戈尔。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让世俗世界中,这些奔波与功利、名望,甚至被嫉妒与金钱附身了的人们,心臻得以触脱和净化。“光风霁月”,“金刚怒目”,泰戈尔的诗篇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虽然诗人的一身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痛楚,但他的哲学和思想是光辉的,是快乐的,是博爱的。常常品茗泰戈尔的诗,走近泰戈尔,我们会更智慧。心里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读完《泰戈尔诗选》,受益非浅!
泰戈尔的诗读后感篇6
序安静的清晨。
坐在大树下,默默的打开那本经年已久的《泰戈尔诗选》。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和人生的哲理。风轻轻的吹过每一个文字,连空气都充满了那文字的气味,鸟儿在天空上飞翔,唱着那欢快的小乐曲。
读《飞鸟集》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飞鸟集是一部富有理性的格言诗集。这些格言蕴意无穷。在飞鸟集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飞鸟,记录了他的生活。文章有着诗情画意,使我不自觉的深陷其中,走在飞鸟集中,仿佛走进了作者的生活,推开那扇大门,看到的便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景色。读《泰戈尔诗选》,我感受到了做人要有诗情画意,要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
读《园丁集》
对于你这里没有希望,没有恐怖,这里没有消息,没有低语,没有呼唤。这里没有休息的床。这里只有你自己的一双翅膀和无路的天空。园丁集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泰戈尔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在园丁集中抒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读《泰戈尔诗选》,我感受到了人要对自己、对生活有追求,有探索,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读《新月集》
我独自在横跨过日地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在它最后的金子里这是一个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的诗集,这部诗集,主要是泰戈尔对亡妻的思念,对早夭女儿的怀念和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读《泰戈尔诗选》,我感受到了要追求自己理想,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梦想。
风轻轻的吹过,突然感觉有一丝丝冷意才发现夜幕已快降临。默默的合上那本印象深刻的书,回味书中的诗情画意,不知不觉,风过韶华。
泰戈尔的诗读后感篇7
捧一本《泰戈尔诗集》,在阳光下细细研读,体会泰戈尔所表达的爱和自由。对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的向往,对丑恶的抨击,对人性的昭著,如在青天白日下将一个人的一切暴露无遗。美的,丑的,善的,恶的,犀利的言辞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阳光下分析解剖。泰戈尔的诗充满阳光,他用阳光来洗刷一切。
在乡间整整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让他在自然中坚定了对爱,自由和和平的追求。他把“爱“作为人类的理想,用阳光般的语言把爱洒向世界各个角落。
我喜欢泰戈尔记忆式的口吻。记忆也是泰戈尔追求的一部分。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泰戈尔没有背叛自己,他用自己孩童般的记忆美化成全了世界。
他用那样宏大的笔触将星光比作恋人的足镯,然后在夜晚合起开放的花瓣,用金色的诗歌把忧伤铸成自己孤单的形象放在心里。当村庄在午热中入睡的'时候,他凝望天空,把爱和自由编织在蔚蓝里。
当他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他只能拭去眼泪,变动他歌曲的腔调。他的脚步在生命的旅途中疲乏了,但他在白日过尽的时候依然走自己的路。他像石头雕成的“美”,在生命奔腾怒吼的水流中冷静无言、独自超然地站立着,举起灯照亮别人的归途,而他依然在梦境的朦胧小路上寻找爱和自由。
恶势力像风暴一样把他卷走,把他的一切都拿去,把他的精神变成可怜的空想。但他仍然高傲地说:“唱完最后一支歌就让我们踏上归程吧!梦是永远不会被捉住的。”当印度发生英国殖民统治者血腥镇压反英民众的阿姆利惨案,他愤然辞去英国政府授予他的爵士头衔。他没有把梦想丢下来奔赴荣誉的召唤。他是一个单独的诗人,不必去唱一支旧歌,他还有一双翅翼和一个无路的天空,他依然在赞美着爱与自由。
他不愿老是附在腐烂的静止之中,他要去寻找永驻的青春,一切与他生命无关的、所有不似他笑声轻盈的,他都要完全抛却。他奔驰着穿越时间,在炮火声中,他以诗人的形象背负着爱与自由在舞蹈。他抛开一切烦恼和疑虑,去追逐那无家可归的海浪,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对他发出声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迎风扬帆,在汹涌澎湃的水面乘浪而行,去追逐爱和自由。
他的一生都用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热爱自由,就连哲理诗也表现了爱所有人,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
人们在他的召唤下惊跳起来。只见太阳已经升起,潮水传来了大海的呼声。爱的小船已经扬起风帆,准备在波涛上颠簸;黑夜的镣铐已经打碎,幻梦已消逝,爱与自由的诺言扯去遮盖的面纱,蓓蕾迎着清晨绽放,爱和自由的曙光向他致敬问好,一切压迫与被压迫的断壁残垣间响起爱和自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