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加强作文的写作练习,我们的语文成绩才会有所提高,写作文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抓住读者阅读的心,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思念亲人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思念亲人作文篇1
我们的成长被印上了岁月的痕迹,一片片金黄的树叶静躺在第一场秋雨中,那是浅秋弥漫的味道。我看到一阵风儿轻携着落叶翻开我的日记本,红笔刻出的日期马上就要来到。八月份,好优雅的名字。
我的小蜗牛就诞生在这个暖暖的月份里,沉闷的空气仿佛为她第一声啼哭而显得清新。而现在,十二岁的少年又以清澈明亮的目光划破层叠的秋叶,触碰那遥远的秋阳。
喜爱文字的少年总有一种独特的气质,那些在同龄人身上找不到的感觉在你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能说你忧郁,因为你总会向我表现出阳光的一面;不能说你成熟,因为你还是喜欢坐在电视旁看着喜洋洋;不能说你幼稚,因为你的文字始终散发着青涩的墨香。你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在享受着你所带来的快乐时,却又在心底产生一丝莫名的心疼,就像在树下微
仰金秋的斜阳,却在落叶映入眼帘的同时,心中感觉到焦灼的疼痛。
在贴图区看到你的模样,我才发觉我们是多么像。好像飞到你身边,使劲蹂躏你可爱的脸。从未见过你的笑容,那应该是一种别样的可爱吧,因为你平白的面容,我甚至产生过你是面瘫- -。不过,你脸上飞扬的神色,总让我感到少年这个词有多美好。我的小蜗牛,我们要一起走下去,累得时候喊声姐,我累了,我背着你走。
和你聊的时候,你的回复总是那么简短,在你身边,我好像有些过分活泼。你的字体是清雅的淡蓝色,而我却独钟开朗的鲜红色。或许我伪装技术真的很好,红色背后的灰色从来不会显示出来。小蜗牛,我们会不会在花开之后,各奔天涯
淡春,风中弥漫的忧伤气息。
立夏,埋葬年少的轻狂记忆。
浅秋,秋叶怀抱的阳光罅隙。
静冬,像一首安静的童话诗。
站在四季的末尾,为你吟唱这首小诗。小蜗牛,葡萄熟了的时候,你还会再爬上支架,因为那里有你轻轻的信仰,我会在下面静静仰望,在你摔倒的时候,给你一个熟悉的拥抱。
当你打开白色的信筏,里面有我的小画,一只粉可爱粉可爱的小蜗牛在仰望葡萄架上黑色的葡萄。不要怪我把葡萄画的那么高,我是以姐姐的身份来为你写信,葡萄架上有我寄托的思念,你要继续长大,继续爬,那时我的思念就会熟透,好甜的。
金秋的夕阳,照耀着你的头顶,存留着我的体温。我们头顶的温度,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年轻时候的放逐,早已成为角落里的寂静的歌唱。我实在不会用太多华丽的词句,为你生日唱一首歌,希望你永远是个快乐的小孩,你的小世界太过单调,虽然有寻求不到的欣慰,不过,我们还是生活在宇宙间的小星球上,挽留不住什么,改变不了什么,所以还是做一只无忧无虑的小蜗牛,浸泡在秋日的斜阳中,抚摸着落叶的温度比较惬意。
思念亲人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样与妈妈一同去为外公扫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与蔼可亲地说:“就与妈妈一样啊!”我的外公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外公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们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外婆。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与外婆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外公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
来到外公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外公的骨灰。大姨与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外公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外公在我们表示祝福。
思念亲人作文篇3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清明到。在我印象里,清明与雨总是有着不解之缘。窗外,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就如同这清明节的思念,丝丝缕缕…
草长莺飞,人间四月。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的正旺,那金灿灿的颜色似乎给了那些思念亲人的人一些慰藉。院子外,牛栏旁,大槐树下。慢慢的去回忆过去,时光不知不觉的倒流。那时的清明节与雨留给我的似乎没有哀伤,所有的只是一副副优美而极具诗意的画卷。
山间小道上,细雨蒙蒙走在其中,却忽觉少了些什么。耳边小女孩银铃般的笑声仍在耳边回荡,却唯独少了那抹慈祥的身影。犹记得几年前还是这样的天气,还是一样的日子,太奶奶一手撑着伞,一手拄着拐杖,而我紧紧拉着她的衣摆,在清明时节纷飞的细雨中漫步,边走边听太奶奶背诵唐代诗人杜牧《清明》的诗,这是她唯一会背的,并能理解真正意思的诗,太奶奶前面吟诵一句,我后面鹦鹉学舌般重复一句,虽是有口无心,倒也真背了下来,太奶奶自然是喜不自胜,不厌其烦的为我逐句解说,我时不时的会插上一句“太奶奶路上的行人怎么会断魂呢?”,“杏花村,杏花村在哪里啊?”太奶奶听后,煞有其事给我讲解着,我虽听的似懂非懂,但眼前却也仿佛看见纷纷的细雨之中,一位正骑着驴赶路的路人俯身向路边的小牧童问着什么,只见那牧童一手握着赶牛的鞭子,一手指着不远处静默于雨中的那间草房,那被雨淋的湿湿的草房顶上,一面猩红色的酒幡,在如丝如缕的细雨中,时隐时现。
如今,人还是那个人,照片上的她依旧笑的与蔼慈祥,只不过已是阴阳两隔了,逝去的人虽然不在了,但记忆犹新,仿佛是昨日。剪不断的还是丝丝缕缕的怀念。
坟前,送上一束菊花,那是由思念凝聚成的花,深深地鞠上三躬,敬上三支香,轻轻的磕个头,祝福太奶奶在天堂幸福快乐。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被抒发,而这清明的纷纷细雨,也化作我对太奶奶那深深的思念。
思念亲人作文篇4
吃好年夜饭,看过春晚,辞旧迎新的爆竹声断断续续的响起来。
我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不时地发出唉叹声,爸爸扶摸着我的头,说:“前几天已经给爷爷打过电话,说了今年这里的饭店平常生意不好,有很多老板提前关门,回家过年。商机到了,果不其然,今年我们店的年夜饭就订了几十桌。”爸爸按按我的被头,语重心长的接着说:“我们与爷爷奶奶团圆的日子就订在年初三啦!好孩子睡着吧!其实,我也想家呀!”爸爸的声音有些沙哑了。在一旁的妈妈不耐烦的说:“少啰嗦,思亲切,泪湿枕,静心睡觉,明天还有十几桌等着你呢!”
尽管爸爸怎样安慰,我的脑海里还是不停的再想着爷爷、奶奶,这个春节他们怎么过呀!肯定是不开心了。我想着想着,不一会儿放起了困中电影,那一个又一个的片段像走马灯一样展现在面前:先是,我跟着爷爷给孤寡老人帖春联、送年货;又是,爷爷杀鸡宰羊,蒸炸煮炒;再是,吃好年夜饭,我给爷爷奶奶磕
好头,得到一个大红包。高兴地唱歌、跳舞、讲笑话,逗的爷爷奶奶乐不合口;还有……
……这种思念之情,不论白天黑夜,一刻也没有停下。
时光送走了回忆,迎来大年初三。高铁、公交载着我们颗颗归心似箭的思念之心,终于同家人团聚啦!
思念亲人作文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年的清明没有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依旧笼罩着令人快窒息的哀伤;连阳光都显得刺眼,风都显得沉重,而唯有那鲜黄的清菊独添一份色彩……
如同往常一样,我与家人们捧着几束清菊,来到天马山前,坡上的花环越来越鲜艳美丽,但对于前来祭扫的人们无疑只是画蛇添足罢了。
我拿起一束花,花束中只有淡雅的白菊和黄菊,爬了几阶楼梯后,来到了一个墓碑前,那是伯爷爷的墓。我静静地立于墓前,把花轻放于他的墓碑上,生怕惊扰了逝者的安宁。我的视线驻留在了那束花上,鼻巽间俳徊着阵阵的幽菊的清香,风儿扬起我的发梢,我知道,是伯爷爷在与我的心对话。他那慈祥的微笑又浮现于脑海,沉稳而带有一丝幽默的声音又回荡于耳边,那个熟悉的问题似乎又有了新的答案……
小时候,在众多的长辈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伯爷爷了。还记得每年春节,我都会与妈妈爸爸一起去伯爷爷和伯奶奶的家中拜访。他的家里并不像平常人家中一样,春联、灯笼、窗花把家装点得红红火火。伯爷爷总是在窗台摆上一盆清菊,有时是白色,有时是黄色,伯奶奶嫌弃菊花总是不吉利的,都是用来祭奠的,但伯爷爷却不以为然,还偏爱它们的素净、淡雅与高洁。
除了伯爷爷喜好的不同,还有一个理由是我无法对他印象不深刻的,每次与别的亲戚见面时,第一总先问我的学习、成绩,再说几句客套话,但伯爷爷从不过问我的学习,他总先问我一道脑筋急转弯:“树上有七只鸟,用枪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呢?”第一次,我直接答“六只”,伯爷爷乐开了花,就像小孩子恶作剧得逞一般,笑道:“枪声音那么大,其它几只又不聋,当然都吓飞啦!”但当我答“零只”时,他却又笑道:“怎么是零只呢?简单的数学题都不懂!”就这样一次一次,每次都让伯爷爷“得逞”,我总是说不对答案。直到有一天,我才如梦初醒般明白,这题根本没有绝对正确、唯一的答案。而伯爷爷,仿佛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方式让我明白,所有的事物并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一个方面看它是如此,而另一个方面却又不同。他想让我去跟随自己的初衷、梦想以及心走这条漫漫的人生之路。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手捧清菊。伯爷爷,我会带着您给我的教诲,去行这人生的迢迢大路。
愿您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