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道作文6篇

时间:2023-06-12 作者:Mute

其实作文很简单,平时做好积累,广泛的阅读就可以了,大家要知道一篇优秀的作文肯定是内容新颖,层次分明的,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古茶道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古茶道作文6篇

古茶道作文篇1

茶叶为我所钟爱,瞧,那扭卷着的绿色小片,一片片安详地躺在盒子中,谁又能想到,如此可爱的茶叶,竟会有这般深沉的口味?

每一片茶叶都因接受了水的冲泡、荡涤与洗礼而香气扑鼻,但温水却永远都无法溢出生命芳香与智慧,唯有用沸水无间断地煮才是真正体现人生价值的流芳千古的生命常态。

细细品味着口中的茶,一丝苦涩在我的口齿唇间荡漾。是啊,那是袁隆平在田间辛勤劳作研究时播洒的希望和汗水,是居里夫妇在简陋的实验室中被浓烟熏得黯淡的眼眸,是鲁迅立志救国,弃医从文却因四处碰壁而不再挺立的鼻尖,是周恩来立下“为中华崛起读书”时破旧的衣衫,是霍金躺在轮椅之上,对生命之残忍的无奈叹息,是大诗人杜甫空怀一腔报国热血而不被朝廷重用时失魂落魄,是屈原写下《离骚》后悲愤绝望的投江自杀……茶因苦涩而厚重,人生因苦难而成长。

此时的茶,已不复从前那般苦涩,许是习惯了的缘故,嘴中反而多了一丝清香,沁人心脾。是啊,那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壮志豪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曹雪芹倾其一生之作《红楼梦》名扬天下时眉宇间地渐渐舒缓,是苏家三才子为后世留下的广为世人所传诵的佳篇典诗,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威武雄壮,是汉武帝平定匈奴时为黎明百姓可享太平,一生不再流离失所的仰天大笑,是越王勾践日日卧薪尝胆终报国仇时的骄傲与自豪。

而在我们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与茶一般的`人,在拨开了生命途中的苦涩后,成功时的甜蜜厚重便浮出水面,这些伟人在他们的岗位上无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是茶,是他们,将面对苦难时的积极,在成功后又回归平淡的品质刻入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乃至世界人民的心房。

茶味散尽,免不了被倒掉的命运,但那厚重的韵味深深印在了脑海里,永志不忘,人亦是如此,人之精神亦是如此。

古茶道作文篇2

茶道优秀作文800字

中国茶的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可谓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河山分外妖娆。就是因为在如此的环境中才衍生出茶道。

茶的历史悠久,据传上古神农氏尝百草就是以茶做毒之用,此后被儒家、道家和佛家所推崇,皆以其有破睡之功,多倡导以茶代酒,由此造成了“僧不可一日无茶”的现象,中国历来都会评茶,亦有官方,亦非官方,官方评十大名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非官方十大名茶有:“太平猴魁、冻顶乌龙茶、云南普洱茶……

我不懂茶道,只是在耳濡目染中习得些皮毛。茶道亦是道家的'化身,更有“世人若解茶之道,不羡仙人做茶人”的说法,因道家于巴蜀之地起源,因此在巴蜀中还流传着“七碗清茗,羽化登仙”的说法。

“茗者人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中国茶道讲究五境之美,那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品茶活动是表现一定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

品茶可以陶怡情操、修身养性,可以静心,参悟。沏茶一般是先说茶后注汤、闻香、观色、品味,倘若配以精心配置的茶具,在一个清悠静谧的竹园中,与几个朋友畅谈品茶,听着茶润入肚子中的声音,听着涓涓流水之音,那该是如何的景象呢?应该是可以消去尘世纷扰,静心平气的乐园吧!

注水浇灌,去以头汤,提壶让沸水急冲,水至七分,加盖少顷,三分过后,露之一隙,茗香自溢,观其色绿,形美,尝之小口,流转齿间,才始慢品之,感之味醇,香郁,叹曰:“此茶甚好!”

我们冲茶时,往往用的都是不透明砂壶或瓷壶,倘若用一透明的壶,你往往可见茶叶的情况,先是在沸水的润泡下,先是漂起,其间有升有落,最后皆沉于壶底,叶片舒平,茶色也就出来了。这不正像是浮沉之道吗?或许人们觉得茶能静心的原因正是因为它最终都沉下了吧!或许茶道的道也正是因此发出的吧!

“自沏清茗来一杯,暂凭清香抚尘心”。茶中之道,不是我所能参透的,但亦不舍琢磨和参悟。

古茶道作文篇3

在我的印象中,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土黄的枯叶……今天,我来到龙井八景,跟随着脚步,品深秋的味道。

踏着落叶,走在龙井八景的问茶古道中,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簇簇翠绿的茶树。它们长的矮矮的,一群紧挨着另一群。深秋,不少茶树都开了花。从外层嫩绿的花萼,娇白的花瓣,到里面淡黄色的雌雄蕊,颜色是多么鲜艳。有些花已经枯萎了,整朵花也微微下垂;有些亭亭玉立,朝着我微笑;还有些花呈圆形,含苞欲放。如果你仔细瞧瞧,还会发现绿叶上还会有淡黄色的花粉呢!一抬头,就能看见远处笼罩在云雾的群山,蜿蜒起伏,这景色真是太美了!

顺着哗啦啦的溪水声,我们在古桥上稍作休息,一路向前,就是龙井八咏诗碑廊了。传说,曾来到龙井四次,寻山问水,观茶作歇,写下了《龙井八咏》。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诗句就是“过岭即为上天竺,琳琅韵里步云霞”了,描写了风篁岭的优美景色。欣赏诗,又来到了龙泓涧。早晨,草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鲜红的枫叶伸到石桥上,听着小溪欢快的歌声,是多么好的享受。一阵秋风徐徐吹来,送来了丝丝凉意。又一片金黄的落叶从树上飘落,龙泓涧上翠绿的浮萍随着风倾泻而下。

穿过过溪亭,沿溪而上,便来到风篁岭。远远望去,树木的叶子从土色到黄绿色,从橘黄色到鲜红色,再到碧绿,这么多的颜色重叠在一起,显得那么有层次!一只白鹭从空中飞过,震落了几片叶子,夹杂着林中阵阵鸟鸣,整个风篁岭显得生气勃勃。阳光照在林中,投射出片片影子,茶树的花也闪烁着光芒,好像被人刚刚擦拭过,泛着银光……

仰望蓝天,闭上双眼,我做了个深呼吸,此刻,我仿佛闻到了龙井茶的清香,从茶园的那一头飘来,夹杂着秋的味道,似乎更令我陶醉了。

古茶道作文篇4

“宅”也是门技术活。只要有有趣的灵魂,就能宅出新高度。武术、电脑、熨衣服、茶道……这些都是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宅在家我得到的新技能。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茶道。

茶的发源地是中国,在世界享有盛誉,起源于唐朝。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俗话说:“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这次宅在家我就学到了很多关于茶道的知识。妈妈告诉我泡茶的步骤有十二步:净手、烫杯温壶、马龙入宫、洗茶、冲泡、封壶、玉液回壶、分壶、奉茶、闻香、品茗。看起来有很多步,实际操作起来却很有意思,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泡茶需要有优雅的姿势,让人觉得很舒适。亲朋好友坐在一起交谈,还可以借茶加深感情。喝茶的时候要小口轻啜慢饮,倒茶时也不能倒太满……这些都是宅在家里从妈妈那学到的知识。

我还可以练就更好的技艺,等到有客人来我们家做客的时候就能在他们面前展示我的“才华”了。

许多人喜欢喝茶,热心于茶艺,他们不仅喜欢茶的味道,而且也能享受泡茶过程带来的欢乐。

你们觉得我“宅”出来的才华怎么样呢?是不是忍不住要给我点个赞了!

古茶道作文篇5

今年国庆假期的一天,老师带我们去肥城“七茶居”茶馆感受茶文化。

路上,我和小伙伴们都充满好奇地谈论着。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茶艺表演,觉得品茶是一件很高雅的事,但却没有亲身体验过。这次老师带我们来体验茶文化,大家既激动又兴奋。

到了茶馆,只见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七茶居”三个大字。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白色的墙壁和古朴的装饰,茶桌上摆着整齐而雅致的茶具,满屋里飘荡着茶的清香。

身着粉红色汉服的李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家坐好后,李老师先给我们讲了喝茶的姿势及其礼仪,我们按照老师教给的知识静静地品茶,感觉和平时真的不一样,好像自己忽然变成文人雅士了。

李老师接着给我们讲了很多有关茶的知识。我以前只知道红茶和绿茶,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茶有六种: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黄茶和黑茶,而且每一种茶的味道和功效都不一样,喝茶要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品种。我原来认为茶只是用来解渴的,现在才知道原来喝茶有这么多学问。

讲解完茶知识,李老师还为我们表演了茶艺。她那优雅的动作,动听的解说词,真和电视上的一模一样,我们看得如痴如醉,以至于忘了回家的时间。观看茶艺的同时我又学到了一些茶具的知识和关于茶的优美诗词。

这次活动,真让我大开眼界。我不但懂得了一些茶知识,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传统茶文化的魅力。以后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弘扬茶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古茶道作文篇6

暑假,妈妈给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活动,让我了解了茶道,这个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直以来,觉得茶叶很普通,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通过老师介绍,我才发现茶文化的深奥和源远流长。首先,茶叶分为六种: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看起来好像是按照颜色来划分的,其实他们是按照发酵程度来区分的;其次,泡茶不是简单的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有很多讲究和礼仪,主要为嗅茶、温壶、装茶、请茶、续茶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和礼仪。

老师让我们自己泡,泡好后,要求把第一杯茶给父母喝,第二杯茶给朋友喝,第三杯才给自己喝,通过这个礼仪让我明白中国传统优秀品德——尊孝忠义。

品茶还十分注重场面,道谢都是不说话的,如果是长辈给你续茶,你用右手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他四个手指敲打桌子,是同辈只要三个手指头敲打桌子,提供是晚辈就要两个手指敲打桌子。

老师和我们讲了所泡完的茶叶只用来里面40%的有益成分,还有60%一般就被抛弃了,其实可以用来做菜、蒸饭,它都会给我们带来一股清清的醇香。

通过茶道的学习,不仅让我明白茶的来源、茶的历史、茶的分类,更让我明白茶道蕴含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