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听取,则是获取写作文材料的另一途径,新鲜的素材是作文拿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平时一定要积累素材,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中秋节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写中秋节作文篇1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盼来了。
中午,爸爸妈妈把爷爷奶奶接了回来,奶奶一见我就激动地叫:“乖孙啊,这么长时间没见,都长这么高了,想没想奶奶啊?”我笑眯眯地说:“肯定啊,怎么会不想啊!”上去就给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看见爷爷在那,一脸吃醋的表情,“哎,怎么能忘了爷爷呢?”说完就上去抱了一下爷爷,爷爷脸上的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一样灿烂。
开饭了,看,有我最喜欢吃的鸡腿,还有鱼啊、菜花、土豆片、还有许多许多菜,真是色香味俱全。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端起碗,加了一片土豆片,“啊呜”一大口,真香啊!我用力的去拽一个鸡腿,爸爸用他那像钳子般的手,掐着我的大腿,妈妈用脚踩了一下我的脚,我不管,还是拽下了鸡腿。把鸡腿夹给了爷爷:“祝爷爷身体健康、长生不老。今天的鸡腿就不吃了,我爸妈整天说我胖,我要减肥了。”我看了一眼爸爸和妈妈,他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我又用力拽下了另一只鸡腿,夹到奶奶碗里,“祝奶奶长命百岁、吉祥如意,今天虽然不是过年,拜早年也太早了,但还是要把祝福说出来。”奶奶也开心地说“懂事了。”听了爷爷奶奶的表扬,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月饼看着中秋联欢会、聊着天,其乐融融。
今年的中秋节可真快乐呀!
写中秋节作文篇2
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这与潮人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潮地气候、农事生产有很大关系。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其中,中秋月饼是潮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过中秋节,没有一个潮汕人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虽然月饼可以有各种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要求是正圆形。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 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写中秋节作文篇3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等等。各种名字,只要关于月亮。月饼或圆,都能叫它的名字,代表一家人其乐融融,团团圆圆。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为农历8月15日,时间刚好为三秋的一半,所以称它为中秋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8月16日。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吃月饼的习俗,除了吃月饼以外许多地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习俗吃一些土特产和水果。
广东人过中秋在吃月饼的同时。要有吃柚子,芋头,田螺等传统习俗,吃甜味月饼时最好饮花茶有茶香兼收之妙,吃咸味月饼饮乌龙茶和绿茶较好茶香爽口汽水等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热量与糖分,与月饼搭配无助于健康。而且更油腻
广州人很喜欢在中秋节晚上边赏月边吃田螺。据说有“明眼”的作用,当然,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所以许多人喜欢在晚饭之后叫上好友和心仪的人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田螺。当然田螺吃多了也对身体不好。
中秋节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像我们要去扫墓,大家可以多去了解各地的习俗,但是不管怎么变,中秋节都的是中国的节日。
写中秋节作文篇4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写中秋节作文篇5
家乡的中秋节简单而平淡,但是却透着浓浓的亲情和团圆的气氛,每年的中秋节,大家都要回家,一起和家人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到来的时候,我们家都是早早的就买好了月饼,记得小的时候贪吃,爸妈刚把月饼买回来,就想去吃,但是爸妈却说,要中秋了才能吃,不过也知道我喜欢吃月饼,所以塞了一个小小的月饼给我,是我特别喜欢的莲蓉蛋黄的月饼。到了中秋的那天,我们还要去舅舅家里给他们送月饼,而这个月饼却有些不一样。是很大很大的一个,好几斤重,小时候的我还拿不起来呢。
到了舅舅家,送上大大的月饼,也寄希望着是团圆的,同时舅舅家也是会回赠小小的月饼,而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因为那小小的月饼,我一口一个,吃得可欢实了。当然除了我们去舅舅家里,姑姑也是会来我们家的,我们也是会得到一个大大的月饼,这个月饼很难一次吃完。每次中秋过了,大家虽然有的离开了,但是老家依然还有邻居,老人没有走,这个时候也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日子,中秋的那天是家人的欢聚,而中秋后则是邻里的欢聚,大家一起拿出各自的月饼,有不同口味的,你吃我家里的一点,我吃你家里的一点,一点点的就把月饼给全部消灭了。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的就是中秋节后的日子了,因为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月饼,有五仁的,有蛋黄的,有水果味的,有火腿味的等等。小伙伴们一起去各家串门,喊着叔叔阿姨,各色的月饼就进了我们的肚子里。虽然这种习俗随着物质的逐渐丰富已经比较少了,但是每次中秋回到家乡,邻里之间还是会相互的赠送月饼,或者小孩子来串门,拿出各色的食物来品尝。
到了晚上的时候,一家人都会坐在庭院里或者天台上,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大人们喝酒聊天,小孩子们喝饮料玩闹,直至深夜,才回到屋里休息。小时候秋天最期盼的就是中秋了,因为除了有月饼吃之外,还可以玩到深夜,而不是像平时那样,很早就被爸妈催促去睡觉了。那时并不懂中秋的意义,而今每次回到家乡,越发的觉得中秋团圆的意味更加的浓厚了,虽然很多习俗都渐渐变了,或者没了,但是却依然阻挡不了归家的人团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