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使用不少语言段落,才能确保句子通顺,同学们在上学期间一定经常写作文吧,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3年级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3年级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篇1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3年级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篇2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是有来由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让人难熬的,粽子在蒸的时候最香,粽叶的清新味、粽馅的米香豆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只听一声巨响,一条条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个粽子皮齐刷刷地被剥开,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飞快划船,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1号舟往前冲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号选手超越了对手,大人们松了口气也停下来吃粽子,接着观察落后的3号舟,小朋友乘机也吃一块……舟冲,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个粽子,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不经意间吃了个精光。
端午节,真有趣。充满了民族特色,弥漫着浓郁的水乡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缅怀先烈忠贞爱国,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祝福祖国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3年级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篇3
“哦也!端午小长假,香喷喷的粽子”
终于,又是一年端午节,同学们的心情一定跟我一样,期待着复习中的忙里偷闲,期待一个个香气四溢的粽子,期待江河中的龙舟,期待家里丰盛的晚餐……但我为了更好地融入传统端午节的气氛,也为了这则作文的顺利“诞生”,我准备好好的体验一把端午习俗——包粽子的魅力。
说到包粽子,第一步自然是寻找材料了。在冰箱里“乒乒乓乓”乱翻了一通后,结果可想而知——糯米?没有!粽叶?也没有!无奈之下,只好进军沃尔玛购买材料。(当然,让家长协助一下肯定理所应当。)一路上车水马龙,爸爸好不容易找了个停车位,一行人这才安顿下来。进入沃尔玛,这里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被人群包了个遍,好不容易挤进去,我放起尖锐的目光仔细的寻找,把老爸早已甩在身后。在里面转悠了两三圈,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个箭步冲向角落里的柜台。“这是东北大米,这是泰国珍珠米……”我自言自语地沿着柜台寻找着。“优质糯米……嗯!就是你了!”我一边欣喜的捧起一把糯米一边往后看,“老爸,这里,糯米在这儿!”可迟迟不见老爸的身影。“管他的,先买一斤再说。”包好了米,回头一望——呀,老爸提着大把的粽叶跑过来呢!“哈,老爸真给力,事先就想到了这一步!”
回到家,下面就该进行我们最重要的一步——包粽子咯!这一步我请到了专业级包粽子导师——奶奶来辅助我完成。“首先,将粽叶清洗干净,再淘糯米。”奶奶在一旁指点着。“哦?粽叶每一张都要洗?”“可不,这吃的东西不洗干净能行吗?”粽叶是深绿色的,侧面十分刺人,但浸泡在水中,合着窗外的阳光,它也就格外清丽了。紧接着淘米,自来水如清泉般浸入糯米中,然而水却很快被米染成了白色,如牛奶围绕这一颗颗珍珠,煞是好看。我伸出手胡乱的晃了几下,清洗任务便被我de草解决了。
接着,开始包粽子。翠绿的粽叶与洁白的糯米相结合,那是再好不过了!“看着!”奶奶取出两张粽叶合在一起,将其一转,粽叶便成了一个漏斗状,“米要不多不少,可别让米钻进叶缝里。”我在一旁仔细的看着,只见奶奶舀起一勺糯米,往“漏斗”里一倒,糯米们自然如流星瀑布般争先恐后的钻进“漏斗”。我本以为糯米们至少有一两个“壮烈牺牲”可谁知竟没有一丁半点的糯米洒露出来,此时,我对奶奶的高超技术不禁有了敬佩之感。又见她看也不看便抽出一根丝线,“刷刷刷”的绕在漏斗上,一个粽子就这样做成了。整个过
图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对于奶奶的技术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来,你也试试?”奶奶那了两片粽叶放在我面前。“好呀,看你做我眼都花了。”拿起粽叶,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起奶奶做的过程。“先把粽叶转一下……”我心里默念着,手也跟着想象的画面动了起来,一个流程下来谁知我这个漏斗有个1cm长的口,糯米全都漏了出去。“看你做的是啥?看重做吧!”奶奶用带着嘲笑的口气说。“好。”我当然不服气,重做起来,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嗨,还是我来吧。”奶奶拆看了那些个我包的“四不像”粽子。我的脸红了起来,不由的用手抓了抓头发,看着奶奶熟练的技术,我真有些羡慕。
包好了粽子,它就该下锅了。虽然里面没一个是我包的,但客观地说我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的。吃着粽子,心里真是舒坦!
然而如今,端午节的过法渐渐多样化,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商家对粽子进行销售,获取商机,赛龙舟也成为了一种娱乐性的比赛。然而,尽管这样的习俗现代化,我们始终不会忘记一串串粽子与一条条龙舟;尽管江边已无屈原感慨的身影,我们也是忘不掉这个节日——端午,这个节日早已在我们心中化作一份信仰,一份感慨,一份对中华文明与屈原的深深敬意!
3年级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篇4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点雄黄,插艾叶草等等,我们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起来,我就看见外婆已经准备好了一小篮子糯米,还有一盆儿昨晚腌好的五花肉,还有一大盆的煮好的芦叶。准备要包粽子了,外婆看见我起来了,变对我说:“我正缺人手呢。你来帮我搭把手吧。”我开心极了。我可以享受到包粽子的快乐。
我先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边上,看着外婆包了几个。看得我跃跃欲试,我马上去把手洗了一遍。先挑了四五片芦叶,四片按顺序铺开,一片反扣在中间,现在要把芦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卷紧,不然米会露出来的。接着是往里面放入一半的糯米,在挑一块五花肉放进去,再装一半的糯米进去。然后用转陀螺的样子把芦叶的另一端慢慢地卷起,弄到只有一个小尾巴,就把小尾巴夜卷起来,用大拇指摁住,把卷起来的再对折,最后呢要用线把粽子五花大捆绑牢,防止它散掉,这样一个不这么完美的三角体粽子就完成了,外婆夸奖道:“比你妈那是包得好看多了。”我听了大眼笑成了小眼,心想:可以去妈妈那显摆显摆了。
中午,外婆把做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中。当煮的差不多的时候,那浓浓的粽香就从厨房里飘了出来,直钻入到我的鼻子里,清香四溢使人胃口大开。我迫不及待地叫上家人品尝我的粽子,妈妈笑着说:“这粽子比买的都要好吃!”我开心极了。
下午,妈妈给我和弟弟一人一个香囊。外婆告诉我们端午节小孩子佩香囊有避邪驱瘟,还可以衣服点缀,这里面有朱砂、雄黄、香药。我们这香囊外包以红色绒布,在以五色丝线旋扣成索。一闻还有淡淡的药香,我和弟弟高兴地挂着香囊,出门找小伙伴去了。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3年级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篇5
“五月五,是端午”这首儿歌大家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吧。这不,现在大街上的小孩嘴里都在唱着,为什么?因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到了。今天,姥姥带我去早市买粽子。
刚刚到早市,一股香草的清香袭面而来。接着,一个个精美的香包映入眼帘,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早市左右两边都是大大小小的香包,给早市增色不少。
我们往里走,看见了今天我们的“目标”——粽子,粽子的“个头”不大不小,比我的拳头略大一些,呈三角状,上面缠着一根彩线。我买了一个想尝尝味道,拿起粽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拨开“粽子宝宝”的“小被子”,白白胖胖的“粽子宝宝”便探出头来,白白的粘粘的,香气扑鼻,我怎能禁得起这样的诱惑?便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小口,细细品味,一颗颗糯米在口中翻滚,顿时粽子特有的香气充满了我的嘴,使我不禁几口将其吞下。
端午节的传统物品中,每样都能看出人们的汗水。比如香包,每一个小小香包中,都含有人们晶莹的汗水,密密的针线中,含有人们多少宝贵的时间,精美的图案中,含有人们多少精力的投入。每一件物品都是海水的结晶,精力的聚合与时间的积累。所以我们不能浪费它们,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出它内在的美。
向晚的微风吹走了端午节那美好的一天,让我们向明天出发吧!
3年级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篇6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我们有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等传统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两个环节。
和往年一样,外婆早早地起床准备好了一切,开始包粽子了,我和弟弟在旁边盯着看是怎么包的,外婆动作很熟练,一眨眼就包好了一个,根本看不清楚,看我们看得如此认真,外婆问:“你们俩要不要也来包一个试试?”我和弟弟连忙点头说:“要”。
外婆随手拿了四片粽叶给我们,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首先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再把糯米放进去,用筷子子插几下,最后用绳子给捆起来,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看起简单做起难,我们试好几次才勉强包起,样子也不好看,但我没有放弃,坚持认真包,一个、两个、三个……哇!一个比一个好诶。
粽子包好后放在锅里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外婆在准备其他食材,准备好后烧火煮,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闻到了一股香味,迫不及待地说:“外婆,好了,好了。”外婆不紧不慢地说:“别急,再煮一会儿,熟透了才好吃。”又过了好一会儿,外婆打开锅盖,哇,好香啊!
“吃粽子了!吃粽子了!”我和弟弟一起欢呼着,全家人一起吃起了粽子。
我喜欢吃粽子,喜欢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