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物的满分作文6篇

时间:2023-01-18 作者:Anonyme

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素材的选取,这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在平日里多加练习,同学们一定都学会学作文,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景物的满分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写景物的满分作文6篇

写景物的满分作文篇1

冬去春来,到了三月,可就是名正言顺的春天了。这时天气就开始一点点的回暖。“暖风熏得游人醉”,春风同时也让万物精神充沛起来。在这个时候,出门游玩就可以名曰为“探春”了。

实际上,对于习惯宅在家里的我来说,这探春是带了一点完成任务的意味在里面的,奉老师之命,我是为了寻找惊蛰的迹象。老师说到了这一时节,无论花草还是动物,都要从长久的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他们新一年的任务。“一年之计在于春”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小区里种的常绿植物居多,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青翠的,节令的变化对它们来说无所谓,在外跑了两三圈,到处生长着与冬天时同样肥硕的绿叶。

初春的植物找不到,总该有点昆虫一类的动物吧?抱着这样的希望去寻找,甚至翻开泥土寻一点春虫,同样无果。难道到了现在,还有植虫学人还在睡懒觉?兜兜转转大半天,又回到自家楼下的小径。一无所获地白跑一个小时,任谁碰到了这样的情况都会郁闷。此时的我已对探春不抱多大希望了,于是就蹲在路边,呆呆地看着草地发愣。

过了一会儿,好像从草地里飘来了几缕若有若无的香,这香气顿时令我精神起来,其实它本来就存在,只不过被我忽视了而已。我循着气味找到了其源头——一种极不起眼的树生黄色小花,几朵挤在一起,花朵朝下,像几盏极小极小的灯,挂在一株还没有人高的矮树上。按样子看,真的极易被忽视,但其香气之浓郁,几米开外就能闻到。花还未看够,又被几声“嗡嗡”吓得几乎灵魂出窍,仔细看,才发现花丛另有访客——一只蜜蜂。一只绒球似的蜜蜂,全身沾满了黄灿灿的花粉,正伏在一朵黄花上,整个身体几乎都钻进花蕊中去,摸索几下,再转身扑向另一朵黄花。若是不仔细,还真的看不出这几乎钻进花蕊的这只蜜蜂。如此重复几下后,那颗满身金黄的绒球终于满载而归,晃晃悠悠地隐入树丛去了。

人群中间,向来就有“勤劳”好习惯的人,大自然也如此。这些花与蜂,就有我值得我学习的勤劳,他们在咋暖还寒的惊蛰里,悄悄带给我很多春天的气息。

写景物的满分作文篇2

秋风起,桂花香,一抹斜阳伴着阵阵微风,把我的思绪飘向远方。

记忆里,那是一方小小的田地。

“欣宝,来——来来——叫奶奶!”“奶——奶奶!”“哈哈哈,真乖,过来,奶奶抱!”天很蓝,有鸟飞过,周围绿油油的一片,我躺在一个会走的大铁皮里,耳畔时不时响起“吱呀吱呀”的声音,像年久失修的老水车,唱着这片土地古老的歌谣……突然,我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抱了起来,啊,身边都是高大的植物,宛如排列整齐的巨人,在微风中发出簌簌的声响。我抓紧了眼前这双大手。

那是第一次,我踏进这片田野。

后来啊,我会跑了,奶奶告诉我,那个会走的大铁皮,叫三轮车。傍晚,大地褪去了暑气,奶奶骑着车,我扛着锄头,向着田野出发。路边的小狗对我点点头,小溪朝我愉快地奔跑,爷爷在田埂上向我招手……我笑着乐着,“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不过泥土好松软,毛茸茸的青草散发着阳光的气息,我一点儿都不觉得疼。奶奶急忙心疼地跑来,刚要拉我,我却赖在地上,见我乐呵呵的样子,她索性摘了一捧小番茄塞我怀里,然后干活去了。我咿咿呀呀吃着甜甜的番茄哼着歌,在树下奔跑,在田野上跳跃,时光仿佛在那一刻定格了。

晚上,院子里晒了一天的水暖和和的,我坐在水盆里自己洗起了澡,小鸡小鸭在我身边走来走去,大黄狗还跑来戏戏水。奶奶给我穿上衣服,然后从铁盒里拿出老花眼镜,点上蜡烛,一边轻拍我的后背,一边给我讲故事。夜风凉凉的,窗外传来阵阵虫鸣,我徜徉在奶奶给我编织的童话王国里,渐渐进入了梦乡……

睁开眼,阳光照亮了房间,照亮了眼前的高楼,我猛然想起,刚才的都是回忆。

我已经离开奶奶,离开那片田野多年了,但是那片土地一直是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会一直在它的陪伴下成长!

写景物的满分作文篇3

盼啊,盼啊,冬天终于来到了!北风开始刮起来了!

一天的下午,雪就开始下起来了。雪花一片又一片,白白的,像一朵朵小花,往左飘一飘,往右飘一飘,才落到地面上。那几片大大的雪花,简直就是几只蝴蝶在低空嬉戏,在上下翻飞呢,转几个圈才跌倒在地上。风的力量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大大小小的雪花总是离不开大地妈妈的怀抱。

不知过了多久,地面上全白了,像堆起了白色的浪花,又像是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地面上的尘土污垢全没有啦,拿眼睛往各处看看,一片洁白。一开始,我自己在雪地上漫步,过了一会儿,来了不少同学,于是,我就和高有亮、陈晓钢几个同学打起了雪仗,还堆了一个雪人呢!看,我们玩的多快乐呀,我和陈晓钢的衣服上、头上全是雪。我们把两颗灰色的小石头安在雪人头上当眼睛,又用准备好的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用香蕉当雪人的嘴巴。看,这雪人张着大嘴巴:"冬天到了,冬天到了,冬天太美啦,大家尽情的玩吧!哈哈哈——"

的确,大雪不仅净化了空气清新,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最重要的是,雪水为来年的花草树木和庄稼做好了充分的储蓄,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我爱冬天,更爱冬天里的雪!

写景物的满分作文篇4

我一直认为,秋是个奇妙的季节,有它独特的韵致。

看那疏柳和风渐渐变得萧瑟,看那润花夏雨渐渐变得潇潇,再加上枯树枝头露出的那灰蓝的天空与不甚明亮的太阳,这就是秋,一如本是虹桥花路风和日丽的人生遭遇挫折,步入灰暗的港湾。

天行有常,年年秋季如约而至。人生之秋也同样不可避免。既是如此,我们就应坦然地面对人生之秋,坦然地面对这个季节中的痛苦。

我愿意笑面秋天。古往今来,老木、寒云、归鸦、衰叶,这就是无数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天,真可谓“悲哉,秋之为气”!秋有它独特的景物,若只盯那个萧瑟凄凉的一面,这个季节中的痛苦便会被自己放大。我不回避痛苦,因为有明净高爽的蓝天,浅浅悠闲的白云;因为有芦花飞白、枫林染赤的景致;因为还有前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高致……笑面秋天,才能不去无意地放大痛苦,才会用诗情与智慧将秋之景涂为深沉激动的美丽画卷。

我愿意静观秋天。我想念,无论处于生命何季,都应该保持一颗冷静之心。放浪形骸、自甘沉沦会苦,湮没自身于季节的痛苦之下。坚守沉静之心,利用这个季节独有的静谧,不坠青云之志,不移白首之心,从事人生的反思与总结,岂不快哉!任清风明月,松弛一下困扰的神经;让淡云清流,涤荡一下污染的心灵。去登东皋舒啸,临清流赋诗,窥谷忘返,望峰息心……静观秋天,才不会湮没于自己放大的痛苦之下,才会为人生的下一段历程充分酝酿。

写景物的满分作文篇5

秋是寂寞的时节,绵延不绝的雨,远行的大雁,寒风中飘零的枯叶,笔墨交织,共同勾勒出秋的韵味。

丰收后的田野重新显露出大地的脊梁,蚂蚁们忙着拾取遗落的食粮,虽不是独自一人,虽不曾中断与同伴的交流,蚂蚁仍是孤单的动物。一只蚂蚁,从不曾停止工作,即使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可在这代表丰收喜悦的秋,它却陷入了一滴酝酿许久的蜜糖,这是绝望的食物,可孤独的蚂蚁是不会得到拯救的啊,它只会被秋封存,成为她发簪上寂寞的宝石。

如果可以,蚂蚁更希望成为蟋蟀吧,让心中的寂寞,化为歌声在原野上流淌。

雨丝细密寒冷,从天空织成覆盖大地的绸缎,那是世上最细密光滑的丝啊,不同于春夜的轻柔与夏日的粗犷,它孤独而凌利,带着淡淡的凄凉。秋雨是最危险的啊,因为只要一根雨丝,便可直达至心灵深处,激起淡淡的哀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大概是中了秋的暗器吧,往事在眼前浮现,她想流泪,可泪早已经干了啊。秋雨散落时万籁俱寂,这是对于被尘世所扰之人而言。只有与秋一同沉浸于寂寞的人儿,才能听见秋的韵律吧。至于我啊,虽不能听得十分真切,但我也可漫步雨中,寻找秋的五线谱,不信?抬头看看吧。

秋的色彩或许是四季中最为沉郁的,那是代表毁灭的枯黄,其中夹杂着未干涸的热血,可那耀眼的金色中何物?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带着不曾凋零的信念顽强地活着。可在傲视秋霜的同时,也只有它才知晓秋的韵味啊。陶渊明采菊东篱,在南山下悠然自得之时,那份哀伤和寂寞,大概是被他藏在手中怒放的菊中了。

现代人讲究生活的快节奏,空调使四季的变迁变得越来越模糊,头顶着灰色的天空,钢筋混凝土中的人类文明,是否还能在秋雨到来之际,听闻久违的旋律?

或许,我们还有机会走近自然,去感受那份独特的寂寞与哀伤。

写景物的满分作文篇6

冬天,西湖一片雪白。天是白色的,雪是白色的,湖面中的倒影也是白色的。空中弥漫着一片雪的清香,雪从空中飘落,落在了断桥上。低头俯看,断桥好像真断了,半座桥都被雪覆盖,与白色的天空融为一体。断桥倒映在水中,水中桥的倒影和岸上的桥形成了一只眼睛,它仿佛也被这白色的世界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欣赏这无边的雪的王国。走在雪地里,有一些调皮的雪会跑进你的鞋子里,让你的脚变得冰凉。过一会儿,雪就化了,可你的鞋子也湿了。极目远眺,岸上的树也抵不住严寒,树叶都落了,只剩下了笔直的树干,像电线杆一样立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树上偶尔会“开”出几朵“白花”。而这些“白花”正是雪的杰作。北风呼啸,不一会儿,树上就挂满了尖尖的小冰柱。它们是一个个调皮的孩子,挂在树上荡秋千。

从空中俯视,高高的雷峰塔屹立在西湖边,亮着金色的灯光,好像是西湖边最高、最亮的建筑,点亮了整个西湖。蓝色的夜西湖,金色的雷峰塔,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白天走到离雷峰塔近一些的地方,更能感受它的高大。它一共五层,每一层都是六边形。雷峰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甩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像一个英雄站在阳光下。塔边有许多花草,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一阵风吹过,发出了“呼呼”的声音,成了雷峰塔的伴奏。傍晚时分,来到雷峰塔下,塔内的灯亮了,像一个个小太阳,层层灯光照射下来,把雷峰塔照得泛起金光。一座古老的建筑,在傍晚时分,展现了它的雄伟壮观。它好像要插入云中,成为天地间最高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