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的作文5篇

时间:2023-04-21 作者:loser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要认真对待作文的写作,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认真审题才行,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琅琊山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琅琊山的作文5篇

琅琊山的作文篇1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古城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南郊。琅琊山森林公园是全国首批获得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吸引了我和姐姐,决定在7月15号,去爬琅琊山!

早晨,我和姐姐来到琅琊山门口,一进去就看见路两旁有许多高大葱茏的树木,我们呼吸者山间清新的空气,听着蝉的歌声,开始爬山的路程。路上我边走边问姐姐:“姐姐,琅琊山高吗?”“还好吧,也不是很高。”我听了心里想:我连惠山都爬过就不信琅琊山我爬不上去!一路山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清澈的湖水、各式各样的凉亭……伴随着说声,笑声,我们来到了深秀湖。走过小桥,来到亭子内,湖水十分清澈,用手一摸十分清凉。湖面很平静,宛如一面大镜子,当一阵微风吹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湖面波光粼粼。湖边高大茂密的树木围绕着我们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湖面上和湖边有许多亭子,红的、黄的、棕的……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走过了深秀湖,我们来到琅琊寺。踏进琅琊寺,香烟缭绕,古老的高墙、宏伟的高塔,人们拿着香跪在佛像前许愿。我和姐姐也走上前去插了一炷香许了愿。来到大雄宝殿,里面可真壮观啊!如来佛祖慈眉善目,好像在对我笑呢!观世音菩萨手托瓶,并摆出兰花指的姿势默念咒语保佑人民平安。出了琅琊寺我心想:我许的愿望会不会成为现实呢?努力吧!我们一路前虽然很陡很闷,但我和姐姐还是坚持了下来努力地爬到南天门。我们站在宝塔上向下俯视整个滁州市尽收眼底,一栋栋楼房、高塔……

时间总是那么短暂,还有许多地方没浏览,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琅琊山,真希望还能再来这美丽的森林公园!

琅琊山的作文篇2

车停在了洗心亭门口,我们下了车,便踏上了琅琊古道。古道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蜿蜒于山腰,由低渐高,平坦而深幽。古道两旁树木参天,有的绿的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的发蓝,浅极了,亮极了。树木似一位位钢铁战士守护着蔚然深秀的琅琊山。走着,走着,突然苍山横卧,道尽路断。可是。你继续前行,一转变便豁然开朗,只见古道依然,一座青石砌成的拱形门楼映入眼帘,它镇于两山之间,楼额上刻着“峰回路转”四个大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完古道,我们来到了南天门脚下,准备登山。登山前,同学们个个信心百倍,他们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我望着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石径,不禁打了个寒战。“我能爬上去吗?”这个小问号在我心里打起,来时的激动早已烟消云散。

开始登山了,我奋力向上爬去。可过不了多久,我就筋疲力尽了。我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冒了出来。休息了一会儿,我又鼓起勇气,向山顶爬去。终于登上了南天门,我们来到了琅琊山南部的最高处——会峰阁。登上会峰阁顶部,极目远望,只见长江如带,钟山如罗,鸟瞰群峰汇聚,似潮奔涌。望东看,只见滁城高楼林立;望西看,只见树木葱茏,山花烂漫,芳草萋萋;再望南看,气势恢宏的长江依稀可见;最后再望北看,电视塔巍然矗立在山上。会峰阁有八个角。共有24个铜铃,微风拂面,铜铃“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悦目赏心。这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逶迤,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众山列队,一收眼底,南天门像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们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临走时,我们还在反反复复吟诵那个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啊!琅琊山,我爱你!

琅琊山的作文篇3

从北大门沿着山路而上,首先是野芳园,就是一个不大的植物园。“野芳发而幽香”,欧阳公其实是看到山边的野花盛开,闻到花草的清香,自然有感,并不是观赏了一个植物园。更为滑稽的是,野芳园中虽然全部是绿色植物,但只有绿叶而没有红花,根本看不到野芳。也许是我们来的时间不对,但无论如何,就算有“芳”,也不“野”了。

野芳园过去即醉翁亭。其实我一直以为,像醉翁亭、黄鹤楼等人文景观,其鼎鼎大名是源于它的文化底蕴,游人到此是与古人千年对答,精神交流,而并不是观赏亭台楼阁的富丽堂皇与众不同。正像刘禹锡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醉翁亭也许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亭子,但由于欧阳文忠公在此把酒逍遥寄情山水,所以我们也想步文忠公后尘,仅此而已。真正到了醉翁亭,发现亭子已经是后来所建,并非文忠公当年饮酒之亭了,也确实富丽堂皇了很多,但毕竟是赝品,文化价值差了很多。好在醉翁之意在山水,山水未变,景色依然。亭外是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水声潺潺,足见清幽,只是没见到“溪深而鱼肥”,那也许是文忠公的想象。醉翁亭依山而建,一个大亭子,中间没有石桌石凳,而是在四周的木椅上,摆放着小木桌,这种饮食方式,到是符合文士身份,也符合现在分餐制的食品安全的,就不知是不是当年旧制。亭子后面是二贤堂,当然是供奉了欧阳修与苏轼两位与琅琊山有过交集的文宗了。旁边就是琅琊山,山脚下两块石碑,歪斜矗立,犹如两个喝醉酒的醉翁,很是有趣,上面分别题字“醉翁亭”和“二贤堂”。很多游人在亭前牌照留念,但我更愿意和醉翁石碑一起,那就是歪斜的醉翁,就是欧阳修之魂的真实写照——以酒为媒,心向山水,自得其乐。迷蒙间,两块石碑似乎幻化成欧阳与东坡,已经醉眼迷离,前倒后歪,只是那眼神中的孤寂无奈,只能在相互对视间才豁然一笑。醉翁亭西,是一块空地,名‘宴乐园’,应该就是当年“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的地方。想当年,欧阳公应该在醉翁亭上,独自扶着酒樽,颤巍巍笑盈盈地看着诸位宾客尽情喧哗嬉闹,心中欢乐、孤独油然而生。再往西,是一个小园子,虽不大,但高低错落有致,有花有水有亭,背倚高山,面俯清流,自得山水之乐,所以此地四个大字“意在山水”。小园北也有一小亭,名“古梅亭”,应该植有梅花,现在看不到了。想当年,欧阳公饮着酿泉美酒,看着山水佳色,闻着淡梅幽香,听着众宾欢然,想着身世浮沉,不醉何为!心绪孤苦中求欢,山水之乐中暂时忘情,美酒麻痹自己的忧愁,而“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分明写出了自己的无奈,这正是中国文人的.千年共鸣,所以,《醉翁亭记》也才能流芳千古。

从醉翁亭向上,是同乐亭,也是欧阳修纪念馆。纪念馆很简单,中间欧阳修塑像,四周生平简介。纪念馆边是琴韵阁,应该是当年文忠公抚琴或者听琴之所,现在是通过影视技术播放的琅琊山介绍和诵读《醉翁亭记》。馆前是一个小园林,林中有亭,应该就是同乐亭,说是欧阳修所建,取“与民同乐”之意,也可让普通百姓游览琅琊山水之乐。亭后一尊高大的假山,遮天蔽日,上面是历代文人对琅琊山的题字,颇为壮观。如此集中密集的摩崖石刻,如此大型的石刻假山,还是第一次见。欧阳修为政不如范仲淹王安石,但其心胸宽广,乐于助人,不遗余力地为大宋文坛推荐了很多才子,为宋朝文化的繁荣付出一生心力,居功至伟,自已也被尊为一代文宗。从他“与民同乐”的作风中,分明感受到他这种不管自己喜悲只要带给别人快乐,并以别人快乐为乐的伟大思想,可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思想相映成辉。所以,醉翁亭、岳阳楼往往并称,也正因为此。

从同乐亭往前,山路一个拐弯,正是峰回路转,景区居然还建了城门楼子,上书“峰回路转处”,有趣。不过,站在城门楼子上,远眺群山,俯看山路上游人,倒是挺符合欧阳公的意趣。

再往前,是深秀湖。湖看多了,标配是拱桥,湖心亭和九曲回廊,此处也是如此。坐在湖心亭上,清风徐来,四周群山环抱,林木倒影在水中,一片绿色,是真的“深秀”。柳色依依,风光宜人,群山秀水,相映成趣。有山有水处,必令人心旷神怡。湖边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心无旁骛地对着画板,将美色吸之笔下,纳入画中。江山如画,美人如画,又有一幅真实的画作,令人沉醉。不知欧阳公当年,有没有要求才貌双全的女子,对着风景作画,这本身就是一幅绝佳的仕女入画图。

走过深秀湖,是琅琊古寺。进了山门殿,中间是一个大庭院,正在举行禅意书画展。信步走过,一幅对联让我心中一惊:“读书随处乐土,闭门便是深山”。这是何等的禅意!而且无论僧俗,都深受教益。庭院中有一僧人也在信步游览,问其琅琊寺由来,他颇为不屑地提到,虽然欧阳修的名文让智仙为广大世人所知,但真正的高僧们是瞧不起智仙的,因为智仙实质上是在拍当官的马屁。细想下,确实也是,不禁莞尔。高僧当不论俗务,太守来又何干!最多以礼相待,一杯清茶足矣,又何必大兴土木,修建亭子宴请太守及众宾客来狂欢?已非清修之义。当下对这位不知名姓的僧人肃然起敬。他告诉我,琅琊寺隋唐时期就有了,一直香火一般,也就普通寺庙,不过面对着琅琊美景,僧人自食其力,也不觉得苦。现在名气大了,香火旺了些,而且还每年搞庙会创收,生活是舒适了,但有利有弊,物质生活富裕了,同时离清修远了。他还感慨,天下岂独琅琊寺如此哉!世外高人的一席话,真是心有戚戚焉。再往里走,有一个偏殿是无梁殿,现在是素斋馆。无梁殿,没有梁木,全部砖土构成,自然感到阴森。所以并不喜欢。心目中唯一记得的是灵谷寺的无梁殿,供奉着中华民族的英魂,英雄长存的浩气一扫砖土的阴寒之气。再往前就是大雄宝殿了。在威严庄重的如来佛祖背后两侧,文殊普贤菩萨的坐骑却相当卖萌——青狮耳朵竖着,头往上伸展犹如长颈鹿;白象瘦瘦的长鼻子往上翻着鼻孔,不知想嗅些什么。佛教法相庄严,像这样的谐趣真不多见。大雄宝殿背后,是玉佛殿,这也是琅琊寺的特色,供奉着五百尊大大小小的玉佛,应该是东南亚那传来的吧,因为佛像姿态基本差不多,又应该是产玉的地方才会如此大规模造玉佛。正在顶礼膜拜中,发现游人也可以在此请玉佛,立即兴致大减,心目中尊贵的玉佛一下子降成了普通的工艺品。寺庙之后有一小洞,仅足一人坐卧,想是僧人闭关之处。山洞里闭关,静是静矣,但如此潮湿的环境,不会让高僧们得关节炎吗?其实,僧人苦修,有的方式并不科学,如不吃肉、不近男女之欲等等,以致有人说高僧的舍利子就是肿瘤,也是一家之言吧。不过,修行在身,身正自然得佛,而外欲自然为邪,不受制于欲望,是应该的。

再往山上走,到了山顶,即南天门。很多山都有南天门,似乎就是升仙入天的通道。这儿的南天门主要有两个景点:碧霞真君观和会峰阁。碧霞真君显然是道教神祇,但却让人不自禁想到《大话西游》中紫霞和青霞仙子。在观中转了一圈,也没看到有碧霞的介绍,不明所以。而且,其观如同庙宇一样,有钟鼓,还有观音殿,显然是民间所建,没有经过专业人士规划,并非专业道观。观中还有一个方形幸运轮盘,看了介绍,似乎是将转轮投入洞中,以观测运道,不过,没几个人愿意去换转轮,倒是不少人直接将硬币往洞中投。反正投中了说明运气好,投不中也没关系,也是礼拜的香火钱嘛,只会带来保佑。会风阁是琅琊山最高处,登上塔尖,诸山尽在脚下,颇有登天之感,远眺滁州城,高楼大厦均成了一个个小火柴盒。近看西南诸峰环拱而立,林壑蔚然深秀一览无余。远离世俗,冷眼旁观,其实多高大的建筑也是火柴盒,多大的事也是小事,多辉煌的人生也是沧海一粟,唯有秀美的名山大川,静候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到来。

欧阳修文传千古,琅琊山秀泽四方。在千古江山面前,俗世生活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失去酒又如何,山水是自然的无尽藏,心灵的寄居地,人生的无忧处

琅琊山的作文篇4

今年放春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我的老家——安徽滁州。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去爬了琅琊山。那里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诞生地,到处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从风景区的大门进入琅琊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湖,湖水是绿色的,那是一种翡翠般的蓝绿。在雾气的环绕下,小湖显得更加朦胧,更加神秘,更加幽美。

琅琊山中最有名的便是醉翁亭了。正如《醉翁亭记》里所说:“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那亭子四个角高高翘起,好像鸟儿张开了翅膀,屹立在泉边。醉翁亭黑色的瓦,红棕色的柱子和围栏,在阳光下显得斑斑驳驳,瓦上零星地长了一些青苔,透出一种古朴的美。

再往前走,只见庭院里长着一棵千年古梅,全身树干乌黑。它在此挺立了上千年而不倒,我真佩服它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一看旁边的介绍,原来这棵梅树叫做“欧梅”,是当年欧阳修亲自栽下的。突然,爸爸惊喜地叫起来:“快来看呀,梅树开花了!”果然,树梢上缀满了细碎的小花,白里透着微红,十分淡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暗香。我不禁想起了这句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庭院深深,悦耳的鸟鸣在回响,清澈的山泉在吟唱。

出了醉翁亭,我们开始攀登琅琊山,一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台阶和陡坡。爬到山顶南天门,妈妈的手机显示相当于爬了43层楼!站在山顶,我向下望去,只见云山雾罩,近处的景物看不清了,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一层层山峦若隐若现,我又想起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

真美,景色怡人的琅琊山!真美,如诗如画的琅琊山!

琅琊山的作文篇5

今天,妈妈说要带我到琅琊山玩,我一听,是不是欧阳修和朋友游玩的琅琊山呢,我拿出《醉翁亭记》看一看,果然是那个琅琊山。

到了琅琊山,刚进山门,里面花草茂盛,树木葱茏,显得格外美丽。于是我快步向前走,走过野芳园,越过幽香谷,走到醉翁亭,我忍不住停下来一看。醉翁亭可是四大名亭之首,里面篆刻着《醉翁亭记》这篇古文,站在亭中向远处眺望,琅琊山的美景跃入眼帘,山环着山,水连着水。庭院里不远处还有欧阳修饮酒的地方,传说欧阳修他们饮酒的时候还做游戏,游戏是把酒杯放入有水的渠道里,把杯子里装满酒,轻轻推动,酒杯飘到哪个人的面前,那个人就要把酒喝完并作诗一首。想起他们那时欢乐的情景,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走出了醉翁亭,沿着琅琊古道,穿过峰回路转,走过深秀湖,终于来到琅琊古寺。听妈妈说琅琊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皖东地区一个佛教有名圣地。每年正月初九,全国各地的香客都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烧香、祈福、还愿。

我们顺着石阶往上走,不一会就到了大雄宝殿,殿内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佛像。这时已经有很多香客在里面烧香、拜佛,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点了三炷香,许了一个愿望!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游客们陆续散去,我和妈妈也下山了,身后古寺里传来了悠扬的钟声。

我们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琅琊山,美丽的琅琊山我们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