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8篇

时间:2023-04-20 作者:Trick

作文的开头应该新颖别致,引人人胜,作文在写作方面不能随意敷衍,需要结合主题才行,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8篇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篇1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民间传统节日。按规矩,在端午节那天,要包粽子。正凑巧,那天,我校就举行了包粽子比赛。奶奶倒是包粽子的好手,包出来的粽子能与商店里买的媲美。

于是,我站在一旁看着奶奶如何包。只见她将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拿着馅料。第一层是糯米,第二层是肥猪肉(注意:不要放太大),第三层则是糯米。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叠上去,香味就保留在粽子里,一丝香味也别想逃出来,这样的粽子能不有好的滋味吗?看着奶奶如此麻利的干活,我就很想试一试。于是,我就开始包了起来。

这时,问题出现了,我的馅料总是往下掉,试了好几次都是这样,最后,我不耐烦了:“我不包了,什么东西都能买到,还用自己包吗?”奶奶说:“学东西,就要彻底,不要遇到挫折就撒手,这样半途而废是学不到任何知识的。”是奶奶点醒了我,我不断地去尝试,终于成功了,虽然心中有小小的失落,但我觉得其乐无穷。做事不但要注意结果,更要注意过程,因为有了过程,才能带给人们一种快乐。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篇2

这个星期六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妈妈一同去了超市,在超市里我看到有许许多多有着五颜六色的礼盒,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些是卖什么的?”妈妈说:“你不知道因为端午节快到了吗,这是在卖粽子。”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屈原的诗人。在端午节里主要的活动是包粽子和赛龙舟。我说:“妈妈,我也要包粽子、赛龙舟。”

妈妈笑着说:“过几天,在夹河里就有龙舟赛,到时候妈妈带你去看。我可以教你包粽子。”

我和妈妈买了包粽子用的糯米和粽叶,回家后妈妈把买的东西都放到了水里泡着,妈妈说要泡一天,哎呀,急得我在厨房里转来转去的。

第二天,我早早的就催着妈妈包粽子。妈妈把粽叶在桌子上放平了,从一头开始往上折成三角形,再折一下就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漏斗,妈妈把泡好的米、花生和大枣装进去,然后用粽叶一层一层的包好,再用线把三个角绑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做,哎呀,怎么回事,怎么裹不住呀,米都跑出来了。看妈妈做起来那么简单,怎么我做就这么难呢?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三个粽子,一个送给妈妈,一个送给爸爸,还有一个送给我自己做端午节的礼物。

这个端午节真有意思呀!不但迟到了美味的粽子,妈妈还夸我爱劳动,是个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只可惜没能看到赛龙舟,明年的端午节,我要吃粽子看龙舟。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篇3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端午,清明,这两个节日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外婆的美味与爱也随之而来。

外婆的粽子,用的都是好料。好粽叶,好糯米,好肉馅,好赤豆……可以说都是上等的。恰到好处的一点酱油,两撮糯米,一块肉馅裹进去;或是白糯米,红得乌黑的赤豆,一颗颗镶嵌上去……包好了,再用粽叶包裹起来,一双手上下翻飞。几分钟后,一个用白色塑料绳扎好的、高高的生三角粽就做好了。每年,我都吃着外婆的粽子想外婆,今年也不例外。

外婆左手抓了一把糯米,右手拿了一块肉,又用手肘摊开粽叶,一塞,一捏,一抓,一裹……十指纷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浓浓的爱。一边包着,一边念叨:“彤彤和晓东要吃肉粽子的,多包点。小红要吃赤豆粽的,包好一点……”回忆着,我不禁想流泪。外婆,你记得我们爱吃的,做得多,做得好,可是——你自己呢?在你的心里,已经把你自己的所有都落在了记忆深处。

外婆呀外婆,你的粽子,彤彤永远不会吃厌,彤彤更不会忘记你!因为,你爱着我们每一个人,我,姐姐,妈妈……而我们,也深深地爱你!

端午又到,粽子飘香,我的外婆也被铭刻在了心中最耀眼的地方。爱之所在。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篇4

每年是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们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大家慢慢听我说。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国,但是偏偏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坏话,不肯听从屈原的劝告,结果被骗到秦国,关了起来,最后并死在秦国。

继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误信屈原有很多坏处,不但没有听从屈原明智的劝告,还把它从楚国放逐了。

心怀大志,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忧愁,常常独自在江边徘徊叹息。有一天,一位在江边钓鱼的渔夫问他为什麽这麽失意落魄,屈原叹气的说:“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心中的感叹和无奈,在这两句话中都说得很明白了。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了。

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

屈原投汨罗江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大家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并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与忠贞志士说的话;因此,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划龙船、包粽子的活动。就是这样,我们才有端午节这个节日,才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一种习惯。

我们大家都要向屈原一样好好学习,学习他那爱国,善于分辨的精神!

这就是我们端午节要吃粽子的原因。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篇5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和妈妈决定今天包粽子。妈妈先买来优质的大米、蚕豆、红豆、花生、蜜枣和粽子叶。首先,先提前将蚕豆、红豆、花生泡上,这样利于煮蒸。再将粽子叶放在水里泡。妈妈说:叶子泡泡就新鲜了。妈妈将叶子两头剪掉,将不好的挑出来。然后,开始包了。拿两三个粽叶围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拿一个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将大米、蚕豆、红豆、花生、蜜枣放到叶子里,然后包住头部,不让大米漏出来,最后用线将粽子系的严严实实。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到妈妈包得这样娴熟,我好生羡慕,就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教我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我连忙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妈妈身边,跟着妈妈学了起来:我也先将粽子叶围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就慌里慌张的.将大米等东西装到里面,当我用粽叶裹它们的时候,它们却从漏斗下面窜了出来,“傻孩子,没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细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来吧,我又拿起两片粽叶围成漏斗形状,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里面填满东西,最后放上一粒蜜枣,开始用粽叶裹的严严实实,然后用绳子将粽子系上。我满心欢喜,骄傲地让妈妈看,可“砰”一声就开了,米散了一地。妈妈说:“你系得太松了,一定要将绳子系紧。”我再次拿起两片粽叶,重新包了起来,这一次我认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点:围漏斗,堵漏口,填东西,裹严实,系结实。一个完美的粽子包好了。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直到包完为止。

最后,妈妈将粽子放到锅里煮。几个小时后,香甜可口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篇6

端午节快到了,我们一家忙开了锅。妈妈忙着找各种材料准备包粽子。

在包粽子期间,我也帮了不少的忙呢!老妈把洗干净的粽叶和沥干了水的糯米拿了过来。只见妈妈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粽叶从外往里一折,一个小小的圆锥就做好了。我心想:那么小的圆,里面能放几粒米?我一定一口就吃完了。又见老妈用左手按住粽叶交叉的中心,右手娴熟地用勺子舀了三勺米装进“圆锥”里。老妈正准备将粽叶包裹住糯米时,我大叫道:“别急呀!放点花生吧!”妈妈不慌不忙地从旁边拿出了一袋提前准备的花生,往糯米里装了两颗。

老妈装完了花生,便又用左手抓住对角,将右边多出来的角重新按了一下,很快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儿,以为老妈要去煮粽子,只听着一声:“陈诗妍!”我吓了一跳,妈妈接着说:“帮我把麻线拿来!”我来回跑了几趟。妈妈用一根麻线用劲地一缠,又把粽子转了45度后缠了几圈。我跟妈妈说:“快下锅呀!”妈妈理也不理我,把线头打了个死结。看!这个难到要让我崩溃的动作,使我逃走了。

当我再一次悄悄地走过去时,妈妈已经包了一大半锅了。只见躺在椅子上的妈妈,心中在不停地赞美着……

是的,妈妈平时那么忙,还抽出休息时间给我们包粽子,为的就是一种习俗的传承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篇7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没错!

端午节,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喏,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说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

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桥下的河流虽不著名,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你看,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碧绿的水,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红牡丹。船里的竞赛者,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也有少数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个桨手,一个鼓手。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锣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隆隆、隆隆、隆隆,冗杂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却不乏力量。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超过了!超过了!一只红艇渐行渐速,如离弦的箭一般。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呼喊声、鼓声汇成一片。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两岸的人更欢了,呐喊声更大了。终点快到了,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迟缓!冠军出现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荡!

过了一阵子,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是啊,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

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吧?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篇8

端午节那天,我跟妈妈、奶奶学包粽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包粽子的乐趣和端午节的意义。

当天一大早,妈妈和奶奶就将前一天准备好的糯米、粽叶、灰水一一摆开准备包粽子。我也跟她们一起学学包粽子。妈妈和奶奶最拿手包的粽子,是三角粽和长粽,她们包的这两种粽子个个大小均匀。妈妈边做边教我。先从粽叶里选出四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头尾相向平铺在桌面上,再在铺好的粽叶上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几颗大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再把叶子收拢包住。

我一边学,一边包,当我再把粽叶盖好包拢起来的时候,糯米纷纷掉了出来。此时,奶奶替我把糯米放好,用粽叶把糯米包好。接着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我拿来粽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然后才交给奶奶查看是否包实包好。经过几次的练习,我包的粽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像模像样,通过了妈妈奶奶的“验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经过近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把几十个粽子包完。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大约过了三个小时,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抓起一个粽子咬了一口。妈妈在旁边笑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不能吃热粽子!”端午节,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