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出更加生动的作文,多多运用合理的素材是很关键的,在写作文的过程中,相信同学们也在不断学习,从而得到进步,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蜀葵花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蜀葵花作文篇1
《青铜葵花》是作家曹文轩先生笔下的力作。这本书我百读不厌,是因为什么它吸引了我?是因为书中青铜葵花一家人所经历的痛苦与磨难,是他们面对磨难永不畏惧的精神,而磨难之中又总能感觉到一种大爱,大爱之中又能体会到一种幸福。
书中讲述了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她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男孩青铜。由于葵花父亲之死,使得葵花加入了青铜的一家,青铜一家人与葵花相亲相爱,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可是葵花最终还是走了,留给青铜无限的痛苦……
这本书都是围绕“痛苦”一词来写的。“没有痛苦就没有幸福。”诚然,一个人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他哪会知道下田耕种的辛苦!现在的所有生活安逸的孩子们,像“温室里的花朵”般被父母呵护却还是常常报怨,并没有感到真正的幸福。我们有没有想过,在安逸的环境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幸福?原来,只有现在经历挫折,经历苦难,才能更加体会到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来自己社会的爱,今后才能干大事,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开成真正的“祖国的花朵”,才能实现最终的'幸福。
真如作者所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相信:经历的苦难越多,付出汗水越多,得到的爱也越多,于是得到的幸福也越多。
蜀葵花作文篇2
一提到《青铜葵花》,我便会滔滔不绝起来。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所有书中最精彩的一本,也是最令我感动的一本!我是多么喜欢书中的主人公青铜和葵花呀!
失去双亲的葵花被青铜一家收养,本来就生活艰难的家庭因为多了一口人,日子更加难熬。但一家人没有一个人去抱怨,而是相互扶持,快乐地生活着。为了让葵花能上学,渴望学习的青铜放弃了上学的机会,没有人知道,在摸银杏决定谁上学时,他偷偷地作了弊;为了葵花晚上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写作业,他制了大麦地最美丽、最亮的“南瓜花萤火虫灯”,没有人知道,为了捉萤火虫,他跌落水中,从水中挣扎出来,他合着的手掌内,依然是萤火虫的亮光;为了赚取给葵花照相、上学的钱,他甚至卖掉了脚上穿着的最后一双芦花鞋,没有人知道,在冰天雪地里赤着脚行走,北风像锋利的刀片一样刮在他的肌肤,会是怎样疼痛的感觉;为了给葵花制演出时佩戴的项链,他制出了美丽、华贵的冰项链,没有人知道,用细细的芦苇管吹冰时多么费力,他的腮帮子都吹麻了……而葵花,也是那么懂事、善解人意,为了省钱、赚钱给奶奶看病,考试故意考差,自己一个人偷偷地跑到江南捡银杏。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青铜写字,只为了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一幕幕场景,一件件事情,都使我感动不已。
可最后,情同手足的兄妹却要分离,城里人要将葵花接回城了。葵花走的那天,青铜的爸爸、妈妈哭红了眼。葵花抱住妈妈的腰,大声哭着:“我不走!我不走,我不走……”为了怕青铜不舍得葵花走,妈妈故意支走了青铜。虽然万般不舍,葵花还是被接走了。葵花走后,青铜从此常常坐在大草垛上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在一次大雨之后,哑巴青铜终于因思念葵花而喊出了葵花的名字。青铜会说话了!看到这儿,我的眼泪无声地滑落。这就是深厚的兄妹之情啊!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兄妹之情多么珍贵啊!
即便合上这本书,我的心依然沉浸在他们至真至纯的亲情中,它使我的心不由得湿润起来、温暖起来,纯净与柔和起来。
蜀葵花作文篇3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题记
慢慢合上书,回忆着书中动人的片段,不禁潸然泪下。那浓浓的情感,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是一本感动人心的书,城市女孩葵花,因为特别的机缘,被大麦地最穷的一户人家收养。这户人家对葵花关怀备至,但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她的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是青铜家对葵花所做的:1、芦花鞋 2、萤火灯 3、冰项链 ……
这是葵花对青铜家所做的:1、捡银杏 2、不读书……
这一件的一件,都写出了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葵花对青铜的爸爸妈妈和奶奶都很尊敬,虽然他们不是她的亲身父母,奶奶,但葵花对他们比亲身父母更亲。而我们呢。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一点儿也不尊敬,有时有一件事情不和自己的意思来办就大吵大闹,对爸爸妈妈发脾气。而且爸爸妈妈还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那么好的读书环境,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不但不好好学习,还在学校里让老师操心。葵花,她自己知道,青铜一家对她的付出,对她的爱有多深,所以她好好学习。我们要学习她,不仅要把学习搞好,还要多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爸爸妈妈少操心。我们还要向青铜学习。自从葵花来到他家,青铜对她关怀备至。还把学习的机会让给葵花,虽然他表面上不想学习,但心里却很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一样,拿来了一箱梨,要把大的让给他们,自己拿那一个最小的,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也要跟大家一起玩,这样自己也会很快乐。
?青铜葵花》这本书,告诉我的道理,我一生都领悟不完……
蜀葵花作文篇4
葵花,总有一种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感觉,是追逐太阳的孩子。而青铜,有着不畏艰难的品质。青铜和葵花相结合,组成了一个坚强、永远奔跑的、永远向上的孩子,一个有着乐观精神的孩子。
而在现代人面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已经快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对苦难的懦弱表现。只有少数人能像青铜一家一样,面对苦难时的是笑容。这才是乐观主义。追求快乐是无罪的,但苦难突然降临是,这种享乐主义已经没用了,但乐观主义降临时,人生会有另一种快乐,也不会再用愁容来面对,而是用一种处变不惊的微笑来面对,足以震撼全世界的微笑。这是一种优雅风度,一种人生风度。
老百姓是如此,名人更是如此。诺贝尔的弟弟在一场爆炸中被炸死,父亲直接炸成残疾,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没有让他放弃追求科学,追求理想,而不是去追求快乐。徐悲鸿,近代大画家。曾受过外国人嘲讽的他,生活贫困的他,在国外无依无靠的他,用自己的力量迎接了苦难,成为一代大画家。在艰苦时,他仍活得很好,没有愁容,这才是好,是乐观的好!人生的'好是乐观,不管生活是否舒适,仍快乐,仍有乐观存在,这才是活得好!
世界上,轻生的人多,为什么?是因为享乐主义太过强大,当遇到困难时,自己变得尤其脆弱,没有乐观主义吗?对于生命只有一次,苦难应该显得微不足道。生命的短暂,人如此,动物也是如此。刚出生的小海龟,生下来父母就不在身边,又要当心敌人对自己生命的威胁。从沙滩走到海水里对我们来说只是几步,而对于它们来说是生命之步,人生的第一步从这里开始。但只要忍受了这人生第一步的苦难,蔚蓝海水里未知的考验也就算不了什么。忍受一次后,何不用另一种方式去对待——微笑。用最美丽的微笑去迎接苦难,虽苦但美。苦难是会经历的,是人生的必要路线。如果人生是一块宝石,那么苦难就会让它光彩夺目。因为有苦难,才会让自己更美丽,让自己的人生更美丽。
真的,如果灾难来临时,请用微笑面对,不用害怕。用微笑面对任何苦难都有不一样的变化。同时记住,苦难会让人成长、成熟,也会让人变得更加强大。
蜀葵花作文篇5
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青铜葵花》,对于爱看书的我来说肯定不能错过,于是赶紧让妈妈带着我去新华书店购买。当我拿到书的时候,惊呆了,居然这么厚一本!
看到《青铜葵花》这个书名,我首先联想到用青铜雕刻出的向日葵。为了证实我的联想,我很快翻开了这本书,仔细地读了起来,不知不觉,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原来青铜葵花是葵花爸爸雕刻的一件作品,也是书中的两位小主人公——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的名字。
故事讲述了葵花跟着父亲来到了乡下的干校,但父亲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庄没几天,就意外落水,丧失了生命。可怜的葵花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多亏青铜一家收养了可爱的葵花,供她上学,对她爱护备至。葵花和青铜一家过上了快乐的日子,青铜与葵花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兄妹。
书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芦花鞋”。讲述了青铜一家心地善良、纯洁,做“芦花鞋”只选当年的草。有一次,青铜不畏严寒去外面卖“芦花鞋”。当他看到城里人来人往,心想:“他们穿的都是皮鞋和好鞋,肯定不会买我们穿的‘芦花鞋’”。可出人意料的是,城里人居然都来买“芦花鞋”。这下可把青铜高兴坏了。这是一个涨价的好机会,但是青铜没有涨价。当青铜卖完鞋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有个人跑过来想买鞋。青铜愣了一下,便把自己脚上的鞋给了他。看了这段情节,我被青铜一家的善良深深感动,他们很正直,乐于助人,总是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当他们帮助别人,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快乐。
这本书还有很多感人的情节,比如青铜奶奶给葵花做了一条漂亮裙子去参加学校活动,青铜用冰做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项链;葵花离家去为奶奶挣治病的钱,青铜夜夜提着纸灯笼守候在码头,为葵花照亮回家的路……
?青铜葵花》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作品,这本书不仅文字非常优美,充满感情,还有很多美丽的插画。我还阅读过他写的《草房子》《山羊坡》等作品,都非常精彩。希望以后他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故事。
蜀葵花作文篇6
暑假里,我在书店中无意看到一本叫《青铜葵花》的书,我顿时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于是我立即买下了这本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终于在暑假结束之际,我好不容易才把它看完了,当我看完时,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青铜葵花》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城市女孩葵花陪同爸爸来到大麦地一起去体验乡村之乐,他们来到的这片大麦地,长满了向日葵,正如葵花的名字一样美。在葵花来到的这个陌生的村庄,她天天坐在河边的大树下,看着满上遍野的向日葵,听着大麦地小学床来的朗朗书声,不知不觉,他又结识了嘎鱼,和不会说话的青铜,正是这段时间,葵花的爸爸掉入池塘,不幸被淹死了。葵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下,一个贫穷而善良的家庭收留她那就是青铜的家,他们家虽然贫穷但是却充满了无精的温情,很快很快,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青铜的奶奶更是对这位来自城里的小女孩百般的喜爱,无论春夏秋冬,他们用尽了心力来抚养葵花,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的呵护葵花,几乎为了她受尽了一切折磨,可他从来没有一声怨气,本来有一年,家里筹足了钱,本来该让青铜上学,可面对家里的新人,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上学的梦想,全那个给了葵花,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甚至在冬天卖掉了自己唯一的芦花鞋;为了;为了葵花晚上能有光照,聪明体贴的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灯;为了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避免葵花挨骂,青铜勇敢的代妹妹受过;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这一切的一切他们一家人都挺身而过,在这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一家人煞费苦心,相濡以沫,但是他们依旧生活的有滋有味,不管风吹雨打,那座茅草屋永远树立在我的心中,在最后,葵花要被带到城里去抚养,临走的那一天,青铜故意没告诉葵花要走的事,生怕他会很伤心难过,可当他听说葵花要走的事实,他立即奔往港口,想见葵花最后一面,可为时已晚,他发自内心的喊了一声震撼心灵的“葵花!”声音顿时震撼了我的心灵……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我们值得去体会。
蜀葵花作文篇7
自从读过那本书后,那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花田和金灿灿的葵花田便经常出现在我的眼前,在那朴素的村庄里,虚构的故事,带给我的,却是真切的感动。
为谁感动呢?这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那善良淳朴,都让我感动。
葵花,一个城里的小姑娘。3岁时,他妈妈去世了。随着爸爸来大麦地的那段时光,就能看出她是那么懂事,爸爸工作的繁忙,极少有时间与她在一起。陌生的地方,冷清清的农村,她的孤单可想而知,却从未抱怨过。爸爸晚上设计作品,她表现出的,是超出她这个年龄的善解人意,看着葵花哄自己睡觉,我的心酸酸的。后来她爸爸不幸溺水去世,葵花来到了一河之隔的大麦地村,与青铜住在了一起,大麦地是个穷村庄,青铜家又是这个村里最穷的一户人家。葵花深深地了解,她从来不因自己的事给这个家增添负担,反而常常为家人着想。在学校大家集体照相时,葵花却怕同学问她照相的事连教室里都不敢待,躲进了竹林……当问到“为什么不跟家里说”时,她为安慰家人,说出那句违心的“我不喜欢照相”,我仿佛看到葵花的心在流泪。葵花也很关心哥哥,我会想起在讨论谁上学时,她坚持要青铜去,还有她耐心地教青铜识字写字的那段温馨时光……
葵花为了这个家,为了对得起大家,她在学校里学习是那么努力,各科成绩都是第一名,在风灾摧毁了青铜家的房子后,没有灯她无法写作业,在去翠环和秋妮家时,她也是那么体谅同学、那么热心,什么都愿意为同学做,当看到她借着微弱的月光吃力地写作业时,我真想哭。谁都知道,葵花是那么喜欢学校,那么喜欢上学,学校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让她着迷。可是为了为家里省下钱为奶奶治病,她不顾家人的误解,不顾老师的失望,沉受着巨大的压力把每个科目都考砸了,这需要多大的牺牲啊!为了让奶奶能得到好的治疗,她不顾辛苦去江南拾银杏,在有些人看来,葵花这么一点儿不准备,把自己看成是能挣大钱的人是很可笑的,但是谁能体会葵花是多么孝顺奶奶啊!像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本来是在家里无微不至的享受着家人的关怀的,她为了奶奶却勇于挑起生活的担子,这么瘦弱胆小的女孩,只身来到陌生的他乡,需要克服多大困难!葵花和奶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却具有多么令人震颤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啊!
青铜的奶奶也令我非常感动,她很爱干净又很简朴,特别是对青铜和葵花的关爱。奶奶是最能理解青铜的,青铜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奶奶度过,青铜不会说话,他用手势与人沟通,奶奶能毫不费力地看懂,哪怕是最细微最复杂的意思。奶奶的手也很巧,织的衣服是全村最好看的。奶奶年轻时家里很富裕,有一对金耳环、一个金戒指和一个手镯,可是为了让水灾风灾后为孩子盖起茅草屋,她卖掉了耳环,这在她耳朵上戴了一辈子的耳环;在蝗灾过后为了给孩子烧一顿饭,她又卖掉了戒指;直到她去世前,她仍然惦记着孩子,说要把手镯留给葵花当嫁妆……记得青铜家穷的那段时间,奶奶经常夜晚还背着山一样高的柴禾,当买房子需要借钱时,奶奶不顾别人冷脸拖着年迈的身躯去向人家借。最令人潸然泪下的是青铜家粮食紧张的那段时间,奶奶说要去探望妹妹,其实到那儿第二天就下地摘棉花去了,那棉花的质量都是顶好顶好的,白得耀眼,那棉花地一眼望不到边,走一个来回就需要一天时间,但奶奶只说要给青铜葵花做棉衣服,直到病重被人抬回来。从那时起,奶奶便躺在床上起不来了,但她对自己并不在意,反而叮嘱青铜的爸爸妈妈先关照一下牛,但听说葵花为了她而考砸试时,她却硬挺着病重的身体亲自去学校向校长求情求他让葵花再考一次,可见葵花在奶奶心里的位置是多么重要,此时奶奶早已忘了自己的一切,心里只有葵花。当葵花出去为奶奶挣钱时,奶奶已滴水不进,却仍坚持着等待葵花回来尽力给了葵花一个慈祥的微笑……奶奶一生全是在为别人付出,倾其自己的所有,她心中唯独没有她自己。
这故事中,大麦地的每一个人,干校的每一个人,甚至青铜家的牛,都是那么的善良,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能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青铜很小的时候因为一场火灾而失语了,他的爸爸妈妈同样也很忙,只有牛陪着他。因为是哑巴,他失去了在村里上学的机会。与葵花的相遇才使他认识到他并不是孤单的。青铜同样热烈地渴望上学,可是在家里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了不使葵花受到嘎鱼的欺负,他每天都送葵花上下学。他是多么关心葵花!这种浓浓兄妹情也是这部作品贯穿始终的主线和基调,还有一次,茨菰田被嘎鱼的鸭子吃了后,青铜主动替葵花受过,被爸爸砸了满身的泥巴。青铜对这个家也是那么关心,我永远记得,那个大雪天,青铜带着十双芦花鞋不依不饶的要卖完,为了最后一个顾客,他忍着刺骨的寒冷把脚上穿着的芦花鞋脱了下来卖了……青铜又是十分聪明的人,为了葵花,他能做出一切别人无法做出的事情,这是兄妹的羁绊和爱所创造的小小奇迹。为了葵花能在灯光下学习,他不顾劳累捉了满满十灯萤火虫;为了葵花在演出时,能有一条好看的项链,他整整几个小时挑选并把冰凌吹出小孔,吹得腮帮子都麻了……当然青铜也是一个极有自尊心的孩子,还记得他抱着嘎鱼家的公鸭忍着极度的劳累一圈圈在村里走的样子,还记得他在茨菰田遭受嘎鱼鸭子毁灭性破坏时骑着牛冲向嘎鱼的鸭群时,还记得在遭到老师们嘲笑后他当面挥笔写下那句话时……特别是葵花去江南捡银杏时,他每天夜里忍着疲劳不辞辛苦的提着那盏小小的灯等待着葵花回家,这盏灯亮在了所有人的心里,这没有极大的毅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唯一支撑着青铜这样做的是他对葵花的爱。这个聪明而憨厚的男孩足以感动所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当城里的人把葵花接走后,青铜整整三天坐在那高高的草垛上不吃不喝,极度悲伤的他甚至看到了葵花的幻影,他的嗓子竟发出了含糊不清的“葵花”的叫声,是怎样的思念与激动,才能让一个哑巴少年重新说话,是怎样伟大的情感,才能冲破这禁锢已久的生理的藩篱!看到这我心猛一震,泪涌出眼眶。
青铜和葵花,他们的名字与这座雕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是天意,是无法割断的情缘。可以说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我们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偏偏又赶上了多灾多难的年代,水灾、蝗灾等灾难在本就风雨飘摇的一家雪上加霜,但没有人放弃,从文章中一段青铜家每天都不断传出笑声可以看出他们非常快乐,苦难没有使他们抱怨,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虽然我没有完全读懂代后记,但是我也深深的体会到这种痛苦确实美丽,在那种贫困的年代,痛苦无处不在,但是那个时代的人却反而相处的更融洽,“作品写苦难——大苦难,把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确实是这部作品最完美的写照。淡淡的忧伤,每一个故事都令人心酸,孩子们的懂事与善解人意,大人们为家庭做出的努力和对孩子的关爱,当我再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这本书,仿佛又看见那朵朵葵花昂着头朝向那轮金黄色的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