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小吃作文推荐5篇

时间:2025-03-19 作者:Monody

通过作文能让我们在写作中更加投入情感,增强作品感染力,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传递温暖和希望的艺术形式,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家乡的小吃作文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家乡的小吃作文推荐5篇

我家乡的小吃作文篇1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d在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 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在福清烤光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福州市区卖光饼的小店,都是门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饼却是由作坊做好分发给小贩去卖。所以,在福清,沿街到处都可见卖光饼的小摊。那小摊上的光饼堆如小山,成了福清的街头一景。 从前,光饼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吧,如今有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光饼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苔菜,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客。

我家乡的小吃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那里的小吃和那里的山水一样小巧而秀气,含有着一份独特的细腻与清淡。

也许是同姓的原因,在众多杭州的小吃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吴山的酥油饼。

还记得儿时的我回杭州,爷爷奶妈的老屋紧临吴山。每当陪着奶奶在小院里乘凉,总会听到那带着浓厚地方口音的吆喝;“酥油饼——又酥又脆的油饼——”接着,我就会嚷嚷着要吃酥油饼。奶奶慈祥地说:“乖娃儿,奶奶给你做,做出来的比卖的还香呢。”

记得当时奶奶撸起袖子,在白色的麻袋中舀出几勺面粉,兑上水,便开始揉面。这其实是制作过程中最费力的一步。只见奶奶一手按照着大盆边缘,一手用力的揉着,抬起、按下、再抬起、再按下……同一个简单的动作,奶奶重复了不知多少次。即使是冬天,奶奶的鬓角也会缓缓地滚下汗珠。每当这时,我便拿着毛巾,踮着脚尖,轻轻地拭去双白鬓角的汗滴。奶奶便扭过头来,慈祥地说:“娃儿也是奶奶的好帮手哟!”我就是那个获得赞许而欢跃的孩童,蹦着跳着,常常弄了自己一身的面粉……

随着金色的饼在油锅中泛着油泡,轻快的翻转时,阵阵诱人的喷香钻入鼻孔。奶奶把第一个饼递给了我,我欢呼着,顾不上烫就咬了一口:脆而不碎,油而不腻,又香又甜,入口即化。那味道啊,激活了我口中所有的味蕾。我满足地吃着,奶奶在油锅前忙碌着还不忘扭头大声说:“小心点儿啊,别烫着!”

长大后,我吃过不同的酥油饼,但异地的再好吃,哪有家乡的味道?饼只是薄薄的一张,但它满载的,却是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好听的儿化音总是亲切轻软;那秀丽的山水总是旖旎醉人;那可口的小吃总是香甜无比,萦绕在舌尖,久久不肯散去。

岁月的齿轮静静地转动,带走了时光,却带不走我对家乡的那份深深的依恋,带不走想起家乡时,心中溢满的美好与感动。

我家乡的小吃作文篇3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奇奇怪怪的美食了,吃都吃不完,但要说起家乡我最喜欢吃的,那就是麻婆豆腐了。

麻婆豆腐的看相好。原本应该白白胖胖的豆腐浇上辣油后,变得红通通的`,浸在鲜红色的汤汁中,显得美味可口,还有金黄色的牛肉末,让人简直“口水直流三千尺”,麻婆豆腐的颜色以红色为主,看来很辣呢。

麻婆豆腐的做法也不简单。先将豆腐切成小块,再让它们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再把牛肉末炒至金黄,放入白白胖胖的豆腐,加上调料入味,盛好之后撒上葱花,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做好啦,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好了,我要品尝了。

看着桌上的麻婆豆腐,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块,马上又吐了出来,哇,烫,真烫!不仅烫,还辣,我都辣哭了哪!我喝了好几口水,才恢复过来。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块豆腐,细细品尝,豆腐软软糯糯的,好吃,真好吃!我一连吃了好几块,直到吃完了,才肯放下筷子。

关于麻婆豆腐,还有一个传说呢。有一对夫妻在一条街上做饭,因为女人脸上长满麻子,附近的人都叫她陈麻婆。一天,一个贩油的人过来了,拿着一块豆腐和牛肉,又从自己的油筐舀了一勺菜油,请陈麻婆加工一下,做一盘牛肉炒豆腐。当这盘菜做好时,香气四溢,其它贩油的人见了,也纷纷买上一块豆腐和牛肉,请陈麻婆加工,陈麻婆一一应下。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纷纷来请陈麻婆做这道菜,人们为了方便称呼,就给这盘菜起名为“麻婆豆腐”,并给这家店起名“陈麻婆”。

我家乡的小吃作文篇4

我的家乡山西代县,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最主要的是有着我最爱的馋人的美食。其中我最爱的就数我们代县人家喻户晓的阳明堡碗托。

碗托是夏季解暑的“圣品”,地里劳作的筋疲力尽人们,玩的汗流浃背的我们,只要一回家看到餐桌上的碗托,就忘记了一切疲乏,一切忧愁,吃了还想吃。

碗托算得的上是一道凉菜吧,它的做法简单,味道却很鲜美,称得上物美价廉。上桌前只见妈妈把它托在手心,刀起如飞,活像一条条小蛟龙从空中跃起。不一会一碗坨条就切好了,接下来把我们这儿特有的汤汁浇在上面,你的眼前就出现了另外一种景象,翠绿的黄瓜丝,白色的小蒜丁,再加上汤汁的滋润,一根根碗托条就显的更加诱人了。蹭到跟前用鼻子一嗅,一股特有的香味沁入心脾,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往嘴里一送,酸爽丝滑清凉的感觉充实着你的味蕾,真是回味无穷啊!若是在餐馆,厨师们再往碗托上面放上几片驴肉,卖相十足,具有地方特色的“驴肉碗托”就呈现在你的眼前了!在我们当地,碗托是每家餐馆都不可少的,只要有碗托,这家店的生意就不会不兴隆,特别是夏天,人们争相购买,真不愧是夏季解暑的圣品啊!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也垂涎三尺呢!那就赶紧来我的家乡品尝这解暑圣品吧!

我家乡的小吃作文篇5

我的家乡宁波有许许多多的美食,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数这宁波汤团了。

宁波汤团呀,又大又圆,就像一个个鼓着圆肚子,披着白大衣的可爱的“小胖子”!细细端详,它晶莹剔透的外皮稍稍透出一点儿褐色,裹在里面的猪油芝麻馅隐约可见。有时汤团还会咧着嘴巴“笑”,笑得连馅儿都流淌出来,光看样子就别提有多诱人了!凑近鼻子闻一闻,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更是叫人垂涎三尺!

宁波汤团不仅外形美,香气足,而且味道更叫绝。用勺子舀起一个汤团,放入口中……啊!那味道简直妙不可言:嫩滑柔软的汤团像个调皮的小娃娃,在口中蹿来跳去,一口咬下去,里面那伴着猪油的芝麻馅就立刻钻了出来。比蜜还甜的芝麻馅和绵软油润的汤团皮缓缓地在口中滑动,唇齿之间都布满了那迷人的香味。最后,将它吞入肚中,仿佛吐出来的气都带着一丝丝芝麻的清香。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吃了一个就想吃下一个,让人怎么都吃不厌。

汤团,是宁波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因为它在锅里煮时又浮又沉,所以汤团最初的名字便是“浮元子”,后来又改成了元宵、汤团等。汤团象征着合家团圆,吃汤团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一定对宁波汤团十分期待了吧!那就快来宁波,大饱眼福和口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