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的记录可以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优秀的事迹是我们心灵的财富,让我们在未来的旅途中始终保持热情,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卫生员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卫生员事迹篇1
在这场与新型冠状肺炎的遭遇战中,医务工作者是冲锋在前的战士。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三十六团医院攻艰克难、昼夜奋战。而xx也是其中一员。
xx,男,19xx年7月出生,19xx年4月参加工作,20xx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三十六团4连阿不旦村的卫生员,工作三十余年间认真负责,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1月23日晚,突然的电话铃声划破春节的团圆氛围,“立即返岗,参加战‘疫’。”接完电话,看着躺在床上的母亲,他不知道怎么开口,“你去吧,放心。”母亲先说道。“我很快回来,您老一定好好的。”xx说完便扭头赶往医院。不曾想这一走已经是一个多月。
会议部署、学习相关知识、布置医院场所,他和战友们忙着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与此同时,团里的摸排工作也正在开展着,当摸排出从武汉返疆的四名大学生需要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后,团党委决定将团内一个宾馆设置为集中医学观察点,一旦成为集中医学观察点,是不允许陪护探视,但需要有医务人员来进行体温监测、生活料理、消毒消杀、心理疏导、垃圾收集等等工作。“我是党员,我先上。”xx坚定的说道。
之后,在集中医学观察点上,总有他忙碌的身影。他每天要穿着防护服给留观人员测量体温、送食物、收垃圾,还要兼负着心理疏导工作。同样的程序每个留观人员房间都要进行一遍,赶不上饭点儿是常事儿,不是扒拉两口已经凉透的饭,就是泡一桶方便面充饥。“能护大家的周全,我责无旁贷。”
3月1日,xx已经不记得自己进驻集中医学观察点第几天了,他和平常一样,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成为他负疚终生的一天。突然的一个电话,打破他的工作日常,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回趟家吧……”年迈的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时刻需要有人陪护在身边,前不久母亲病重住院,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家里人没跟他说。可谁曾想,春节前夕的那次告别,尽成了永别。他的兄弟姐妹远在内地,因疫情防控无法及时赶回来,所有的事情都等着他来处理,院里催着他赶紧回家,可他强忍着愧疚和自责,把所有的工作安排好后,才离开。看到躺在那儿的母亲,再也不能和他说话,这个五十多岁的大叔,一下子哭的像个孩子,母亲的音容笑貌不停的在他眼前闪过……
母亲出殡后,收拾起悲伤的心情,xx立即向院领导申请回到工作岗位,他含泪说:“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到母亲走都没能见她最后一面,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工作一直都是我在负责,其中的工作我最清楚,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我怎么能拖后腿,所以我要回到工作岗位,完成我的使命,我相信,我的母亲她能够理解我。”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他依然不停的忙碌,只是深夜闲下来的时候,他总是控制不住想起母亲,“下辈子我们再做亲人,好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一个共产党员,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疫情防控阻击战还在持续中,xx也继续奋战在一线,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行动来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卫生员事迹篇2
xx是环卫所里开垃圾车的一位漂亮女司机,她原来一直在超市上班,而且岗位待遇也不错,却毅然来到了环卫所当上了一名环卫工人,在人们的眼里总有一点搞不懂,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每天开车与垃圾打着交道,而且在工作当中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快乐地工作着。
20xx年环卫所购置了二部勾臂式垃圾车,有幸成为第一部垃圾车的女主人,因为这是我县第一次购置的新型垃圾车。
开勾臂垃圾车的工作,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每个勾臂箱放置的位子都不宽敝,吊装起来是件不容易的事,加上现在私家车辆多,有的偏偏就停靠在垃圾箱旁边,稍有不慎就会碰到,所以,经常都要十分认真注意。城区内共摆放了二十多个勾臂垃圾箱,分布到各个单位、街头巷尾都有,每天都要及时吊运,哪里的垃圾容易满,哪里的勾臂箱什么时间最合适吊装,她心里都掌握得十分清楚,从来不会东拉东扯导致该吊装的没有去,提前吊装的又没有满的现象发生,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市民的一致认可。所有人都知道环卫工作没有节假日,反而节假日时垃圾会更多,一年里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刮风下雨都要每天坚持上班,特别是炎热酷署的季节,车子没有空调,太阳暴晒和发动机散发的热使得整个驾驶室就像蒸笼一样,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一身下来汗流夹背、满脸胀痛,但这些都让她熬过了。
xx的爱人也在环卫所开洒水车,同样早出晚归,每当有接待任务或上级部门来检查时,一天到晚都得在街上,家中两个女儿在读书,吃饭问题都只好叫她们到店里随便吃点什么,实在没有时间顾及,好在懂事的女儿们久而久之习惯了,同样也理解父母亲当环卫工人的辛苦,从来不会因此而生气,反而更加激励她们的学习意志,20xx年她的大女儿高兴地考进入了大学。
平时生活的一面,也是个活泼开朗、有说有笑的人,不但天生丽质漂亮,就连开车的手艺也像老师付一般,每天周而复始地在大街小巷穿梭般吊装垃圾,从来没有出现过工作上的差错和交通事故。出于女同志爱干净、善打扮的特点,她所开的车子同样也经常擦洗的干干净净,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夸赞钦佩。
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也是在平时工作和生活当中的一贯表现,她在做好本职的同时,同事遇到有困难只要找她帮忙,她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人,处处发扬一种环卫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她虽然来到环卫所工作时间不算长,但给人们的影响却挺好挺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已辛苦的汗水净化着美丽山城。
卫生员事迹篇3
今年42岁的张xx,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xx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xx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xx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xx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xx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xx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xx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卫生员事迹篇4
今年42岁的xx,自1994年6月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xx县xx卫生院工作。xx年,医院预防接种工作面临困难,xx毅然挑起了全镇儿童预防接种以及传染病防治的重担。在预防接种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16年。
位于xx南部的xx,辖5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总人口一万多人。虽然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但距离最远的村也有二十多公里。由于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进村入户全都要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地方甚至得靠步行。16年来,xx的足迹遍及全镇的家家户户。由于镇周边企业密集,流动、留守儿童较多,尤其外来人口多,预防接种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率,xx经常不辞辛苦地背起冷藏箱,到村民和外来户住处接种疫苗。
xx来临溪卫生院工作时,xx经济还不发达,一些乡亲们的健康意识不强,对预防接种工作不十分重视,有的儿童得不到及时接种,她就根据农村农时特点,起早贪黑,进村入户,苦口婆心地普及预防接种知识。
xx年8月,距镇卫生院约9公里的永常坑村有一位不满2岁名叫邵志安的女孩,父亲得了脊柱结核正在医院治疗,母亲低智商,她从小就跟着一位将近80岁的奶奶,对于这样特殊家庭的儿童,xx主动上门接种;20xx年12月,正值隆冬季节,离镇医院将近5公里的洪星村有一位两岁多名叫翁佳琪的幼儿,父母是外来人员,又一直跟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家不懂得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多种疫苗未得到及时接种。她在下村摸底工作中发现后,即刻返院背起了冷藏箱和急救箱上门…… xx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来,风雨无阻,冒着酷暑与严寒,坚守在皖南山区的乡村里,为了儿童的健康,奉献着青春岁月,把最真挚的爱献给了临溪的乡里乡亲。
16年来,xx所负责的xx卫生院预防接种工作始终走在全县前列,0—6岁儿童建卡率达100%,人、证、卡相符率100%,一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xx年,在市疾控中心组织的验收考核中,她所负责创建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取得95分以上的好成绩,一次性达到了符合省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标准。
卫生员事迹篇5
xx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载,救死扶伤,医治的患者不计其数,他对每一例患者都是诚恳相待、精心施治,力求尽快解除患者疾痛。
一、以院为家,默默奉献
xx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一心为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为了患者的利益,牺牲自我。工作中,他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经常以院为家,以病人为伴,满腔热情为病人服务,替患者解难,脚踏实地耕耘,默默无闻奉献,用一颗赤诚的心,让一个个患者顺利康复。
他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和做人底线,始终把医德医风教育作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科室目标考核相结合,把工作落到实处,使大家在思想上重视、认识上明确、行为上遵守。
他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偏见。因为生命所系,性命相托之重任,他认为任何微小疏忽或惰性,对一个需要你治疗或帮助的患者来说,可能就是终生痛苦和人生灾难,甚至生死攸关之大事。
二、24小时待命,抗击疫情
为了病人的安危,xx每天都工作10多个小时,24小时待命,不记报酬,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作为医院会诊专家组长,24小时随时待命会诊,没有白天和晚上。
疫情期间,除了正常的上班外,几乎没有一个晚上不是在会诊病人,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医院所有的危重病人及转运病人的入院,均需要他把关。多年来的职业素养,让xx对每一位疑似患者都付出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耐心。
得益于他的坚守和付出,医院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无论是门诊病人或住院病人,都没有出现误诊和漏诊,避免了疫情扩散的同时,使很多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聚焦前沿,做好传帮带
常言说:好钢用到刀刃上。xx认为即便是有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心,有治病救人的崇高愿望和理想以及责任心,如果没有精湛的医术,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也不可能治病救人。
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的学科,是需要不断有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涌现的学科。为了更好的治病救人,无论临床工作多累,xx都要挤出时间不断的学习,提高和更新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兢兢业业。
而作为一名科室主任,他一直把提升的团队的技术水平作为自己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除了制定严格的科室管理条例,还明确提出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费用、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六个方面作为科室建设的重点。利用早上晨会时间,每月一次业务学习,xx会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学科前沿新动态解读传授给大家,还经常请本院与业务相关的科室主任或外院专家、学者给大家讲课或做报告。带领好自己的团队,以便更好的奉献社会,服务群众。
四、心系患者,无私奉献
xx曾有两次骨折的经历,但他一次都没有休息。每次他都是打着石膏,拄着双拐、坐着轮椅查房、会诊、值班。记得有一次会诊,为了抢救病人,xx扔掉拄着的双拐,跪到床旁,给患者反复吸痰,最终使这位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他常说抢救病人是医生的职责,是我的天职,我必须尽我所能。在他的心里,自己永远属于患者,对所有需要帮助的患者,他一视同仁,尽心竭力。他也从来没有因为不是他值班或已下班,推脱过任何一个患者。既然选择了医生职业,就要坚守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救死扶伤。
卫生员事迹篇6
在我的童心中,深深地埋藏着许许多多我敬佩的人。有老师、有同学、警察叔叔……在他们之中,我最敬佩的是一位工作平凡的女保洁员!
她,大概20来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月牙般的眉毛,红润的脸上长着一张樱桃小嘴,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使人感到格外亲切。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能看到她默默地清扫街道的身影。去年夏天的一件感人事迹依然在我脑海里闪现着。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到阳光英语中心去学习英语,走出家门没多久,就看见一条阴沟被脏物堵塞了,路上积满了污水,行人都捂着鼻子,从别处绕过。他们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都各走各的`,好像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十点半钟,我学完英语出来,看见一个人蹲在阴沟旁,不知在干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是那位保洁员阿姨正在掏阴沟的垃圾,旁边还堆着一些废物:烂果皮、烂蔬菜……其他人见了都躲得远远的,恐怕有一点污物留在衣服上。这位阿姨却不怕脏、臭,还用娇嫩的手把阴沟的盖子揭开。夏天天气热,阴沟里的臭气迅速往上升。我赶快向后退了几步,她却全然不顾,把阴沟里的垃圾一点一点地捧出来,坚持不懈地掏着,过了很久,阴沟总算畅通了,再看看保洁员阿姨,已经成了大花脸了。她把盖子盖好后,又继续清扫大街去了。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着:保洁员啊!保洁员,你们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总是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而不辞辛劳地工作。每当大笤帚挥过的后面,都留下了一条又一条清洁的街道。虽然你们穿着沾满尘土的衣服,但你们同时也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你们的精神是多么灿烂,多么耀眼,你们是平凡的,也是最伟大的人!
卫生员事迹篇7
今年疫情发生后,33团医院护士xx毫不犹豫地自愿报名去医学观察点工作,用自己的专业医学知识做好防控工作,用温情温暖被隔离人员的心。xx是医院护士,有32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当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刚启动,xx全力协助观察点负责人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域进行布防,合理设置清洁区、隔离区、安全区等,短短两天时间工作局面迅速打开。
首批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9名被隔离人员中,有一名探亲返乡人员测量体温时有37。8℃,并伴有咳嗽。这样紧张的气氛下有的同志心生畏惧。这时,xx果断站了出来,对观察点负责人说:“我是党员让我来干。给留观人员查验体温、排查登记、消毒治疗我比较熟悉,虽然面临风险,但我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担起这份责任。”
每天要对各个区域的消毒液进行配置,对被隔离人员一日三次体温检测、登记、上报;隔离区每日三次消毒,被隔离房间每日一次消毒并登记;对各类垃圾进行收集、消毒、转交、记录;对解除隔离人员房间进行终末消毒,被褥进行更换打包消毒;为隔离区送一日三餐……工作期间需要穿着二级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完成一个又一个工作任务后,xx浑身早已被汗水浸透。而这身防护服一穿就是5个多小时,不能排便、不能喝水……这一干就是69天。
为更好地为隔离人员服务,xx建立隔离人员微信群,在群里疏导和消除隔离人员的紧张情绪,不厌其烦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通过自己的耐心和爱心,让隔离人员感受到温暖。隔离人员走了一批又一批,而她却没有回过一次家,家里的孩子、丈夫、母亲都是她埋在心底深深的牵挂。
xx的母亲陈吉花今年76岁,身患糖尿病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但上了抗“疫”战场,忠孝不能两全。她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有家不能回,但她从不说苦,把对家人的愧疚深埋心底。但她给予隔离人员最温馨的服务、最周到的照顾,让隔离人员真切感受到了来自白衣天使的温暖。
观察点自1月25日启用以来,相继收住隔离人员58人,通过科学管理、规范运行,她们圆满完成了任务。
卫生员事迹篇8
保洁员何统妹同志现年67岁是朱村街山角村人,于20xx年至此在朱村街工作,她主要负责朱村街山角村、罗屋村两条村的保洁工作。工作"十年如一日"。她在工作中服从村委领导的工作安排,踏踏实实的对待工作,一直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为信条在工作中不怕吃苦,遇到艰难工作不怕脏、不怕累。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繁琐性、重复性的工作,但她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来朱村街山角村、罗屋村工作四年的日子里,按领导的要求切实的做好本职个人工作。她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绩得到村委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忠于职守,舍小家顾大家。在默默无闻的四年工作时间里,她总是把工作放在首位。不管炎热夏天、低温霜冻还是下雨或者自己的腿走疼痛了都从不偷懒,坚决完成当天的工作。她所在的保洁路段,因处在车道,人流、车流量大,垃圾、树叶多,有时大风刮的方便袋、废纸漫天飞舞,她都不畏辛苦地追逐捡拾。她模范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清扫保洁制度,始终高标准坚持"一日两普扫、期间捡扫,普扫彻底,捡扫及时"的保洁要求,在一年365天一天工作十个小时(除年初一、二外无假期放)的工作压力,工作以来最愧对的是对家人照顾。何统妹家里共9人,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待到完成当天工作后她才回家打理家庭细务。当然留给家庭的时间很少,却她的家庭井然有序,这归功于默默支持她、帮助她的老伴,还有村委的大力支持她的工作。
时间的脚步渐渐远去,岁月留给何统妹的是粗糙的皮肤、新生的皱纹和带伤的双手。她依然信守:这是我的工作,我要把它做好。这就是她把自己的汗水热情挥洒在垃圾场和马路上,是一名确确实实的"城市美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