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作文6篇

时间:2024-08-25 作者:Gourmand

在写作文中,独特的思维方式往往会让人重新审视一个看似平常的话题,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增强自信心,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母语》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母语》作文6篇

《母语》作文篇1

也许,你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他人称赞;也许,你能说一段迷人的德语,让人们痴醉。但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母语——汉语。这是古 往今来老祖宗的传承,华夏之路的命脉。

随着世界的变迁,多样文明像潮水般的袭来。而英语,这门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冲击着我们的耳膜。

你可曾因英语的不及格而让家人失望?你可曾因英语的不流利而被他人嘲笑?

在每一次的痛苦遭遇中,我们甚至会问自己,处处是英语,英语,汉语,我们自己的母语是干什么用的?这门语言,还有说的价值吗?

在这多元文化一体的古路上,身旁年轻的选手个个健步如飞,而我们的老祖宗似乎已有些气喘吁吁、步履蹒跚了。

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牙牙学语的幼儿,还未学会普通话,却已经开始念念有词地唱英语歌了;听听中学生的.耳机里,还未习惯周杰伦,却早已换成了大段大段的英语说唱。

时代的发展要我们掌握一门门的外语,但切不可数典忘祖,丢掉我们的根本。 纵观历史的长河,在众多文明的衰落与消失,诞生与兴盛中,在同我们一同到来的文明中,中华文明确实是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她就这样深重的延续至今。而这一切或多或少,与我们统一的文字有关吧!

这一路,我们有孔孟哲学,有百家争鸣,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有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李白,有唐宋八大家,有四大名著 :《西游记》、《红楼梦》······汉文学的博大精深,我们又怎么能忘,怎么敢忘?这又岂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承载得了的? 记得你说的第一句话吗?是母语;记得你难过时,那些最诚挚、最亲切的安慰语吗?是母语! 任凭时代如何发展,任凭世界如何变迁,这条古路,我们一定要走,稳稳的走下去,传承我们的使命,绵延千年的血脉——母语。

《母语》作文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的书页翻的真快啊!送走了小学三年级,一转身便迎来了暑假生活。

暑假里,每天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我的母语课》这本书,孜孜不倦地咀嚼着每一个小故事,每个故事情节都是那么引人入胜,吸引着我爱不释手。这本书共有十七个单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有儿童故事、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戏剧、读书笔记、日记、书信、演讲。。。。。。几乎我们小学生可以阅读的经典的、优秀的、文学底蕴深厚的文体,书中都很完美地展示了出来。书中的精华满山遍野,遍地开花:石头会说话、花儿有心事、春天和夏天一起捉迷藏、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真是太有趣啦!其中,4a版本中第四单元《我是一个小孩》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孩喜欢玩耍,从不担心明天的天空是否明媚。于是他的爸爸妈妈开始管教他,约束他,让他学习弹钢琴和画画。可是小孩却强烈抗议,他再也不想当小孩了,要当比爸爸妈妈还要大的大人。互换角色以后,小孩才亲自体会到当父母的辛苦,更多的是管教贪玩的孩子真的不容易,真是应验了这句名言: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不和父母换角色,又怎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哪有玩出来的天才呀?就像今年高考的'学生,平日里的付出只有自己知道,他们中有的金榜题名,有的名落孙山。有些人接受不了残酷的现实,承受不了沉重的打击,选择了极端的生活方式,匆匆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正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田地里没有辛勤耕耘,所以才会在高考的季节里没迎来收获硕果的喜悦。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爸妈平时对我的严格要求,他们这是对我的人生负责啊!

通过读《我的母语课》这本书,再加上从生活的大课堂里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我终于明白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这些惜时警句的意思,同时也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真正内涵。

《母语》作文篇3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说明,对于作为母语的汉语,一直以来人们尤为看重,因此学科中语文被列为三大主科之一。可悲哀的是现今世风日下,作为母语的汉语也被渐渐忽视,人们还真是有些移情别恋的趋向,看着被忽视被冷落的汉语,还真有几许悲哀!还真不由得为之鸣不平!

要知道身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牢记自己的身份、皮肤和头发,更要记得我们自己的母语。在无数中国人的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文化传承的标记。无论是古老的象形字,还是会意字,仔细欣赏,还真是美丽可爱!可是如此可爱美丽的汉字居然被冷落,汉语居然越来越被忽视,据悉一所重点中学尖子班的期末英语平均分是104分,而作为母语的语文平均分却只有77分,为之差距之大做过调查。原因是:学生家长以及本人都认为,语文不用学也没事!晕!什么逻辑?为之思想还真哭笑不得。

这样思想的人请不要忘记:汉字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复往返的音律文美。千百年来隽永有志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我们运用它思考,通过它记载,凭着它穿越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隧道。想想,汉语是如此可爱!但是它的命运却是被忽视,被遗忘。在阅卷中发现居然有同学把squo;列祖列宗squo;写成squo;劣祖劣宗squo;把squo;恻隐之心squo;写成squo;侧隐之心squo;……·其实可悲的还不止这些,据悉,现在是全民squo;学英语squo;热潮期,大家一度重视学英语,就是在各高校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中文水平下滑,日常用语单调,甚至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等现象。

毋庸置疑,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外语教学是十分重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重视外语而忽略母语,或是放弃母语啊!也并不是说我们都可以将汉语视为不用学则能的天赋。要知道忽视母语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的。忽视它会顺理成章的错字连篇,忽视它会书写失去自然规范,忽视它会生活用词平庸,会让母语原有的文化韵味从我们中间渐渐消退。

试想一下,若是中国人都学好了外语,但却遗忘了母语,那何以再展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试想一下一个不懂得squo;虽不能志,心向往之squo;的人,又何以感受精神世界的浩大?试想一下忽视了贴近心灵的母语,我们是否是在慢慢切断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命脉?试想一下,处身于汉语的故乡,我们中间却有着汉语危机,我们何以尽展欢颜

汉语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世界语言中一直活着,一直在延续发展的一位。汉语是国人的母语,与中国人血脉相连,融融相亲。汉语它五千年来一路风霜雨雪继续引领着我们向前、向前……而今天移情别恋的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可否重回爱巢?可否再醉于试笔书篇?

又拾笔依觉汉字美丽,感慨间不由得高呼:汉语,我的母语,我为你鸣不平!

《母语》作文篇4

这个学期,我们曾举办了“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不仅亲近了母语,还懂得了团结起来不怕困难的道理。

我们小组的任务是为大家介绍谐音,名字叫做“妙用谐音,言语生辉”。组长是我,副组长是刘思哲,组员有:晁望舒、黄子畅和李腾潇。如果你想知道谐音的妙用和我们的团结协作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谐音可以使你的人际交往添色、添彩、添情趣”!这是我们每个组员所发出的感慨。因为我们知道街头商店门头上有同音字;关于谐音的俏皮故事;妙用谐音可以委婉批评;妙用谐音可又机智还击。这次活动,让我们真正的亲近了母语,并学以致用:晁望舒大家讲什么是谐音;黄子畅用谐音给大家讲笑话;李腾潇用谐音来解除自己和他人的矛盾……废话不多说,总之我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喜欢亲近母语。

为了准备这次汇报活动,我们小组成员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如果某个组员有问题不清楚,就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我们小组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同学们。黄子畅不厌其烦地背稿,就算嗓子哑了,也没关系;晁望舒克服了自己声音小的毛病,展示了他最棒的一面;李腾潇在台上放得开,得到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刘思哲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汇报增色不少;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做了一个组长应该做的事情。

在大家的团结一致,不怕困难下,我们小组汇报得非常成功,并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时让我们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

我们妙用谐音,言语生辉;我们亲近母语,团结协作!

《母语》作文篇5

80后、90后,新时代外国文化的引进者。

他们烦厌团圆的中秋,而去过西方的情人节;他们排斥传统的食品,而去吃洋快餐;他们唾弃民族舞,而去跳迪斯科……他们的口头禅是:你懂什么!这叫前卫!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沉积成无数富有特色的语言,这是我们拥有的,也是独一无二的;祖先们创设的古老节日,也是无与伦比、涵义深刻的。而现在,这一代人开始崇拜外国,向中国投去恶心的`目光。殊不知,中国是他们的本源,他们的根!

政治书上曾说过:有一位英语老师曾让学生将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成英语,同学翻译说“ifyouwanttoseemore,pleasegoupstairs。”老师笑着说:“你说的是:如果你想看到更多,请上楼。”看到名诗变成了这个味道,学生都笑了起来。老师继而庄重地说:“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任何其它文化都无可替代的,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在世界战争中,强国要灭弱国的最可耻、最恶毒的方法,就是让弱国学生忘掉自国语言,灌输他国文化,这种方法使学生们忘了自己心中最本源的思想,成了行尸走肉,没了思想,没有了爱国精神的人的国家,就可以说其是不存在。我们这么抛弃中国文化,不就是“卖国”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排外。适当地接受外国文化,对发展国家也有很大帮助。但是,这种“接受”不能过度。比如,在上海某些大城市,交际场合中,说汉语的人便被他人与粗俗画上了等号;某学校在20xx年度曾严厉禁止学生在课上说汉语,最后,学生纷纷退学。

一个国家的文化,大部分都进入了这个国家的语言,它体现在方方面面。正是因为人人都有这种文化的凝聚力,国家才有了坚实的脊梁,才有了宽阔的肩膀。

捍卫中国文化!让我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骄傲的用汉语说上一句:“我可是中国人!”

《母语》作文篇6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昔日经济、政治等硬实力,而今大国软实力的分量似乎更重。软实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国民精神风貌、思想素质,而民族文化影响力尤为重要。

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它的母语文化,势必会走下坡路,至少经济社会发展潜伏着危机。在英语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疯狂地学英语,却淡漠甚至抛弃了自己的母语:汉语。如今毛笔大概成稀有之物了,拿过毛笔的人很少,会写毛笔字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日本人却规定每周一次毛笔字课,我们不反省一下,就这样看着汉文化衰落,对得起炎黄子孙这个称呼吗?

为什么在全球掀起一场汉语热,各国大办汉语学校的今天,我们却不再重视汉语?我们没有看到语言文化的长远意义,至少没有看到眼前所蕴藏的危机。英国、美国每年输出英语所获利润占到了国民gdp的1%多。再看看国内的学生,花这么大力气学外语,若是学好了还可以,可是大学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水平也不过如此。外语没学好,母语也差,有些人的汉语水平甚至不及外国的汉语学习者,前不久上海的一次双语互译活动竞赛中,不少人把富贵不能淫这句古训译成berich,butnotsexy(富贵,但是不能性感)。中国学生的语言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听说前不久申报文化遗产时,端午节被韩国抢先注册。我们在愤慨之余,为什么不冷静地想想:别人为什么轻易就能抢走?汉文化源远流长,先辈珍视,而子孙视之不甚惜,如弃草芥。一些重大的经贸甚至学术交流会全部用英语却不能用翻译,这可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为什么不能像法国人一样珍视母语。民族文化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法国的保守未免偏激,而我们的漠然则更令人担忧。

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佳句流传几千年后依然鲜活生动,在于其独特的音形相结合。我耳边始终回响着那位韩国网友的疑问:你们的汉语我认为是世上最优美的语言,为什么亚洲其他国家和欧美重视,你们自己却不重视呢?

你从远古走来,博大是你的风采;你向未来奔去,磅礴是你的气概。悬崖边缘的汉语文化,炎黄子孙到了拯救你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