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的表达,是对那一刻真实心情的记录和反思,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学生疫情防控课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学生疫情防控课观后感篇1
在灰暗中的人们常常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但还是会有一些勇敢无畏的人,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为身后的这些人冒险探路。
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真的是弄得人心惶惶,新型冠状病毒如同地狱中跑出来的恶魔,不断的攻击着人们的健康以及人们的心灵,新型冠状病毒的攻击不断增强,不仅危害了中国的人民,甚至已经传染到了其他的国家。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每个人的心中都多了些担忧。微信公众号:颓废大学生
但是,在我今天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节课疫情思政大会》之后,心中的担忧也就少了许多,心中也安定了下来。来自四海八方的中国人民的心都连在了一起,团结了起来。
在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每个人都毫不懈怠。全国的学生和老师们也都默默的付出着,努力坚持不外出,讲卫生,在家里就算是停课也不忘记学习。所以全国的学生们几乎都“停课不停学”,初三和高三的同学们也为自己即将面临的考试,做着充分的准备。看见电视上的同学们坚定的眼神,胸前鲜艳的红领巾,铿锵有力地用语言表达着对祖国的信任和热爱,我的心中也随之默念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微信公众号:颓废大学生
由于一只蝙蝠引起的战争,使医生护士们都成为了“战士”。各省各地都派出了优秀的医生们前去一线支援,他们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家乡,离开自己疼爱的家人,忍痛告别。甚至有些还瞒着家人们,自己偷偷奔赴一线,帮助祖国共渡难关。钟南山老先生,他已经__岁了,还是站在防疫最前线,勇敢地带领人民与疫情抗争。这就是中国的力量!
为了这次的“战疫”,我们建造了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从项目开始至竣工,耗时仅10天!仅仅10天哪!这不仅震慑到了中国人民,也震慑到了全世界。这就是中国的速度!
全中国的力量,来自各个国家和人民的鼓舞和加油,一定会让我们的大中国渡过这次难关,击败这可恶的病毒。到了那个时候灰暗将被光明完全笼罩,武汉那粉嫩的樱花又将重新向着阳光!
大学生疫情防控课观后感篇2
2019年12月8日,武汉爆发的第一例新型肺炎病例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没有硝烟的战争也随之开始。每个人对此都不屑一顾,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是一场不逊于2003年“非典”的灾难。2003年“非典”席卷全国,使人不寒而栗。资料记载非典当时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扩散至东亚乃至全球,死亡病例达349例,直到年中旬,病情才得以控制。而如今我们面对的新型肺炎,其棘手程度相较于“非典”有过之而不及,所以抗击疫情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最可爱的人。“妈妈要去和病毒打比赛了,胜利了就可以回家陪你。”那一天,安徽省人民医院医生董芹芹与儿子隔着咫尺之距,却只能遥遥相望,留下这坚定的字眼;“此事我没有告诉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是战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女医生张旃写下请战书,七天来几乎没有休息,眼睛里布满血丝,可她仍负重前行,坚持疫情不退,“我”不退;小汤山医院的医生再次整装待发,又从全国各地赶来武汉,每次毫发无伤的背后,却是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险恶,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背后,是肩上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必达的信念。
告别、奉献、承担,这些美好的品质加在一起,那是一群可爱的人。
广东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在桌子上放了一沓崭新的100元现金,而后他朝着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躬:“国家有难,我也要出份力。”说完转身就走,要求登记名字时却只留下了“知恩者”三个字。他已经八十三岁,靠捡废品为生,而老伴瘫痪在床,做这一切,只因他是一名老党员;疫情爆发的半个月以来,韩红都处于“很疯狂”的状态,她的基金会,速度也“很疯狂”,1月24日至今,已经送达8批物资到湖北,和医院直接对接,她说:“在天灾人祸面前,她没办法做到袖手旁观。”他们很苦,但国家有难,便倾囊相助。
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小人物亦可闪闪发光。
实现伟大梦想,就要进行伟大斗争。疫情期间,青年人迎难而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将中国青年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最美逆行者”一线医护人员、服务社区防疫工作的志愿者,还是执勤在防疫一线的民警,党旗、团旗所指的方向、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有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我相信彻底战胜疫情以后,中国青年的力量会更加强大。中国青年,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
大学生疫情防控课观后感篇3
疫情突发,对新病毒认识需要过程,有效药物和疫苗研发需要时间,医护人员和防护物资需要支援,这是疫情发生的阶段性规律。疫情初发阶段,面对病毒的凶猛攻势,人们焦急地看到,第一仗确实并不占优势。好在传染病发生规律是清楚的,只要明确了传染源、传播渠道、易感人群,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渠道,管控好易感人群,就能阻止疫情蔓延,夺回主动权。
疫情凶险,不侥幸不轻敌不恐慌,坚定必胜信心,这是战胜疫情的铁律。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形势严峻复杂,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危机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素质。遏制新型肺炎疫情,有责任感的人不仅仅是受保护者,更是疫情防范链条上的积极践行者。非常时刻,每个人作出一些牺牲,哪怕自己多了许多不便,减少了不少获得,这些暂时性的付出,也是为了早日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全面抗疫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除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决胜利,别无选择。历史无数次证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在风雨中发展进步的,越是伟大的民族,经历的风雨沧桑也就越多。面对危难挑战,中华民族从不畏惧,在一切难关面前,伟大的中国人民必将更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灾难击垮不了我们,反而会让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凝聚最强大的战斗力!
大学生疫情防控课观后感篇4
在观看完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感悟良多。泱泱中华,才杰辈出。新的一代肩负起责任,奔赴抗疫一线,与死神殊死搏斗。而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海外华侨也纷纷伸出援手,越过团团阻碍,捐献物资,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渡难关。保卫武汉,中国有我!
疫情防控,再一次让中华民族挽起众志成城的臂膀。透过这一场场坚毅的阻击战,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分别作出的评价,“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由此而言,中国努力防止疫情蔓延的有力举措,让世界透过疫情审视着中国,再塑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中国,疫情面前挺起了不屈的“民族脊梁”!!!
大学生疫情防控课观后感篇5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发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年的这个春节过得不平凡。
近日,我看到了一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装备,经历了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很多人的脸颊都过敏红肿了;有的为了抢时间救护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剪掉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还有的鼻梁被口罩和护目镜磨出了血,着实令人泪目、心疼。但深深的压痕、疲惫的神态,挡不住医者之美;坚毅的目光,依然透射着必胜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着防护栏探望几天没有回家的护士妈妈;有的还是20岁刚出头的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便学着像前辈一样,“以我所学,尽我全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
多难兴邦。无论面对洪水、地震、sars疫情,还是遭遇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我们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一往无前,不懈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而不倒、濒临绝境而不亡,反而愈发强大,缘何?答案就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发生后,北京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小汤山医院设计者黄锡璆主动请缨赴鄂支援建设;湖南近300名医务人员踏上援鄂征途,许多人在“请战书”里写下同一个理由:“我是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有一群斗士心怀大爱,慷慨请战,逆行而上,报名去抗疫一线:“我自愿报名参加医疗救助团队”“我执行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任务,经过实战考验,我申请加入防控疫情队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胜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汇聚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是战场就会有牺牲,这是常理。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披挂上阵,冲到最危险的抗击疫情第一线;结婚刚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年轻护士邓甜甜,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地赶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她说:“作为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95后小护士”慷慨承诺;医生父子隔防护玻璃彼此鼓劲打气,是父子、更是战友……于患者来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危情时刻,白衣天使成了钢铁战士;“迎着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他们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究将散开,唯努力不会被辜负。在这场正在博弈的战“役”中,谁最美?谁最累?战斗在一线的战友同胞,拼搏在后方兄弟姐妹!我们有理由坚信:有全国上下的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春暖花开、万家祥和!
大学生疫情防控课观后感篇6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备受瞩目的武汉火神山医院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它的投入使用,将拯救更多人的宝贵生命,有利于尽快遏制疫情,增强我们战胜疫魔的信心。
火神山医院“火”在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万千群众的心。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观看……这场慢直播热度空前,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他们积极参与,热切互动,为武汉加油,为同胞打气,表达着对建设者的致敬和对武汉人民的支持。“武汉加油,中国必胜!”这热度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对火神山医院施工建设的关注、对武汉同胞的挂念,传递的是“无论身处何方,都肩并肩共同抗疫”的勇气和信心。
火神山医院“神”在速度。不到10天时间建成医院,时间紧、任务重、挑战重重,这是一场与时间竞速、与疫魔赛跑的较量,也是一场不容闪失、必须打赢的硬仗。快点,再快点!日夜轰鸣,紧锣密鼓,不眠不休,在这场与疫魔竞速的较量中,每一道工序的时间安排都精确到以小时来计算,每一名建设者都在工地夜以继日地挥汗如雨。他们的目标、信念只有一个:早日完工,战胜疫情!1月23日开始建设,24日已有上百台挖掘机抵达现场;25日正式开工,26日第一间样板房建成;27日,场地整平、碎石黄沙回填全部完成,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28日,双层病房区钢结构初具规模……2月1日,全面展开医疗配套设备安装,2日交付完工。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火神山医院“贵”在温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火神山的“神速”建成依靠的不仅是朴实善良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还有来自全国的驰援建设和爱心洪流。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车辆在工地上忙进忙出、3000多名建设者从五湖四海汇聚在武汉知音湖畔、社会各界纷纷捐赠建材产品、办公椅、救护车等物资……全力以赴、全力推进、全力支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说着不同方言,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冲刺。火神山医院建设的背后,是亿万人的并肩作战,是众志成城的英雄中国,传递出不惧风吹浪打、紧密团结互助的中国温度。
火神山医院创造了中国速度的又一次奇迹,彰显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也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希望。我们相信,冰雪终会消融,疫魔总会散去。我们期待,春暖花开之日尽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