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例,不管写什么作品的观后感,都要实事求是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长津湖观后感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津湖观后感篇1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且不说战斗力对比,就单从后勤补给以及运输能力上来说,美军要远超出当时的志愿军。战场补给对一场战争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这个相信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
战场上光靠勇气是不行的,也需要实力,刀再锋利也快不过子弹。在长津湖之战中,美军将后勤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志愿军只能用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生死的精神去弥补装备上的巨大差距。
当时我军奋力抵抗,面对美军猛烈的攻势,即使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我军也没有丝毫的退却。到了长津湖战役后期,当地的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气异常恶劣,冷得出奇。当地气温到达了零下四十多度。
很多战士冻得连手都拿不出来,一些枪也被冻得连扳机都没法扣。到了最后,双方都不想打了,美军也忙着撤退保命,就连途中遇到志愿军阻击他们都懒得还手,实在是不想打了,天气太冷了。
从很多历史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美军在撤退的时候,靴子和脚都粘在一起了,连路都没法走,手和脚全都冻坏了。有些士兵因为受伤失去知觉,等被抬回基地的时候已经冻得僵硬了。很多士兵的皮肤都被冻得开裂。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被冻成冰雕的壮烈事迹。相比美军而言,志愿军的惊人忍耐力是值得称赞的。
长津湖观后感篇2
看完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后,心里有许多的感想。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自1840年至1945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70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小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让日本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在中苏交恶最严重的时期,苏军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境,都不敢轻举妄动。结束了苏联最后的幻想。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敢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争一较高下。
1840年以后我们屡战屡败,1949年以后我们战无不胜。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说明,貌似凶猛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的确是一只纸老虎。中国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不能相逢勇者胜,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与光荣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的时机恰逢其时!这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美国非要把我们当敌人,我们一定要做个合格的敌人
长津湖观后感篇3
国庆假期,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
这部影片讲的是1950年美军想占领朝鲜,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知道这场战役必将唇亡齿寒,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于是在没有战机,没有坦克,也没有任何先进的武装设备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出兵抗美援朝。
中国军人穿着单薄衣服,吃着能磕掉牙的土豆,而美国军人却穿着厚厚的棉衣,吃着热哄哄的咖啡和喷香的烤鹅,在这么大的差距下,更显现出了中国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这场战役中,也出现了一批批舍己为人的英雄,比如运走标识弹的“雷爹”,捧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年仅19岁就上战场的'伍万里……他们都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此外,有129名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被冻成了“冰雕”,但还是摆着准备开枪的姿势,没有一名军人背向敌人的。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留下了敬仰的眼泪,美国军官也被震撼了,向着“冰雕连”深深的行了个军礼。中国军人这种坚韧意志和牺牲精神,让人敬佩!
如果可以的话,我要告诉英雄烈士们,我们现在国家繁荣昌盛,老百姓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世界太平,再也没有战争,再也没有被割掉的土地。
长津湖观后感篇4
今天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是抗美援朝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电影中有些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比如伍万里在火车上闹脾气说不去里推开火车门的时候。
万里长城宏伟的景象出现在眼前,解放军们都看入迷里,连我都看入迷里,还有是美国军吃着烤鸡而我们的志愿军吃的是被冻得硬邦邦的土豆,还要省着吃,最后一个场景是在美国军撤退的时候,蹲守在xx的.志愿军们被冻成了冰人他们的姿势一直保持这随时战斗的状态,这一幕幕场景让我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未来让他们不打仗!就是有这么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长津湖观后感篇5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延续《长津湖》的故事线。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水门桥战役,对战双方是第九兵团和美军陆战一师。面对志愿军的强烈攻势,美军被打得节节败退,落荒而逃,水门桥就是美军撤退路线的关键点。第七穿插连三炸水门桥,最后英勇牺牲,只剩伍万里一人生还。
随着抗战情节的深入,我多次热泪盈眶,第七穿插连为了炸毁水门桥,每个战士都在拼命,都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伍千里说:“只要桥在,任务还在,美军修一次,我们炸一次。”当时的长津湖,气温已近零下四十度,美军外围有先进的军舰、铺天盖地的飞机、强大的陆战师以及充沛的物资,反观我们的战士,武器上只有步枪、迫击炮,他们日夜隐蔽在雪山坳里冻得瑟瑟发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怀里冻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们没有退却,毅然守护着我们祖国的疆土,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而无私的壮举哪。
此时,我已流泪满面。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我们要感恩生活,珍爱和平,铭记历史,从小立志,作为一名学生,要把自己的使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长津湖观后感篇6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1年11月27日,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位置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得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终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长津湖战役》
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六,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然可爱。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非常谨慎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陆战一师最终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乘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squo;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部影片中除了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解说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有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觉得,虽然没有胜利,但是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此生无悔,一点也不!
长津湖观后感篇7
勿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近日,我和朋友一同观看了《长津湖》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感触颇深。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当年英雄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史实。电影看完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幅幅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让我再次感受到如今的和平年代,是用他们的鲜血筑建的。
每看到一个战士倒下,花名册都会用红笔划一个圈标识,心真的很痛,无数先辈们用他们的身体血肉之躯,用智慧与敌人周旋,看到雷爹为了引开标识弹被车压的情形,看他用最后一口气很“痛”时,我心如刀割。他们完全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敌军比我们实力不知强多少的情况下,最终发起总攻去取得了胜利,把敌军打退了,这真是一个太激动人心的场面。
如今我们的国家是强大了,可是在强大的同时也经受了无数的考验,我们并没有可以高枕无忧,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式,各种各样的糖衣炮弹上,各种各样的经济制裁,为了更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国家今天能够有这么安宁的环境,一切都在向更健康更快乐的方向发展,谁又可以脱离关系?通过观看将激发我们每个国人的爱国热情,让我们能够感受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需要信仰,需要力量,无数的先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国家是由我们一个个体,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社会组织等团结进取,共同努力创造的',我们需时刻牢记国家是我们的家,国家好我们老百姓才会好,国家强大了,我们小伙伴才能够处于和平共享的年代。
我们生活在如今的盛世之中,难以想象当时比电影中更恶劣的环境,先辈有着多么坚定信念才能忍受的了,被火活活烧死而不动,宁可被冻成冰雕也不愿意撤退。这样的信念值得我们学习,去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