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对联作文精选6篇

时间:2024-01-03 作者:Indulgence

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培养小伙伴们的写作才能,在写作文中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成长,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贴对联作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贴对联作文精选6篇

贴对联作文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在我国若干个节日中是最隆重的,最热闹的。贴对联则是最具仪式感的一项工作!

29号的晚上,爸爸向我说道:“明天就是年30了,年30的早上要贴对联,你也要一起来吗?”“这种事还能少得了我吗?当然要”我回答道。

年30的早上很快就到了。天空刚刚放起鱼肚白,我就一个鲤鱼打挺似的从床上蹦起来,简单的洗刷完、吃完早餐。就跑去跟爸爸还有爷爷一起贴对联了。

这次爸爸买了胶水喷雾,就不用麻烦奶奶在打浆糊了。

爸爸吩咐道:“你赶快用胶水喷雾在门上喷几下,好贴对联。”“是”我应声答道。这道命令后我三下五除二喷好一面墙,在“蹭蹭蹭”底下又把另一面墙也刷好了。

墙喷好了,该贴对联了。我马上拿起一张对联递给爸爸,再拿起另一张对联递给爷爷。爸爸和爷爷两名大将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蹭”一下就把对联给贴好了。

贴完对联该贴“福”字了。我再次拿起胶水喷雾对准水泥墙喷去,当全部喷好时,却发现福字一个也连不上。这时爸爸走了过来说道:“额这个应该是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而出了点故障,所以粘不了。”“唉,又是一个进口山寨货。”我在心里想。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时。我们的“后勤人员”妈妈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罐刚打好的浆糊走了过来。“你奶奶早就想到天气寒冷,胶水喷雾会出问题的,所以就趁你们贴对联的功夫打了一罐浆糊。”妈妈对我说道。看到一罐崭新的浆糊的我们如同抓到了生命稻草一般,眼中又露出了一丝丝希望,撸起袖子,又准备大干起来。爸爸刷浆糊,爷爷帮扶,我呢贴福字,分工明确,没多少时间就搞定了!

不要小看了贴对联这么简单的事情,也是需要极大的细心与耐心,初次帮忙,有点手忙脚乱,不过看到贴好的对联和福字,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贴对联作文篇2

年三十这天,是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一天。这天下午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

我、爸爸和叔叔先去奶奶家贴对联,奶奶早已准备好浆糊和对联等着我们。看到我们来爷爷也赶紧来帮忙,我看到了一副最长最宽的对联就说:“爸爸,这是贴在大门上的吧?”

“是的,赶快拿过来!”爸爸说。

我拿着对联,来到爸爸身边,看见爸爸拿了一个小笤帚,端着浆糊,把笤帚抹上浆糊,在大门的门框上来回涂了几下,然后,我把对联递给爸爸,爸爸把对联贴上,最后,爸爸再用新笤帚扫一下门框上的对联,这样一幅崭新的对联就贴完了。爸爸说:“看着我贴了一个,你也学着贴一贴吧!”

我说:“好的,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

说着,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拿起带浆糊的笤帚就往门框上抹,抹完之后就去找对联,结果叔叔在一旁笑了,我说:“叔叔,你笑什么呢?我做的不对吗?爸爸不就是这样做的吗?”叔叔说:“做法对,只不过你还太矮,你抹的浆糊只能贴一半对联。”

“那怎么办?”我说。

叔叔说:“你说呢?”

“不知道?”我说。

“来我抱你吧!”说着叔叔就抱起了我,我把上面的门框也涂好了,爸爸给我拿来对联,我贴上,看着我贴的对联我高兴的跳了起来。剩下的对联有我和爸爸、叔叔一起给奶奶贴完了。爷爷奶奶还夸我长大了。贴完之后,我们回家也把自己家的贴完,光等着吃年夜饭了……

贴对联真是一件快乐又有趣的事。

贴对联作文篇3

快过年了,爷爷进了一批对联,又可以帮他卖对联了!据说爷爷已经卖了二十五年的时间了。岁月在爷爷的额头上刻下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皱纹,爷爷的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了。他白发苍苍,行动也不太灵活。不过我还是挺佩服爷爷的毅力。

这一年是羊年,我们家好多人都属羊。爷爷、伯伯、姐姐、我,这一年可是我们四个人的本命年哪!于是,我伴随着新春一步步的临近,开始了一次生意之旅。

第一天,我们在大队,卖了差不多五十元钱;第二天的收获就有些少了,只卖出了十几元钱;第三天,我们在六队。我、姐姐、哥哥、爷爷、妹妹,我们人员这所以这么多,是因为爷爷的身子骨弱了,需要我们帮忙。不过那天的收获还不小,差不多有二百元钱的收获。

现在你对我们的阵容估计还不太熟悉,我来给你一一介绍。

爷爷和姐姐负责给顾客拿东西,哥哥负责看货,我负责找钱、算钱,妹妹则负责看包。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我们分工明确,所以干起来十分麻利。一点都不耽误顾客的时间。

我们不断换地方,细心经营,直到现在(腊月二十二),我们大概有一千元的收入。相信剩下的时间会收入更多。

寒假前期,我计划帮爷爷买对联,中午写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下午来到爷爷卖东西的地方,帮助爷爷卖东西。通过帮爷爷卖对联,我才知道做生意有多么不容易。我不但学习上没有耽误,生意上也没有耽误。为人处事上知道了做生意要谦逊、低调,不要跟顾客吵架。我之所以有了经商的头脑,是因为每次寒假都帮爷爷卖对联。爷爷身体抱恙,但还坚持了二十五年余载。

新的一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祝同学们学习进步。你们也要抓紧时间,趁爷爷奶奶还有时间,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贴对联作文篇4

清晨,我睁开双眼,天蒙蒙亮,可是已经7点5分了。我连忙穿好衣服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爸爸,起床了,我们一起贴对联吧!”“好的。”爸爸爽快地答应了。15分钟左右,我们就把东西准备好了。

“先贴大门。”爸爸笑呵呵地对我说。他爬上了梯子,把先横批贴上去,“向上一点,向右一点,向下一点点,再向右一点点,ok!”我像指挥官指挥着爸爸。贴上下联了。“这个偏一点没事的。”我心里念叨着。可是贴上去的对联中间好像有一个调皮的娃娃,挺着个大肚皮。瞧,把这边按下去了,那边又鼓了起来,来来回回总是弄不平整。总以为贴对联容易,如今我和爸爸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贴好,我累得腰酸背痛。“真累啊,我的头都仰疼了!”我不耐烦地叫了起来。()“别急别急,还有两幅没贴呢!”爸爸不慌不忙地说道。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说:“你们贴对联的顺序错了,应该是先贴上联,再贴下联,最后贴横批。”我和爸爸恍然大悟,原来贴对联还有顺序要讲究呀。

我俩额头不时渗出汗珠……

剩下的两幅终于贴好了。嗨,还要贴门画。爸爸把旧的门画撕下来换上买来的新门画。门画上有一个大大的福字。门画贴好了,当我看到爸爸贴好的门画,疑惑不解地问:“爸爸,你怎么把‘福’贴倒了?”爸爸笑着说:“这就是‘福到家’的意思。”

天和人和全家和,福多财多喜庆多,和气生财。

贴对联作文篇5

“傻儿子,对联要来没?”刚一放学回家,老爸就向我问起对联的事儿,可是我怎么可能拿到呢?要知道想从“仇人”手里拿到的几率几乎为零。

随着“春节”的临近,指挥官老爸向我下达了一件艰巨的任务——向余果讨两副对联,并拿2百元钱作为本次任务成功后的奖励,“贪婪”的我一时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立马行动起来。

周一,在学校里。为了让余果有愉快的心情,能痛快的答应我的请求,我几乎是费尽心机。不仅用金钱 “贿赂”,还处处躲着不招惹她。好不容易计划取得了效果,化解了恩仇,可又谈起了对联的价钱。当然,两副对联总价二百块钱的终极价格我是绝对不会告诉她的。“10块钱,我买你两副”、“15块,不卖就算了!”、“30块,爱要不要”“…”虽然我层层加码,可恶的是“仇人”就是不为所动,算了,豁出去了,我一咬牙“一口价,五十!”“好,我周末看看”。哎——终于同意了,我暗暗松了一口气,刚才真是累死我了!

可转眼几周过去,一直快放假余果也没有交货,这其实也是意料之中,通过她的手赚到那二百块钱是没那么容易的。

放假前的一个周末,我陪老爸去理发,在回家的路上刚好碰到联购超市门口有一个免费送春联的活动。老爸兴冲冲地跑过去要了两副,高兴地说:“哈哈,这下对联有了,2百块钱也省了,傻儿子,你到现在对联都没要来,我可不算违规哦!”“不过看在你在讨要对联的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我到时候灼情另外给你些奖励作为补偿吧。”

哎,眼看着快要到手的鸭子飞掉了,我真是欲哭无泪,有种被耍的感觉!

贴对联作文篇6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一种士族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可说明这一点,在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如张邦基《墨庄漫录》述苏东坡在黄州,于近岁除时,访王文甫,见其方治桃符,遂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元代初年,着名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春联,赵松雪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春联的内容与酒楼非发,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像赵松雪写的这种春联已被当作交际的礼品来看待了。

据说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而成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后的事。在《簪云楼杂记》上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时,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门上一定要贴出春联,表示一番新气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以为娱乐。在巡游了一段路后,他忽然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遗侍从去查问究竟。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尚未请人代笔。太祖听后,叫人取来文房四宝,欣然挥毫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信手拈来,语气不凡。侍从捧着对联,交给了阉猪人家。后来阉猪主人获悉是皇上御笔亲制的对联,便装裱起来,挂在中堂,视为家宝,每日烧香敬奉。据说,春联两字的正式命名,就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从那时起,春联在广大农村乡镇广泛流行,并在后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联有“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等等,家家户户年前贴春联,把春节点缀得春意盎然,喜气洋洋。

哈哈,春联的来历原来是这样的,以后每年过春节我都要和爸爸贴春联,让那浓浓的节日喜庆味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