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我们上学期间肯定会经历的事情,如果在一篇作文中缺少相关的修辞手法,那它就是不够生动的,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写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作文篇1
今天天气很好,天空中万里无云,太阳把明亮的光线无私地洒向大地。
第三节是常识课。同学们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放着几个脸盆、几面镜子,心里想,老师给我们做什么实验呢?
坐定后,老师问我们:“阳光是什么颜色?”这一问,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窗外。这时,明晃晃的阳光正透过玻璃窗照进教室。李维站起来说:“大家看看吧!阳光应该是白色的。”周伟则提出不同意见:“我说呀,’阳光应该是红色的。因为一早一晚,阳光把整个天空都染红了。”老师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阳光究竟是什么颜色。”
老师把我们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发一个脸盆、一面镜子,并让组长在脸盆里放上半盆水。老师告诉我们,先把镜子对准窗户,让阳光照在镜面上,然后用镜子把光反射到水中,再由脸盆里的水把阳光反射到墙上。这样我们就能看到阳光真正的颜色了。
老师话音刚落,大家就七手八脚忙开了。李维动作最利索,他把镜子对准窗户,一束阳光照在镜子上,可是镜子没能把阳光反射到水里去,而是到了天花板上。周伟一看急了,连忙搬动脸盆,差点儿把水泼到身上。可是一连移动了几个位置,都不见镜子反射的光落在水中,“这……这……我可不能把脸盆搬到天花板上去呀!”周伟急得说话都结巴了。这时老师走过来对周伟说:“问题不在你,是李维把镜子面朝上了。”说着就叫李维:“你把镜子抬起来,镜面朝下。”李维依言而行,果然,镜子把光反射到水中,脸盆里的水又把它反射到墙上。啊!看到了!看到了!雪白的墙上呈现出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真美啊!这时其他几个小组也先后把实验做成了,墙上到处是七色的光斑。
多有趣的阳光散色小实验呀!李维恍然大悟地说:“哦,我明白了,雨过天晴,天上的彩虹就是阳光折射形成的吧!”
写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作文篇2
今天,我买到了一本叫《趣味科学实验》这本书,我十分喜爱。便选中了其中一个实验叫“白纸藏字”。
先准备少量洗手液,16k大小的铅画纸,棉签,脸盆,杯子。准备好这些材料之后,便可以开始做这个有趣的实验了。
将这一张先前准备好的16k铅画纸平放在桌面上,要注意千万不能沾水哦!这样这个实验就报废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细节。
之后在杯子中滴上几滴洗手液,然后用相同的温水与倒在杯中的洗手液一起搅拌均匀,这样就变成了泡沫水了。注意:必须要洗手液和温水相等才可以,还要搅拌出泡沫才可以。
然后,用一旁的的棉签沾一下泡沫水,在铅画纸上写上自己喜欢的字,我写的是“无字天书”。再晒干它让这四个字藏在里面,谁也发现不了。
借用刘谦的一句话:“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将铅画纸放在水中,神奇的是这四个藏在纸里的大字,竟然悄无声息的出现了在我的眼前,真是不可思议啊!
我翻了一下书,知道了其中的奥妙:洗手液具有迅速吸收水分的特点,所以用泡沫水所写的字在水中就能清晰看见吸水的痕迹了。刚才的字迹也就出现了。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啊!
写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作文篇3
今天,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吹泡泡。这个实验特别简单,只需要一个小瓶子、一点儿水、几滴洗涤灵和一根较粗一点的吸管。
我把这几样物品摆在桌上,同学们好奇地看着我,这些东西到底能做什么实验呢?我首先把水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瓶中,然后把洗涤灵倒进水中。接着,我把准备好的吸管放入水中,按顺时针方向搅了几下,再小心翼翼地把吸管拿出来。我看了大家一下,他们都在很专注地看着我。这时,我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向吸管里吹进。忽然,在吸管的另一端出现了一个小泡泡。同学们看着这个圆圆的、晶莹的小泡泡,一下子来了兴趣,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吸管发给大家,每个人都吹出了好多个泡泡,顿时,教室里飘起了五光十色的泡泡,变成了一个泡泡的世界。这时,不知道谁问了句:“为什么会吹出泡泡呢?”对啊,这是为什么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把求助的目光一齐投向老师。
老师看着大家不解的样子,微笑着说:“让我来告诉你们泡泡形成的`原因吧。由于水和洗涤灵混合在一起时,水分子和洗涤灵分子表面有粘性,形成张力。水表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大于水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就像被粘在一起一样。如果水分子之间过度粘合在一起,泡泡就不易形成了。而洗涤灵‘打破了水的表面张力,把表面张力降低到只有通常状况下的1/3,这正是泡泡所需要的最佳张力,于是就形成了泡泡。”
同学们听后点点头,这个实验真是太有趣了!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实验中还蕴含着这么深奥的科学道理呢!
写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作文篇4
“唉,怎么没浮起来?”我叹了一口气。
你们猜我在干什么?我在做实验!做鸡蛋在水里浮起来的实验。
我先拿出一个大大的脸盆,倒了许多水进去,我把鸡蛋放进盆里,鸡蛋立即沉入水底。我听别人说,放盐进去就会让鸡蛋浮起来。我加了一点盐,想不到鸡蛋竟然无动于衷。
妈妈听到我的叹气走过来,“你拿一个爸爸喝水的玻璃杯,这样做实验可以看得更清楚。”妈妈提议。
我拿出玻璃杯,倒入一大半水,小心翼翼地放入鸡蛋,鸡蛋迅速沉入杯底,然后我加入盐,盐也沉入杯底。妈妈建议我用筷子搅拌盐,使盐尽快溶化。我一边搅拌一边加盐。
“你看见鸡蛋的变化吗?”妈妈指着玻璃杯问我。我朝着杯子的底部看,咦,真是好神奇,鸡蛋慢慢地升起来,浮到了水面上。
“刚才你用大的脸盆,水太多,盐也太少了点,所以实验失败了!”妈妈告诉我。
“可是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我问妈妈。
“这个,我也解释不清。你上网查查吧!”妈妈说。
带着这个问题,我上网搜了下:原来鸡蛋本身的密度比水大,所以沉到水底。水里加入了盐,成了盐水,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神奇地上浮了。
生活中真是处处都是学问啊!
写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作文篇5
今天,我一如既往地来到小记者班开始了本学期第二节课,只见老师郑重地宣布:我们今天做实验!许多小朋友便欢呼起来。
我目不转睛,兴致勃勃地盯着小记者班朱老师手中的杯,纸,盆和水,只见老师故作神秘,竟卖起了关子:哎,你们猜猜,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实验?我们挠着头皮,自然摸不着头脑。
老师笑嘻嘻地拿起杯子,在里边倒满了水。哎,在干嘛呢?我和同学们大惑不解,东猜猜,西猜猜,可就是猜不着。只见老师大摇大摆地走到前面,拿起一张纸,我仔细一看,那张纸比瓶口还大,是瓦蓝色的。老师把它放在瓶口,轻轻地拍了拍,装模作样地把纸压着,故意慢吞吞地把它倒过来,嘿!还以为你自己是魔法师呢!老师把手松开了,我和同学们瞪大了眼儿,以为水会从杯子里涌出来,但是我们猜错了!纸非但没破,连一滴小水滴都没有出来。哇塞!我和同学们不得不打心底里佩服老师。老师还换了纸,重复做了好几次,但还是没有失误,我们目瞪口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水不会出来?难道老师是运气好吗,一个个谜题围绕着我,我的好奇心大了许多,老师似乎看出来了,讲道:水的表面张力使杯子和纸完全闭合起来了。这时,杯里的水对纸片的压力小于杯外的大气压力,因为大气压力帮纸片托住了水,杯里的水当然不会漏出来了!
写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作文篇6
科学的世界妙趣无穷,让我们充满了好奇与兴奋。
今天,一来到教室,就看到郑老师在黑板上写着“科学小实验”五个醒目的大字。前两天在家里准备好的科学小实验,小伙伴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展示给大家瞧瞧了!
第一个上场的是梁浩,他为我们带来的小实验是柠檬酸和碳酸钙的反应。
梁浩首先从工具箱中拿出柠檬酸和碳酸钙,再拿出试管,滴入四滴管水。然后,他拿出一个小药勺,小心翼翼舀了一勺柠檬酸粉放入试管,再用塞子塞住管口,轻轻摇晃试管,使柠檬酸粉在水中充分溶解,成为柠檬酸液。接着,只见他将小勺擦干净,又舀了一勺碳酸钙加入柠檬酸液中。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试管中迅速冒出许多的小气泡,梁浩解释说,这些小气泡就是二氧化碳。哦,原来碳酸钙和柠檬酸液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
第二个上场的是梁芷宁,她准备的实验和梁浩的差不多,只不过,她将碳酸钙换成了小苏打,会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安安静静地看着她演示,等待着奇迹的出现。梁芷宁的实验步骤和梁浩一样,也是先将柠檬酸粉溶解在水中,形成柠檬酸液,然后加入小苏打,但是试管内没有什么反应。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都很奇怪,梁芷宁想了想,说:“可能是小苏打量太少了,我再试一次吧。”这一次,她加大了小苏打的量,啊,成功了!只见试管内小气泡不断地往上冒,都快要冲出试管了。原来,柠檬酸液和小苏打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写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作文篇7
一张纸可以画画,一张纸可以做手工,但你相信一张纸可以托起二十本书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一上课,老师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我可以让老师手里的这张纸托起二十本书!”同学们听了,立刻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老师在吹牛皮。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纸,要求是:不借助任何辅助物,只在纸上做文章,让这张纸托起书。在老师宣布实验要求的时候,我认真观察着老师的每一个表情以及说的每一个字,生怕露了一些蛛丝马迹,让自己这个小福尔摩斯探案失败。
我拿着纸左看看右看看,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突然我的脑袋瓜里蹦出一个好办法,我把纸折成扇子形,我小心翼翼地放上去第一本书,书安安稳稳地站在了纸上,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接着我又放上去第二本书,可不巧,只听“啪”的一声,书本全部塌了,我好悲伤,为什么会失败呢?但转念一想,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又开始实验了起来,可是不管怎么做,就是放不下老师所说的二十本书,我灰心极了。这时我听到其他组的同学欢呼呐喊:“我放上去三十本啦!老师,我放上去三十本啦!”我循声而望,原来他们把纸折成了m形。我吸取经验,快速把纸折成m形,哈哈哈,我也成功了。
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纸折成m形,能托起好多本书呢?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当纸折叠的次数变多,纸的承受能力就变大,纸的承受能力与纸的形状有关。
这节课让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发现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