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作文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首尾呼应,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的梨作文600字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的梨作文600字篇1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每当听到这首《端午》,自然想到香飘万里的人间美味——粽子。
粽子,一个神奇的美食;一个独特的美食;一个富有传奇故事的美食。
以竹叶或河塘嫩芦为皮,糯米为馅,植物为味,蒸熟后脱去那墨绿的外衣,露出白玉般肌肤的“棕子小姐”,远远就能闻见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因楚国灭亡,投江自尽。百姓为了江中鱼虾不食屈原尸首,向江中投放食物,引开鱼虾,后来就有了粽子的出现。
粽子不仅有白玉糯米粽,还有红枣白玉粽。在粽子里加入红枣,叫枣粽,谐音"早中",喻意学子金榜题名。这色味俱佳的粽子,寓意无穷,隐藏着人们的勤劳与智慧!我爱这个神奇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不仅在粽子,还隐藏在植物中。每年端午,家家户户门头都要挂艾叶。据说端午这一天,百草皆是药,艾叶更是可以去百毒,治百病,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小孩洗药浴,便可以“百毒不侵”。
洗药浴,那清新的草药香伴随着深褐色的水面,本以为会十分舒适,所以就“一蹦三尺高”地跳进去。但下去才发现这汤的味儿可真大,简直“销魂”,原来“欲要练就金刚身,必经皮内苦”。这复杂的滋味,让端午的味道别具一格,我爱这个独特的味道……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端午就是一个以味道为载体,寄托人们对家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家国的爱。粽子包的是乾坤与大地,包的是中华民族魂,还有永不褪色的习俗。
家乡的梨作文600字篇2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没错,我的家乡在普宁,那儿的春节更各具特色。
春节的前一天——除夕,除夕倒是累得要命!不仅将要全家擦个两三遍,还要将全家家具换换位置,换换家相,图个万象更新。最后,大人都要出门买大量鸡、鸭、鹅、鱼、肉,都用来充足厨房,图个充充实实,春节就不用为肉愁了,还有个原因,春节是不可能买到肉的,因为春节是不允许杀生的!
而小孩子呢?他们则爱买各式各样的鞭炮,“蜘蛛炮”“冲天炮”“蝴蝶炮”“烟花”各显神通”……一些小男生则还爱买玩具枪、弹弓、假刀、风筝……而小女生则爱买各种古怪的糖、竹笛、竹琴……
然而到了晚上,管你困不困,就算身体累到虚脱也不让你睡觉,必须看完春晚倒计时!
春节来到了,全村妇女也不用干活儿,都聚在一起做艾粄:先将红薯磨成粉,倒入少量的水,用磨具将其拍扁,保持中空,开一个小孔,放入馅儿,有花生馅。、绿豆馅或芝麻馅,蒸或煎熟就可以吃了,又甜又酥,还有一股很大的红薯味!
各家的“顶梁柱”则是留在家里做菜,把买来的鸡鸭鹅鱼肉全部做完,吃剩的冻在冰箱,下一餐继续吃。
而全村小孩则是在晚上将所有鞭炮放完,给春节增点热闹繁华的气氛!放完后,全村每一条巷的要放一条超大号的条形红色鞭炮,必须是在同时放,那气势绝了!
在这几天内,他家互相不能讲脏话,不能打架,不能哭……小孩子之间更不能说“我的寒假作业还没写完,死定啦!死定啦!”就算你想说,也得强行吞下去!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人一年的运气!见到任何人都要说“春节好!”
正月十五,春节的尾声,不能有人留在家里,门不能锁,大家都要走出去看灯、花卉,还要燃放鞭炮,看舞狮子……
春节过去,大人开工,小孩子上学,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不过,新的一年来了!
家乡的梨作文600字篇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有着许许多多传统风俗,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在这么多的传统风俗中,我最喜欢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午节呢?就让我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怀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怀王面前毁谤屈原,屈原渐渐不得重用,最后甚至将屈原流放,屈原满怀悲愤,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江自尽。而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表达楚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之情,我也很尊敬屈原这就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说到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自然是赛龙舟啦!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划龙舟,寓意为:用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追赶屈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去郊外的一座山上,寻找端午节必备的一种植物。正值初夏,真可谓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初夏的山中,山花烂漫,花草清香。站在这天然氧吧中让人心旷神怡。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上的一个拐角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这次目标——艾草。艾草生长在土埂上,从上到下都是细细的一条,它们簇拥在一起,微风吹过时可以看到叶子的正面是绿色的,反面看起来像白白的绒毛,我们高兴地扑向了它,把它裁了下来,立刻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把艾草挂在了家门口。
回家后,我们立刻开始制作端午节最期盼的食物——粽子。大家都忙碌起来,有的泡粽叶、有的淘糯米、有的洗花生,有的剥红枣,忙得不亦乐乎。包粽子时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再把糯米倒入再加上一些红枣、花生点缀,然后捆绑起来就完工了,没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看着一排排的粽子就像是一块块的绿宝石。这时候就可以下锅煮了,当水沸腾时,屋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米香。让我们很期待粽子能马上出锅。
这就是我喜爱的端午节!
家乡的梨作文600字篇4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上海大都市的繁华璀璨,首都北京的家喻户晓,但它给予我温暖与力量。
家乡地标
我的家乡有一个标志性建筑,那就是二七塔,它是为纪念工人大罢工而建,在以前,它是郑州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来到郑州必去的地方。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它早已不是郑州最高的建筑了,但它仍然是老百姓心目中郑州的标志,是郑州最闪亮、最引人瞩目的中心,正如有句俗话说:“不看二七塔,就等于没来过郑州”。二七塔周围每天都车水马龙,可能是周边有许多大商场、小吃街的缘故吧!那人流量,会让人吃惊的长大了嘴巴!
家乡艺术
郑州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文化艺术,那就是豫剧。如果把豫剧比作一顶皇冠,那么曲目《花木兰》就是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英姿飒爽和智勇忠孝在戏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到周末,公园、河边到处都是学豫剧、唱豫剧的人们,有拉弦儿的,有打拍子的,大家聚在一起,切磋唱腔,研究身段,交流经验,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这就是豫剧的魅力。
家乡美食
郑州有一种面食不得不说,它是来郑州必吃的特色美食,那就是烩面。郑州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烩面的身影,它是郑州人的最爱。烩面香而不油,吃起来特别筋道,吃一口面、喝一口汤,唇齿间充满了羊肉的鲜美味道,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点一道凉菜,吃一碗烩面,疲劳、压力就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舒畅和放松。
这就是我的家乡——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河南郑州。每当遇到烦心事时,我会去看看二七塔,听听塔顶钟表报时的声音或是在公园看看被围地里三层外三层的戏迷表演,或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都会让我的烦恼一扫而光,使我浑身充满力量。
家乡的梨作文600字篇5
家乡,是个温暖又宁静的地方,它不大,但是很温馨,不小,却能遮风挡雨,这次,就让我来说说自己的家乡――河南吧。
河南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古文化的地方,那里有着美食,武术,景点还有河南话的有趣风格,让我用细致的描述带大家领略一下我们河南的文化气息。
先来说一下让我们河南人最引以为傲的“美食”,在河南省,最著名的美食就是“烩面”如果厨师手艺良好,那么做出来的面不仅柔软,还富有弹性,做出来的汤,虽然看上清淡,但是却有着油而不腻的味道,再撒上一点葱花,香油,那味道倍儿香!许多外地的游客来这里尝一口烩面就飘飘欲仙,都舍不得走了呢。
接下来说一下,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武术”,河南可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学习武术,弘扬武术”的精神。河南的少林寺,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每天都是从早晨练习武术到深夜,所以我们河南人的身体可都是健健康康,随便找几个人基本上都能打几式拳。武术精神就是强身健体,调节呼吸,保健养生这几点,这些也就是主旨,难道我们河南没有做到这几点吗?
现在就是许多人关注的“景点”了,河南的景点有很多,比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焦作的嘉应观,济源的王屋山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景点,这些景点不仅美丽,而且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河南真可谓是得到了“文化城市”这一美称。
“河南话”也是我们河南的一大亮点,在古代时,还有帝王统治者把河南话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话语,可以说,现在我们的河南方言就是古代时候的官话,现在还保留着古代时候的韵味气息呢。就像普通话中的“昨天”在河南话中就叫“一盖儿”,普通话中的“走了”,在河南武陟话中就叫“走了昂”尽管用文字表达很不清晰,但是也可以感受出它的有趣。
河南有许多的“特产”: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等等,都是我家乡的特产,都是土生土长的,绝对健康!
这次的河南家乡了解,到此结束,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我的家乡。
家乡的梨作文600字篇6
我的家乡宁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让人开心的就是过春节。
说起春节,小孩们甚是高兴,可以在春节过一段小长假,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买各式各样的糖果。当然,平时也有新衣服穿和糖果吃,但我还是更喜欢春节!
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每当到冬至,家家户户都把肉切成一条一条的,放在火炉的架子上熏烤着,那场景感觉就是在办腊肉展会一样!
腊月二十四是我们家乡的小年。这天,人们开始打扫卫生,把家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杀猪,打鱼,上街购置各式各样的吃的,置办丰富的年货,准备过一个幸福热闹的年。
除此之外,大人和孩子们也都是手忙脚乱。大人们都搭着长梯站在高处,手拿着红红的对联,让站在地面的孩子帮着指正对联是否贴得匀称工整。孩子们也是眼花缭乱,在五颜六色的新衣服中要选一件最喜庆最漂亮的,可真是为小孩子们出难题啊,因为这些衣服她们都喜欢。
腊月三十,就是除夕了。天刚黑了起来,街上灯火通明,鞭炮的声音响彻云霄,过年的味道更浓了!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年夜饭,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带来的视听盛宴!到了零点,正是小孩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他们可以接到厚厚的压岁红包,预示着新年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业进步!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平安健康。家里来客人了,大人们都拿出最好吃的来招待,小孩子们好开心,他们可以收到来自客人的红包。
到了元宵节,街上处处张灯结彩,耍龙灯,猜灯谜,放烟花等,又是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
正月十六,热闹的春节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孩子们也恢复了往日的校园生活。
家乡的梨作文600字篇7
我家门前有条河,河中的水啊,可真清呀!水中的鱼呀,虾呀,可多啦!盛夏时,我总爱背个小笼子,跳入水中洗个凉澡,然后忙于捉鱼虾,那是我童年的乐园。 到了冬天,那可就真美啊!河面上全结了冰,晶亮晶亮的,有时人还可以在上面滑冰泥!
每到冬天早晨,太阳还没升起,人们都躺在被窝里睡觉时,总传入一声声的“咚咚”声,清脆悦耳,像小鼓的叫声,还带着丝丝的节奏感呢!但每当太阳出来后,声音就没有了。 我很好奇。在一个寒冷的黎明,我忍着寒冷起了个大早,来到小河边。小河边静静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等了许久,还没听到“咚咚”声,我等不及了,便想回家了。但突然看到一个人影,悄悄靠近河边。我睁大眼睛仔细看着。近了,近了。咦?身影竟如此熟悉?啊!是妈妈! 妈妈走到了河岸边,蹲下身,十分熟练地做着一些动作,我正纳闷时,“咚咚咚,咚咚咚”,耳际传来熟悉的好听的声音!啊!原来是妈妈发出了“咚咚”的声音! 我赶紧走了过去,一下扑到妈妈的背上,高兴地说:“妈妈,你可真伟大!”妈妈先是吓了一跳,缓了缓神,奇怪地问道:“你怎么在这?”我说:“我是来发现‘咚咚’的声音的。”
我这时才发现,妈妈身旁还有一桶衣服和一根捶衣棒。我这才明白,“咚咚”的声音原来是妈妈用棒捶衣服的声音!我奇怪极了:“妈妈,你……”妈妈又笑了,又继续去洗衣服了,耳际又是那“咚咚”声。 我看着妈妈,发现妈妈的手通红通红的,头上满是汗,但她仍然在不断的洗着衣服,发出“咚咚”声,我感觉到她的吃力和抖动。我猛然觉得这“咚咚”声好像是刺耳的。我难过极了,猛地夺过妈妈手中的棒。 “妈妈,让我来帮你!” 妈妈那苍白的脸上浮现出深深的酒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那以后,我每次都和妈妈一起去洗衣服。多了个人影,那“咚咚”的声音却没变。 啊!我家那条小河,那条会发出“咚咚”声的小河,那条流水叮咚的小河!那条我深爱着的小河!
家乡的梨作文600字篇8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家乡,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端午风俗。
小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只是觉得这天有好吃的,好玩的罢了。
早早的算好了时间,得知今天是吃粽子的日子,我一大早就喜得快要发疯了。
懒得在卧室与灶房间来回周旋,我干脆搬了个小板凳来,就这么坐在奶奶跟前,看着她包粽子。
“这里脏,妮儿,你快出去。”
“没事儿,我不嫌脏。”相比关注这脏兮兮的瓦灶和墙壁,我还是更想看奶奶包粽子。
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是多么灵巧啊!一弯,一放,一折,一绑,短短几步,短短几十秒,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诞生了。
要煮粽子了,奶奶怕熏着我,硬是把我推出了灶房。自己留在那儿随时准备着添柴火。
望着灶房烟囱里冒出的浓浓的烟,不知为什么,我感到那次的粽子格外的甜。
“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在我的家乡,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油条、糖糕一类的油炸食品。雄黄油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关于鸡蛋的端午风俗。在这天,我一起床奶奶就会拿来一个提前煮好的热腾腾的鸡蛋,然后让鸡蛋从我的头顶一直滚到脚尖,嘴里还念念有词“骨碌骨碌灾,小病大灾都滚下来......”滚好后,再让我把鸡蛋猛地一摔,然后立刻拿起来,剥掉壳,给我吃掉。
据说,这个习俗的由来是因为老人们坚信,热腾腾的鸡蛋可以粘走孩子们身上的一切病灾,在下一次端午节前都平平安安,幸幸福福。
端午在奶奶对我的关怀中走来,又在奶奶对我的祝福中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