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优质6篇

时间:2023-10-11 作者:Fallinlove

一份高质量的作文是需要有真实的经历和情感的,“新”是作文题材的生命活力所在,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优质6篇

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篇1

“江海门户北上海,产业高地东灶港”——欢迎您来到东灶港。今天一大早,我和爸妈开车来到东灶港。

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好遇上退潮。看,只见潮水“哗哗”的往下退,仿佛是一名名消防队员正急匆匆的赶往失火地点。浪花还不时轻轻地拍打着海岸,犹如一位在泥地上玩了许久的美人鱼对泥地依依不舍,又像是一位音乐家在拨动着巨大的琴,发出轻快的声音,令我遐思万千。听,人们的笑声,渔船的马达声,大海的“琴声”便组成了动听的交响曲。那潮水,轻轻的,柔柔的,似乎一个人睡在浪花被上,又像一曲悦耳的、温柔的歌曲在心灵流淌。我们本来想乘船出海去看蛎岈山的,可惜今天的水位太浅,河道太小,不可以航船,弄得大家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正当我们扫兴时,姐姐忽然大喊着“看!”“别大惊小怪的”我气呼呼地冲着她说。可还是顺着姐姐指的方向,我的眼睛立刻像点亮的一盏明灯,炯炯有神,发现了“新大陆”。我们不管大人们在岸上大呼小叫,只顾着往岸下冲去,一到岸底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提起裤子,挽起袖子,踩着礁石,徒手就往沙泥地里抓起田螺、跳跳鱼来。看!姐姐一会儿跳到这,一会儿跳到那,仿佛是一只顽皮的猴子在海边左蹦右跳。姐姐手忙脚乱,看见哪里有跳跳鱼,就往那里奔去捉,可跳跳鱼比她还要灵活,眼看跳跳鱼就要落入虎口了,它却机灵地纵身一跳,就逃离了姐姐的魔掌,当它无路可逃时,便疾速地钻进那深深地泥水洼里,眨眼间逃得无影无踪。

望着那宁静的海面,它仿佛被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禁让我更想下次再来看看海面波涛汹涌的样子。

东灶港,下次我一定再与您相会!

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篇2

这个国庆节放假,我们全家人回到老家贵州。

我们来到种刺梨的园子。一棵棵刺梨树高约五十厘米,或者是二十厘米,叶子像猫耳朵一样的大小。刺梨树在温暖的阳光下昂首挺胸的晒着太阳,显得格外有志气。

看见这些圆溜溜的刺梨,我馋言欲滴。它全身金黄,长着许多细细的小刺,杆上也有刺。小刺大约有一厘米长。正是它那十分可爱的样子深深的吸引了我,特别是那金黄的全身,像穿了一身铠甲。正在我去摘刺梨的时候,妈妈叫住了我,说:“这刺梨的刺有点扎手。”我听了妈妈的话,连忙收回了手,我问妈妈:”那怎么去摘呢?“妈妈说:”戴手套去摘呀!“我这才明白。

我戴上了手套,用手小心翼翼地把刺梨的杆掐下来,我按照这样的方法,不知摘了多少个刺梨。我把摘的刺梨放进了竹篮里。

我问妈妈:”这就能吃了吗?“妈妈说:”要戴上手套,把刺梨的刺给拔下来,清洗了才能吃!“我开始拔刺了。我拔呀拔,不一会,就拔完了一个,爸爸都拔了三个,我真对他刮目相看。我可真想尝尝我亲手摘的刺梨,可还要清洗一遍,尽管我不情愿,但为了尽快吃到刺梨,尝尝刺梨的味道,我还是把刺梨洗得干干净净。因为刺梨已经清洗完了,我真迫不及待呀!我看见这圆圆的,黄黄的。上面还有很多小点,有白色的,有黑色的、黄色的,可好看了。看见这些我都舍不得吃它了。妈妈说:”你看这还多着呢!“我先舔了一下,然后我看见刺梨的汁水渗了出来,酸甜酸甜的,接着我把这美味的刺梨一口吃到了嘴里,嚼了嚼,有点麻,但很好吃。

家乡的刺梨不仅可爱。还很美味。我爱家乡的刺梨。

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篇3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十一”国庆。这七天准备去干嘛呢?当然是要去——贵州凯里的千户苗寨。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晚上八点到达了目的地。来到了停车场,我不禁被眼前的场景震憾了,停车场上密密麻麻的停满了成千上万的车辆,一眼望不到边际,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的停车场。

下了车后,我们便出发去找住宿。我们在附近找了一户农家住下了。热情的女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苗族美食:有香喷喷、甜酥酥的点心,有鲜嫩美味的酸汤鱼,也有香甜可口的白切鸡。

第二天,我们到了苗寨里参观,这里的房子大多都是木制的,而且很矮小,俗称“吊脚楼。”整个山寨密密麻麻盖满了成百上千的木房,这些楼房依山而建鳞次栉比,远远望去,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蔚为壮观。

有一条河由西向东穿寨而过,这条河叫“白水河”,河水清澈见底,坐在车上都能看见河底的沙石和小鱼小虾。白水河的河水为什么这么清呢?那是因为这里的污染少,河里没有人乱丢垃圾,我猜:他们苗族的人一定很讲卫生!

最有特色的数苗族人们的服饰了。这些服装有的绚丽多彩,有的朴实无华,配上银光闪们的饰物,苗女们穿在身上可漂亮了。这令我非常“眼红,”恨不得拿一件回去显摆显摆呢!

这可真是一个令我难忘的国庆呀!

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篇4

“同学们,记住老师说的话,十一小长假期间出去游玩一定注意安全”,此时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进行放假前的最后的叮嘱,随后便听见“叮铃——”,已经看不清楚是谁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但那不重要,此时此刻只想高呼“我们迎来国庆假期啦”!

回到家后,我直接冲向自己的房间,书包随意地放在椅子上,因为放假前我就想好了,放假的第一天,必须是好好睡一觉,缓解我这一身的疲乏,然后三天玩,三天写作业,时间分配的刚刚好,正当我还在美滋滋的高兴时,爸爸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一会我们有个集体活动,记得参与”,“集体活动?”此时此刻还躺在床上的我突然有些期待,难道是“出去吃饭?去哪里玩?还是......”,就当我还在幻想时,“对,一会儿大扫除,你的工具在那边”,说完,爸爸还特地用手指了指方向,可能是担心我看不见吧,说完之后便径直走过去,将那一顿东西拿过来放在我的门口,爸爸看见似乎我想说什么,“你可以再休息十分钟”,幻想和幻想破灭仅仅只用了三分钟不到的时间。

用爸爸的话来讲就是“劳动的快乐只有实践了才知道”虽然刚开始我是属于“被迫上战场”,但是在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卫生的过程中,确实也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说起来很奇妙,就像是吃了一颗包裹着巧克力外衣的草莓糖,虽然刚开始是有一点累,但渐渐的就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快乐,打扫完卫生后,我们一家三口便一起出去吃了一顿烧烤,晚上九点钟我们便散着步往家走。而接下来的几天我的“美好计划”也自然而然的被打乱了,我们先是去了历史博物馆,妈妈跟我讲“有些节日不能只是知道放假,你要知道这个节日背后的意义我们在过节的这一天,过去都发生了什么,你们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如此幸福的年代,更应该去理解历史,牢记历史”,妈妈的话让我的头脑有一些清醒,我也开始试着理解爸爸妈妈的话。

就这样,我的国庆假期可以说是过得非常充实,虽然我的那个“美好计划”没有实现,但是现在我也庆幸它没有实现,在这个假期中,我也真正明白了,其实有时候,如果我们应该试着将时间花费到有用的地方,而不是混沌度日,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假期结束,我也要调整状态迎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篇5

精彩纷呈的7天国庆假期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妈妈烤地瓜了。

这天,奶奶趁我们都在家,就准备给我们做一顿丰富的国庆大餐,顺便向我们秀一下她那高超的厨艺。到了中午,奶奶挥舞着铲子,忙得不亦乐乎。妈妈走到灶肚前,看见火势旺得很,便突发奇想,对我说:“咱们来不来烤地瓜?”我好奇地问:“烤地瓜?怎么烤呀?”只见妈妈从篮子里挑了两个大大的地瓜,用长长的铁钳子把地瓜夹进了火旁的灰堆里,怕火烧到地瓜,上面又盖了些灰。

过了一会儿,妈妈用铁钳子把它们翻了个身,接着烤,这样反复了几次。直到一阵诱人的香味迎面扑来,我再也坐不住了,问妈妈:“熟了没?”妈妈笑着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馋猫!再等等,里面的肉可能还没熟。”

香味越来越浓了,把爸爸也吸引了过来,妈妈终于把地瓜夹了出来。“啊?怎么成这样了!这么黑,能吃吗?”我疑惑极了。“试试不就知道了,当心烫!”妈妈胸有成竹地说。我用木棍轻轻敲掉了上面的一些灰,小心翼翼地翻了一下“木炭”,用指尖挑开外面的焦皮,哇!好漂亮呀!里面的肉肉黄黄的,亮亮的,就像是被剖开了的美玉。虽然,它还在冒着热气,我却等不及了,张口就咬,结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烫得我舌头都麻了。可甜美的味道还是让我不顾一切,爸爸也禁不住诱惑,到我手里连啃了两口。一抬头,我禁不住大笑起来,爸爸的脸上被我乌黑的手指刮到了黑黑的一片,嘴角还糊到了地瓜肉,像个小丑!当然了,我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妈妈把我推到镜子前的时候,我看到自己像个刚出矿井的煤矿工人,除了两只眼睛还在转,其他地方都是黑的。

我和爸爸的狼狈样引得奶奶的脸上笑开了花,呵呵,真是有趣啊!

在国庆假期里的作文篇6

国庆即将要到来了,我的心里激荡着对祖国生日的祝福和对祖国深深的爱意,真希望国庆快点来,我已将准备好了怎样给母亲祝寿了!

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的国庆节。

许多农人在田里忙碌着,虽然他们都已奔小康。走进农村呼吸着清香的空气,看着那饱满的果实让你忍不住想咬一口。

在让我们看一眼城市吧!现在快到国庆节了有许多小店都在打折,为的是庆国庆,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有很多。

以往大有不同,现在处处充满着和平的气息没有了以往的残杀和战争,现在的幸福是那些战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

我们的母亲曾挺过多少风雪啊!它就像是一棵小草,从一片废墟里钻出来,在豆点大的雨下,在猛烈的狂风暴雨中都坚强、顽固的伫立在那,那弱小的躯干饱受风霜,就算疲惫不堪也仍顽强的站着,不屈的支撑,那不正是我们的祖国吗?她并没有在这儿倒下而是坚忍不拔,勇敢奋斗,任凭那风雪冰冻她的体温,撕裂她的身,但是那颗火热的心永远也不会因此消失。

现在回忆起以往感到美丽又感可恨,但是那些已经过去已成为历史,我们要眼看现在和未来但是不能忘记我们的光荣与屈辱,这一切既是开始也是结束,我们开始了新中国,结束了旧时代。

阳光总在风雨后。看我们的祖国在饱经风霜后,只有一片和平的气息。让我们迎接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