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可以从个人经历、观察、想象等多个角度展开,我们可以用丰富的词汇来提升作文的表达力,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春到家乡作文600字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春到家乡作文600字篇1
我家乡的春节是别有一番特色的。当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按我家乡的习俗,除夕到正月初十才算春节。
其中,除夕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尽管那天是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这个时刻,除了特殊原因外,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每当这会儿,外婆就将饭菜端上来,看着桌上丰富的年夜饭,我们还没吃就一个劲的说好。饭桌上,我们一边谈论生活中的奇闻乐事,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佳肴,享受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室外的空地看璀璨而耀眼的烟花在美丽的夜空中缤纷绽放。而大人们呢,就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准备明天拜年要用的礼品。
到了十二点,也就是午夜零点。家家户户都准备好鞭炮,对着门外大喊几声:“放炮啦!放炮啦!”随着喊声过后,“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在我们耳旁回荡,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噼里啪啦!”这天早晨迎着几声炮声,我们才睡醒。没错,这天就是大年初一!这几天,我们都会去亲戚好友家作客拜年,并且还会带些礼品,表示客气之意。然后,我们会出去外面逛逛街,看舞狮表演。舞狮是我家乡的最大特色,看着虎狮从地上跳到高楼上,再用复杂又困难的动作表演,我们连声叫好!
过了初十,十一、十二时,我们也就该回去工作了。这时,长辈会让我们带些拜年时别人送的或买的礼品,喻意春节的.喜气会伴随着我们度过这一整年。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寄语:
春节可以说是大部分人最期待的节日了,除了春节特有的长假外,小编最喜欢的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迎接新的一年了!作者笔下的春节十分热闹,那么大家的春节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春到家乡作文600字篇2
我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橘子。
我的家乡特产就是橘子,每到橘子熟的季节,家乡里热热闹闹的,几乎是全家老少一起去橘园采摘。我家的橘园里有一颗最大的橘树,每年一到橘子成熟的时候,我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爬上这棵橘树,寻找着橘树上最大的那一颗橘子。
“走喽!”我兴高采烈地的与家人一起上山,遍山的橘树是我们最大的乐园。我们背着篓子,沿着山路往上,绿叶下黄橙橙的橘子格外的诱人。在采摘橘子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的先尝上一两个,甜甜的橘子霸占着我的味蕾,一整个天下来,我以橘子为食,若不是家人们监督着我、警告着我不能多吃,我还真的能够将橘子当饭来吃。
记忆里家乡的橘子占据了我的整个童年,我的.家乡带给我的欢乐不胜数,家乡的那片橘林是我记忆中永远不会模糊的一个场景。
有时候,我摘橘子累了,就直接坐在树上,两手抱着树干,脸蛋贴着树干,橘树的皮清凉凉的,像是要给我散热般。我坐在树上,摇晃着两腿,从树下经过的妈妈见着我这个样子,说我活脱脱的就像是一个树赖熊。妈妈的取笑,我毫不在意。反倒我抱着树干,悬挂在空中的两腿晃得更加的起劲了。
我们在山上能直接从早呆到晚,中午的午饭是奶奶回一趟家接着为我们带来的。一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打道回府。一天下来,我们摘下的橘子可多了。爸爸用推车将橘子从山上运下,我与妈妈走在后头,每人也都会带上一些。
我背着篓子,虽然筐里就那么半筐,但我依旧背得气喘吁吁的。中途还休息了好些下,这些橘子可真重。
思念家乡,思念我家乡里度过的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
春到家乡作文600字篇3
外婆家门口有一条小溪,溪水一直流向千岛湖。我非常喜欢这条小溪,它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风景,每个季节的小溪,都给我带来不同的乐趣。
春天,万物复苏,春雨绵绵。不多时又雷声大作,一会儿就来了倾盆大雨。这时,小溪里的水位慢慢上升,涨起了大水。大水过后,小鱼们多起来了,小溪里银光闪闪,成群结队的鸭子欢快地在溪水里寻食。
夏天,溪水变得清澈极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把浅浅的溪水晒得比温泉水还热,热得好像可以煮蛋了。傍晚太阳下山了,孩子们欢呼着冲向小溪去抓鱼或玩水了。无数的小蝌蚪和小青蛙在浅水区嬉戏着,鸭子也比原来要多得多,“嘎嘎”声不绝于耳。
秋天,溪边的野果成熟了,飘来一阵阵清香。山坡上的树叶变黄了,纷纷扬扬的落叶飘到了水面上,像一条条小船,顺着溪水起航了。穿过溪边的草丛,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发现几枚粗心的鸭妈妈遗留下来的热乎乎的鸭蛋呢!
冬天,溪水变得更浅了,露出了大片的石滩。溪边结了厚厚的冰,似乎可以滑冰了。尽管青蛙们全部都已经冬眠了,但在石滩上还可以找到几株零星的不知名的绿色植物呢。偶尔也可以看见一两只雄鸭寂寞地寻找着食物呢。
家乡的.小溪一年四季都是这么的美丽。它不仅仅美丽,还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它也给鱼、虾、泥鳅、蝌蚪、青蛙、鸭子……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场所。假期里,只要有时间,我总是千里迢迢地赶回去看看外公外婆,也看看小溪的风景。希望小溪能一直这么美丽,不要受到破坏和污染。
春到家乡作文600字篇4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每当听到这首《端午》,自然想到香飘万里的人间美味——粽子。
粽子,一个神奇的美食;一个独特的美食;一个富有传奇故事的美食。
以竹叶或河塘嫩芦为皮,糯米为馅,植物为味,蒸熟后脱去那墨绿的外衣,露出白玉般肌肤的“棕子小姐”,远远就能闻见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因楚国灭亡,投江自尽。百姓为了江中鱼虾不食屈原尸首,向江中投放食物,引开鱼虾,后来就有了粽子的出现。
粽子不仅有白玉糯米粽,还有红枣白玉粽。在粽子里加入红枣,叫枣粽,谐音"早中",喻意学子金榜题名。这色味俱佳的粽子,寓意无穷,隐藏着人们的勤劳与智慧!我爱这个神奇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不仅在粽子,还隐藏在植物中。每年端午,家家户户门头都要挂艾叶。据说端午这一天,百草皆是药,艾叶更是可以去百毒,治百病,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小孩洗药浴,便可以“百毒不侵”。
洗药浴,那清新的草药香伴随着深褐色的水面,本以为会十分舒适,所以就“一蹦三尺高”地跳进去。但下去才发现这汤的味儿可真大,简直“销魂”,原来“欲要练就金刚身,必经皮内苦”。这复杂的滋味,让端午的味道别具一格,我爱这个独特的味道……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端午就是一个以味道为载体,寄托人们对家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家国的爱。粽子包的是乾坤与大地,包的是中华民族魂,还有永不褪色的习俗。
春到家乡作文600字篇5
在端午节时,是赛龙舟的时间,所有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放下所以手中的活,不管是怎样重要的事,都把它放下,赶来看一年一度的赛龙舟大赛!
赛龙舟的场面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呀!比一般的人山人海多呢!可热闹了!
比赛要开始了,我看到人们蹦蹦跳跳的,我才他们心里绝对很紧张!当然,我也很紧张,我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赛手们纷纷出发,我看他们整齐的划着,每一个人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动作,跟解放军叔叔一样,那么的整齐,还非常带有精神,速度非常惊人,实在是太让我吃惊了,我猜想,这些赛手绝对是进过很好的训练,要不绝对不会有这么厉害的实力呀!
已经走了百分只三十了,赛手们有加快了速度,场上的欢呼声又大起来了,观众们带着紧张的心情,对赛手们欢呼,还有些人都举起手来给赛手欢呼了,当然,这些人里面就有我,但是,我的心情跟其他观众不一样,我是带这激动的心情,我还盼望着,到底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
哇!赛手都划了一般了,我激动的心情都快要到了极限了,我和其他观众高声的喊着:“加油!加油!不要失败,不要失败,必胜!必胜!”在我们的高声欢呼下,赛手抱着我们一切的希望,冲吧!冲吧!
已经跑了百分只八十,很快呀冲刺了,赛手们很快呀发出真正的威力了,我迫不得已的跑上前去喊:“你们加油!你们加油!你们是最棒的!你们是最棒的!”
到了冲刺阶段,赛手们纷纷用力,拼命着向前,速度越来越快,惊人的场面,让人激动万分,冲吧赛手们,胜利是属于你们的!
嗖的一声!场上的欢呼声有回来了,胜利的队伍是红队,人们纷纷冲了上来,把队的'人举着高高的,欢呼着:“红队胜利,红队必胜,红队最棒!”
这就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赛龙舟!
春到家乡作文600字篇6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春节。今年春节我们提前回到奶奶家,除夕之夜,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好不开心。团圆饭过后,我们几个小孩决定包饺子给大家吃。过年包饺子本来是北方人的习俗,但今天我们也兴一兴这个习俗。
一开始,堂哥和面,堂姐准备肉馅。看着堂哥用力的来回揉压面团,我们也跃跃欲试。但是他觉得我们太小,不够力气,就没让我们掺和。到面和好后,他却犯难了——原来他试做的几个饺子皮根本不象饺子皮的样:有些又大又厚,有些又太小太薄。这时,我跳出来说:“让我试试!”我心里想,堂哥力气大也是个麻烦,这下可以看我的了。我先从大面团里分出几份小的,然后用擀面杖开始擀,不快不慢,不轻不重。不久,那一团团小面粉在我手下成了一块块形状相近,厚薄适中的饺子皮。堂哥看着这些圆圆的饺子皮,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刚好,堂姐从厨房里端出准备好的饺子馅,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决定边做饺子皮,边包饺子。于是,一边,堂弟帮我把面团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我只负责擀饺子皮;另一边,堂哥堂姐也在合作,一人放肉馅一人用饺子器包饺子。由于他们那边用上了饺子器,包饺子的速度很快,一开始我们这边还差点跟不上。可是我们也不甘示弱,我找出一套擀饺子的更好方法,加上堂弟的帮忙,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竟然还超过了他们包饺子的速度。
等所有面团都擀完,一共包了六十多个饺子。水一烧开,我们就把饺子一个个下锅。之前我们还担心饺子下锅后会煮烂,那样我们花的工夫就会白费。但这些担心是多余的,饺子出锅了!不仅没有烂,而且一个个圆鼓鼓的,香喷喷的,令人垂涎三尺。我们把饺子分好,配上热汤,端给大人们吃。他们一个个都夸口称赞,我们的心里也乐滋滋的!
经过今天这次包饺子,我知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知道了父母平常的辛劳,更明白了只有劳动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