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读后感300字参考7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Youaremine

我们的内心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深情的读后感,阅读启迪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引发了独特的读后感,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洞读后感300字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洞读后感300字参考7篇

洞读后感300字篇1

同学们,相信你们很多人都看过《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吧。如果有的同学没有听过或者看过这个故事,下面就由我来讲给大家听吧。有一天,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狡猾的狐狸眼珠子咕噜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是不敢吃我的,因为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的。”老虎一下子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于是,狐狸带着老虎在森林里走了一圈,所有的动物看见后散腿就跑。就这样狐狸借着老虎的威武把百兽给吓跑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是不是觉得狐狸特别狡猾,特别可恶呢?我读了这个故事后,对我的感触很大。我从中体会了几个道理:首先,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能欺骗别人,谎言终有一天会被揭穿的,到时候没有人再相信你。其次,我们不能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欺负别人的人不会是好人,我以后要做个诚诚实实的人。我要做个不欺负别人的好孩子,让爸爸妈妈为有我这个好孩子感到骄傲自豪!

洞读后感300字篇2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了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其中的一篇“赤壁之战”。这篇文章选自罗贯中的着名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孙,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孙权与刘备联合,率军在赤壁与其相抗。

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黄盖又连施苦肉计,再使蒋干去送诈降书。后来火烧赤壁,曹军损伤无数,只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曹操呀,你为什么输得如此惨烈呢?是兵力不够吗?难道你的八十万大军还敌不过孙权的三万人马吗?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吗?是军队士气不振吗?想你曾破袁绍、斩吕布,一路高歌,势如破竹。也许是你轻易信人,先是中了周瑜的连环计,再是信了蒋干的诈降书。

曹操啊,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不过周瑜的连环计;也许因为你们是远来之师,一路跋涉,筋疲力尽,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劳;也许是你们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拥有长江天险,才会前牵着你们的鼻子走;也许是你太轻敌;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会获胜;也许是你们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别看在陆地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无战不胜,可一到像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了;也许是孔明太聪明,东风有意周郎便呀,也许……曹操呀,你的败给现代人留下了不少疑问,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争论,你的败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天意呢?

洞读后感300字篇3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昆虫记》的书,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而且一问世就被看作是昆虫心理学的诞生。读后我有许多感触,也了解到了昆虫们的各种习性。

这本书记录的是生物界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昆虫,有萤火虫、蚂蚁、蜜蜂和蟑螂等等,在大自然重是怎样生活的,是吃什么样的食物的,是怎样捕猎食物的,如何繁衍后代,如何在雷雨中得以生存的,等等。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些平常我不了解的。例如萤火虫的身上有斑斓的色彩,身体是栗棕色的,胸部呈现红色,身上的花纹是环形状的,边缘还点缀这几颗小红点,如同穿了一条美丽的群子。还有在这本书中我还了解到怎么可爱的萤火虫竟然是一个肉食主义者,而且手段很毒辣,猎物也是如樱桃般大的蜗牛,这真是我万万不曾了解到的事情,一只如此娇小的萤火虫竟然会以比它大好几倍的蜗牛作为下手对象,并且几乎无一不漏,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在动物界,人类界,甚至连昆虫界都可以行的通的道理——“弱肉强食”的道理。

不仅了解到了萤火虫,我还了解到一种有趣的叫泥水匠蜂的昆虫。它造的屋子全部都是用泥土做成的,而且也没有加水泥,或者其他能让它坚固的东西。那你会问那屋子为什么能住昆虫的。让我来告诉你其实,它们用的是从湿地上取来的潮湿的泥土。但是,那泥土很宝贵,所以,泥水匠蜂每次都会来回飞好几次,而且一次也不休息,直到做好房子才好。而且,它们做的房子不容易倒塌,很坚固。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了解到昆虫界竟然有如此至多的昆虫,和它们的生活习性,这些事情都很有我们人类好好学习的。列如:泥水匠蜂造地屋子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蚂蚁们的团结友爱的品质,还有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其实,在人类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以昆虫为启示而发明的东西,如:以蜻蜓的翅膀而发明了直升飞机,以萤火虫到人工冷光等等。可是,人类有时为了个人私利,而大量捕捉昆虫,如:蝴蝶谷的蝴蝶,因人类的捕捉而变得数量稀少,有的种类甚至灭绝,现在的蝴蝶谷已经不再那么美丽夺目,充满生机。所以,我们要保护昆虫,要知道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而不是随意的被人类捕捉,卖钱。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去大自然中探秘,去了解动物、植物和昆虫,也许会慢慢的喜欢上大自然。

洞读后感300字篇4

一个人的素质教养,与所生活的家庭的整体风貌息息相关,而每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风故事。

我是1980年出生的,也可以冒充“80后”吧。用父母的话说,我呀是个“福星”,从我出生家里的条件一年好过一年,其实现在能想清楚是怎么回事,1980年以后,不是我们这一家条件好了,而是在党的英明决策下,实行改革开放,全国人民的家庭条件都好了。可是小时候因为这个原因,我着实享受了不少“优待”,受宠程度连迟我两年出生的弟弟都难以超越。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但在我心中绝不普通,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他的同龄人当中可以算是经历丰富,他是我心中的偶像;而我的母亲我一直认为她的身上有着我终其一生也无法学到的美好品行。

父亲天性聪明,在那个凭推荐上大学的年代,是同辈人当中难得的几个高中生之一;高中毕业后,又去部队熏陶了几年,所以身板硬朗,做事雷厉风行,还能蒸得一手好包子;从部队回来后,为了养家,砖窑做过工,盐池下过滩;改革开放初期,他敏锐地抓住机会,借助我们那里家家户户种花生的便利条件,捞了“第一桶金”,所以我家早早盖起了两层楼,我和弟弟几乎没有为钱操过心;后来他又当了近二十年的村长、书记,所以我们家就经常成为叔叔伯伯这些老党员开会的场所,我也从小坐在父亲膝头接触了党;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还行,村里有谁有事借钱,父亲基本不回绝;父亲是个脸很冷的人,看上去难以亲近,但其实是个内心很柔软的人,记得上学时只要一放假回到家迎接我的始终是父亲喜悦昂扬的一声“晓红回来啦”,直到现在我已年近40,仍然如此;父亲的爱好很多:下棋、打篮球、打乒乓球……但最喜欢的是看书,所以我在小学四年级懵懵懂懂看完了《红楼梦》,初中上课时偷看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因为父亲最爱买这类书),当时也不知道被老师收了多少,撕了多少。到了师范,日夜捧着书,琼瑶、席绢写的言情小说,为了装门面读的外国名著,班级里配的《青年文摘》、《读者》等,不求甚解,稍加涉猎而已。参加工作后用工资买书,到了现在科技进步了,我看电子书……许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我说起来一套一套,貌似很能唬人,要说原因,我只能说是看的书多而杂!我想这是父亲用自己的行为教会我的:无论什么时候,有书读就是幸福!

小时候因为老考第一,我是父亲捧在手中的宝,那时候村里流行订娃娃亲,两家大人关系好,看着人品也不错,知根知底的,就给年龄适当的两个娃定下来。也曾有人提说过我,父亲却坚决不同意,说“我这女将来要上清华哩”,后来不太争气,上了师范,总感觉心中有愧。

我想父亲教会我的是:好学、上进、敏锐、热心以及对党的憧憬!

母亲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好像最爱在冬日漆黑的早上蒸馒头,我躺在暖暖的炕上,看着昏黄灯光下蒸腾的雾气,听着母亲坐在灶火前唱《苏三起解》,只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母亲好像总是在做饭,一天三顿换着花样做,姨母家的表哥老爱赖在我家吃饭;母亲好像总爱在烈日当头时摘绿豆、摘棉花、掰玉米,老要吆喝着我和小弟去地里;母亲好像总是在地里折腾,但不多种麦子,爱种西瓜、栽果树等,因为她说这些都容易换成钱,事实也证明不到两亩的一块果树地,母亲每年能折腾出一万多;母亲好像总是在奶奶和外婆家奔波,包个饺子趁热送,猪肉拌菜赶紧叫人,今天拆洗被褥,明天纳鞋缝衣,忙的不亦乐乎;母亲好像总喜欢和隔壁的婶子大妈们拉一张凉席,纳被子,裁衣服,缝纫机哒哒响着,白棉线刺啦刺啦,高喉咙大嗓门亮亮堂堂;母亲好像还是个有小情趣的人,总爱在洁白的门帘上用燃着的香点梅花,喜欢用纸卷门帘然后用油漆刷成“喜鹊登梅”、“福临门”等图案……

和父亲不同的是母亲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写的字还不错,我想可能因为母亲是个认真勤劳的人吧,这个世界对于勤劳的人总是多一分偏爱。

我觉得母亲教会我的是:勤劳、善良、坦率、执着以及如何做一个好人!

我的父亲和母亲是亿万劳动人民中最普通的一员,他们可能从来都不明确什么是家规,也没有想过给自己家定个家规以传后代,这8个字——勤劳致富耕读传家,还是我提出来的,两老一看深表赞同,说就这个,这个好。其实我还有很多高大上的备选: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明德至善,天道酬勤……可是父亲母亲一听就摇头,说这话都是好话,听着也高大上,可是和咱家不配套,就用“勤劳致富耕读传家”。就这么直白,就这么通俗,就这么坦诚,我想这也是父亲母亲性格德行使然,二老不好张扬,朴实淳厚,而这也是中国千万劳动家庭的特色!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人的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都有好的家风,国家就会和谐稳定、蓬勃向上、国富民强,美丽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洞读后感300字篇5

读罢《三国演义》,我犹如入身到那三国鼎立直至天下归一的乱世情仇中,书中的一个个英雄给我很多激励和启发,《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其次,曹操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我很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他的这些举措,使得他笼络了一大批能人才士,为他的大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曹操是奸雄还是枭雄,他在我心中都是英雄,他有勇有谋,才艺俱佳,在这些人中,他是最有领导才能的,所以最后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洞读后感300字篇6

夏洛特 勃朗蒂,这位相貌平平的女子,因为创作出了简爱,一跃成为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简爱》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我认为,反抗与旅行与求索这贯穿全书的主韵律是全书的精华。

?简爱》故事结构简单,少了磅礴,多了细腻。由盖茨黑德到洛伍德,再到桑菲尔德。旅行串起了这位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一个敢于反抗压迫,富于浪漫主义激情的人物形象。在盖茨黑德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简爱公然反抗里德舅妈。世界一流女政治家希拉里在幼年时也具备这样的反抗精神,狠狠地还击那些欺负他的孩子们,为后来的铁齿铜牙的政治家烙下了深深的烙印。简爱的反抗,宣布了她第一次被迫旅行的开始。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海伦的死,更早的在这位小女孩的心中燃起了一股反抗的烈火。有人说,人的生命是逆来顺受的。在简爱身上却不,不!“如果有人欺负了你,那我们要狠狠的还击,让打人者不敢再打”。洛伍德八年的教书生涯,海伦不断的求索,积累、充实着,随谭波尔的离去画下句号。

第二次旅行是自发的,来到了命运中注定的桑菲尔德——“荆棘的原地”。似乎名字就在暗示在这简爱未涉世事的白纸似的内心将被荆棘所伤。与罗切斯特的相识是一场爱情的求索过程。爱之深则恨之切,偶知意料外的“背叛”,简爱选择了反抗,独自开始了第三次漫无目的的旅行。南非黑人总统曼德拉对黑人民权的抗争,对正义与理想的追求,与相隔几世纪的简爱不谋而合。

这一次的过程差点叫他送了命。幸亏表格圣约翰的相助,才得以存活,意外地获悉了自己所继承的遗产。不断求索、探寻的经历使他明白:在珍贵的财富也不及亲情。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就是表哥圣约翰的无理要求,海伦义正词严的拒绝,更加彰显了一个立场坚定的女英雄形象。海伦最终也会到了桑菲尔德,进行着人生第四次必然的甜蜜旅行。

回顾全书,海伦的每一步旅行,每一次求索,每一次反抗,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心灵,巩固了我们对他的认知。旅行 求索 反抗 ,三者的巧妙搭配,最终成就了简爱!

洞读后感300字篇7

今天,我读了《数学家徐利治的故事》,知道了徐老先生在数学上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他写的许多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反响,他还培养出一批成材的学生。

徐老先生为什么能成为数学家?为什么能做出这样大的贡献?原因之一,就是他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文章里写道:“他在读书时常把伯父给他的午饭钱省下来,用来买书和买练习本,为了节省用纸,他常用手指在睡觉的凉席上练字,夜深人静,同学们早已进入甜蜜的梦乡,徐利治却来到走廊,在灯光下认真地学习。白天,他泡在图书馆里用馒头、白开水充饥。”可以看出,徐老先生小时候学习条件很不好,连买书、买练习本的钱都缺乏,只好节省午饭钱,然而,他勤奋学习,并不因学习条件差而气馁。

在我们这时代,家庭生活比较富裕,很多家只有一个孩子,零花钱比较多,这些钱我们不是去打电子游戏,就是去买好吃的。平时,也很浪费,一张纸不是写几个字就扔了,就是折纸飞机玩,一点也不知道节省。

在学习上,现在很多同学都不认真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我也是这样,做题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气馁了。我们的学习态度和徐老先生那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相比,真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从今以后,我要用徐老先生的学习精神来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