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性肺炎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02-15 作者:Iraqis

心得体会是指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领悟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应用文体,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是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提升,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冠状性肺炎心得体会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冠状性肺炎心得体会通用5篇

冠状性肺炎心得体会篇1

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经过不眠不休的火速建设,正式交付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建成后的火神山医院可容纳1000个床位,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解决现有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疫情面前,分秒必争的“中国速度”创造了基建奇迹,国内外网友纷纷点赞。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从1月24日上百台挖机进场开始土地平整,1月25日正式开工,到2月2日交付使用,建设者们夜以继日与疫情赛跑,高峰期4000余名建设者在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24小时不间断施工,累了席地而歇,困了和衣而卧,体现了建设者们“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战斗精神。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命必达,他们当中有在大婚日子“逃婚”参与援建的袁绪强,有在工地连续度过19个春节依然第一时间请命参加会战的蒋桂喜,有通宵达旦第一时间拿出医疗废水处理技术方案和图纸的彭冠平,还有无数个放弃了与家人团聚,放弃了假日,不顾个人安危与健康,不问回报,逆流而上、负笈前行的“国之栋梁”,让人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朴实善良的逆行者”。

“中国速度”的背后有冲锋在前的“建设战士”,还有齐心协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力量”。春节期间,有些物资买不到,有些物资买不够,有些物资买够了但靠的是吃“百家饭”用多个厂家的多种型号来“拼单”。三峡集团上海院、中铁工业旗下中铁重工、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等央企第一时间火速驰援,山东滨州富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潍坊高新区企业雅士空调、聊城市冠洲集团以及多家集成房屋生产企业复产复工、加班加点,全力配合,做好大量建筑部件和模块的供货保障。疫情面前,没有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使命担当、砥砺争先,就没有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

为“中国速度”鼓劲加油的,还有一直在线的“云监工”们。1月24日以来,网友们高度关注火神山建设进度,被称为“甲方团队”,虽不能到现场出力,但以“云监工”的身份熬夜参与了全过程,实时“监督”建设进度,还给施工现场的设备们起了“叉酱”“铲酱”“送灰宗”“焊武帝”等可爱的名字,为在建设最前线紧急施工的“逆行者”加油助威。网友们的自发“监督”是关心,也是期盼,关心的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前线建设者,期待的是医院的早日建成、疫情的尽快结束。4000万热心的“云监工”是14亿人并肩作战、众志成城的缩影,见证的是火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共克时艰、共同“抗疫”的强大决心。

2月3日起,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相信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希望,让我们看到黎明的那道光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找到战胜疫情的答案。

冠状性肺炎心得体会篇2

许多年以后,庚子年的春节,必然会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上亿人紧盯屏幕,为那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们,揪心、感动、流泪。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致敬。他们处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把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下,靠的是什么?是精湛的医术,是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是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

向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致敬。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广大科研人员往往刚叮嘱大伙“待在家、少出门”,自己就扭头告别家人,奔赴战场;才告诫人们“不聚集、别熬夜”,自己便转身继续实验,奋战通宵。为的就是加快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推动疫情拐点的尽早到来。

向奋战在一线的人民解放军致敬。“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这句话曾让不少人热泪盈眶。除夕,他们是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火神山,他们毅然接管了防疫新战场。解放军来了,我们更踏实了——这是多少中国人的心里话。

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敬。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更是全方位的工作。为了控制疫情扩散,基层干部们挨家挨户登记宣传;为了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数千名工人师傅们通宵奋战;为了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大批企业职工放弃春假加班生产……

这份致敬的名单还可以继续写下去,向作出重大贡献的武汉人民致敬、向分担一线压力的志愿者致敬……正是有了他们的奔忙,我们才得以安心地在家里“宅”;正是因为他们主动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我们才能够享受到来之不易的安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但英雄并非就是钢铁超人,他们也是父亲、丈夫、儿子,是母亲、妻子、女儿,和你我一样,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普通人。岁月静好的日子里,在人群中你分辨不出谁是英雄,可一旦危机来临、宁静不再,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逆行而上。这就是英雄的模样:我们常常看不清他们的脸,因为他们总是站在我们前面。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对于这些平凡英雄,我们除了致以崇高敬意,当前最重要的是保障好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做好医护物资的供应和分配,让他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薪酬待遇、人身保险方面提供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及时关注一线工作者的身心状态,人员该轮换轮换,队伍该修整修整。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听从医嘱、响应号召,切实做好自身防护,不给一线添乱,不让英雄们的汗水白流。

鲜花的每一次绽放,都是无数条根须的奋力生长;果树的每一场收获,都是无数片叶子的拼命奉献。一场大疫,让我们发现了身边的平凡英雄,也给“中国为什么能”的问题提供了又一个答案:正是这些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的英雄的中国人民。他们的肩膀,铺就了中国的过去;他们的奋斗,就是中国的未来。

冠状性肺炎心得体会篇3

疫情开始以来,全国上下都投入了紧张的防疫工作当中,前几天立春了,感觉万物即将复苏,不知这疫情是否也快要结束,不知离家许久的妻儿、父母,还有多久才能回到家中,吃一个迟到的团年饭?今天,天气放晴了,空气中透露出点点芳香,花开了?朋友圈最近都在疯转的一篇文章:疫情结束后,你最想见谁?然而我最想问的是:疫情结束以后,大家还会记得谁?

春天到来之际,我摘下三朵花,送给防疫前线的战士们,希望他们乘着花香,伴着阳光,早日结束抗疫,回到家中团聚。

送你一朵“丁香”,丁香溢其气,以“踔绝之能”展示自我。“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丁香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就好比党员干部的“初心”,初心不移,始终保持党员干部内心的纯洁,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走在前,不畏惧。24小时的值班、一线的艰苦危险、家人的牵挂担心,只会让初心如磐,更加坚定不移。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场战“疫”是一场搏斗,更是一种成长,在防疫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革命,只要始终保持初心,始终做到有坚实的思想为基,就能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保持党内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希望你们永远是那一朵“丁香花”。

送你一朵“兰花”,心若兰不移,以“握瑜之德”提升自我。兰花高洁典雅,其品德是大家都多赞颂传唱的,它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就像现在奋战在外的基层工作者。除了一线工作的白衣天使外,最辛苦的莫过于村(社区)的干部,他们白天入户进行重点人员排查、走访,晚上还要去卡口值班值守,守护“生命之道”,保证各自村(社区)的安全。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没有退缩,他们知道自己作为村(社区)干部的职责,群众选择了他们,他们就要为群众保驾护航。要牢记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权要为民所用,利要为民所谋。要加强自建设,严以修身,以崇高的品德带领党组织在新时代下完成所赋予的使命,敢于担当作为。要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廉洁奉公,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希望你们永远是那一朵“兰花”。

送你一朵“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刺股之功”锤炼自我。“傲雪凌寒独自开”,越是最恶劣的天气,越是开得格外美艳,冬天的万物凋零,是“梅花”的开放,点缀了整个冬天,是它的香气,温暖了整个季节。就像这防疫期间,大家都在家自我隔离防疫,而基层工作者,还没过完春节,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为群众护航,他们也是这冬日里,最美丽的一片风景。以先进的思想、坚定的信念为指导,积极作为,走在抗疫一线。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在此时更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奋斗底色,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创新,既是群众的“宣传委员”,又是基层工作开展的“组织委员”,自律的同时,督导别人,不要形式主义,避免繁琐的表格数据,坚持用实际行动换来实际成效,发挥好青年干部的先锋、表率、引领作用,以筑牢党的力量,焕发出党员干部办事的积极性,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我希望你们永远是那一朵“梅花”。

给你们三朵花,蓄才气,聚才气,添朝气,拼搏奋斗,做到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坚持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传承英雄的奉献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淬炼党性,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初心。

冠状性肺炎心得体会篇4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悬村庄上空的农村大喇叭可谓司空见惯,但你也许不知道,在当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喇叭的作用也是非常“硬核”呢。

“今年情况特殊,大家打个电话拜个年就行啦,春节年年有,亲戚今年不走明年走”“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有老乡说,在家里怎么锻炼啊?你不会从卧室走到客厅,然后从客厅走到厨房,来回串门啊”……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广大农村基层组织积极组织防控,广大村干部更是把一村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扛在肩上,急在心里,担责尽责,上面这些直白朴实的语言,就是各地村干部通过大喇叭对村民们的喊话,这些话或言语粗糙,不讲情面,或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或指责反讽,风趣生动,或耐心讲理,润物无声,体现出不同地域人们的性格特征。“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他们虽话风各异,但其情却真,其理皆同,那就是希望村民们提高防范意识,对自己、对街坊四邻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农村地区相比于城市,分布面积广、外出务工人员多、人们传统观念强,而且医疗水平有限,信息传播不畅,农民防控意识相对较弱,防控手段相对较少,因此疫情防控万万不可忽视农村。

农村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和服务村民,村干部们本身大多就是农民,天天与村民们打交道,最了解本村村民的生活动态、脾气秉性、风俗人情,因此也最知道说什么样的话村民们听得明白,话怎样说村民们听得进去。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中,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广大基层组织和村干部队伍就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硬核”力量,在迅速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坚定抗疫必胜信心、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有效遏制疫情扩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志成城,没有迈不过的坎;心手相牵,没有翻不过的山。疫情面前,看上去有点“呆萌”的农村大喇叭,却以最接地气、最通民心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递出科学防疫、全民防疫的声音。话语严厉也好,苦口婆心也好,背后都是村干部们对村民们的大爱,对自身职责的担当,对严峻疫情的重视,这声音因担当而有力、因情真而动听,为我们振奋精神、同舟共济,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和信心。

冠状性肺炎心得体会篇5

今天是大年初二,可我的假期提前结束了。

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十分清楚这次的任务与自己以往参加的医疗任务大有不同,是在高度危险情况下和医学领域的新病魔搏击、抗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需要勇气、智慧和信心。

陈俊医生。早上8点起床,洗漱之后等待蔡院长和袁师傅来接我,内心既激动、又忐忑。

主动报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救治工作,让我这名精神科医生有了机会去帮助患者和呼吸科同事。回想08年,一份请战书如愿把自己送到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

这一次的主动请缨让久违的慷慨激昂又回来了。但是,既往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光有激情是不够的,需要有计划、有观察、有应对。08年在什邡时有徐勇医生一起工作,老大哥在让我省了不少心,而这次只有我一个人。

穿越上海城区时,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偶尔几个行人,也都是戴着口罩,行色匆匆。

到达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后,我再次感到气氛十分紧张,这就是的上海版“小汤山”。不,它比小汤山更先进、更全面、服务能力更持久,是上海医疗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有人问我:去那里你怕不怕被传染?我内心笃定的很,我相信上海医疗同道们的专业水平。

一进入a3病房隔离区,在经过短暂的了解适应后我就投入了一线工作。

陈俊医生在公卫中心工作。首先,在院感科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穿脱隔离衣,这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一环,半点马虎不得。待我穿戴整齐,感觉自己就像航天员一样,头戴帽子,手戴手套,还有口罩和防护眼镜,身穿防护服,脚穿隔离鞋外加鞋套,工作起来很笨重、艰苦。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要坚持4—8小时的工作,我立刻体会到感染科工作人员的不易,尤其是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弱弱的护士们。

下午床边会诊了两个有些焦虑紧张的病患,在了解病史后我给予了他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一些药物;晚上在病房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下,辟出了一楼茶室作为医护职工的心灵减压室,并且用微信二维码做了宣传海报供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单独联系。

在这里我暗暗发誓:再难、再险也绝不退缩,一定要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