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写出的心得影响更多人,就必须在文章中有深刻的立意主题,心里有感悟的时候可以及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7专题节目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榜样7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1
行动上永不缺位,做乐此不疲的耕耘者。清代郑板桥曾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夜阑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聆听榜样的感人故事,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始终同群众心连心、手牵手、肩并肩,永远把群众期盼作为干事导向,殚精竭虑的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这个党的传家宝必须坚定不移地传承好。作为党员干部,光有一颗炽热的公仆情怀还不够,练好过硬的本领才是打开群众心门的金钥匙。无论职位高低、岗位大小,都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以民利为先、以民心为镜、以民意为尺,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盼民之所盼,危急关头敢挺身、困难面前敢碰硬、阻力面前敢担当,以沉甸甸的果实换取群众的安心、暖心和舒心。
作风上永不越位,做风清气正的捍卫者。妈妈像莲花一样廉洁自守,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清君子像百合一样不喜热闹,却清雅怡人,清风自来,有很多朋友;像野花野草一样淡泊安静,却芬芳一路。这是榜样王淑芳在女儿心中的模样。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护身符,是检验党性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决定着能走多远、能飞多高。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敬畏初心,筑牢廉洁从政防护堤,正确看待苦与乐、得与失、义与利,把职务看轻、把名利看淡、把自己看小,以事业为重、以法纪为纲、以干净为本,谨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政治、亲情面前有底线,秉公用权、审慎用权、为民用权,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让清心常驻、清风常存、清白常在,用扎实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致敬榜样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榜样精神融入灵魂、浸入血液,用实际行动擦亮党性光芒。向榜样学习,我们将无坚不摧;向榜样看齐,我们将无往不胜!
榜样7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2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榜样7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3
在这场大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正是这次抗疫大考与抗疫精神,让我们无数中华儿女深刻理解、无比相信、勇敢拥有,坚定了未来道路上矢志不渝、向上向善的攀登决心。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让我们理解中华民族仁爱传统、敬畏生命的价值理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惜一切代价,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四面,号令八方,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定盘星,充分发挥非凡的领导力与贯彻执行力,全力护佑人民生命安全。“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让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坚定的决心与慨然的气魄,理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感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仁爱传统,更加体悟到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生命的意义,不断激发我们对古老智慧中华民族的敬仰与尊崇,深深地涵养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实践中常怀敬畏之心慨然前行。
“风雨同舟,共克时艰”,让我们相信中国人民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使命担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没有丝毫退缩,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凝聚起举国同心、众志成城的钢铁长城。无数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诠释勇敢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千里驰援,尽显中华儿女共克时艰的大爱真情。大道不孤,中国人民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彰显中华民族所秉持的人间正道。我们在这场斗争中感悟到了凝聚在中华儿女心中浓厚的情谊,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奋进力量,领会到中国青年在践行初心所应有的使命与担当,促使着我们每个人在实践中迸发着自勉与爱国的热情。
“化危为机,浴火重生”,让我们拥有善于从容应对、敢于破局创新的智慧勇气。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国家经济发展蒙受不可避免的损失,经济发展的一些方面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但我们准确把握了大局与形势变化,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会秩序总体正常,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现了我们国家强大的修复能力和旺盛的生机活力,这是中华民族应对任何难题的坚实底气与智慧累积。无数中华儿女在这次斗争中发出“此生无悔入华夏”的感慨与自豪,也从国家应对风险中认识到积累储存实力的重要性,激励着我们时刻保持“弹性”,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坚信不被打倒,敢于乘风破浪,善用辩证法,在危机中找新机,存蓄动能,坦然应对,笑傲风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应对困难的智慧与勇气。
榜样7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4
“逆行者”这个词最近悄然火了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在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撤离时,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着危险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谁都知道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选择逆行而上。他们与病毒作斗争,他们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用火热的中国心书写着大爱的文字,他们不断地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奋斗在一线的医生,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坚持前方报道的记者,许多滞留武汉的异乡人,甚至还在上学的学生……千千万万人的命运,都在这个新年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奔跑着,在死神的世间与时间赛跑;穿梭着,在阳世和阴间抢救生命;坚守着,病毒不退前进的步伐不停;也逆行着,不怕困难病毒不消决不退缩!哪怕前方是万丈悬崖,也要义无反顾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挥着镰刀,也要从容不迫向前跑。责任,他们的肩头,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却也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一流技术团队,在前线努力工作;无数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防疫第一防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正凸显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在努力,我们再努力。
这本是一场毫无温度的灾祸,但逆行者却让灾区的人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2003年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2013年的h7n9,我们也战胜了,2020年的肺炎,肯定也会在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终胜利!
武汉封城,封锁住的是病毒的扩散,而锁不住的,是武汉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国人民对武汉的祝福。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病情过去,等待着武汉重新焕发生机,等待着……再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再等一场樱花盛开。
这世上本就没有岁月静好,我们所谓的安逸,其实只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替我们负重前行。逆行者,是“伟大”的代名词,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榜样7专题节目心得体会篇5
观看了《榜样5》,我有很深地体会和感悟。
春节期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在武汉,引起人们的恐慌。
由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十分高,所以很快引起了全国的注意。在这期间,他们---那些白衣天使,一直奋斗在“前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抢救病人。他们虽然遇到了重重的困难,但他们不放弃,一直坚持努力。
在元宵节唯一一次没有一个观众的演出晚会中,我看到了白衣天使们的美丽。在武汉医院,记者采访医护人员的时候,医生胡明接到了一个电话,顿时就泣不成声了。电话里说胡明的同行,也是他的好朋友被感染了,病情很严重,胡明一下子就受不了了。可是不一会儿,胡明便擦干眼泪,说:“同事倒下了,病人还要继续救”。说完,他又向病人走去。看着胡明那哭肿的眼睛和红红的鼻子,我心里酸酸的。我想起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位医生的手,这手皱巴巴的,犹如枯树的树干,手心里一条一条的线,就像一个个树干,这是因为他们每天早上进入隔离病房,不能摘下手套。这令我十分感动,他们为了能更好的医治病人,付出的努力,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胡明是英雄,他奋战在前线,同事虽然倒下了,但是他还会继续医治病人,无怨无悔。胡明以及那些医护人员都是白衣天使,都是伟大的、坚强的。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谢谢你们!期待人间再也没有病痛与伤害,愿你们,英雄没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