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6-14 作者:lcbkmm

心得体会的写作已经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需要写体会的情况,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7篇

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篇1

全体党员 你听“召必至”的时代和声

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的抗疫英雄谱里,有这样洋溢激情的六个字“国有难,召必至”,催人奋进又感人至深。这不仅是钟南山一个人的内心写照,也是广大抗疫英雄的本色外露。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对照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苦练“召必至”的担当和能力,切实增强奋斗拼搏的精神和敢打能胜的本领。

“召必至”里显“胸怀”。“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越到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医生的本色”。钟南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耄耋之年,星夜逆行奔武汉,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能力和责任担当。毕竟,共产党人的德,首先是对党忠诚。今天,党和国家表彰先进、学习优秀,首先要对标这种对党忠诚、闻令而动的崇高精神,读懂弄清找全英雄塑成的“规律”和“脉路”,让对党忠诚、政治过硬成为各级党组织的精神内核,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标识。

“召必至”里见“仁心”。树高千尺不忘根。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不仅展现了钟南山许国许民的人格力量,还逐渐成为作为专家人物引领时代的真理力量。真实在表面,也在最深处。一个党员干部,只有永葆为民初心、砥砺为民恒心,才能坚守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归属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共产党人民性的底色、本色和亮色。人心在哪里,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就在哪里。党员干部既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及时出现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又要苦练群众工作的本领,善于团结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使民生工作更有力度和温度。

“召必至”里有“妙手”。一个人的价值,最终由他作出的贡献、展现的精神、传递的力量来体现。实现这一切,关键是拥有一流的能力支撑。钟南山从小立志学医,拿过多次大奖,成就斐然,培养了许多学生,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呼吸病学专家。无论是平时治病、研究,还是疫情最严重时刻到病房探望,他用一流的医术、敏锐的目光、执着的精神,为百姓开出最精准的药方,提出最科学的建议,成为全国人民心中响当当的“国士无双”“民族脊梁”。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党员干部要增强专业化思维,在提升专业化能力上下功夫,干一行、爱一行,甘于平凡、勇于探索、精于研究,努力成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政策通”“活字典”,成为行业的翘楚和专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服务的效能。

“召必至”里扬“正气”。好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说到底,“召必至”是一种崇高的自我牺牲和自我奉献精神,也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从钟南山的敢医敢言里,透露出满满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从全国医护人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工作者等一线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里,展现了上下同心、和衷共济的作风形象。越是面临风险隐患挑战,越需要党员干部发挥善于打主动仗的精神,坚定信心、团结奋战,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步调一致、奋力攻坚,以顽强的意志力和强大的作战力,取得最理想的业绩和成果。

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篇2

请查收 共产党员的“追星”指南

追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大公无私。当疫情来临,医生即是战士,白衣作“战袍”,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与时间赛跑,捍卫生命”是他们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闻令即动、坚守一线”是他们守护人民的坚定信念,在疫情面前。他们用生命铸起了人民安全的钢铁长城,时刻心系群众安危,身先士卒,践行敢为人先的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兢兢业业发挥自己所长,致力于调查研究,帮助国民制止新冠肺炎的大范围、高速度入侵,他们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烛火,也是吐丝结网的春蚕。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们冲在人民前面的勇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公无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攻克难关、解决难题。

追他们“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名利。不看重名利、金钱和地位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要经历的考验,正确对待权与钱,就能在从政路上少走弯路。这些荣誉背后的主人当初选择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绝不是为了今朝国家对他们的褒奖。我们在工作中免不了有人情的干扰,还可能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琢磨和“攻关”的重点对象,如果自律意识不强,思想道德防线稍一放松,公道正派的天平就会发生失衡。我们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抵御外在的物质诱惑,关键还要加强内在修养,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在名利面前慎思之,明辨之,才能防止溃败、屹立不倒。

“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的荣誉,是国家对他们付出的一种肯定与褒奖,也是对他们敢于担当、不惧生死精神的弘扬,更是对我们“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鼓舞和鞭策,这才是共产党员应该追的星,踏着英雄的足迹,不求闻达、不慕名利,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篇3

今天 是为你们点赞的一天!

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致敬医者真心。但得众生皆得治疗,不辞赢病卧残阳。今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带领团队前往武汉参与抗疫工作。在武汉抗疫的82天里,他采取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截至“休舱”时,564名患者零转重症、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张伯礼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是出趟诊,到武汉看个病,突然间就变成了英雄”。您的医者真心,让我们动容。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学习抗疫英雄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无畏精神,要坚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要树立“建功必须有我”的志向,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

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致敬医者仁心。我想对多数人来说,渐冻症是一个陌生的疾病,但它是一个极端折磨人的疾病,是比癌症更可怕的存在!据统计,从出现症状起,其5年死亡率高达90%。渐冻症患者的渗透就像被冰雪冻住,今天是腿、明天是手,最后连控制眼球转动的肌肉都不例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身患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过去8个月里,拖着病躯奔波在抗疫一线,走路虽然高低不平,但他在努力奔跑,为病人跑赢时间,与病毒抢命。您的医者仁心,让我们泪目。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学习抗疫英雄无私、执着、坚忍的精神品格,要有“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的德行修养,要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无畏无惧,以英雄为标杆,以更加有力的步伐、更加从容的姿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今天,首都的天空被你们刷屏!今天,青年干部的内心被你们点亮!致敬抗疫大战中的英雄们,你们的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句句宣誓词,是我们最珍贵的宝贝,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写照。你们的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青年干部不会忘记。

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篇4

以“共和国”的名义致敬人民的英雄

14亿中华儿女的“追星”名单更新了!“新增”的他们,分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敢医敢言确认存在“人传人”现象的钟南山院士,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的张伯礼院士,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的张定宇医生,以及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的陈薇研究员。这些受表彰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以“共和国”的名义致敬这些人民的英雄,对于强化国家尊崇与民族记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意义非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严峻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国医护人员奋战一线,从中央到地方到各行各业都在全力支援,湖北、武汉人民更是做出了重大牺牲,他们的付出体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誓不休”的奋斗精神,同样是值得致敬和礼赞的英雄。我们也许难以知晓那些至今默默无闻的参与者和幕后英雄,但我们可以从钟南山等受表彰的代表人物身上,看到全社会对英雄最好的褒扬。

每一场战役,都如同烈火可以锻造真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新时代中华儿女勇于担当、敢打硬仗、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锻造了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之情的拳拳之心。作为抗击疫情的优秀代表,“钟南山”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在了共和国的史册上,他们所展现的不懈奋斗精神和伟大无我境界,定将被永远弘扬和传承。发扬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朴实作风、为国为民奉献的坚定志向、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导向定能更加正确稳固。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因为我们深知,崇敬英雄、善待英雄才能营造出英雄辈出的良好环境。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事实上,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以“共和国”的名义致敬人民的英雄,就是要让他们身上最宝贵的精神元素得以发扬,用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影响更多“后浪”接力他们的奋斗。

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篇5

表彰“抗疫功勋”凝聚担当精神力量

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党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相关地区和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钟南山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为张伯礼、张定宇、陈薇3人。

“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也是国家对人民英雄的最高礼遇。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抗疫功勋”,足见国家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的重视程度。表彰“抗疫功勋”,既是对他们本身的褒奖,也是对所有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付出与担当充分肯定,由此在全社会凝聚更大的担当精神力量。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岁月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一种民族性格与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担当精神的杰出人物,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正是他们当中的功勋模范代表。表彰“抗疫功勋”,意在弘扬他们身上的为国为民担当精神,凝聚爱国爱民的精神力量。

表彰“抗疫功勋”,形成为国为民担当的价值导向。用国家最高荣誉表彰“抗疫功勋”,不仅是对其个人担当精神的褒奖,更是对全社会弘扬为国为民担当精神的又一次召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应该让所有人对此有更真切的体悟。84岁的钟南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甘当“逆行者”;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张定宇身为渐冻症患者,带领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共救治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做出重大贡献;陈薇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现了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授予他们国家最高荣誉的深意在于,对社会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全社会团结奋斗,创新图强。

表彰“抗疫功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将国家最高荣誉及时授予“抗疫英雄”,对社会来说,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专业品质和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是抗疫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的精神密码,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锤炼。表彰“抗疫功勋”,将进一步激发全民爱国热情,鼓舞创新斗志,化危为机,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

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篇6

汲取榜样的精神力量

这是无畏前行的动人故事,这是担当坚守的英雄事迹,这是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中央向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让更多的人感悟榜样、了解榜样,汲取榜样的精神力量,在坚定信仰信念、补齐差距短板、接力实干奋斗中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无数战“疫”英雄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精深的学识、高超的本领和忘我的精神、无私的大爱,构筑起打赢疫情阻击战的牢固防线,凝聚起夺取抗“疫”胜利的磅礴力量,涌现出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抗疫功勋英雄群像。他们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现了敢于斗争、笃定前行的英雄本色,体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彰显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他们,无愧为国家的英雄、人民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雷锋、焦裕禄、谷文昌到廖俊波、黄大年、张富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品质:对党忠诚、实干担当、无私奉献。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同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把初心和使命牢记在心,融入到具体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应在学习榜样们感人事迹中厚植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涵养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强化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拿出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拼劲,在学习榜样精神中完善品格操守、提升能力本领。要以榜样为标杆,时常见贤思齐、自检自省,对照榜样找差距、明晰努力方向,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用实际行动向榜样学习,努力淬炼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学习榜样,重在实践,贵在行动。要大力弘扬抗“疫”功勋英雄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不断学习榜样、积极践行榜样精神,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卓越品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推动新时代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火热实践,书写不负时代、无悔人生的灿烂篇章。

国家荣誉称号心得体会篇7

追逐最耀眼的“星”时代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再次刷新了14亿人民的追星名单,他们是一股力量、一种象征、一种指引,吸引和激励着大家,他们是新时代最耀眼的“星”和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