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师的交流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6-08 作者:Mute

心得体会的书写是可以让自己的书面能力得到很好提升的,心得是抒发情感的重要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写心得的机会,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与老师的交流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与老师的交流心得体会5篇

与老师的交流心得体会篇1

10月15日至16日,我有幸在西安参加了纯山教育基金会举办的《小学教师阅读交流会》,交流会上李玲、孙传美、李文斌等7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畅谈了阅读的一些体会,我们还实地参与了雷家湾小学的阅读活动课,开展了互动交流活动。虽然这次交流会时间很短,但受益非浅。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是感动。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消除知识鸿沟,培养乡村儿童的良好阅读习惯,用爱心人士捐助的旧书,在乡村小学建立图书馆,帮助小学建立有效的图书馆管理制度;鼓励小学生写作读书感想和读书笔记。提倡培养兴趣,快乐阅读。借用社会和爱心人士的力量,为更多的乡村儿童服务,拓宽农村儿童的阅读面,缩短城乡儿童、东西部儿童的阅读差距,让更多的乡村儿童,爱书,有书,学会读书。他们这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援助不是输血,而是造血。他们给予贫困地区的不仅仅是物质和金钱的援助,更是精神的鼓励和鞭策。在今后我会倍加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让爱心得以传递。

二是鼓舞。这次交流会有导师、也有来自6个省一线乡村教师和校长,还有十几名阅读志愿者。李玲老师的《开展校园阅读活动的关键要素――不仅仅是创意》,关于阅读的“人生事实”、阅读应该是从快乐开始的等论述;邱璐老师《阅读与儿童成长的节律》,介绍了不同年级段儿童的阅读兴趣,以及教师阅读教育的策略、技巧;还有雷家湾小学校长李新明介绍了他们学校开展阅读教育的情况,他们精彩的讲解、精辟的论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对阅读的认识有了更多了解,让我找到了真正属于阅读课堂教学的良好方法,让我知道了怎样让“学生有书读、读好书”,也让我知道了如何营造“书香氛围“,以及如何让学生把“读书养成生活习惯”,这些都为我以后的阅读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所有的参加培训的老师都称赞不已。对于那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志愿者,虽然我并没和他们有太多的交流,他们都很显得很朴素、也很大方。他们大多都是高校毕业生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临走之际,有几名志愿者因为赶车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匆忙的走了。他们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鼓舞着我。

三是努力。小学阅读课是现阶段小学语文课中较薄弱的环节。没有谁是天生喜欢书的,读书的兴趣需要培养,要从孩子们最喜欢的书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去感染他们、打动他们,慢慢养成读书的习惯,一旦孩子形成了读书的习惯,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于是从参加阅读交流会之后,我进行了认真反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课堂,想方设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我们的阅读课堂将会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理想乐园。

与老师的交流心得体会篇2

广州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广大对于教师的严格要求与无微不至的关心,感受到了资深教授的渊博学识、奉献精神,感受到了广大校风中的严谨的和向上的力量。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在跟随吴学平教授进行教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吴老师从听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上习题课等方面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教导,并且耐心指导我编写教案,让我参加外国文学史章节课程的讲授训练等,从而使我的教学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而更为重要地是,在参加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中,我对于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的认识,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得到了极大的升华,我愈来愈意识到,大学课堂的教学是一门精神的艺术,需要教师全力以赴地进行雕琢、品味和演示,才能够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提升。通过这次教学能力培养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广州大学的博大精深和蓬勃朝气,获益匪浅,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将会是有益的借鉴。现将本人参与青年教师培养活动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是拓展教师视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极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当前高校教师素质培养模式的一大创举。

通过将近一年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活动,本人通过听课、备课、讲解、交流、访谈、课后答疑、查找资料等,极大地开阔视野,大大优化了知识结构,激发了主动提高教学能力的兴趣,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进行备课、授课、答疑;而更为重要地是,通过此次活动,我充分体验到了广大的优良校风和学风,领略到了资深教授的学术风采和课堂英姿,接触和学习到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这不仅是一种拓展青年教师视野的教育方式,而且是一种当前高校中似尚未大量实践过的高校师资教育的新方式,既能够让青年教师现场感受到名师的教学氛围,又巧妙第解决了一般师资培训形式呆板、费用较高、难于管理等诸多问题,为今后高校师资教育摸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应注重选择与青年教师今后教学方向一致的指导老师,应加强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经过将近一年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活动,我愈来愈深刻地意识到,选择与自己今后教学方向一致的指导老师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此次教学能力培养活动的成功与否,而且还关系到青年教师是否能够真正地发现、了解和学习到广大优秀教师的优良教风和治学精神,并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传播。我的教学指导老师吴学平教授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与本人下个学期的外国文学史的课程完全吻合,因此在授课思路、研究资料、备课内容、课后答疑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共通性。因此,在跟随吴老师进行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我丝毫没有任何的乏味和困倦之感,而是充满了迎接挑战、不断学习的昂扬精神。

三、应注意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及其细节,从中感受教学方法、理念和过程的差异,从而真正意识到自身与指导老师教学水平的差距。

在跟随吴学平教授从事教学能力培养期间,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观念、方法和技巧等许多方面都与指导老师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学校,作为学生进行学习,而极少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形成的教学观念与实际的教学过程、尤其是与优秀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之中,如对作品分析维度的不同把握,如对学生理解方式的不同掌握等。通过这些具体事例和细节的分析,我从中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今后将努力从小事做起,然后才能将授课做好。

四、应坚持对当天教师能力培养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存在的问题,做好资料记录和整理工作。

这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活动中,本人感觉收获很大,有许多的感受想要表达。我要求自己对于听课内容、交流内容、备课内容等及时进行总结,写成日记或教学笔记、教学感悟,以便随时检查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情况进展;同时,我坚持将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感受和收获进行整理,将在课堂上感受到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既可作为此次教学能力培养活动的记录,又可成为今后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时的丰富材料。如果不趁教学培养期间记忆新鲜、倾诉欲望强的特点进行记录、整理,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的记忆都将淡忘在无情的时间之中,因此一些珍贵的片段、有意义的瞬间、思考的偶得都无法保存下来。

与老师的交流心得体会篇3

中华民族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先秦到现代,经过了多少的岁月沉淀才有的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我们更能体会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

经过四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

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地重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用。重温我们党99年的光辉历程,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地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与老师的交流心得体会篇4

本学期我们学校为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组织了一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上周我校六位教育前辈做了六节示范课,无论是教师的课前备课、课上对知识点的讲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课堂各方面的把握等都让自己佩服敬畏他们的同时,也从中汲取能量,查缺补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完

1、我觉得,听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听课并不是简单的听老师的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意图、教学设计,在听课的过程中更要认真观察并做适当记录。听课不仅要听,还要看,捕捉授课者和听课者每一个动作、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方法。在听课之后更要及时积极的思考,准确客观的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取长补短。

在听课过程中,这些老师的教学生动,学生求知强烈。杨文娟老师讲的是《坐井观天》一课,在起初老师用绘图的形式让学生清楚井的样子,同时让学生贴“青蛙”、“小鸟”来体会哪里是井沿和井底,这个过程直接让学生参与并快速地理解了井的构造,对以后的讲解起到很好的铺垫。李春杰老师讲的是数学《梯形的认识》让学生看题目说一说自己本节课想学的内容,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用学生的语言把教学目标变为学习目标,导课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好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其他的老师也从学生需要、课堂需要让学生爱学、乐学、好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兴趣高涨。一堂课内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操练和交际活动。这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听了这么多堂课,我觉得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富老师的示范课,学生预习,课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从生字、近反义词、示意图、课文中心思想等方面让学生板演,老师也不是完全的防守,而是根据课堂需要适时地引导或提问。富老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课堂教学要努力达到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竭力回避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陈旧讲课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自觉,从而点燃他们对所学的兴趣,激发出由衷的热情。

3、必须要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在我听的这么多课中,但凡是成功的课堂,上课内容皆丰富、现实,教师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都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一进课堂便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自然事半功倍。

通过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与老师的交流心得体会篇5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非常幸运地观摩了在临沂市举行的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来自临沂各个学校的十九位老师的精彩阅读教学,被各位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老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就像指向标,对于每节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所观摩的这十几节课中,各位老师都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将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并落到实处。比如《将相和》中翟老师根据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来品读将相"不和"与"和"好的句子,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感受人物形象;《她是我的朋友》中,老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迫在眉睫"

二、朗读训练与读写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所在。朗读,更是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蕴含情感的重要方法。各位讲课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对孩子的朗读训练。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从读中学,从读中品,从读中悟。除此之外,几乎每一节课,都注重了孩子们的书写。不管是低年级的写字训练还是高年级的写作训练,都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习惯养成的关注。

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学习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每一位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都提示孩子们的读书或者写作姿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去养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孩子学习语文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这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老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这对于课堂教学极其重要。授课老师们那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语言,对课堂氛围的巧妙营造,让我羡慕不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语文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