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夺冠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5-18 作者:Anonyme

想要详细记录下在生活中的一些感受,一定要认真写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人都会选择用写心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收获,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看夺冠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看夺冠的心得体会6篇

看夺冠的心得体会篇1

2020年01月17日22:17《中国女排》官微正式发布更名为《夺冠》,消息一发出,瞬间刷爆微博、朋友圈(注定今夜无眠),凌晨守候,只为抢购1张《夺冠》的鼠年入场券。

大年初一,看中国女排夺冠英姿

回首中国女排的成功道路,既有荣誉,也有坎坷艰辛。她们的努力和精神,值得被记录被传扬被继承,就这样一部关于抒写中国女排的电影由此诞生!

场上披荆斩棘,场下真情流露,荆棘与荣耀!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女排,就如《夺冠》的片尾曲《生命之河》唱道:

在《夺冠》中收获泪水与欢笑,“不害怕折磨,因为爱才值得,曾经彷徨疑惑,也曾莫名执着。即使面对未知的未来,为梦想也依旧拼命向前。最后,我们都会找到我们的天空海阔”,重燃记忆致敬女排。

就如易烊千玺演唱的推广曲《不分昼夜》写道:

“在我身后有,一片大好河山”唱出了中国女排对祖国的热爱。

国家,是她们“年少,不顾一切地想要”为祖国而战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撑。

“全世界都欢呼也好,冷落也好,来吧,一直爱就好”,热爱,所以不分昼夜。

他们用歌声演绎新时代的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它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也成为年轻人的时代偶像。

电影由陈可辛执导,许月珍、张一白监制,著名演员巩俐将扮演郎平,黄渤扮演“红衣主教”陈忠和。记录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再现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历史瞬间,诠释中国力量。

讲述了2016年8月22日,里约热内卢。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度杀入奥运决赛。惠若琪的一记探头球,让全场屏住呼吸。一个高速旋转的排球,勾连起几代排球女将的热血与青春。

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拉开。

中国女排曾在80年代拿下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冠军、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

五连冠也让彼时的中国女排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女排队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得到五连冠的队伍。

到了90年代,中国女排进入低谷期,郎平和梁艳等名将的相继退役让女排队员进入青黄不接的窘况。

整个90年代,中国女排都没有在世界级赛事上拿到过冠军。

与此同时,古巴女排迅速的崛起,以一波八连冠创造了一个女排王朝。

此后,中国女排几经沉浮,从高处跌落,又能浴火重生。走过荆棘,勇攀高峰,这就是永远不变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的精神已经代代相传,无论是面对何种对手,他们从不放弃,中国女排都能以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来面对。荣耀或伤口,她们永远奋斗!她们所代表的体育精神,也感召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些题材既有故事性、又有画面感,还有受众基础,是绝佳的电影拍摄题材,但国内相关的影片却屈指可数。

2017年,中国女排故事将被搬上大银幕的消息就曾被报道。

当时,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还联合宣布,将以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队、中国跆拳道队等中国体育优秀运动队和一批中国体育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代表如姚明等,以及全民健身、群众体育运动、冰雪运动、冬奥会等为重点题材,联合创作一批文学和影视作品。

2年过去了,一部关于中国女排的电影《夺冠》终于要跟大家见面了。

看夺冠的心得体会篇2

1981年《人民日报》第一次提出向女排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中华的号召振我中华,为国争光是中国女排一直保持拼搏状态的核心。中国女排的队员们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勇于牺牲乐于奉献,为了捍卫国家的荣誉,付出了异于常人的艰辛。中国女排在世界体育竞技场上展现中国运动员的风采,为了民族的振兴,心系祖国,奉献青春。从五连冠至今,期间中国女排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也曾经跌入低谷,但是中国女排的发展历史依旧长盛不衰。在女排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超级球星,但是中国女排这个光荣且又分量的担子并没有在比赛中仅靠某一名运动员,依然是团结协作,排球作为一种球类集体竞技项目,强调的是群体成员结构和功能上整合的最优化,场上6名运动员配合默契,发挥出了属于中国民族的精神。

从郎导赛后不可抑制的眼泪当中我们可以猜到,砥砺前行的中国女排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汗水,十一连胜,从我们看到的过程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但是这样的压倒性的优势是从去年世锦赛后,中国女排的教练组和队员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世界杯中完美的状态。而在赛场上,我们看到的是不骄不躁,不紧不松,善始善终的中国女排。对阿根廷这样的弱旅,中国女排同样用全主力阵容去出战,用最好的状态对阵阿根廷队,这是对阿根廷的尊重。这也是我们一直口口相传的女排精神。朱婷说:我觉得女排精神一直都是一个传承,从郎导一代五连冠开始,到我们这一代,本质的东西并没有变,一直都在丰富内涵,对我们来说,女排精神是一个集体的象征,一个团队的象征,一起努力,永不放弃!

中国女排球迷是这样认为: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激励了好几代中国人,看到中国女排再次夺冠,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现在每个细胞都是幸福的。再难的逆境也决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我们不仅为中国女排鼓掌,更要在工作中发扬女排精神。在不同岗位上,既要当好一传手接应手,为社区工作凝神聚力、创造有利条件;更要当好主攻手,具备不畏艰险、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和胆量。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头。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强,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女排精神对于个人和团队在挫折面前不惧困难、奋力拼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同样可以鼓舞企业、团队和个人战胜困难,通过不断努力而获取成功。爱国精神是每个中国公民具备的基础,没有国家的繁荣强盛,个人怀揣的梦想也无法实现。每次奥运会奏响胜利的国歌声,总能唤起观众的爱国热情。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并非获得一块金牌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女排精神再次唤起人们的爱国精神,让人们通过女排精神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誉感,加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女排精神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一笔财富,俨然已经成为一面特点鲜明旗帜。其意义早已超越了竞技体育本身从而升华到更高的精神层面,女排精神在体育、工作和生活各个领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女排精神是坚持的力量,是不放弃的力量。即使存在一线希望,也要全力以赴,面对困难,不怕困难,解决困难最重要。

今天,我们深化社区工作,也应从中国女排这一光荣集体上攫取精神财富。首先,要学习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精神。郎平毫不讳言年轻的中国女排与巴西等强队在实力上存在差距,但姑娘们敢于对标先进、挑战先进,失败时能站起,落后时不气馁。社区工作同样面临众多挑战,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能否在关键环节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突破。荆棘之路唯有拼搏才能走出坦途。

其次,要学习开放包容、善于学习的精神。上世纪,中国女排最初崛起离不开日本教练大松博文带来的先进训练思路和战术打法;新时代,郎平用自己从世界各国积累的执教经验给女排发展注入新活力。社区工作也要善于从各个方面汲取力量,这是不变之法。

看夺冠的心得体会篇3

?夺冠》所展现的一场场振奋人心胜利的背后,体现的正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女排精神。

那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这,就是女排精神!女排姑娘们就是凭借着这股精神,顽强战斗、勇敢拼搏,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次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

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而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女排姑娘们汗与泪的付出。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女排姑娘们训练时没有完善的训练器械,甚至连像样的训练场都没有。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拼。

中国女排的故事还未讲完,中国女排的奇迹还将延续,中国女排的精神仍在传承......我们应该学习的是:

不论是成长路上还是比赛场上,总会充满竞争,总会遇到强敌,我们不奢求总能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佼佼者,但无论成败,我们都该心怀梦想,勇敢地面对,该有向前的勇气!

成长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超越自我,积累经验。让这种进步和成功渗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断地超越自己,战胜自己,让自己充满自信!

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总不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荆棘、坎坷,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站起来。人生最大的精彩不仅在于登顶的那一瞬间,而在于我们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有回报,蚌病成珠、化茧为蝶。

有一种不服输叫中国女排

有一种不放弃叫中国女排

亦有一种为国拼搏叫中国女排

看夺冠的心得体会篇4

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们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

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没有私心杂念、敢于牺牲的人,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在各种困难挑战面前限度地发挥潜能,集中精力迎难而上、勇闯难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培养这种为实现国家、民族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层意思。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郎平巧妙运用团队协作的法宝:用老队员稳军心,用新队员打拼杀,12名队员轮番上场,人人都是主力。女排背后的大团队也形成了支持女排的强大正能量,各种专业人才形成了托举女排高峰的巍巍高原。推进民族复兴,我们更要万众一心,人尽其力,凝聚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中国女排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从白手起家到铸就辉煌,靠的是艰苦创业;从低谷再到巅峰,靠的仍然是艰苦创业。这样的艰苦创业精神,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长征中永不过时!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30多年来,中国女排前进的道路上有辉煌也有挫折,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中国女排一直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处顺境就自强不息增创更大优势,处逆境则自强不息化劣势为优势,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以顽强拼搏精神带给人们感动与鼓舞。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尤其需要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保证我们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接力赛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看夺冠的心得体会篇5

这是一场将足球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比赛。绝望与希望并生,残酷与美丽共存。在上半场0:2落后于韩国队的情况下,在几乎难以挽回的危局中,中国女足下半场奋起直追连进三球。肖裕仪伤停补时打进绝杀,让整座球场陷入沸腾,让无数国人为之振奋。

在逆境中的扭转乾坤,让太多人感叹:“铿锵玫瑰”回来了!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

我们承认,亚洲杯中国女足踢得非常艰难,这也反映出亚洲女足整体水平的进步。东京奥运会上的惨痛失利,更是时时提醒,中国女足距离世界一流仍有很大差距。但了不起的女足姑娘们用不懈的努力,为中国足球的凛冬,增添一抹亮色,带来一份希望。

这是尊重专业的胜利——就在半年前,中国女足才因为东京奥运会失利、选帅争议等风波陷入低谷。实事求是来说,目前的中国队不具备二十多年前那样横扫亚洲的绝对实力。临危受命的水庆霞,只用三个月就彻底改变球队面貌。在她的带领下,球员们三军用命,在合理的战术下找到状态。这样的中国女足,可以在亚洲对抗任何对手。而这样的专业精神,是中国女足的制胜关键。处在低谷中的中国足球,需要重塑对专业的尊重。

这更是永不言弃女足精神的胜利——回顾中国女足整个亚洲杯淘汰赛征程,每场都曾面对困局,最后却都能完成逆转:四分之一决赛,先丢一球后,中国女足3:1击败越南队;半决赛面对夺冠热门日本队,遭遇王霜因伤缺席的不利局面,王珊珊加时赛119分钟读秒绝平,朱钰两度扑点,终结七场不胜对手的尴尬纪录……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

这份精神,鼓舞着不久前在东京奥运会经历惨痛失利的中国女足,重拾斗志再攀高峰;这份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体育人,不断向自身极限发起挑战;这份精神,也必将感染万千中华儿女,永远不向困难低头。

看夺冠的心得体会篇6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排名第4的不利情况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屡克强手,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展示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继承和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中国女排精神,完美地诠释了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世界的高度赞扬。

国人为女排欢呼喝彩,网民们传疯了:“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我们重提女排精神,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女排每一次夺冠,都是靠艰难拼搏完成的,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

早在几个月前本届奥运会分组结果确公布,大家都为中国女排捏了一把汗:中国队和世界杯的前三名再加上荷兰、意大利等强队同分在“死亡b组”。郎平直言: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强的分组,但是她表示: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做好最好的准备。当中国队和巴西队对阵形八强之战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中国女排会赢,因为巴西队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远胜中国女排。姑娘们就是一分一分磕下来,在这个“死亡之组”里惊险出线了。

中国女排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女排精神持续刷屏,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的确,在奥运赛场,让一个运动员变得伟大,让一支球队成为传奇,让一场比赛荡气回肠、成为人们日后津津乐道的经典回忆的,确实往往是某种超乎竞技的精神属性。女排姑娘拼命苦战为国争光的背后,是平时的“艰苦奋斗,刻苦训练”,是赛场上永不磨灭的斗志,是多年来凝聚成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在里约奥运上又一次被女排姑娘出色的表现诠释出来,这就是永不过时并赋予时代内涵的“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