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心得5篇

时间:2025-03-20 作者:Gourmand

通过反复实践,我们的心得会逐渐深化,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准确的判断,一篇感悟深刻的心得文章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我们内心的领悟与对生活的反思,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家长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家长心得5篇

幼儿园家长心得篇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单靠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

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虽然常有家长述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但家长的一句话抵教师的十句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也深深感觉到,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有关决策、措施的制定请家长参与,既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行使监督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家校合作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动中成为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那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另外,我们要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例如:

1、传送喜报。班主任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级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实现家校的沟通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要牢记的。

幼儿园家长心得篇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育艺术、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一张嘴、一支笔那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全天候的行为和思想动向。谁重视了家校联系工作,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性。家校联系平台的建立是符合当前教育需要的,是当前教育重视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

现在的小孩因为生活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环境相对复杂,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会延续到学校中。学校老师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各项习惯和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等,就须得密切联系家长,只有老师和家长充分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有骨干教师的一句话就讲到,与其让孩子改掉坏习惯不如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不懈的坚持。我们都知道要养成一个习惯,最少得21天,在这期间,不仅仅需要学校老师的督促,也需要家长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只有学校和家庭合力,去督促孩子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我们的孩子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沟通消除偏差,正确看待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是老师关注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的一个体现,并不是老师对孩子有什么偏见。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搞好家校共育就犹如建设好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环境适宜,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幼儿园家长心得篇3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够不够、生没生病等生活细节问题,其实在育儿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听了吴老师的讲解,我感觉到,孩子的教育是事无巨细,从点滴开始的,小到排队接水、挂毛巾、跟老师问好,大到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跟别人交流,学会倾听等,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去引导和重复示范才会取得成效,并内化为孩子们的一种行为习惯。

另外,人无完人,任何孩子都会有这样或那样不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动辄呵斥,甚至暴跳如雷,毕竟他们还是一群是非观念并不很清楚的孩子,我们需要作的就是耐心劝说、身体力行、鼓励模仿、适时夸奖。我们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我也是当老师的,对自己的学生总是耐心十足,和颜悦色,但是一见到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就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这样不但起不到任何纠正作用,相反,孩子逆反心理加重,对爸爸妈妈的话至若罔闻,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说来惭愧,由于工作关系,上学期我们对班级博客建设不够关注,不过本学期我们会多多关注中三班博客,并积极参与讨论的。

家长会在讨论和赞同声中结束了。通过这次家长会,我也感触良多。首先要对园方及老师的工作提出赞赏,你们的专业精神及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家长觉得孩子在这里是安全的、满足的、愉快的。其次是我们班的家长也很有凝聚力,对幼儿园和班级的各项工作都积极支持和参与,尽自己的全力来配合老师的工作。我相信,孩子老师的培育下定能茁壮成长,快乐进步。

幼儿园家长心得篇4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当孩子出生后,家长就看着他长大,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要深刻的多,如果孩子的成长可以比喻为一座建筑,那幼儿园和家庭就是基石,我们与家长彼此间的粘合度和平衡系数决定了建筑的坚固性,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是他们一生要受用的承重系数。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知道,教育不是教师或幼儿园或家庭单方面就能完成的,它要靠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才能共同提高。因此应建立家园双方彼此信任平的伙伴关系。那如何让家长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在这里我想谈自己这七年来对做好家长工作的几点体会。

1、认真写好家园联系册。

家园联系册在家园合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平时家长接送幼儿来去匆匆,没时间跟教师交谈,家园联系册是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表现的一个重要依据。虽然只是一本小小的本子,可看的人却不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许还有舅舅、舅妈等也看一下。他们想从这本本子上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如何。如果教师马马虎虎地应付着写,不仅可以看出自己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好,而且也影响幼儿园的声誉。因为家长是我们幼儿园最好的宣传员。他们来自市区或农村里各个不同的.地方,在他们那里还有另外的孩子,或许就读在不同的幼儿园,当家长们在一起谈论幼儿园的老师怎样时,家园联系册就是一个谈话的话题。教师对待这本本子的态度如何,从而决定着教师对家长工作的态度如何。因此,我和胡老师都非常重视家园联系册的填写,对于每个幼儿一周的表现,细细地回忆,肯定了幼儿好的表现,委婉地指出欠缺的地方,并希望家长跟教师合作,用一致的方法来教育幼儿。如果我们有事情也写在家园联系册上征求家长的意见,例家长开放日,你想了解孩子什么,对于出游活动,家长有何意见和建议等,征求家长好的建议。家长们也把自己的意见写在上面,有些是要我们帮忙的,有些是感激我们的,例幼儿要买零食或在家里不肯吃饭,经过老师在园教育后,幼儿回去自觉改正了。

2、召开好家长会。

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亲密接触的好机会。教师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小班时的第一次家长会,更是展示自己的时候,教师要精心准备,胸有成竹,这样对家长的第一次印象好了,为今后顺利开展家长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1个小时的时间,不要长篇理论,要把该向家长讲的要简明扼要的讲出来,尤其是家长有误解的地方(举例:分菜)要做合理的解释,使家长能够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从而不至于只听从孩子的一面之词。

3、组织好家委会活动。

家委会成员是家长中的代表,在家长中具有一定的带头作用,也是教师做好家长工作的得力助手,他们一方面反映家长们的意见,一方面反映教师的意见。因此,做好家长工作,先要做好家委会工作,使家委会成员站在教师这一边,为我们教师说话,这样一些家长误解的事情,可以通过家委会成员来帮忙解决。

4、做好个别家长工作。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因此家长与教师交往程度也不同。有的比较内向,不爱主动跟老师说话;有的比较外向,乐意主动和教师交流。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同样要做到热情。例我班中一个女孩子的爸爸,每天送孩子来园时,只听到孩子跟老师打招呼,他从来不打招呼,不说话,即使走时,也不主动跟老师说一声。但是他对我们的工作是比较支持的,要求合作带点什么东西,他都会及时为孩子准备好。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主动跟他搭话,从孩子的学习,到平时的家常话,从中了解到他乐意跟我们说什么话题,从而也融洽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不至于早晨来园,幼儿在换鞋子时,教师和家长都呆呆地看着,这样的尴尬局面没有了。

家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平时的积累。同时这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每位教师的热心、耐心、诚心去打动每一位家长的心。

幼儿园家长心得篇5

首先感谢x幼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短暂三次的课程,让我们进一步学习到好多育儿书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对育儿教育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们对x幼也更多了一份了解。

总之,通过参加此次家长学校的学习,我们是受益多多,感受多多。现就自己听课后的感受谈一点体会。

一、行为习惯的培养

黄专家的讲课,说这个时候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间。对这一点,我深有感受。

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每次要他洗手,都是把水龙头开得大大的,然后看到水哗啦哗啦流,好象水不开大,一双小手洗不干净似的。可上学没几天,一次我和他一起去洗手,孩子自己主动把水龙水的水流量调得小小的,还对我讲:“水龙头不能开得太大,开得太大了,它会哭的。”好形象的话语!我知道,一定是老师教的,让他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已经无形中建立起这种节约用水的意识了。原来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二、亲子沟通的技巧

刘教授传达给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孩子,经常被你看成怎样,经常被你说成怎样,经常被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要把我们大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不要随便给孩子戴上“笨”“差”“没用”的帽子。学会倾听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思想。

三、家园有效的沟通

只有家长和老师的充分沟通,才能帮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x幼此次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和专家、园长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成达共识,可谓是事半功倍。

我们家孩子上幼儿园前两个星期都表现好好,可到了第三个星期的中期,就开始闹情绪了,原因是不肯吃学校的“黑饭”。我们通过和老师的努力配合,给孩子进行各种详解和认识,终于接受了营养又好吃的“黑饭”。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其状况会是什么样,我不敢想象。

不知不觉,孩子在幼儿园已快三个月了,眼看着孩子渐渐长大,渐渐懂事,我心中也充满对班级老师、对x幼所有工作人员太多的感激。

x幼的办学宗旨“老师用心,家长放心,孩子开心!”作为家长,我觉得把孩子送到这来,我是放心的。

就象x幼倡导的,让我们共同携手,和孩子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