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心得体会是人生的镜子,透过它我们看清自我,洞察世界的奥秘,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山青渠的心得体会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高山青渠的心得体会篇1
近期观看了《高山清渠》,这是一部高扬的英雄主义的电视剧,讲述黄大发同志带领村民用三十六年时间修水渠,改变全村贫困命运的故事,整部电视剧突出展现了平凡人的英雄主义和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身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们要学习黄大发同志信仰坚定、品德高尚、心系群众、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情怀和风范,在工作上认真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心声,勇于担当的同时以身作则,不断锤炼自己的工作作风,带头争做履职尽责、无怨无悔的表率。接过奋斗精神的“接力棒”,继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优秀部分,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高山青渠的心得体会篇2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凿天渠、修村路、架电线、建学校。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彰显出当代共产党人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这正是检验共产党人能否顶得住、靠得牢,是否具有非凡勇气与担当的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经济的调整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些都是我们党,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的诸多“关键时刻”,这就迫切需要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地“站出来”“顶上去”,挑最重的担子,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接受困难和挑战,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乡镇党员干部更是要坚定信念、敢闯敢拼,在乡村振兴一线砥砺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做好群众的就业问题、项目发展等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名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理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这种不等不靠、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高山青渠的心得体会篇3
高山青渠的心得体会篇4
学习他坚定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
黄大发同志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父母过世得早,由“二伯”养大,从小就是孤儿,受尽无水吃的苦楚。为了解决吃水问题,多次去寻找水源。在寻找水源中,“二伯”不幸摔下悬涯去世,受到村民们的责难。这更加坚定了黄大发找水开渠的决心。一次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无意抓获国民党特务的同时发现了水源。之后,筹资筹劳走上了开渠取水之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带领草王坝群众在悬涯峭壁上一干就是36年,最后开渠9400米,将水引到黄草终于解决了草王坝人民饮水难的问题。
学习他胸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
黄大发同志在寻找水源和开渠的过程中,许多情况得不到乡亲们的理解,甚至是责骂,但他没有怀恨乡亲们,将一肚子的苦水往肚子里咽,心里总是怀着把水源找到把水引到村子里,让乡亲们喝到水方是头等问题。他不计较个人的名誉与得失、忍辱负重,不分春秋冬夏苦干36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胸怀坦荡的品质。
学习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顽强人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应该是浇灌我们生命的精神之水。“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所说的话。黄大发同志的一生就是这样一锄一锤、一脚一步地用普通人的平凡抒写出他不平凡的人生,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开拓进取,在新的征程上做出新业绩,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
高山青渠的心得体会篇5
2022年7月16日,区教育体育局接到通知,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策划指导推出的29集电视连续剧《高山清渠》(原名《黄大发的奋斗史》)定于7月16日20:00在cctv—1开播,号召广大党员学习收看。接到通知后,区教体局积极响应,立即转发,广泛宣传,组织全区各学校的全体党员教师积极观看,学习黄大发同志的事迹,讴歌这位平凡的英雄。
当代愚公凿天渠。区龙泉街小学党支部积极响应区教体局号召,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观看《高山清渠》,并写下所感所悟。该连续剧讲述了草王坝村是贵州遵义县大山深处的一个常年缺水的小村落,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村支书黄大发自六十年代起带领全村人绝壁凿天渠,中间经历的种种失败、种种磨难没有将他击垮,反而一次次激发出他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豪情。最终,黄大发克服一切困难,耗时三十余年,完成了一条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长七千二百米,支渠长两千二百米的水渠,为山村引来清渠。共产党人黄大发用其一生勇于担当、坚强不息的奋斗践行着当年入党时许下的诺言,“让山里人过上好日子!”,使穷山恶水的草王坝变成深山明珠,被人们称誉为“当代愚公”,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36年的岁月追梦跋涉,9400米绝壁天河。区魏风路中学全体党员教师观看电视剧后,感触颇深,纷纷在群众讨论,发表见解。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扬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不见清泉誓不罢休的追梦精神,寝食难安的为民情怀。看完主人公的事迹,大家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和信念,今后无论在工作岗位上遇到何种困难,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敢做敢为,砥砺前行。
党支部书记任春旺说道:“黄大发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在黄大发身上,我看到了他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提高,学习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更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时代楷模讲奉献。区二高响应中组部、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按照区教体局通知及时组织全体党员观看《高山清渠》,认真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坚定信念埋头苦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通过观看该电视剧,区二高全体党员纷纷表示要学习黄大发精神:心系群众、为民服务;埋头苦干、不屈不挠;不畏困难、敢于担当。
区二高的党员教师纷纷表态:在今后的工作中,让黄大发精神付诸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立足岗位,充分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不断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履职尽责、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