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2023扶贫工作计划5篇

时间:2023-09-09 作者:Surplus

在工作计划中,我们将会充分考虑资源的可得性,以避免资源短缺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灵活的工作计划,以应对突发情况,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师2023扶贫工作计划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2023扶贫工作计划5篇

教师2023扶贫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优势互补为途径;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开展校际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员、教研组长为成员,制订帮扶结对计划,落实帮扶结对措施。校际间联络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由虞博具体负责。

每学期一至两次定期召开两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掌握各校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结队帮扶活动。

2、校际资源共享

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专题活动方案、各类评估试卷等材料两校及时学习交流。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并且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以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

3、师徒结对帮扶

我校现有市县级教学能手、教学名师、高级教师20余人,根据结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与两岭学校的教师一一对应结成对子,采取上示范课、做讲座、听课评课等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灵活开展活动

原则上每月一次开展活动,主要进行集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课题指导、师徒结对、学术沙龙、业务竞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探讨”为一体的教研氛围。

加强在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结对双方学校通过在校园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中互派教师、学生参与等形式,开阔师生视野,提高素质。

5、目标考核总结

为保障结对帮扶计划的.贯彻落实,每学期将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总结,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位师傅写好书面总结,查验听课笔记、讲座资料、示范课教案、评课反思等材料,展示带徒成果,对考核合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县教体局。

教师2023扶贫工作计划篇2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各项规定,组织教学。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坚持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坚持双周五业务学习制度,坚持期初期中期末检查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扎实高效。

1.本学期适时进行三次“六认真”检查,采取平时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期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进行统一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正。学校加强随堂听课和巡视检查,利于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本学期随堂听课教师覆盖率达84.5%。随堂听课平均达55节。

2.着力课堂教学研究,缩小质量差距,提升质量指标。期中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科、年级进行质量调研,了解掌握教学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仔细倾听、专心读书、细心计算、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关注和帮助后进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有效时间的学习效率。在期末考试中,全校三科合格率达97.2%,其中数学合格率98.2%,语文合格率为99.6%,英语合格率为98.5%,学科成绩稳步提升。

教师2023扶贫工作计划篇3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培养提高工作既是对教师成长的鞭策,也是对学校培养新教师工作的督促。为了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快更好,根据本校实际,结合中心校精神,特制订新教师结对帮扶计划。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教师成长结对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组员:

二、参与对象:

结对对象:

1、教龄在5年以下的新教师(不含5年)

2、任班主任工作未满2年的现职班主任(含2年)

3、其它自愿参加的初级职称教师

指导教师:

1、中学高级职称、县级骨干以上的教师之一。

2、具备中学一级以上职称教师自愿申报者

指导教师具体人选由校长室经研究后确定。并指定结对帮扶对象。

三、结对要求:

为保证结对帮扶成效,在帮扶过程中帮扶教师和指导教师必须分别达到以下要求:

1、帮扶教师要求

(1)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课堂教学1节,每月送科教室审核检查。

(2)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学年完成读书笔记1本,读书随笔1篇,撰写教学反思1篇和总结1篇。学期结束时送科教室审核。

(3)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学期上校级公开课1次以上。由教务处记录登记,并留存教案与评议记录。

(4)每学期编制有代表性的试卷1份,由教研组对试卷作出恰当的评价。上交教务处留档备查。

(5)送交指导教师审核的教学设计每学期不少于6次。学期结束时上交科教室接受检查。

(6)每学期向学校全体教师展示一项精品课件。

2、指导教师要求

(1)对帮扶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指导每月不少于1次。

(2)与帮扶教师交流研讨每月不少于2次。

(3)指导班级管理工作每月不少于1次。

(4)指导班队活动组织与设计每学期不少于2次。

(5)指导帮扶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以上各项活动均须记录在册,在学期结束前向科教处上交培养手册。

四、考核与奖惩

帮扶教师与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工作,年度考核时帮扶对象的对应业绩量化计入指导教师考核分,对帮扶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教师2023扶贫工作计划篇4

完成公司制定的总产值目标,上半年完成总目标的30%,下半年完成总目标的70%。

一、业务科人员加强学习知识学习,加强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

1、服从公司领导,认真贯彻领导下达的指示和任务。

2、加强相关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密切关注新的招标政策和评标办法,吸取经验教训,掌握投标技巧,规避投标风险。

3、与预结算科协调和配合。加强投标报价中的投标单价和投标总价沟通和控制,掌握技巧,对合作单位或合作个人负责。加强检查,避免投标报价错误而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而给公司造成损失。提供中标项目情况,配合预结算科跟踪项目争取结算业务,为公司创收。

4、与办公室协调和配合。加强合同管理,业务部门建立合同档案,我本人具体负责,跟踪合同实施情况,特别针对我县以外项目。完工项目及时督促项目部提供一套完整的竣工验收资料到公司存档。

5、与公司财务科的协调与配合。提供资料,协助财务科针对公司资质费、标书费和中标的工程项目管理费收取等工作。对于县外项目,管理费争取一次性收取,减少公司风险。了解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如出现项目部未支付或未及时支付情况及时将信息反馈到财务科,便于公司采取补救措施。

6、与安全科协调和配合,关注每个项目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情况,对于出再偏差的项目及时纠正。不能把麻烦带到公司来。

7、配合公司领导班子加强人才的培养,鼓励公司职工考证,加快水利专业中级职称人员的申报工作。目前特别缺乏水利建造师,因此动员公司职工考证是业务科的一项重要工作。水利建造师的增加为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的优势。也为我公司贰级资质的申请奠定基础。

二、外部合作及项目争取。

1、围绕公司的总体目标任务,以公司领导和公司的经营理念为坐标,加强招标信息收集,加大对于未设明显门槛项目(如土地整理项目)的投标力度,及时与公司有实力和项目动作能力的员工沟通,积极参与竞争,为公司创收。

2、对于县外不押证的除房建项目以外的项目进行积极争取。

3、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在保住本县市场的前提下争取会同、通道等地的水利项目中标。

4、建立合作经营单位或个人的信用档案,加强与信誉好的合作伙伴的合作,避免与信誉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合作,以规避风险。

三、我个人的计划与目标

1、执行公司领导班子下达的目标和任务,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遇事多汇报,多请示。以免经验不足擅自做主而造成损失和不必要的麻烦。

2、以身作则,按时上下班,出差或有事须先请假。在单位上不做私事,不玩游戏等。

3、我的大专毕业证即将达到考一级建造师和全国造价师的考试年限,因此,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加强学习,争取在三年内考取全国一级市政建造师和全国造价师,以便于公司招投标工作。

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这个团队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队。

最后我代表业务科预祝我们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教师2023扶贫工作计划篇5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

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

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镇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

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镇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

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