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绘画教案7篇

时间:2025-10-05 作者:Indulgence

很多人在制定教案时,会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有趣的教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专注度,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美术绘画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美术绘画教案7篇

大班美术绘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点、线及简单图形装饰衣服。

2、会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衣服。并能注意袖口的左右对称。

3、能够大胆创设花纹,喜爱画装饰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

3、请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裙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女孩子身上漂亮的裙子,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音乐,请女孩子上来进行时装表演,在教室里走一走,展示自己漂亮的裙子。

二、选择1—2件花裙子,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及装饰图案上来欣赏,感知裙子的美。

三、通过提问以及简单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装饰的基本方法。

提问:

1、你想在裙子上装饰哪些图案?

2、在裙子的前面、裙边以及袖子上装饰怎样的花纹?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启发幼儿应点、线、圈及简单的图形装饰。(领边、袖边、裙边以及裙子的前面,注意左右对称。)知道在图案上的色彩上要对称的要领。

四、交代装饰要求。

教师提醒幼儿应线条和颜色对称的手法装饰衣服,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注意色彩的对称和搭配。

五、幼儿装饰、教师指导。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装饰美丽的裙子。

六、总结评价。

带领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从装饰的花纹和色彩入手进行评价。

能力弱的孩子建议用双休日学过的格子画的形式装饰。

反思:由于幼儿初次接触装饰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比较重视了幼儿对线条、图形和花纹的搭配,还在裙子上作了范例,虽然我在幼儿作画前反复提示幼儿要画出和老师不一样的裙子,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与范例比较相象。有一部分幼儿则创造地装饰了裙子。在评价时,我特地表扬了这些有创造的孩子,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创造性装饰的培养,,激发幼儿感受、表现美的能力。

【设计意图】

随着天气的变化,气温的突然下降,树叶纷纷飘落才将秋季的明显季节特征显现出来,而这些变化也已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根据我们班幼儿兴趣与实际发展需要,结合季节特征,我们正围绕“多彩的秋天”开展活动。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粘贴画范例。

3.《小树叶》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树叶。

1.引导

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里, 小朋友们捡起树叶放在手上的手上。”(教师活动前边说边把树叶撒到到教室的角落,听《小树叶》音乐)

“请小朋友拣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新颖的导入让孩子们欣喜不已,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2. 观察树叶

“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粘贴画制作过程。

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1.出示范画(金鱼 )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有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树叶变变变

2.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

师:(拿银杏树叶)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有小朋友说像孔雀 ,像花裙子,像扇子)

“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

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图画。

(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

三、制作粘贴画

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让幼儿粘贴,制作作品。

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的作品,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

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四、欣赏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墙上,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欣赏粘贴画作品,获得美感与经验。放音乐《小树叶》舞动身体学习小树叶舞动,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办成“会变的树叶”作品展,让大家欣赏。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树叶变变变》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开动脑筋用树叶拼搭各种东西,一个个美丽生动的造型跃然于纸上,有孔雀、蝴蝶、金鱼、小兔、还有小船等等,真是让人赞叹不已。从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感性的、具有操作性的活动特别感兴趣,探索欲望强烈,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完成的效果自然就好。

大班美术绘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小丑的面部特征,尝试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小丑的五官。

2.能大胆地选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形状及颜色进行造型。

3.感受小丑面容夸张带来的诙谐幽默,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欣赏过马戏小丑表演的影视图片。

教具准备:

小丑图片(ppt)学具准备:面具底板;颜料;画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小丑图片,感受小丑的面部特征。

1.欣赏小丑图片,感受小丑的.风趣、幽默。

指导语:这是谁呀?(小丑)我发现有小朋友看着他在笑呢,他什么地方逗你笑?(动作、表情、服饰……)教师小结幼儿的讲述。

2.欣赏小丑的面部图片,了解其面部特征。

3.局部欣赏感受眼睛、嘴巴的夸张变形。

指导语:小丑面部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地方变得有趣好笑?

二.观察小丑面具范例,了解制作方法。

1.出示面具,引导了解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

指导语:今天我们也来试着画一个小丑好吗?想象哪些部位可以变形?怎么样变才能让别人感觉幽默、好笑?

2.欣赏小丑面具范例,了解操作方法。

指导语:这里我也带来了一些画好的小丑面具,有趣吗?瞧他们把小丑的眼睛变成了什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变呢?

3.交代水粉操作的要求。

三.幼儿尝试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创作小丑面具,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在面具上进行创作。

2.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线条、形状及色块来表现小丑面部的夸张、变形。

四.展示作品,感受不同线条、图案、色块组合后带来的幽默。

(1)相互欣赏,感受不同的夸张变形。

(2)说说自己喜欢哪幅作品,什么地方有趣好笑?

(3)戴上面具一起舞蹈,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大班美术绘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春天母鸡带领小鸡到草地上游戏的情景图,感受它们之间的欢快情绪。

2、能表现出小鸡的不同姿态,并尝试画出遮挡的小鸡形象。

3、学习画母鸡和小鸡的方法,大胆合理布局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1、有关母鸡和小鸡游戏的视频或图片。

2、蜡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3、幼儿用书《母鸡和小鸡》。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让幼儿观察作品,观察母鸡和小鸡的各种动态。

教师:天气真好,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一起来到草地上玩游戏,鸡宝宝在哪呢?别急,瞧,一只鸡宝宝来了,看看它在干什么呀?鸡宝宝还会又哪些有趣可爱的动作呢?请小朋友来摆一摆,好吗?

(2)引导幼儿感受小鸡快乐的情绪。

(3)教师将小鸡的形态进行小结。

2、引导幼儿讨论、思考如何表现画面。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来表现画面。

(2)重点引导幼儿表现小鸡的.动态、背景、整体布局、色彩等。

(3)教师出示范画幼儿欣赏、讨论。

3、幼儿创作作品《母鸡和小鸡》,教师指导。

(1)提供绘画工具,幼儿分组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让幼儿表现小鸡和鸡妈妈游戏的情景,难点是让幼儿表现各种动态的小鸡。

4、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同伴交流。

(1)教师:谁来说说你画的鸡妈妈和小鸡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相互评价,说一说哪里画得好。

活动延伸:

幼儿欣赏画家作品《母鸡》,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花纹、线条、颜色。

大班美术绘画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跳舞的滑稽小人,了解滑稽小人的动态、服饰和面部表情,感知任务快乐的情绪和夸张的动作。

2、学习用连贯的曲线,表现舞蹈者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动态。

3、合理地将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主要为之上,用大胆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

二、活动准备:

1、小丑表演杂技的视频片断

2、人手一盒油画棒、一支勾线笔。

三、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杀鸡宰鸭——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歌《杀鸡宰鸭》,感知体验快乐的情绪。

2、观察舞蹈动作,感知跳舞者的姿态和表情。

——教师:刚才你们在干什么?你喜欢唱歌跳舞吗?跳舞的时候你开心吗?

——谁愿意上来给大家跳一个快乐开心的舞蹈动作?

——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动作。

3、欣赏范例,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舞台上有谁?他在做什么?你觉得有趣吗?他的服装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表情时怎样的?

4、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在《幼儿用书》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滑稽小人,鼓励幼儿给滑稽小人穿上彩色的花衣服。

5、举办《阳光大舞台》,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作品,互相交流,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滑稽小人。

开始部分我为孩子播放了下载的一段小丑表演杂技的动画,通过截屏讲解,引导幼儿重点观察了小丑夸张的脸部化妆和服饰,让幼儿知道小丑通过鲜艳的衣服、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逗乐观众。然后再简单示范了绘画步骤。

大班美术绘画教案篇5

目 标:

1.能大胆画出四肢变化的动态人物

2.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

准 备: 会动的娃娃玩具1个、铅笔数同幼儿数、纸若干

过 程:

(一)找不同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张娃娃的图片,你们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娃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找原因

1.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让图画里的娃娃动起来,你们信吗?

2.娃娃的什么地方动了?

3.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动?

(三)试试看

1.原来娃娃会动的地方在两张图画上的动作不一样,快速的用铅笔拉动纸头,娃娃就可以动了。除了这些动作,娃娃还可以做哪些的动作?(请幼儿到前面做动作)

2.怎样画呢?(幼儿说,教师画)

(四)幼儿操作

1.原来娃娃可以做这么多不一样的.动作,如果让你来做一个会动的娃娃,你想让他做什么动作 呢?

2.看来你们都想到了好办法,那快点把娃娃请出来吧!

(五)作品展示

1.谁愿意请你的娃娃给我们表演一下?

2.猜猜他的娃娃在做什么?

大班美术绘画教案篇6

活动内容:

?秋游》(绘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花朵。(难点)

2.学习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重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家长带幼儿出游,观察秋天万物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

2.课件、范例。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一)出示范例: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朵)再想想这幅画是怎么画成的.?里面都藏有什么几何图形?

(二)幼儿讨论后,师总结: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拼画上去的,看看几何图形象什么,再添画而成的。

(三)引导幼儿根据几何图形联想

1.出示贴有几何图形的图画纸: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图形象什么?

2.幼儿回答后师总结。

(四)出示课件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与几何图形对比进行联想。

二、幼儿作画,师指导

(一)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进行绘画,想想它象什么,画于适当位置,根据想象添画。

(二)涂色时注意颜色的搭配,添画时主次分明。

(三)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想象添画。

三、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对画面颜色鲜艳、联想丰富、创作新颖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大班美术绘画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小朋友在给版画涂色的时候用惯了颜料的涂绘,用蜡笔在黑纸板上涂色是一种比较富有创意的方式,蜡笔有相当不错的遮盖力,虽然有逊于颜料,但是他和颜料相互补充一方面能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让细小的部分更容易表达。

教材:

照镜子是对称画,通过孩子的分析让孩子画出现实中和镜子中的对称人物。这节活动富有趣味,不单单是孩子们发挥想象就可以了,他们还要对画面中的人物做分析。目测出人物的高度、方向才能将画画好。

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在艺术的目标上强调: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纲要》目标,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感受照镜子画面中人物的相反动作,体会表现左右对称的图像。

2、能大胆表现人物的动作。细致均匀地涂色。

3、感受用画面表现生活情景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小朋友玩玩游戏照镜子,让小朋友感受镜子中的相反,把活动中的难点前置,用游戏的方式更能吸引孩子,对难点的把握也更加牢固。

二、教师出示范画,让小朋友在底板与吹塑纸板的对比中分析出本次活动的重点我首先出示了吹塑纸上的构图,让小朋友总结了版画的构图要点:线条少、小的东西省略。接着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了涂色后的变化,孩子们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得出了蜡笔所做的'进一步加工,认识到了蜡笔在版画中的做用。这为孩子理解各种绘画方式相结的优点,激发孩子创造性绘画的动力。

三、幼儿相互交流作品小朋友把作品放在了一起展示,小朋友在相互学习中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活动反思:

照镜子是一项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照镜子时产生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观察,从而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时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并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这个设计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幼儿指导纲要》的精神为宗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贯穿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开心地玩,快乐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