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模板7篇

时间:2025-09-30 作者:dopmitopy

有了教案,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具有清晰的学习评估标准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成功标准,增强学习目标感,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模板7篇

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

2、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准备】

1、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卡通外形的硬纸箱,透光纸组成的"小精灵"。

3、自制幻灯片两张,美术书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块。

【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灵",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好吗?(出示灯箱)谁来说一说"小精灵"都有哪些特点?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灵"的肚子里有你们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们相信吗?不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谁能勇敢的走上来看一看?(请一名幼儿参与)请你把小手放在"小精灵"的身上说:"我会遵守诺言,不会把所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们"(请这名幼儿观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看到了什么物体?(边提问边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请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灵"的奥秘。

4、出示

儿歌

你我的好兄弟 有你就有我 你来我就来 你走我就走

提问:影子的兄弟是谁?(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做完下面的小实验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实验

1、拿一块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盖住,用眼睛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会发现桌子上除了小橡皮还多了什么?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谁?

科学家利用光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为我们的射影家和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像空间。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

三:作品欣赏

打开书本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1、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2、作品的特点?3、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剪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形态的外轮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虽然只是一个影子的轮廓,不见五官,却能够让人意发联想(出示图片)《影子》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国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尝试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进行创作。

撕纸方法:1、先把轮廓画好。2、把大体轮廓撕下来。3、用指甲卡住把边圆线细致的撕开。注意事项: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两种方法尝试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图)1、填画2、组合。

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的】

训练小肢体和大肢体动作以及协调能力。

【活动中班】

1、数样用来夹取的小东西,如:小张的纸、小玩具、小苏打饼、豌豆、项链、三明治等等。

2、干净的工作地板或桌面。

3、夹子。

4、大碗。

【活动过程】

1、收集数样用来夹取的小东西,它们都是一些能够训练孩子夹取技巧,但又不至于难道他们的东西。

2、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把所有的物品摆在你们俩眼前。

3、依照夹取难度,一一把物品分类好。

4、将碗摆在你和孩子中间位置。

5、给孩子夹子,请他先试着用用看。

6、让孩子用夹子夹取第一样东西,放入碗里。

7、夹取难度从容易到困难,让孩子一一用夹子夹取小东西放入碗里。

【活动提示】

1、取代夹子,请孩子试着用脚指头夹取东西!

2、确保夹子松紧度适当,而且没有任何会伤及孩子的利角。

3、注意为胜,用过的食品不能再给孩子吃。

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对色彩产生敏感。

2、在家长的指导鼓励下,愿意自己动手画画。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泡泡枪,人手一份画有熊猫吹泡泡形象的作业纸,各色(红、黄、蓝)颜料,没有瓶盖的塑料小瓶若干,抹布。

经验准备:宝宝有过吹泡泡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五颜六色的泡泡,引起宝宝的注意。

1、引导宝宝观察泡泡的形状与颜色:"看,这是什么?"(泡泡)

2、"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

3、"有一只小动物也喜欢吹泡泡,他是谁呢?"教师出示印有熊猫吹泡泡图案画纸:"原来是一只可爱的熊猫,熊猫可喜欢吹泡泡了!今天我们和他一起吹泡泡好吗?"

(二)教师示范用小瓶瓶口蘸上颜料在画纸上印泡泡。

1、边印边说:"红泡泡、黄泡泡”

2、"泡泡圆圆的,小心不能让他破哦!"

3、给予宝宝更多有关泡泡的`经验。

4、提示幼儿换颜色作画时,应用抹布将瓶口抹干净,再蘸其他颜色。

5、提示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操作,不要过多干预:在家中要多给宝宝涂涂画画的机会。

(三)宝宝自主选择工具印画泡泡。

教师巡回观察宝宝的操作情况,鼓励宝宝蘸取不同的颜料印画泡泡,表扬"泡泡"印花的有多有好的宝宝。

(四)展示作品,引导宝宝相互欣赏。

温馨提示:

本次活动在开展之前,请家长带孩子玩吹泡泡的游戏并观察。

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篇4

游戏目标:

锻炼动作迅速、机智、灵敏,发展耐久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游戏准备:

在一块平坦的场地上,画一定范围做"网"。

游戏方法:

在游戏者中间选出2--4人做"鱼网"(手拉手),其他游戏者做"鱼群"。

教师发令后,鱼群和鱼网自由活动,鱼网把鱼围在中间算网住,被网住的鱼就加入网的行列再去网其他的鱼,直到将鱼捕完为止。

游戏规则:

(一)鱼群和鱼网只能在网中自由活动。

(二)鱼可以冲破网逃跑。(从臂下逃过)生成的新方法:选出2人做鱼网,把手挽着举起来,其余小朋友做鱼(手拉手站成纵队),念着儿歌从两个小朋友手下过。儿歌是:"一天不打鱼,两天晒鱼网,三天打条小金鱼"。当说到三天的时候开始打鱼,被打着的小朋友,由当鱼网的小朋友问他们问题:"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在哪上幼儿园?你喜欢谁?"等回答对了放了他,若回答错了,退出游戏休息。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

(一)当鱼网的小朋友把手一定举过头。

(二)当鱼的小朋友,手必须拉好,不许放开手。

小百科: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

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篇5

一、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街道上的各种常用字。

2.培养幼儿想象力和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准备

一幅街道图形的棋盘图片、一盒数字卡片、棋子若干

三、游戏过程

1.每人拿一个棋子放在印有街道图形棋盘的起点上,经猜拳游戏决定抽卡片的顺序。

2.抽出一张数字卡片,把棋子放在图片上相应的场所,并讲出该公共场所的名称。(例如,抽到数字3,棋子走3格,这格的图片或汉字是电影院,该幼儿必须说出,这是什么地方,可以去干什么的短句。)所有参加者按顺序抽签游戏。

3.如认不出汉字或说不出完整短句,就算输,停抽卡片一次。最后谁的棋子先到终点,谁就赢得胜利。

四、提示与建议

此游戏可供一名或几名幼儿共同游戏,也可与父母一同游戏。

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就以体态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1、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的音乐。

2、自制一只螃蟹网。

活动过程:

1、学习A段动作。(1)指导语: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脚,你们有吗?伸出一只脚,动一动。(2)指导语:“螃解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

2、创编、学习B段动作。(1)指导语: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提议:我们一起来吹个大泡泡吧。(2)指导语: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幼儿示范后,大家站成散点学习螃蟹横行的动作。

3、创编、学习C段音乐。(1)指导语:哎唷,哎唷,(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2)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挠痒痒”的动作。(3)指导语:我们想一个办法,把动作做得整齐一些,好看一些。(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4、听音乐完整练习动作。(1)指导语:大家听好音乐,看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2)指导语:螃蟹还可以对着谁吐泡泡呢?引导幼儿练习吐泡泡动作,注意提醒幼儿看着对面的小伙伴做吐泡泡动作。(3)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动作。

5、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1)指导语:小螃蟹在河里玩得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幼儿倾听捉蟹音乐。(2)指导语: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教师手执网,跑到椅子后问幼儿:“我跑到这里,你们应该往哪儿躲呢?”

6、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教师向幼儿交待:在转换动作时,教师会用体态提示,并做两个体态提示动作。做完后教师小结,提醒在躲闪时不碰撞别人。再次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幼儿园钻的游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以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弹跳的特性

2、能够根据信号作出反应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游戏过程:

1、开始部分:请看我来拍皮球。我先轻轻拍,然后用力拍。幼儿观察拍球的.力度和"球"弹跳时的高度。

2、基本部分:轻轻拍时球弹得低,用力拍时球跳得高。

3、游戏规则部分:你们做我的小皮球吧。教师边讲解边做手势,什么时候孩子跳得高什么时候跳得低。

儿歌:

我们都是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乐的小皮球。幼儿跟念,并跳跃动作。请一对幼儿做拍球人和小皮球,先请2-3对示范,最后所有幼儿自由结伴,游戏结束.

指导要求:

1、要求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的节奏,以及听好老师的口令,进行游戏。

2、当皮球拍的轻的时候,幼儿跳得低,当皮球拍的高的时候,幼儿跳得时候就要高。

3、活动中,教师提醒个别幼儿不去牵拉其他小朋友,避免手拉伤。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