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歌风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5-09-22 作者:loser

具有跨学科项目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增强综合思维能力,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儿歌风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儿歌风教案模板8篇

小班儿歌风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清楚、完整的唱歌曲,尝试唱出附点音符。

2、掌握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拍手点头》

3、《我爱我的小动物》

4、《我爱我的幼儿园》

二、导入活动

1、你们看到过的国旗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黄色的五角星)有几颗?(五颗)所有国旗又叫五星红旗。

2、我们的国旗是红艳艳的,上面的五角星黄灿灿,你觉得美不美?有一首儿歌也是这么说的,老师把它念一遍。

3、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带领幼儿有节奏朗诵歌词。

4、这首儿歌叫《国旗多美丽》,它还能唱呢,一起来听一听吧。

5、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6、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

7、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我们的国旗这么美,我们唱这首歌的时候也要把开心、高兴的样子做出来。(用不同形式练习歌曲)

8、幼儿完整随琴声演唱歌曲。

9、请孩子站起来,分男女孩子演唱。

三、结束部分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出示国旗让孩子们来认识国旗。我还让幼儿讨论国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掌握歌词。我也注重发挥孩子们的参与能力,让孩子们自己解决活动的困难,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的理解歌曲,在活动中学到知识。通过这节活动课,孩子们感受到国旗的美丽,知道了祖国的伟大,增强了“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的情怀,但老师没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的总结和适时的表扬,有些幼儿可能跟不上节奏,在教幼儿拍手时,有些幼儿拍得不对,今后我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小班儿歌风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了解理发的过程。

2.学会《理发》儿歌,并跟着儿歌做动作。

3.体会理发的快乐,勤于理发。

活动准备:理发过程图片

活动重难点:学会儿歌和动作。

活动过程:

1.聊天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呢?哦,那么理发店是什么样子?哪个小朋友来给老师说一说。

2.引入理发师理发过程。

那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上的图片,这位叔叔在干什么呀?哦,叔叔在理发呢。我们也来当一当小理发师,学一学如何理发吧。

3.边学动作,边念儿歌。

4.小朋友们互相理发。

小朋友们,我们都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师,那么,我们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互相给对方理理发吧。

5.复习儿歌。

小朋友们,都学会理发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理发的儿歌吧。

6.教师消减幼儿对理发店的恐惧心理。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师啦,理发好玩吗?那么,我们以后有机会要去真正的理发店里,看看叔叔阿姨们,是怎么给我们理发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要害怕理发,因为我们也是一个理发师啦。

7.结束课程。

各位小理发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一项新本领,我们今天回到家,用我们新学会的本领,给爸爸妈妈剪个头发吧。

小班儿歌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愿意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能根据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大胆表达。

3、认识汉字:糖、盐、雪花。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雪花》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图及人物角色

2、故事磁带

3、字卡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第一遍。

1、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今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吧!

2、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动物?

小花猫和小花狗说天上在下什么?小朋友说下的是什么?

幼儿边说了事边出示相应的字卡

(二)出示背景图,边出示角色边讲述故事。

1、在讲到小花狗时,请幼儿根据字卡,依次找到小花狗、小花猫、老母鸡和小朋友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请幼儿依次找出字宝宝糖、盐、雪花。

(三)听录音,请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1、当出现角色时停下来让幼儿进行模仿表演。

2、故事讲完后,请幼儿想象飘落下来的雪花还像什么?(碎纸片、棉花等)请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雪花飘落时的样子。

(四)请幼儿朗诵儿歌‘小雪花’并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雪花飘落的样子。

教学反思:

我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了这节活动,在本节活动中幼儿能开心的玩,细心的观察,亲自的实践,自由的创作,幼儿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都得到发展。

小班儿歌风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方法。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重难点分析: 难点:

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

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袋一个,里面装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

2、丰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一活动过程:

1、导入

2、展??

3、结束一 导入部分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 展开部分:观察发现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看图片,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护好我们的小手。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戏巩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四、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结束

部分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四、活动延伸:学习儿歌"好朋友"。

小班儿歌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地享受舔棒糖的感觉,并在轻松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xxx一只,录音带,机,棒糖40支,托盘一个,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听儿歌录音。(分三段)

1、猜想xxx在干什么?

2、真有意思,维尼继续吃呀吃

3、再来听一听,维尼是不是象你们猜的'那样,它还在吃

二、说一说自己对棒棒糖的感受。

原来它在吃棒棒糖,你吃过吗,你觉得棒棒糖怎么样?

三、品尝感受棒糖带来的乐趣。

1、维尼今天给小朋友们也带来了许多棒棒糖,谁想吃?

但它有两个希望,我们起来听一听:

a不争不抢,轻轻拿。

b边舔边与同伴分享、交流吃糖的感觉。

2、幼儿自由讨论,师也一起品尝,交谈:

——你的糖怎么样?(口味,颜色,软硬,多少,等等)。

3、吃完后,收好小棒。师与幼儿一同小结交谈内容。

4、完整欣赏儿歌。

刚才小朋友讲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xxx也想来讲一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并猜一猜,它为什么这样想?

四、手指游戏

1、幼儿与老师一起“舔”糖,“舔几下”。

2、欣赏录音,和维尼一起“舔”棒糖。

五、音乐游戏:吃棒糖的小孩

全体参与,被摸到头的幼儿蹲下,“舔十下”时,师去捉幼儿(棒棒糖)。

小班儿歌风教案篇6

目的要求:

1、进一步理解歌词亲切感人的内容。

2、学习创编节奏型,并根据节奏型为歌曲设计出打击乐器的方案。

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学习了初步的打击方法。

2、各种乐器:铃鼓、小铃、圆舞板等。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感受歌曲亲切欢乐的情绪。

2、引导幼儿创编节奏表演动作。

3、根据随乐表演的动作,用拍手表达整套节奏型,再将节奏型转换成“身体总谱”。

4、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动作,能准确地做出节奏反应。

5、引导幼儿探索歌曲的打击乐器方案。

6、乐器演奏————请幼儿看老师的指挥进行集体演奏。————幼儿自由交换乐器、选择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

小班儿歌风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略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并初步尝试创编儿歌。

3、喜欢参与问答游戏,对活动感兴趣。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节奏卡片。

2、小船、香蕉、西瓜、卡通圆形、娃娃脸、苹果、葡萄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

1、出示图片小船,引导幼儿观察小船的外形,并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小船像什么。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看看什么弯弯像小船?(幼儿大胆表述,教师将幼儿表述的内容归纳成儿歌的结构,"什么弯弯像小船?香蕉弯弯像小船。")

2、用同样的方式学习第二句。"什么个大圆又圆?西瓜个大圆又圆。"

3、出示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图片,引导幼儿自己边学习边创编并将语言归纳成儿歌的结构。

二、完整欣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三、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四、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并能按节奏念问答儿歌。

五、创编: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教师给每组提供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创编儿歌。

1、幼儿看图片创编儿歌,教师指导并记录。

2、幼儿用疑问句的语调自然声朗诵自己创编的儿歌。

六、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幼儿。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与建议:

1、提供相匹配的图片,幼儿根据图片提示创编儿歌。

2、提供更多的节奏条卡,幼儿根据节奏卡念儿歌。并进行问答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小班儿歌风教案篇8

小班儿歌教案《圆圆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连贯的说出儿歌的内容。

2、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理解并朗诵儿歌内容。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儿歌琅琅上口的特色。

?活动准备】

皮球铃鼓等图片,瓶盖,镜子等圆形的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圆形图片:这是一个神奇的.圆,它会变魔法,他能变成很多东西,我们一起说:圆圆圆。

二、基本部分。

1、以问答式学习儿歌,同时丰富词汇:铃鼓,挂钟。

小朋友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吗?(出示一些事前准备的圆形物品图片)引出儿歌需要的图片。

(对于铃鼓,挂钟等幼儿不熟悉的词汇,要带领幼儿朗读)

(引出图片后)现在我们知道皮球,铃鼓,挂钟,盘子

都是圆的了,我们一起来说:皮球圆圆,铃鼓圆圆,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最后引出橘子,大家来看看句子是什么形状的?(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

2、教室先朗读一遍儿歌,再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来一遍。

3、为儿歌取名。

师:我们说的都是什么形状的东西?那这首儿歌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呢?

4、改编儿歌: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改编吧。(拿出刚刚使用过的物品)

三、结束部分。

扩散经验。

师:除了儿歌里说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我们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圆的东西,然后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吧!

儿歌:《圆圆圆》

圆,圆,圆。

皮球圆圆,铃鼓圆圆。

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