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模板7篇

时间:2025-08-08 作者:dopmitopy

在方案中融入客户的声音,能够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适应性,为了保证活动能够成功进行,我们可以拟定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模板7篇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清洁工的录相。

2.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录相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幼:很脏,垃圾很多

师: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我们大家都很感谢他们,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礼物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呢?

幼:花、贺卡

2.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师: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张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教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师:恩,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待会你们做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做一样的,也可以做不样的,我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较能干,可以做出不样的?

3.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4.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用手指点画的技能。

2、学习用手指点画在桃树枝上,并能表现大小不同的桃花。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

2、粉红色的颜料每组一盒,抹布(纸巾)每人一块、作业纸每人一张(上面有一棵没有开花的桃树)。

3、课件-桃花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在猜一猜中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1、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好看的图片。

2、出示花苞图

提问:这会是谁的花苞呢?

二、在看一看中感受桃花的形态美。

1、教师:原来这是桃树上的花苞啊!你们喜欢桃花吗?

2、观察桃花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三、尝试印画技巧。

1、出示一棵没有开花的`小桃树

教师:看!前面有一棵桃树哦!桃树为什么不高兴啊?

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

(原来这棵桃树说别人都穿上漂亮的衣服了,我出来晚了,还没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2、教师拿来调好的颜料

教师:那老师来帮小桃树穿衣服啊,让他高兴好不好?

你们觉得春天的桃树会穿上怎样的衣服?

3、个别尝试

介绍作画材料,教师出示颜料,请幼儿伸出食指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尝试。

4、教师小结。沾的时候要伸出食指轻轻沾到颜料,按的时候要用力按下去,这样印出来的花瓣才清楚、干净。

四、教师示范印画。

1、接下来老师来给桃树穿漂亮衣服了,看看老师印的这些桃花是怎么样的?

(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两片花瓣是好朋友,有的三片花瓣是好朋友。)

2、教师利用儿歌的形式启发幼儿印画的技巧

(颜料盘里蘸一蘸,慢慢拿起按下去,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我的桃花朵朵红)。

3、画好后,教师把准备好的小蝴蝶贴到桃花上,让蝴蝶飞来采花蜜。

4、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么,那边还有很多小桃树都不高兴了,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它们开满一树的桃花,引来小蝴蝶采花粉呢。

五、幼儿操作印画。

1、观察桌上的用品,教师提出点画要求。

(手指上的颜色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画面干净。)

2、知道手指点画桃花,先将食指沾上颜料,在轻轻地按在桃树枝上,点画时先找好位置,再轻轻按下去,颜料不能太多。

3、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保持画面整洁,对动手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帮助。

4、引导幼儿利用儿歌表现出大小不同的桃花。

5、可以根据需要,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添画小草等与春天相关的内容。

六、体验成功乐趣。

1、作品展示,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2、教师讲评。

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1、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2、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3、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1、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

2、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3、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5、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6、请个别幼儿讲述

(1)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2)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3)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4)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7、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1、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2、幼儿分组创编故事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活动结束:

3、请个别小组讲述 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绘画能力的基础上,画出人物的简单动态。

2、能够大胆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

活动准备: 1.纸、笔;

2.示范画(草地上有各种人在做不同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看一看,这些人在做什么?

小结:我们从人们的动作上看出来了他们在做什么,原来不同的动作表示了不同的意思。

二.学习动态的人的画法:

请小朋友做模特来做一个动作:

根据模特的动作来分析:哪些部位是前面的,哪些部位是中间的,哪些部位是被遮挡的最后面的。

小结:我们的身体、四肢他们原本是固定在这里的,可是摆放的'位置不同,动作就发生了改变,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就发生了改变。

1.老师示范:

(比如:走在路上打招呼的人:

画画要从头画起,先画头发,再画脸,然后是身体,这个时候要注意手的位置,不同动作手臂的位置不同哦。前面的手臂先画,接着是中间的衣服,然后是后面被挡住的另一个手臂,想好它举起来的时候是在哪里的,然后画上去,遇到脸就跳开,接着画下去,最后添上手。)

小结:画画的时候要注意遮挡的部位,要先画前面的,再画中间的,最后画后面的。

2.幼儿尝试:

鼓励个别幼儿尝试画简单的人物动态。

(针对幼儿绘画的情况,及时纠正或者肯定)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有的在跑步,有的玩球,玩的很开心,那在草地上还可以做什么?

(比如:玩跳绳,那就给你画的人手中拿着一根绳子;做游戏的话,就把这些人围成一个圈等等。)

三.展览、欣赏各自的作品:

说一说你画的人他们都在做什么事情。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学画几种海鱼的动态特征。

2.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意识,把海底景物比较合理地安排到画面上。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大洋海底世界,ppt课件:贝类海鲜

2.课件-动画片:海底世界(我真幸运!)

3.幻灯片海底背景图:装饰海底

4.绘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动画片:海底世界

小朋友想去参观海底世界吗?海底世界有什么呢?

二、展??

1.观察讨论

课件演示:大洋海底世界

(1)澳大利亚海龙

(2)鲨鱼

(3)美丽的热带鱼

(4)黄刺尾鱼

(5)鲸鱼

(6)漂亮的鱼

幼儿逐一观察各种鱼,讨论这些鱼的名称、形象特征及生活习性。

它们都喜欢海水,最爱吃海里的水草及微生物。

3.观看——海底世界

课件:贝类海鲜

海底世界除了有许许多多漂亮的鱼,还有美丽的贝类海鲜

螃蟹

龙虾

鲍鱼

虾夷扇贝

海胆

海虹

鼓励他们互相讨论自己喜欢哪种鱼?喜欢哪种贝类?

4.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把自己看到鱼或贝类画出来,比一比谁画的鱼的种类最多?贝类的种类多。

启发幼儿幼儿要注意整个画面的结构要合理

近处的海鱼、景物画大些,远处的画小些

画面要丰富,但不能零乱

三、结束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到展览角,让参观者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

邀请其他班的老师及小朋友前来参观“海底世界”展览。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的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的景色相关图片。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黄色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的树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

6、作品展示: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二、讲解,示范

1、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三、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四、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多媒体,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到画面,一幅幅美丽的麦秸画映入他们的眼帘,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发出“哇!好美”的赞叹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喜欢的画。孩子们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观点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接着,引导孩子们用麦秆作画的兴趣。放着优美音乐,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底版上制作麦杆画,意境非常地棒。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配角,适当的给予帮助,如在孩子做的大树画面上,引导他添加一些简单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最后讲评环节,我让孩子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用麦秆做了什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在介绍自己或是他人作品的过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今天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尝试做麦杆画,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我们把画拿到教室里布置出来吧!整个活动开展地比较有连贯性、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增强幼儿活动兴趣的作用,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里的互动效应,调动了孩子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麦秆和皱纸等的材料准备,放手让孩子操作,使孩子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创作。

本次活动在导入环节过于纠结,比较太多,教师的指导语还应加强,特别是幼儿操作的环节,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如何用语言进行指导是我下次活动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