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教案8篇

时间:2025-04-28 作者:Lonesome

教案中的自评与互评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教学思路,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上课》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上课》教案8篇

《上课》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协作精神;

6、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活动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二、活动过程

1、讨论你对元宵节还知道那些内容?

(吃元宵、猜灯谜、逛庙会等)

2、你还想知道有关元宵节的那些内容?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课题方案

3、交流课题研究方案

(1)元宵节的来历

(2)元宵节的历史发展

(3)各地元宵节的习俗

(4)有关元宵节的诗词对联

4、小组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

三、小结

第二三课时

一、导入

通过你们的调查研究,你们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分享你们的收获。

二、活动过程

1,交流元宵节的来历

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之乱是正月十五; 二说,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

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2,交流元宵节的历史发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3、交流元宵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4)元宵节舞狮子

(5)元宵节猜灯谜

(6)元宵节踩高跷

(7)元宵节祭门、祭户

(8)元宵节走百病

(9)迎紫姑

(10)逐鼠

4、交流元宵节的诗词

诗词两首关于元宵的:

词之首:《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诗之首:《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三、完成课本p3表格

第四课时

一、活动内容展示与评价

1、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

二、完成p4表格

三、总结

《上课》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这一板块中的能说(口语交际)部分,安排了两幅情境图和一句提示语。明确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目标是: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在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过程中弄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理念

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巧设交际情境,力求促成多向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互动。同时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 使学生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说说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

2 在表演中互动交流,互相评价,增加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口语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

1 情境挂图或实物投影和评语表。

2 指导两个小组准备好情境图二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看谁观察得最细致,说得最好,听得最明白,演得最像,评得最恰当。(边讲边板书课题:《上课的时候》)

二、看图交际

师这儿有两张图片,大家先来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展示情境挂图)

观察图一时要求:

1 仔细观察,上课的时候这位小朋友的表现怎么样?

2 先给这位小朋友起个名字;说的时候要注意把这位小朋友的表现说清楚,把话说完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听完后评一评,可以提意见或作补充,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不同表达方法。

3 学生看图发言。(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提意见等,并适当点拨,指导)

例:

生1:上课的时候,小真端端正正地坐着,全神贯注地听课。(讲述)

生2:我有补充,他一边专心致志地听课,一边做着笔记。(讲述)

生3:××我建议把词语“×××”换成“××”会更通顺。(建议)

生4:我想这样说:上课的时候,老师请大家写生字,小明先认认真真地看老师写的字,然后再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提意见)

(要努力拓展教材上的情境图,使这个话题增强互动性。要巧作串连,不但要让“说者”有话可说,还要让“听者”能思善辩,能提善问。这样,课堂上才会避免变成老师或学生单方面的“独角戏”,才会产生多向互动的交际效果。)

观察图二要求:

1 这两位小朋友的表现又怎么样?

2 同桌交流。指名发言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向联想,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其他学生作评议、补充。

3 表演、评价。

第一组:

生1:(拍拍生2肩膀)××,今天我带了一把弹弓,下课后我们一起玩,怎么样?

生2:(生气地转过头轻声说),现在是上课时间,要认真做作业,不能想着下课的事,快点做作业!

生1:(不以为然地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说了句话嘛!

生2:一句话?和你说一句话耽误的时间我可以写好几个字呢!你还不赶快认真做作业!

生1:(低着头)对不起!(也埋头写作业)

第二组:

生1:(拍拍生2的肩膀)今天,我带了一把弹弓,下课后我们一起玩,怎么样?

生2:真的嘛!你从哪儿买的`?我也想去买一把。

生1:我爸爸从海南买的。不过市场里也有卖的。我们先一起玩吧!

生2:下课后,我们怎么玩?

生1:(兴高采烈地)到时再说吧!

4 说一说,辩一辩: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表现是对的,应该向他学习什么?为什么?

5 小结:大家都知道,上课时不光要自觉地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还要帮助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学习的同学做到认真听讲,认真学习。

(从静止的画面拓展联想开去,让同桌分角色表演进行互动;同时,也为后面的小组合作表演起到示范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认真听课,认真学习的习惯。)

三、延伸话题

师:上课时,小朋友们有认真和不认真两种表现。现在,我们联系平时课堂情况想一想不认真的表现还有哪些?

(点拨启发。如有的同学在做作业、思考问题、小组讨论、读课文、发言时有不认真的表现。还有的貌似认真,其实思想在开小差。)

要求:

1 回忆一下,自己有过哪些表现。

2 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表现演一演。(由小组长协调角色分工,表演出对这位同学的不良表现进行恰当的劝说。)

(表演前各小组可以先讨论汇报表演内容,使各组的表演内容不重复,促使各组学生动脑筋多向思维,各有创新表现。)

3 小组汇报表演,其他同学作评价、提建议或补充。

(口语交际的特点是互动,不仅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认真倾听,还要在互动中适时地应对问答,在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课上,凭借两幅情境图,创设多种交际情境,引导学生恰当地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或对同学的发言作补充、提意见、提建议等,从而产生互动效果,达到生与生、生与师之间多角度、多层面互动的目的。)

四、互送评语

我们的成长记录册里要求大家写一写同学们上课时的表现。想写谁,怎么写都可以。现在我们就来试着为你的小伙伴上课时的表现写一句或表扬或建议的评语,好不好?

1 示范引路:(认真与不认真的表现各一例)

××同学,上课时,你总是能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做笔记,发言也很积极,我要向你学习!

×同学,上课时,你总爱玩文具盒,有时老师请你回答问题,你老半天没反应,因为你没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样下去会影响你的学习。老师、我和你的爸爸妈妈都很为你着急,请你一定要努力改正好吗?

2 学生写评语:(略)

3 交流互动:

(1)指名把写好的评语读一读,然后送给那位同学。

(2)引导接受评语的学生诚恳地表示谢意,使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得以升华。

(让学生写“评语”,使学生处在一种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学生的“交际欲”再次被激发,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上课》教案篇3

活动内容: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活动目标:

乐意随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喜欢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体验小鸟和大树的相亲相爱。

教学重点:听音乐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教学难点:模仿小鸟飞

活动准备:

1、动画:大树和小鸟

2、大树手饰、小鸟挂饰

3、音乐:小鸟飞

活动过程:

小鸟飞飞——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听音乐:猜猜谁来了?

屏幕上出现飞翔的小鸟

小鸟是怎么飞的?

一起模仿小鸟飞

观察要点:

1)谁的翅膀最柔软?张得大大的?

2)哪只小鸟飞得高又高?(小脚踮起来)

?幼儿已有的动作经验是脚步不动,翅膀飞起来时上下动的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模仿小鸟飞时,可用策略:找找谁是我的小鸟孩子来提升幼儿的原有动作经验、用鸟妈妈和小鸟一起飞的方式来梳理幼儿的动作经验,引起幼儿的模仿】

想象:小鸟在天上飞啊飞,还会干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来演示动作:如理理羽毛、喝喝水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鸟飞。

二、小鸟和大树做游戏

1、屏幕上出现大树:大树在干什么呀?

2、一起听着音乐模仿大树轻轻地摇动手臂

3、欣赏动画: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小鸟和大树是怎么做游戏的?

追问:小鸟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找到朋友会干什么呢?

4、再次欣赏动画。

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鸟,它围着大树飞来飞去可高兴了,音乐停了,它们就和大树抱一抱,做最好的朋友。

5、游戏:小鸟和大树

1)游戏规则:

谁愿意演小鸟、谁愿意演大树?(分别戴上手饰和挂饰)

什么时候小鸟和大树拥抱要听好哦!一只小鸟找到一棵大树朋友。

2)幼儿结伴游戏

观察要点:

小鸟是否能在音乐停止时找到大树朋友

小鸟和大树朋友是否拥抱在一起。

?如大树朋友没有小鸟,则可以通过策略:大树很孤单,需要鸟朋友来吸引小鸟和大树做朋友;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关注大树,是否能听着音乐轻轻地摇动手臂,教师可以和大树一起做动作】

3)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可以换一个大树朋友一起游戏

三、拓展:小鸟为什么要做大树的朋友呢?

欣赏小鸟和大树相亲相爱的照片:做鸟窝、在大树上休息等。

《上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考试的内容以及为什么特殊。

3、懂的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是因为他以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真正的小小卫生员

4、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

2、理解特殊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小白兔当选的真正原因。

2、懂得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4个小动物)动物电视台要招聘一名主持人,看到这个通知后,小熊、小猴,小狐狸,还有小白兔都准备来参加这次考试。那么,小朋友,你们能说说平时你们是怎么考试的吗?

考试的形式可不止这些,今天我们要去看一场不一样的考试。(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电视台招聘小小卫生员的节目主持人,小熊,小猴,小狐狸还有小白兔都参加了考试,最后小白兔被录取了。

如果你是电视台的台长,你觉得什么样的人能当小小卫生员呢?

爱干净、讲卫生

2、小动物为了参加考试,把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请你找出课文中描写他们样子的句子,并用勾出。

小熊围上洁净的围巾来了。小猴戴上心爱的白手套来了。小狐狸穿着漂亮的红皮鞋来了。

小白兔也穿上新衣服,赶来了。

你看他们穿的这么干净漂亮,心里会怎么想呢?

你们说的真好,那你们读一读这四句话,看看谁读的好?

(分组读)看来,他们都是讲卫生,爱干净的孩子,可是,台长为什么只录取了小白兔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3-6段。

3、四人小组学习:

⑴四人小组同学先一起读一读3-6段。

⑵再讨论:当小熊、小猴、小狐狸看见果皮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小白兔看见后又是怎么做的,请你用~~~勾出。

4、汇报:

⑴第一个来到电视台门前的是小熊,小熊看见果皮,他想了什么?

这不关我的事

小熊看见果皮时他还会想什么?

⑵果皮依然躺在地上,第二个看见果皮的是小猴子,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别弄脏了我心爱的白手套

手脏了可以洗呀,那么他怕的是什么?指名读这句

⑶小熊,小猴子都没理会这个果皮,那么小狐狸捡了吗?男同学读5段。小狐狸怎么做的?

别弄脏我的红皮鞋

⑷就在这个时候,小白兔来,当他看见地上有一块果皮时,他怎么做的?

全班齐读6段。

5、同学们,小熊,小猴,小狐狸他们都是来电视台应聘小小卫生员的,但他们见到果皮为什么都没去捡呢?

怕弄脏了自己

小白兔也是来应聘的,她也是穿着干净的新衣服来的,难道他就不怕把自己的衣服弄脏吗?

想一想,小白兔看见果皮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什么?请你一边看图一边对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6、你们说的都很好,可是究竟谁能当小小卫生员的主持人,还得请我们的熊猫台长来宣布。请孩子齐读7段,想一想你从这一段知道了什么?

7、当他们还在想考试怎么还不开始的时候,其实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时,台长向大家宣布,谁被录取了?小白兔动物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门口的果皮就是考题。

三、扩展

那么,小朋友们,你们明白熊猫台长为什么要录取小白兔吗?请你用因为。。。所以。。。这个的句式说一说。

其实,我们的小猴,小熊,小狐狸并不是不讲卫生,不爱干净,但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形象是否卫生漂亮,而忽视了作为一个主持人的最重要的条件:关注周围的环境,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卫生。也正是因为小白兔用他的行动去维护了公共卫生,所以,她才当选了这个小小卫生员的主持人,(贴图)我们也相信他一定能在动物电视台里主持好这个节目!

我想,现在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的不仅流利,而且也有感情,对吗?让老师听一听,你们美妙的朗读,好吗?

四、实践领悟

今天我在教室的前面也扔了一个喝完了的牛奶袋子,同学们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捡起这个袋子,而()同学却捡了起来,因此,老师决定把这个小小卫生员的称号也送给他!

五、同学们,今后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特殊的考试,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经受的起考验!

《上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分享中认识新的糖果,感知糖不同的颜色、外形、味道。

2、感受与同伴一起品尝糖果的乐趣。

【材料准备】

1、每位小朋友带一支棒棒糖。

【活动过程】

一、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棒棒糖。

1、你带来的棒糖是什么样的'?

2、哪些棒棒糖是你从来没见过的?是什么样的?

二、猜猜这些棒棒糖的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

三、请幼儿找自己喜欢的棒棒糖与小朋友进行交换。

四、幼儿品尝棒棒糖。

你品尝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

反思和建议:

这节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的快乐,因此教师在对糖果进行描述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外形、味道等方面进行讲述。在进行第二个环节时,我问小朋友棒棒糖是什么味道时?小朋友就会说是甜的。在这时我意识到我的问题有点分岐,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改成了这个棒棒糖是什么水果味的?为什么?可是前面的问题解决了后面的为什么,小朋友们就不会回答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把这个问题也改了一下,变成了: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上课》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意见的精神,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工作的目标,不断完善环境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全我校环境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师生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主要内容:

1、紧紧围绕“模范城”创建,营造浓厚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充分发挥宣传橱窗、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作用,宣传生态市创建的基本知识,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环保行为、绿色生活方式等环保知识;结合 “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环保节日,有针对性开展一些集中性的宣传教育活动。

2、积极开展学科渗透、研究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社区和家庭环保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活动,做到环境教育每学年不少于4课时。

3、将环境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少先队员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环保行动体系,以学生的先锋行动带动家庭成员加入环保的行列。

三、具体活动

(一)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标语、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传环保基本知识,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二)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发放社区环境调查表、环保倡议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学生去影响家庭、带动社会。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3、结合专题教育课,做到环境教育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

4、开展环保知识讲座。

(三)结合环境教育日开展系列活动。

1、“4.22”地球日活动安排:

(1)根据活动主题张贴环保标语,更新橱窗内容

(2)红领巾广播(四1中队)

(3)国旗下讲话(一1中队)

(4)环保中队主题观摩活动(五1中队)

(5)3-5年级环保手抄报评比

(6)“大手牵小手”活动

2、“6.5”世界环境日活动安排:

(1)根据活动主题张贴环保标语,更新橱窗内容

(2)红领巾广播(二1中队)

(3)国旗下讲话(四1中队)

(4)1-5年级环保专题黑板报评比

(5)3-5年级环保征文评比

《上课》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以班会的形式,通过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饱览,来歌颂祖国,抒发少先队员热爱祖国的情怀。

2、了解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要建设好祖国,就一定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好建设祖国的本领。

3、通过节目表演,欢度国庆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

二、活动准备

组织各队员回去以后搜集假期中出外旅游中的留影、门票,图片等。

搜集介绍我国珍稀动物的有关书籍。

做头饰等。

排练节目:诗朗诵、歌舞等。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宣布《庆国庆》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了

男:同学们,你们知道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齐):知道,是国庆节。

男:那你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女:知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全国人民举国欢庆。

男: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女:我们的祖国有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望无边的大海。

男: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令我们自豪。

女:弘扬民族精神,为国争光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男:在祖国61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普天同庆。

女:首先,请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男: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男: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刀造就了她奇特秀丽的山水风光。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千姿百态;桂林的水,清澈明丽。历史名人,中外游客,国家元首纷至沓来,爱慕叹止——桂林山水甲天下。

女: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5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人工建筑,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站在长城的峰顶上,极目远眺,群峦耸立,连绵不断,真可谓山河壮丽,气象万千。

男:在这里,游人可以观赏到美丽的草原风光,领略大自然之美,到牧民家作客,了解塞北草原的民俗风情;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策马奔驰,还可观赏到蒙古式摔跤和赛马表演。每到夜晚游人还可围着篝火欣赏民族歌舞晚会,欢歌共舞。

女:无锡的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跨江浙两省,烟波浩淼,气势磅礴。太湖山清水秀,极富江南水乡风味。

男:日月潭像一颗青碧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潭面辽阔,薄雾如纱,潭水澄澈,波光粼粼。日月潭的清影,含月吐日,山色天光,好一个人间仙境;日月潭的碧波,永远荡漾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男:我们祖国的河山美不美?―――美!

女:欣赏完美景,请欣赏诗歌连诵《祖国妈妈》

(生戴头饰上场)

熊猫:hi,你们一定都认识我吧,我就是大家都喜爱的大熊猫。可是你们知道我的家乡在哪儿吗?在中国的四川。现在,我们熊猫已成为友好大使,派出好多兄弟姐妹到世界各地,把中国人民对各国人民的友谊送去,我们可受欢迎啦。

扬子鳄: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叫扬子鳄,别看我长得丑,我可是驰名世界的珍稀动物。一听我的名字,你们一定会说出我的家乡,中国的长江。

红腹锦鸡:大家好!我叫红腹锦鸡,又名金鸡、红鸡。我喜欢吃野果、草籽、农作物。我是中国的特产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金丝猴:瞧我多漂亮!我就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金丝猴。生活在中国四川,不论野生或饲养的,都只有中国才有。

白唇鹿:我是白唇鹿,,我的特征就是唇部是白色。的确,就凭这一点便能区别于其他鹿类。我生活在青藏高原三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山林带偏僻地区,所以很难发现我。

老虎:我就是大家都害怕的大老虎,我体大头圆,四肢粗大,体魄强健。我生活在山地森林,喜欢夜间单独活动。我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以草食性动物为食。我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女:等等等等,我们祖国的珍稀动物还有很多很多。

男:我们的祖国物产可真丰富啊。

女:我们的祖国多么强大,多么繁荣,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拥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请欣赏舞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男:活动即将结束了,谁来说说自己的感想呢?

女:那我们可以用三句半来表达我们的感想吗?

男:好啊,请欣赏三句半《祖国好》

主持人宣布《庆国庆》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上课》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准备: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知探究】

一、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3)出示第2小题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除了有之前所学分数的意义作为基础之外,学生还在前一课时明确了整数乘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课中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学习、尝试,教师只要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就可以了。】

2、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例2“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