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课教案7篇

时间:2025-04-28 作者:tddiction

制定教案时,我们要考虑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时间浪费,教案中应当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信息,便于调整,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体育课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体育课教案7篇

大班体育课教案篇1

准备

1、幼儿已有经验,能根据教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2、易拉罐若干(每3个用宽胶带绑在一齐),平衡木,有必须高度的纸箱,青蛙玩偶若干;

3、欢快动感的音乐;

4、中场布置两组相同的场地:小溪(有高度的纸箱)——独木桥(平衡木)——沼泽地(间隔摆放的易拉罐),距离沼泽地3米处放上若干个青蛙玩偶。

目标

1、让幼儿勇于克服困难,挑战各种障碍;

2、锻炼幼儿身体的平衡本事,能坚持平衡在间隔的物体上行走,锻炼跳、跃的本事;

3、熟记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

过程

1、准备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今日天气真好啊,我们一齐做运动吧"。

听教师的口令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如大象、小鸟等等,教师不做规范,幼儿可凭想象自由四散活动,进行热身,最终要做小青蛙的动作。

2、(导入)师:"小朋友们学得可真像。今日有几只青蛙宝宝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出来玩了,可惜迷路了回不了家,我们来帮忙他们回家吧。你们有信心吗?"

"先来学一些帮忙小青蛙的本领吧,试试看,谁能走得稳。"

幼儿练习跨过小溪(有高度的纸箱),走过独木桥(平衡木),走过沼泽地(间隔摆放的易拉罐)

幼儿自愿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让动作标准的幼儿演示,其他幼儿学习。

3、师:"本领学会了,下头我们要比赛,看谁先帮忙小青蛙回家。"

布置两组相同的场地:起点——小溪(有高度的纸箱)——独木桥(平衡木)——沼泽地(间隔摆放的易拉罐),距离沼泽地3米处(终点)放上若干个青蛙玩偶。

说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站在起点处,游戏开始,幼儿学青蛙跳至小溪处,跨过小溪,跳至平衡木处,走过平衡木,跳至沼泽地处,走过沼泽地,跳至终点拿起一个青蛙玩偶,跑回起点,下一位幼儿依次进行,最先完成的组获胜。游戏过程中必须要教育幼儿注意安全,观察幼儿状态。进行游戏。

4、游戏结束教师放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随意的摆动身体进行放松。

5、总结,点评,整理物品。

活动延伸

幼儿可将今日练习的本领教会自我的爸爸妈妈,同爸爸妈妈一齐做游戏。

大班体育课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水果做早操

教学目标

1.感知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受排列方式的影响。

准备:香蕉图片每人4个 苹果或橘子实物每人4个

教学过程:

1.引题激趣

(1)今天有很多客人老师来了我们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2)出示香蕉图片:看看还有谁来了?对了是香蕉,谁来说说香蕉怎样的?

(3)是的香蕉是黄黄的弯弯的像月亮,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说“看看来了几个香蕉朋友?(教师和幼儿边数边拿出4个香蕉图片)

2.香蕉做早操

(1)4个香蕉朋友想去做早操,谁来帮他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上前试一试)

(2)你排的真棒,我们一起来数数香蕉朋友都排进去了吗?(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小手拿出来从走往右数吧,1、2、3、4一共4个香蕉朋友。都排了给他鼓鼓掌!

(3)除了这样排还可以怎么排?谁有不一样的想法。(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4)小朋友讲的都很好,这样吧我们每人拿4支香蕉在桌子上排排吧!

(5)听清除了,我们等一下从脸盆里拿出香蕉拔下回形针放回脸盆,然后给香蕉排排对,看看谁最能干会动脑子能排得和别人不一样,排好就不要动转过来举手告诉大家,好吗?现在大家试试吧!

(6)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7)集中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排的?(请个别幼儿上来排一排)

(8)好的,我们也来数数香蕉朋友都排进去了吗?(带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9)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排,要和别人不一样?(幼儿排一排,教师和幼儿一起数一数)

(10)刚才小朋友个香蕉朋友排了很多不一样的队伍呢,每对都有几支香蕉?一样吗?

(11)我们再来数一数吧!一样吗?对了香蕉朋友都一样不管他们怎样排的都是4支。

3.水果做早操

(1)看到小朋友这么能干会给香蕉朋友排队,苹果朋友、橘子朋友也来了,他们也想请小朋友帮他们排排队,你们愿意吗?

(2)好等一下小朋友每人拿4个苹果或4个橘子给他们排排队,动动脑想想办法排和别人不一样的,比比谁最能干?排好了就举手告诉我。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4)集中交流:你是怎么排的?请给别幼儿展示,并数一数。

(5)小结:小朋友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刚才我看到你们给水果宝宝叠起来了,下一次我们来比比叠高看谁叠得高好吧!

大班体育课教案篇3

【设计意图】

跳绳,是幼儿冬季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跳绳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质,还有利于幼儿心智发展,真是一项身心发展的双益运动项目。

【活动目标】

1、能探索出绳子多种玩法掌握跳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活动中体验创造性跳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根长绳子。短绳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2、听老师口令练习跳跃及上肢动作。

师;跳、跳、跳,幼儿跟着老师跳、跳、跳,原地双击此处师问;"还可以怎么跳?"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单、双脚跳。

3、上肢活动师绕绕臂,绕绕臂。幼儿跟着老师绕绕臂。

师问"还可怎样绕"引导幼儿向前饶、向后绕、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开始;引导幼儿探索跳绳的多种玩法

1、单人双脚跳。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有人单脚跳绳,其他人跟着节奏数数。看一看谁跳的多。

2、双人双脚跳。两人一根绳子,幼儿面对面,两人同时双脚一起跳,跳得多者为胜。

3、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绳的玩法。

长绳一根,两名幼儿在两头摇动绳子,其他幼儿2-3人一起跳。看谁跳得多,多者为胜。

4、请幼儿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戏的方法。

【放松整理】

随着老师做整理运动

【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及小伙伴做跳绳的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跳绳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质,还有利于幼儿心智发展,有助于幼儿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能培养幼儿身体的平衡感和动作的节奏感。尽管在活动中有些幼儿动作不是很灵活,但是重在参与。在游戏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大班体育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水滴变化的过程,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2.有合作意识,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太阳、云朵,在场地中间画一个圆圈。

游戏规则: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水滴,另一组扮演小鱼。在圆形的场地上,小水滴和小鱼一起拥抱、碰碰头、扭扭腰等,小水滴必须在池塘里。

玩法: 一、小水滴和小鱼。

1.幼儿扮演小鱼,边哼唱"许多小鱼游来了",边做游动的动作。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水滴,另一组扮演小鱼。

3.在圆形的场地上,小水滴和小鱼一起拥抱、碰碰头、扭扭腰等。

二、小水滴和太阳。

1.出示"太阳公公",幼儿全体扮演小水滴。

2.教师边说情景性语言,边引导幼儿做动作:随着"太阳公公"慢慢地升起,小水滴觉得身体上暖洋洋的.,在池塘里打着滚。小水滴在池塘里呆不住了,慢慢地站起来,伸伸腿,一个个跳了起来。

三、小水滴和云朵。

1.出示道具"云朵",幼儿全体扮演小水滴。

2.教师边说情景性语言,边引导幼儿做动作:水滴慢慢地都聚集在一起,围在云朵的周围。小水滴越聚越多,离开了云朵,一个个有跳到了池塘里。

3.幼儿想像小水滴到池塘后的情景,自由运动,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大班体育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学习正确的猜拳与跨步。

2.两两合作,配合协调。

活动准备:

场地上贴好起止线、红蓝标记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

1.热身操。(队形:半圆形,看到每一个幼儿)

喜欢运动吗?这儿有一段适合的音乐,找个空的地方跟着我一起动起来!

2.谈话导入。

哇,运动的感觉真好!知道吗?我小时候除了和你们一样喜欢做运动,还喜欢玩各种有趣的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踢毽子,还有猜拳跨步。你们想玩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猜拳跨步的游戏,好吗?

3.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队形:两竖排,让每一个幼儿看清楚游戏的玩法)

(1)玩这个游戏必须会猜拳会跨步,你们都会吗?

①猜拳怎么猜?剪刀赢?布赢?石头赢?非常清楚,真棒!

②跨步会吗?试试看?跨得又大又稳,真不错!

(2)怎么玩呢?请一个孩子和我一起先来玩一下!看仔细,我们是怎样玩的!

这是起跑线,那是终点线。两个人站在起跑线上,然后猜拳,谁赢了,谁就往前跨一步,跨好后站着不能动,然后继续猜拳,最先到达终点的就是胜利者。明白了吗?

注意:只有猜拳胜出的才能向前跨一步,然后向原地后转再进行猜拳,没有决定胜负前,不能移动。

(3)我和他谁会先到到终点呢?请看仔细!

4.幼儿自主游戏2遍,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第一次两两合作玩游戏。

知道怎么玩了吗?找一个朋友,一起来玩一玩!

(2)交流遇到的问题,重申活动规则。

刚才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谁来说一说?

(3)幼儿第二次两两合作玩游戏。

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快乐。换个朋友再来玩一玩。

5.游戏《猜拳跨步之红蓝大对抗》

(1)介绍比赛内容。

①这个游戏好玩吗?喜欢吗?这样,我们来个《猜拳跨步之红蓝大对抗》吧!红队队员和蓝队队员猜拳跨步,胜利的获得一颗星,比比哪个队的星星多!

②红队队员在哪里?蓝队呢?开始组合。

(2)红蓝对抗第一轮。

(3)红蓝对抗第二轮。

换个对手,重新组合!

6.放松活动

多优美的乐曲啊,跟着旋律一起放松我们的肢体。

大班体育课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1、在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进行。

2、教师事先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指着圆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就来玩踩影子的游戏。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选出两名幼儿当捉影子人,其他幼儿在圆圈内奔跑,注意躲闪他们,捉影人踩住谁的影子谁就算输就被罚出圆圈外。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启发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阴凉处,没有影子也就捉不到了)

4、交换角色,尽量多地给幼儿当捉影人的机会。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四散跑的能力。

2、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能灵活躲闪和有目标的奔跑的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锻炼幼儿四散跑的能力。

活动准备

安全的场地。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到户外晒太阳,做各种模仿动作,充分活动身体。

幼儿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做各种模仿动作。如;太阳晒到肩膀上,肩膀耸一耸;太阳晒腿上,双腿跳一跳;太阳晒到腰上,把腰扭一扭等。

2、玩“踩影子”游戏,练习躲闪跑和追逐跑。

(1)请幼儿看看;

太阳下我们是什么样子的?

(2)请幼儿变换姿势,看看自己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3)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玩“踩影子”的游戏。

游戏玩法;一人跑,一人追逐其影子,踩上影子,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3、集体玩“踩影子”的游戏。

游戏规则及玩法;在指定的范围内,教师做踩影子的人追幼儿,幼儿注意躲闪,被踩到影子的幼儿到场外稍微休息。

4、再次组织集体游戏,变换踩影子的人。一个人踩影子,其他幼儿在规定范围内躲闪。

教学反思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是最易让幼儿忽视的,因为幼儿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我们应该将幼儿无意识的观察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关注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极大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做的:我让幼儿集中在操场上,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我有一个好朋友,我到哪他到哪,紧紧跟在我身边。”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影子,通过“找影子”游戏让幼儿了解物体是有影子的。通过玩“影子变变变”游戏,让幼儿观察、了解影子的特点。通过“踩影子”游戏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躲在树阴下就踩不到影子?”即影子产生的条件——必须有光源。虽然影子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我们的孩子对于这一现象却并不了解,因此,当我在进行前面那些步骤的时候,孩子们特别的认真,也特别的兴奋,对影子充满了好奇感,整个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即让幼儿在活动中游戏玩耍,在游戏中体验学习,在游戏中感悟道理。自然界是一个神奇的课堂,在其中,有着最生动的课程资源,而关键就在于我们做教师的'去怎么样发掘和利用了。就拿本次活动来说,我觉得对于影子的探索还是表面的、肤浅的,主要的作用是引起幼儿的关注,引发幼儿的持久兴趣。我们老师应该继续在一日生活中,不断的渗透、适时的引导。我觉得,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做一个有心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去创新、去挖掘、去发现,那么我们的活动必将更加有效,我们的孩子必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让幼儿尝试向前方远距离拍球进一步感受手臂、手腕的推力与爆发力,在紧张、激烈、刺激的竞赛游戏中挑战自我。结束活动。

大班体育课教案篇7

设计思路及教学实施策略: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幼儿乘坐公共的机会越来越多。短暂的乘车过程和小小的车厢里蕴藏着诸多规则和文明礼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活动中,我注重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讨论、比较,知道乘车的必要规则和基本礼仪,感受遵守规则和文明礼仪带给人们的愉悦。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为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文明乘车的好处,我设计了评选文明小乘客的乘车情境,引导幼儿在上车、乘车途中、以及下车的具体情境中,充分感受遵守乘车规则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乘公共时必要的文明礼仪。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与同伴进行互动,避免了单一的呆板的语言说教。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活动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课件演示、现场模拟、情感体验、判断行为、情感激励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自主发展。

活动目标:

1.知道乘车时应排队上车、需打卡或投币、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给需要的.人让座等必要的规则和基本礼仪。

2.在观察比较中,能对各种乘车行为进行正确的判断,并能说出理由。

3.体验遵守规则和文明乘车带给人们的愉悦。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有乘坐公共的经历

物质准备:乘车场景、课件、文明小乘客标志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带幼儿伴随《郊游》音乐入活动室,然后组织谈话:春天到了,你们想去春游吗?我们坐什么车去春游呢?

二、创设情境,知道乘车应遵守的规则和应做到的文明礼仪

1.组织幼儿上车,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你是怎样上车的?这么多人上车怎样做才能既文明又有秩序呢?

小结:乘车时要排队上车,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做一名文明的小乘客。

2.组织幼儿讨论并现场测量:人们上车后首先要做什么事情?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要投币,有的小朋友不用投币呢?

引导幼儿用现场测量的方式,了解自己是否要投币,知道达到身高参照线就要自觉投币,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3.组织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在开动时应遵守的规则和文明礼仪。

(1)开动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为什么?

引导幼儿知道乘车时要站稳扶好,不把头探出窗口,不在车上打闹是可以保障我们安全的乘车规则,我们要自觉遵守。

(2)要做文明的小乘客,我们还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有了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办?看到有人大声喧哗我们可以怎么做?我们应该给哪些人让座呢?为什么?

引导知道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是一些文明的行为,乘车是应该给老人、孕妇、残疾人等有需要的人主动让座,做一名有爱心的文明小乘客。

(3)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进一步了解乘车的规则

孙悟空告诉我们什么?

三、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对各种行为进行正确的判断。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讨论:

图片1.这位叔叔做的对吗?为什么?如果我们在车上看到有抽烟的人,我们可以怎么做?该怎样提醒他呢?

图片2.这是什么?可以带小狗乘车吗?为什么?

图片3.这位叔叔做得好吗?为什么?如果你看到有老人下车,会怎么做?帮助了别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图片4. 这位司机叔叔为什么不允许这位乘客上车?为什么不可以带鞭炮上车呢?

引导幼儿小结:公共是公共场所,我们不能做影响别人的不文明的行为,要遵守乘车规则,文明乘车,这样既可以保证我们的安全,又可以使我们的心情愉快。

四、组织讨论:

下车前我们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下车后我们要注意观察什么?引导幼儿有秩序、文明的下车。

活动反思:

公交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乘车礼仪,增强文明乘车意识,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看,听,说,玩,了解乘车的基本礼仪,体验乘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争做文明小乘客的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