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动方案的核心目的是确保信息传达顺畅,避免误解,要写好活动方案,背景信息的介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工会k歌活动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
工会k歌活动方案篇1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迎接“国庆”xx周年,丰富机关干部职工的文体生活,展示我局干部职工良好精神面貌,推进我局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我局开展的“创建五型机关、争当五好干部”活动,经局党组研究,决定从20xx年8月10日开始至10月1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在全局开展迎国庆60周年“五个一”文体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大局,结合农业部门工作实际,以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为目标,广泛开展“五个一”文体活动,着力在振奋干部职工群众的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上下功夫,努力在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取得实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努力塑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机关形象,促进武陟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围绕建国60年来我县农业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发生的变化,在局机关举办一次演讲比赛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时间安排:20xx年8月17日至8月21日
责任领导:王国强
责任人:刘金梅、黄素香
(二)开展一次文娱活动。围绕建国60年来我县城乡居乡生活的巨大变化,讴歌美好生活,赞美祖国,在局机关举办一场歌曲、小品、舞蹈联欢晚会,唱响社会主义和谐新生活,增强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时间安排:20xx年9月28日至9月30日
责任领导:李慈祥
责任人:张守礼、霍新周、文酉星
(三)开展一次体育活动。围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几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生活理念,组织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跳绳、双升等比赛,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我参与,我健康”的职工体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身体素质。
时间安排:20xx年8月24日至8月28日
责任领导:赵锡成
责任人:白纯利、谢文照
(四)开展一次诗歌、散文写作活动。围绕感恩祖国、感爱亲人、感受生活,写一首诗歌、写一篇散文,赞美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发干部职工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
时间安排:8月31日至9月4日
责任领导:冀政
责任人:李世奎、谢凤仙
(五)开展一次建言献策活动。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破解制约农业发展难题、调整优化结构,开展一次建言献策活动,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尽一份力量,做一份贡献。
时间安排:9月7日至9月11日
责任领导:岳海军
责任人:李文中、谢树保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以一把手任组长,各分管副职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副局长王国强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迎国庆五个一”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各责任领导要认真制定每项活动比赛规则,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
2、搞好结合,促进工作。整个活动要与创建五型机关、争当五好干部、五好司机活动相结合,每项活动结束时,当场打分排名,对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选手进行表彰,体育项目每项奖前二名,其余项目每项奖前三名,获奖人员每获奖一项第三季度五好考评时加2分。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农业局对外新形象。
工会k歌活动方案篇2
工会活动方案
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缓解职工工作压力,愉悦身心,增进职工的沟通与友谊,工会拟在五一节前组织开展的健身趣味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立足和谐医院的建设,培养职工的`阳光心态,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医院真正成为全体职工的精神家园。
二、活动主题:强身健体营造温馨团队 心手相牵构建和谐医院。
三、活动内容:
1、投篮比赛;2、挟玻珠比赛;3、端乒乓球比赛,4、阳光伙伴齐步走;5、拔河比赛;6、背向夹球往返接力赛;7、盲人击鼓;8、钓鱼比赛
四、活动时间:9月28日下午
五、活动地点:医院篮球场
六、参加人员:在职职工及部分退休职工。
七、具体安排
1、投篮比赛
每小组5人,在指定区域投篮,每人投5次,时间3分钟,以投进数目多者为胜。
评委:
2、挟玻珠
在1分钟内,夹出的玻璃珠不低于5颗为过关。
评委:
3、端乒乓球比赛
各小组3人参赛,每人手持一个乒乓球拍,将乒乓球从指定路线运送到下一个队友身边,第2个人旁边接龙,以此类推。在运球过程中,不得用手拿球,一旦乒乓球落地就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以计时方式,速度最快的队伍取胜。
评委:
4、阳光伙伴齐步走比赛规则
各小组选5人参赛,绑腿齐步走,两组并排站在起跑线上,听到哨声,各队齐出,以计时方式进行,速度最快的队伍为胜。
比赛过程中,如果绑腿的布带出现脱落,需绑好后再进行比赛,否则视为犯规。
评委:
5、拔河比赛规则
分为3组,各小组6人参赛,循环比赛后决定胜者。
评委:
6、背向夹球往返接力赛
各小组4人参赛,分两组进行20米接力赛,两人为一组,相背而立,中间夹一气球,侧向移动往返接力,距离为20米。
如移动中出现球掉落,需捡球后在球掉处开始继续比赛。 以两组接力完成时间少者为胜。
评委:
7、盲人击鼓
参赛者蒙上双眼,通过指定距离,击到挂在墙上的鼓者为胜。 评委:
8、钓鱼比赛
用鱼竿在指定时间钓起鱼者为胜。
评委:
八、奖励办法:
1、凡参与人员均给予参与奖,其余参与奖单项和集体的按照比赛情况,给予奖励。。
2、具体奖励办法以工会委员会决定为准。
工会委员会
20xx年9月21日
工会k歌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主题:
喜迎元旦,共创未来
二、活动目的:
促进公司员工团结,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三、活动内容:
1、评选“xx年度五星员工”
2、拔河比赛
四、组织机构
负责部门:企划部
参加部门:公司所有部门
五、活动对象:
公司全体在职员工
六、活动地点:
1、“五星员工”评选:公司所有部门
2、拔河比赛:公司篮球场
七、活动时间:
八、活动流程:
1、准备宣传单和要发的通知;
2、发通知和活动策划书给各部门负责人;
3、在公司网站首页发布相关信息和公示;
4、发邮件到每个公司员工的信箱中,动员大家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详细介绍本活动并让他们咨询;
5、海报宣传,可在公司食堂门口张贴和各个宿舍信息栏公示。
活动准备工作与实施:
宣传通知
1、评选基本条件与标准
基本条件:
(1)在公司连续任职时间1年以上。
(2)本年度无任何的违纪评比和处罚。
(3)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尽职尽责、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
(4)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5)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6)具有团队精神,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融洽。
评选标准:
(1)有责任心: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勤奋、认真。
(2)有细致心: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疏漏并能及时纠正。
(3)有进取心:工作中积极进取、主动好学,善于开拓创新。
(4)有荣辱心:真正意识到企业与自我发展的关系,企兴我荣,企衰我耻。
2、评选部门划分
根据公司机构的特征和员工岗位的多重性,为了体现和增强评选的先进性、代表性、权威性,本次评选活动我们将公司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各部门在自己内部选出最佳员工,然后由各部门选出的最佳员工代表其所属部门参加公司的“五星员工”评选。
3、具体流程:
(1)针对此次活动制定出合理的评选制度和相关奖励事项;
(2)制作出合理的调查表(附“五星员工”选票),并全数打印出来;
(3)沟通联系好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按各个部门人数发放调查表,并交待相关事宜;
(4)各部门负责人把调查表统一发放给每个员工,务必每个员工人手一份,并强调不能弃权与明确回收时间;
(5)主办方做好监督工作,并提供各种咨询;
(6)从各部门负责人收回所有选票并进行统计,选出较好的合理化建议与获票数最多的员工;
(7)主办方收回选票并进行统计,选出五名员工评为“最佳员工”,选出一人为“五星员工”;颁奖仪式与拔河比赛当天颁奖同时进行。
奖项及奖金设置:
“最佳员工”每人奖励xx元;“五星员工”奖励5000元。拔河比赛胜出部门获得由公司组织的海南三亚旅游一次。
工会k歌活动方案篇4
为了进一步树立广大教职工“每一天锻炼半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锻炼意识,同时为了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增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营造用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示学校教职工崭新的精神风貌,学校工会将在本年度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缓解工作压力,愉悦身心健康,增强群众凝聚力。
二、活动主题:
强身健体营造温馨团队,心手相牵构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口号:
活力永青春,运动无极限
四、活动项目:
1、广场舞比赛
2、球类比赛(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
3、棋类比赛(跳棋、军棋、五指棋、象棋)
4、跳绳、踢毽子、呼啦圈比赛
五、活动形式:
1、以工会小组为单位,以抽签的形式组成四个比赛大组,各组根据活动项目及规则自选参赛队员。
2、每项比赛都是以积分的形式体现,按名次为本组加50、30、20、10分。年末按照总分高低进行团队奖励。
3、各组应本着“参与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让大多数教职工参与活动,不做统一要求,待所有比赛活动结束,根据各组教职工参与状况,按人数在总分中每人次加5分。
六、比赛方式及评比标准:
(一)广场舞比赛评比标准
1、阵容(60分);注:每组限参加比赛人数不少于5人,每增加1人加5分。
2、动作整齐程度(30分);
3、服装(10分)
注:每组选派1名教师做为广场舞蹈教练,同时该教练为本组在总分中积50分值;
(二)排球比赛方式
1、每组选派6名队员(4女2男),按抽签决定对阵;
2、每场对阵采取三局两胜25分制(对不打满局的组别每局扣5分);
(三)羽毛球比赛方式
1、项目:(1)男单(2)女单(3)男女混双
2、按抽签决定对阵,每场对阵采取三局两胜21分制(对不打满局的组别每局扣5分);
(四)乒乓球比赛方式
1、项目:(1)男单(2)女单(3)男女混双;
2、按抽签决定对阵,每场对阵采取五局三胜11分制(对不打满局的组别每局扣5分);
(五)棋类比赛方式(跳棋、军棋、五子棋、象棋)
按抽签决定对阵,每场对阵采取五局三胜,对临阵弃权的组别扣10分;
(六)跳绳、踢毽子、呼啦圈比赛(分两组比赛,以45岁为分割段)
1、跳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个数计算;
2、踢毽子:按两次完成的总数计算;
3、呼啦圈:摇圈行走。
工会k歌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主题:
“迎新春,送对联,送吉祥”
二、活动内容:
为xxx工会职工免费书写赠春联,工会配送对联展示成就。
三、活动地点:
xxx工会办事处。
四、活动时间:
20xx年2月4日—6日(农历腊月24—26)
五、活动费用:
毛笔4支100元,墨水2大瓶30元,红纸300张150元,布标一块60元,合计340元。
六、活动流程:
1、20xx年1月20日—2月3日承办单位负责此次活动的宣传。
2、20xx年2月4日前承办单位负责准备好笔,墨,纸,书写桌等用品。
3、承办单位负责活动中展示对联的摆放,负责活动结束后商品及用品的整理。负责此次活动的`安全事项。
4、20xx年2月4日前主办单位将展示配送对联致工会职工家中。
七、活动参加人员:
xxx工会全体人员和书法爱好者。
八、春联:
上联:福日九州共乐,下联:新年四海同春
上联:国贵安定团结,下联:家宜勤俭节约
上联:和睦聚财致富,下联:忠厚多福永安
上联:红梅初绽花二,下联:东方风来又??
上联:虎跃龙骧鹏举,下联:花明柳暗春浓
上联:华夏政通人杰,下联:神州长治久安
上联:欢歌笑语辞旧,下联:爆竹花灯迎新
上联:火树银花盛景,下联:红梅绿柳新春
上联:家家恭喜致富,下联:人人庆贺安康
九、活动策划人:
xxx
工会k歌活动方案篇6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第649号令)、《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1〕8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2〕58号)和《关于印发2017年铜陵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民政民生〔2016〕5号)的要求。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提升我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水平,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以满足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快流浪乞讨救助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主动救助、寻亲服务、回归安置、有害乞讨治理、基层源头预防为主要内容,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流入地与流出地联动的工作机制为保障,以省、市、县三级救助管理机构和乡镇(街道)、村(居)救助网点为平台,以信息化为支撑,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平台式、网格化、综合性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体系,实现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应救尽救。
三、救助范围
城乡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状态的人员,包括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和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
四、救助内容
根据救助对象实际需求,按照自愿、无偿原则,提供主动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教育矫治、返乡救助、临时安置等救助服务。
五、主要任务
(一)建立救助网络,开展对城镇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常态化的主动救助服务。以救助管理机构、救助服务点为依托,对符合条件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及时的救助服务,对不愿进入机构接受救助的,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饮食、衣被等救助服务。发挥乡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救助点、救助管理信息员等基层组织在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教育劝导、帮助扶持、临时救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便利服务并强化源头预防。严格贯彻落实《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办〔2012〕154号)文件精神,相关部门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或接到群众报告有流浪乞讨人员的,要在第一时间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救助服务,不得相互推诿。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对突发急病人员,应当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重大节庆期间以及恶劣天气等情况下,及时启动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集中救助专项行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机构要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救助管理机构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返乡工作。
(二)实行部门联动,加大对有害乞讨行为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对繁华街区、车站码头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区域的巡查,对流浪乞讨人员强讨恶要、滋扰他人、扰乱公共秩序、危害交通安全等行为,加大整治力度。加大对受助人员和接领人的甄别、核查力度,防止未成年人、智力和精神障碍人员被冒领冒认。救助管理机构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机构内人员安全。注意工作方法,防止矛盾激化,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医疗救治先行,保证患病流浪乞讨人员能得到及时治疗。按照《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等4部门铜陵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病人医疗救治及救助办法的通知》(铜政办〔2005〕58号)规定,医疗机构要坚持“先救治后结算、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危险传染等病人的救治工作,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患病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医疗救治。合理确定流浪乞讨患病人员的救治标准,住院人员的伙食、陪护等费用从救助经费中列支,治疗终结后,由区救助管理机构负责接回。
(四)实施关爱救助,积极保护和妥善安置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特殊群体。按照《民政部 公安部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158号),综合运用dna信息比对、全国救助寻亲管理信息系统和救助寻亲网等方式,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身份查询长效机制;对查找无着的滞留人员开展站外托养服务,纳入特困人员供养,滞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按照民政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专用车票管理工作的通知》(民发〔2015〕236号)文件精神,建立定期沟通联系机制,明确各方人员、联系方式及相关交接办理等制度,做好生活无着救助对象的返乡服务工作,制止跑站行为。对因智力障碍或其他原因无法查明身份、户籍等基本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由救助管理机构的主管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安置。区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公众媒体刊登寻亲启事,帮助特殊流浪乞讨人员寻找亲属。
(五)开展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反复外出流浪乞讨现象。区民政部门要积极履行源头预防和治理流浪乞讨现象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源头治理。对辖区内返乡或可能外出流浪乞讨人员及其家庭,要及时进行救助、帮扶、管理和教育。对因贫困导致流浪的人员及其家庭,要根据政策规定及时纳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孤儿保障范围,协调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医疗、劳动就业、户口安置等扶助优惠政策;对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亲属或其他监护人,要加强教育管理,责令其履行抚养、赡养义务和监护责任,屡教不改的,依法严肃处理。流出地和流入地民政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协作,建立受助人员离站返乡和接回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反复外出流浪乞讨的现象。
六、承办单位
区民政部门,区救助站。
七、经费筹措
年初,区民政、财政部门根据救助管理工作情况,测算年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总额,编制年度专项资金预算。预算总额扣除上级财政补助基数的差额部分,应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救助资金缺口时,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追加预算予以解决。同时,区应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必要的资金确保救助机构正常运转。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流入地与流出地密切配合、社会参与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强化各级政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区政府要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重点目标计划和考核范围。民政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研究制定救助管理工作目标考核细则,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定期通报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情况。区民政部门要切实按照《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办〔2012〕154号)明确的职责分工要求,主动加强同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促进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
(三)大力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大救助管理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不断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提高救助工作社会知晓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宣传引导在繁华地段、重点街区路段、车站码头、活动广场等人流较大地区的群众、工作人员、受助人员通过识别救助引导牌,了解救助管理机构的地址、求助电话、救助政策和救助服务等内容,方便受助人员主动求助。培育和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评估管理机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通过捐款捐物等形式救助流浪乞讨人员,逐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严格责任追究。实行“首接负责制”。严格依据《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办〔2012〕154号)要求,公安、行政执法、民政、卫生等部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或接到群众反映有流浪乞讨人员的,要在第一时间实施救助。对相互推诿、不履行救助职责,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强化乡镇政府在流浪乞讨现象源头预防和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对因源头预防和治理工作不力、流浪乞讨人员返乡后救助管理不到位造成外出流浪乞讨现象严重的乡镇,追究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