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可行性评估要充分考虑财务和资源的可用性,在制定方案时,必须优先考虑财务和资源的可用性,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清明节活动方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清明节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彩蛋,并互相欣赏制作成果。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
2.课件;每个幼儿以个熟鸡蛋,各种图案的彩蛋,秀才比、贴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朗诵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朗诵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幼儿询问爸爸妈妈,家里清明节要纪念谁?
教师小结:清明节里,我们都要纪念革命先烈,纪念家里的`祖辈,是他们让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2.引导幼儿讨论:清明节,我们除了扫墓,还要做些什么?
根据幼儿讨论,归纳有人提到的风俗习惯;运动习俗,如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饮食习惯,如吃冷食,吃鸡蛋等等。
出示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机制做兴趣,丰富幼儿感性经验。
3.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xx幼儿到台前展示作品,并用完整地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请幼儿将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小朋友呢们一起玩。
活动建议与提示:
1.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活动对哦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因事先查传统节日的相关背景资料,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2.在吃鸡蛋之前,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熟鸡蛋想出多种玩法(滚、转、抛鸡蛋等)比比谁的想法最多。
3.作为活动的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熟悉,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了解惊蛰、春分等节气的含义,让幼儿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建立传承与发扬的精神纽带。
小班清明节活动方案篇2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在清明节期间,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通过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让幼儿观看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活动时间:
3月31日、4月1日
活动地点:
班级、方洲公园。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班牌、大马甲袋(装幼儿脱的外套)、餐巾纸、照相机。
幼儿准备:适合外出运动的衣裤和鞋子(尽量统一服装或班标)、饮用水一小瓶、报纸一张、方便袋一只放在书包内。
具体活动安排:3月31日之前:可以让幼儿将风筝带来幼儿园,带领幼儿学习放风筝,积累放风筝的经验。
3月31日:开展活动一:寒食节,另外各班级可根据此次活动方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踏青活动策划书”的学习,为踏青做好准备。
4月1日:开展活动二:踏青;
活动三:放风筝;活动四:画风筝。
(早上8:45分5个班级准时在幼儿园大门口的走道上列队准备)
小班清明节活动方案篇3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
xx渔水湾休闲山庄
参加对象:
中一班的幼儿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春天里的花、草、树木等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季节特征,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4、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营造孩子和家长们交往游乐的机会,增加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孩子、家长、教师的良好关系。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提前查看地点。
2、提前查询星期六的天气预报,请家长给幼儿穿上适宜的服装。
3、事先通知家长做好相应的准备,并请家长在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4、教师带好照相机,创口贴、湿毛巾、卫生纸。
活动重点:
1、活动前一天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春游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己保护能力。
2、本班三位老师全面负责组织好出游的安全工作,上车之前点名,每个环节前检查有没有落队的家长和确保幼儿安全。
3、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带队教师要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上下车有序。
4、游戏时督促家长和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准备工作(上厕所、检查衣物、所带物品),家长签点名。
(二)、带领家长和幼儿上车,安排座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到达目的地后带队老师组织自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律动热身。
(四)、律动完后,带对教师带领家长和幼儿进行游戏。
1、游戏:抢板凳。
2、游戏:两人三足。
3、玩幼儿自带的玩具,如:皮球、风筝等。
4、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周边的花、草、树、木,让幼儿感受春天的变化。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
5、午餐
6、下午时间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和家长负责幼儿的安全。
小班清明节活动方案篇4
活动对象:
幼儿、老师、家长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内容:扫墓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小结: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
4、扫墓。知道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
小班清明节活动方案篇5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园定于4月4日举行清明节活动,以下是我班活动具体流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4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
小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体幼儿以及教师
四、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五、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插柳是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六、具体活动流程安排∶
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5、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七、活动小结∶
通过以上这样实践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