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活动方案通用6篇

时间:2024-06-28 作者:Trick

一份详细的教研总结应该包含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总结,可评估的方案可以及时调整并持续改进,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包粽子活动方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包粽子活动方案通用6篇

包粽子活动方案篇1

为了让审计人员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的传统生活工艺,增进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局工会决定在端午节前举办一次包粽子比赛。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9日下午四时。

二、活动地点

局培训中心食堂一楼餐厅。

三、活动方案

1. 包粽子所需原材料和用具由食堂负责准备,包括粽叶、大米、红枣、细白线、剪刀等。

2. 活动共分为8个组,每组三人。按人员进场时间,按序编组,额满为止。

3. 担任裁判的同志不参加比赛。

4. 比赛结束后,由裁判组汇总比赛情况,评选出一等奖一个,奖品为夏凉被3条;

二等奖两个,奖品为高级围裙各3条;

三等奖五个,奖品为保健磁疗拖鞋各3双。

5. 比赛结束后全体人员参加飘香粽子品尝活动。

四、包粽子比赛规则

一、参赛人数:

每组选手三人,共24人。

二、比赛时间:

以哨声为准,共15分钟。

三、质量要求:

1. 粽子大小适中、均匀。

2.四角不露馅(不漏沙)。

3.捆扎整齐、不松线。

4. 每个粽子里有且只有一颗红枣。

四、评分标准:

1. 以粽子数量定总分,每个粽子为1分,以总分定优胜(包扎完整的计入数量)。

2. 整体大小不适中、个头不均匀,扣 1分。

3.桌面、环境不卫生、不整齐,扣 1分 。

4. 捆扎松线、或不整齐,每个扣0.1 分。

5. 四角有露馅(漏沙),每角扣0.1 分 。

五、裁判职责:

以哨声为号,哨声后停止比赛,裁判计算数量,参赛选手清理桌面。

包粽子活动方案篇2

为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唱响"我们的节日"主题,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让社区居民以贴近现实和现代的方式来过好端午节,近而引导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我社区特组织如下活动。

一、立夏居干与新开养老院老人一起包饺子

时间:6月15日

地点:新开养老院

参加人员:社区居干

活动目的:6月15日正好是,南通有立夏碰蛋、吃蛋的习俗,以寓意不疰夏。新开养老院现有20多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们在敬老院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安度盛夏,社区居委会干部利用中午时间,到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斗蛋、吃蛋。

二、骨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6月18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老年居民

活动目的: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健康知识引导。为了让社区老年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邀请骨健康专家来社区上骨健康知识讲座。

三、包粽子比赛

时间:20xx年6月16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居民

比赛细则:

1. 每位参赛者包2斤糯米,比时间、质量、外观、口味。

2. 米、芦叶居委会准备,盆、勺子等辅助工具自带。

3. 粽子口味自定,辅料诸如红枣、红豆自带。

4. 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鼓励奖若干名。

5. 包好的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

活动目的.:通过比赛,既让大家继承传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又增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把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把传统节日的意义又进行了深化,以此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包粽子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 如何包粽子) 粽叶 细线 已经弄好的粽子馅 安全剪刀 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五、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包粽子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背景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范文之规划方案: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xxxxxx》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xxxxxx》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三、活动主题

“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四、活动时间

x月x日——x月x日

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

(一)、具体实施阶段(x月x日——x月x日)

1、由大队委干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x月x日,大队部负责)

2、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x月x日前,大队部负责)

3、学校德育处利用校班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讲座(x月x日)。通过讲座,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动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和谐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还可以在学校举办包粽子等活动。(德育处负责)

4、一——五年级童谣征集活动。(每班5篇)(x月x日之前完成,德育处负责)

5、三——五年级“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端午小报制作比赛。(每班3份)(x月x日前)

6、端午软笔书法比赛。(美术组负责,x月x日之前完成。)

包粽子活动方案篇5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为贯彻落实城区创建六星社区精神,积极推进辖区内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也使居民朋友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体味美好生活,八一社区现决定举办迎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

主题:迎端午,包粽子,扬民族精神;庆节日,品粽子,承中华传统

一、比赛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20xx年6月xx日上午9:30开始

地点:长兴中路卓威体育城外

参加对象:辖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

二、比赛准备事项

1、事前做好相应数量的江米、馅的配料及包扎的粽绳、粽叶准备。

2、做好比赛场地和观众区域的布置安排;

3、学习包粽子的各项物品的准备;

4、赛前参赛选手务必做好个人卫生。

三、比赛规则

1、每位选手分发糯米、枣,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5分时间内用以上材料包出大小均一粽子,形状不限;

2、包扎的粽子以不露馅、包扎严密、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

3、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评选个人奖。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参与奖:所有参赛选手

五、学包粽子

另设一个学习包粽子的区域,现场有专业厨师手把手传授包粽子,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包粽子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赠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全体员工能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全体员工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全体员工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时间:

6月23日星期六下午

四、活动地点:公司食堂

五、活动流程

1、购买材料花生米、葡萄干、红豆、红枣、蜜枣、咸菜、白糖、酱油、糯米;肉;(具体购买内容由陶总负责);粽叶(由食堂购买)、器具准备:

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成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剪刀等(由食堂购买)。

2、处理材料:

糯米:温水浸泡一定时间,滤干水分。

粽叶: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粽馅:由各种已购材料搭配,其中半肥瘦肉用配料先腌制待用。

3、包粽子

(1)集合:全体员工集合到食堂(6月23日14:00)。

(2)开始制作:鉴于员工对包粽子或知道或不熟练,请教了相关的人员,总结包粽子方法如下:

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自己喜欢的粽馅材料,再填一些米盖住。

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在了解有关粽子的包法后,大家便可自己动手包粽子,期间可以相互学习相关细节,以便大家都能更好地完成。

(3)制作结束:

由负责人员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将剩余材料整理,对于盛装不用的盛装容器洗净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

4、煮粽子、分发在食堂烹煮粽子完就分发给各位同事,并送去节日问候。

六、注意事项

全体员工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福利委员会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这个节日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中华三大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

他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最后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政治主张却遭到楚国一班奸臣的反对,受到排挤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带,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听到楚国都城被秦国军队攻破的消息,他难忍亡国之痛,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救他,竞相划船寻觅并向水中抛粽子。现一说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还有的认为过端午是为了驱邪避毒。

?楚荆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东北农村还保留着端午节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挂在门旁和在儿童的臂上系五彩线的习俗。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还有的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范晔的《后汉书》就持此说。